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哪些省份用繁體字
中國大陸用的都是簡體字,一在中國的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還在使用繁體字。中國內地在文物古跡、姓氏異體字、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准字。
由於繁體字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所以不僅在中國,在中國周邊國家中,繁體字仍舊具有非常的影響力。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字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簡單。可是到了商周的金文很多字被繁化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復,而之後的隸書又有簡化的趨勢,後來的唐楷繁簡相宜最後穩定下來。
(1)現在中國還有哪些地區使用繁體字擴展閱讀:
漢字從繁體到簡體的簡化是在1955年1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通過並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56年2月1日,公告廢除1055個異體字。
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列入總表的簡化字共計2238個,簡化偏旁14個。1977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曾一度試用。由於群眾對該方案意見較多,不久停止使用。1981年11月開始對上述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工作。經國務院審定公布後,被群眾接受。至此,漢字簡化工作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