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絲綢之都是什麼地方
1、盛澤、杭州、蘇州、湖州並稱中國四大絲綢之都。
2、絲綢簡介
絲綢(sī chóu),一種紡織品,用蠶絲或合成纖維、人造纖維、長絲織成;用蠶絲或人造絲純織或交織而成的織品的總稱。
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現代由於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凡是經線採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絲綢也特指桑蠶絲所織造的紡織品。
3、相關歷史
漢族勞動人民是首先發明並大規模生產使用絲綢的民族,其製作的絲綢製品更是開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
從漢代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那時從中國到西方去的大路,曾被歐洲人稱為「絲綢之路」,中國也被稱之為「絲國」。
漢族勞動人民從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的技術,給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了極其光輝的貢獻,這是中國的光榮,也是中國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
『貳』 雲錦宋錦蜀錦和什麼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雲錦、宋錦、蜀錦和壯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雲錦」是南京傳統提花絲織物的總稱,其歷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設立的官營織造——錦署,開始織錦,以其華貴,多彩燦爛,變換如雲霞而得名。雲錦在明清時代非常流行,專為宮廷織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宮廷服飾和賞賜用。雲錦是專為皇家 製作,選材 彈性好 柔韌度好 光澤好的優質蠶絲製成。直至晚清以後才流傳至民間。因現代只有南京一地生產,故通常稱為「南京雲錦」。雲錦的傳統工藝主要有「妝花」、「織金」和「金寶地」等。妝花錦用色變化豐富,一種織物上的花紋配色多達十餘種,最多可達20~30種,圖案的布局嚴謹莊重,簡練概括。
蜀錦是織錦中至今歷史最為悠久的一種。它源於上古,興於秦漢,盛於唐宋,繁於明清。蜀錦圖案取材非常廣泛豐富,諸如神話傳說,戰相名將,山水人物等。蜀錦經歷了2000多年的發展變化,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一個特徵,那就是 廣泛而巧妙地運用了動植物,幾何紋飾,自然景物等,組合成含有一定寓意的文案圖案。
宋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之一。開始於宋代末年(約公元11世紀),產品分大錦、小錦、綵帶等數種。大錦又稱「仿古錦」,花色有40多種。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緻。宋錦起源於宋代,主要產地在中國的蘇州,故又稱之為「蘇州宋錦」。宋錦歷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織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宋高宗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及書畫裝裱大力推廣宋錦,並專門在蘇州設立了宋錦織造署。蘇州是我國著名的絲綢古城,為錦綉之鄉、綾羅之地。
壯錦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傳統的著名絲織物,產生於宋代,在宋代,壯族稱為僮族,故壯錦又稱僮錦。以棉紗股線或麻紗股線為經、桑蠶絲為緯的色織提花織物,也有採用染色桑蠶絲為經、染色有光人造絲或金(銀)皮作緯織造。採用兩組經線和四組緯線在緞紋組織地紋上提織各色緯花,形成對稱花紋,或用多種彩緯線挑出花紋。壯錦的花紋圖案接近剪紙圖案,變化千姿百態。傳統的花紋圖案有花、鳥、魚、蟲、獸以及「萬」字、「雙喜」等文字圖案、線條粗壯有力,色彩艷麗,常用幾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織成,色彩以紅、綠、黑、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