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怎麼巧記求方法!!!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一、 按地理方位記憶
北部邊疆內蒙古,東北三省黑吉遼,西南雲貴西四重,西北陝甘寧青新,南部兩廣港澳福海台,
黃河兩河兩山與京津(指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兩湖三江與安上(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二、 運用歌訣記憶力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西、山東)
五江(疆)二寧青陝甘,(江蘇、江西、浙江、黑龍江、新疆、遼寧、寧夏、青海、陝西、甘肅)
雲貴西北重上天,(雲南、貴州、西藏、北京、重慶、上海、天津)
四海蒙台福吉安,(四川、海南、內蒙古、台灣、福建、吉林、安徽)
特別港澳已回歸。(香港、澳門)
三、藉助下面這首詩來巧記
三海陝藏慶新甘,四江雲貴福吉安。
山寧湖廣河成對,川內港澳台京天。
第一句包含海南、上海、青海、陝西、西藏、重慶、新疆、甘肅8個省級行政區;
第二句包含黑龍江、浙江、江蘇、江西、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9個省級行政區;
第三句包含山東、山西、寧夏、遼寧、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10個省級行政區;
第四句包含四川、內蒙古、香港、澳門、台灣、北京、天津7個省級行政區。
四、按簡稱記憶
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京津滬,渝港澳。
自治區:藏蒙新貴寧。
二十三省:黑吉遼、冀魯豫、蘇浙皖、鄂湘贛、川滇黔,粵閩瓊、晉陝甘、青與台、台待歸。
五、中國省級行政區劃歌訣
遼寧吉林黑龍江,東北三省連一方。
晉冀內蒙屬華北,還有京津在其中。
華東七省加上海,蘇魯皖浙台閩贛。
中南鄂豫粵湘桂,新設省份是海南。
西南雲貴川和藏,重慶轄市需加上。
陝甘寧青和新疆,祖國西北好地方。
香港澳門不可忘,和平統一大家庭。
(1)如何記中國的行政區劃擴展閱讀:
得名: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首都居於北方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內札薩克蒙古得名。(蒙古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地,民國後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陝西:以河南陝縣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後,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政府官方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以「媽閣」的葡萄牙語而得名。
台灣:以台灣原住民族「台窩灣」得名,清朝設台灣府(台灣府---現台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省級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