⑴ 中國政府幫助非洲國家發達對中國有什麼好處嗎
要從幾方面來看:
一,非洲很多國家的確很窮,不親眼看到,六七十年代以後出生的連想像都想像不到,非洲的確需要援助。對非洲的援助也不僅僅是中國,歐美,中東等富裕國家每年都有援助,具體你可以自己在網上搜搜。
二,中國需要拉攏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來在國際舞台上為中國說話,畢竟一直以來,聯合國事務上,非洲眾多國家對中國還是比較支持的。
三,人民幣升值以後,中國對其它洲的貿易受打擊很大,唯有對非洲的貿易還在增長,你知道每年中國對非洲各國的貿易順差是多少嗎?非洲人有幾個沒穿過中國產的衣服,沒用過中國產的日用品?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也是受中國對非洲援助政策影響的。那麼中國適當的援助作為回報,來促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也能促進雙方貿易。
四,中國有很多企業在非洲發展,國營的,私營很多,非洲每年為中國提供幾百萬個高薪就業崗位,這些錢不都是從非洲賺到的錢。而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政策,待遇等等也需要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中國人在非洲需要友誼的。
五,援助和貸款也不是無條件的,大多數都針對基礎設施及民生相關的項目,而這些項目一大部分又是中國企業來施工的,這些又被賺回了一大部分。
六,中國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這些錢放在那裡,美元每天貶值一分錢,那中國每天得損失多少錢?與其放在那裡貶值,到不如援助或貸款出去,用來換取其它的利益。
七,中國政府之所以援助非洲,那一定是已經從非洲或得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有獲得更大利益的預期。
⑵ 蒙古國獲中國48億投資後,卻將稀土獻給美國,結果如何
不管在什麼時代,古今中外的人民,乃至於國家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忘恩負義的人,從來都不會得到好下場,當年我國在蒙古國投資48億,幫助蒙古國開采本國的礦產資源,但是沒想到蒙古國拿到投資之後,轉手就將稀土資源獻給美國。
但是如今卻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難題,怎麼運送,想要將蒙古國的資源運送到美國,必然要經過我國和俄國,如果我國不同意,以我國和俄國的關系,蒙古國是無法將稀土資源運輸到美國的,這下看他們怎麼收場?
按理說和蒙古國相鄰的中國和俄國,都是在國際上名聲和口碑較好的國家,但是他們卻不懂得維持好和鄰邦之間的關系,時不時的就會和兩個鄰居發生爭吵和摩擦,明明自己在經濟貿易方面,大部分依賴於中國和俄國,但是卻把大部分的外交精力都用在了美國。
此次美國想要從蒙古國進口稀土,也是為了在未來能夠更好的制衡中俄,因此,中俄兩國必然會保持對蒙古國的壓制,讓兩者之間的合作破碎。
蒙古國算盤打得響,但是忽略了本國的地理位置,蒙古國夾在中俄兩國之間,幾乎要被中俄包圍。而美國向來包藏禍心,當野心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勢必會把怒火發泄在蒙古國身上,到時候蒙古國很有可能會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