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對1931年日本的侵略到1945年戰爭結束,不同時期中國各個階層如何對待侵略者
面對1931年日本的侵略到1945年戰爭結束,不同時期中國各個階層如何對待侵略者?日本給中國人民帶來的苦難:進行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等軍事侵略活動,搶佔中國領土、掠奪中國資源;日本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七三一部隊用中國活人作實驗。
克服的方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其領導下,國共兩黨相互配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百團大戰,開展了廣泛的游擊戰爭,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國民黨軍隊不僅在國內抗擊日軍,還派出遠征軍赴緬作戰擊敗侵緬日軍。
取得的勝利: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