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會怎麼做

中國會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5-09-12 11:03:46

❶ 未來中國實體業,會怎麼樣

我對中國實體經濟及未來真的很看衰! 因為目前中國在科技創新, 產業升級, 經濟結構改革方面雖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相比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和人口規模來說還是顯得微不足道, 何況這其中的一些改革也不過是聊以自慰的噱頭而已. 簡單的來講, 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出現了高端與中低端綜合競爭力雙頭嚴重下滑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甚至都是無解的!

(一)中低端製造業----中國目前的生產要素成本已經非常高了.高到什麼程度?

(1)以人工為例, 中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資是越南, 菲律賓, 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3-4倍,即便比泰國和馬來西亞,也毫無優勢可言. 如果跟印度和孟加拉來比,這個差距可以擴大到5-6倍甚至更高.甚至有沿海大工廠的工人工資比新加坡, 中東等地的印巴外勞的收入還高.要知道這還沒有把企業要承擔的社保,醫保等福利負擔算進去.

(2)以原材料/零部件/配件/半成品為例, 中國的價格也要比國外高很多. 因為在中國買到的成品價格就比國外要高, 要知道成品也是由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組裝而成的, 成品都比別人貴很多, 這些基本生產要素價格也會高很多,畢竟麵粉不可能比麵包貴. 即便是進料加工,來料加工等從國外買的東西,進入到中國後也沒有成本優勢。因為中國的進口關稅,增值稅, 消費稅等就會把成本抬高,即便"三來一補"會有國家優惠, 但現在也不行了.

(3)以水/電/燃氣等直接能源為例, 中國的電價是美國的3倍. 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摺合人民幣才2毛錢.而且人家好像也沒有所謂的階梯電價.用多少就是多少.中國的水價也比美國貴. 中國的氣價是美國至少3倍以上. 對於很多行業來說,在工業生產中,水電燃氣的消耗是大頭, 這塊的固定費用這么高, 你讓人家辦廠投資的怎麼想? 比美國都貴這么多, 更別說比東南亞,印度,孟加拉了.

(4)以油價為例, 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 也比其他國家高. 更別說去比那些產油地區比如巴西,印尼等國了. 油價高, 物流成本也就高. 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交警還時不時地卡卡脖子,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5)以工業地皮為例, 目前中國同等級城市買一塊工業用地的價格比美國同等級城市的工業區地價還要高,很多人肯定都不信, 但這卻是事實! 不用想, 連中國同等級城市的房價都比美國高那麼多, 工業地皮能不高? 比美國都高了,比東南亞就更別說了. 中國國內很多在柬埔寨, 緬甸, 印尼等地建工廠的老闆都在感嘆, 在那邊拿地不僅容易而且價格真的低! 而且那邊拿了地後, 即便廠子不搞了, 轉讓出去也有人接收, 因為現在越來越的中低端製造業都往東南亞搬遷, 根本不愁以後沒人要.

(6)以稅收優惠政策為例, 連美國現在為了鼓勵製造業迴流都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而中國不僅取消了對外資的優惠政策, 對自己的企業不僅不減稅, 相反還跟以前一樣, 該交的交, 該罰的罰, 一個子都不能少, 有些地區由於稅收不好,當地政府甚至要求企業預交次年的稅收......簡直不可理喻! 東南亞, 印-孟等地對外來製造業也有很多優惠政策, 其政策優惠幅度比美國更大.

(7)以人民幣匯率為例,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日元已大幅度貶值2次, 據說今年跟美國簽署TPP協議後,又准備大幅度貶值1次, 前2次已經使得很多中國對日出口企業苦不堪言, 這次再貶, 我估計那邊的市場可以直接放棄算了. 本來日本就不怎麼要中國的高端產品,人家有的是高技術. 現在中低端的沒了價格優勢, 還怎麼做生意? 澳大利亞,巴西, 印度等國都進行過1次大幅度貶值. 歐元在今年初,直接從1:7.7貶到1:6.7, 如果此次日本再貶值,又會帶動一波貶值跟風. 加上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1季度, 俄羅斯盧布也一直貶值.現在美國又要對俄羅斯實行新的制裁,那盧布估計又要下滑了. 即便如此,人民幣還是挺在那裡。央行寧可每月花1000億美元的子彈來抗,也不願意匯率馬上掉下去. 除了面子因素外,害怕國內外熱錢快速逃跑從而刺破資產價格泡沫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即便國內樓市, 股市泡沫一起破滅,TG也會竭盡全力穩住匯率,想一下子從1:6貶值到1:7,1:8怕是不現實的. 而且你貶, 人家也貶, 匯率上還是沒有優勢.

--------------------綜合以上7點分析, 中國實體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真的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中低端產業遷徙東南亞, 印度, 孟加拉不僅是大勢所趨, 而且還是現實且不可逆的長期趨勢. 而中國在南海的強勢表現以及美國所倡導的TPP的達成, 只會加速這一進程! 用不了10年, 5年內大家就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變化, 到時候就不是鞋服上會印有MADE IN VIETNAM/INDIA/INDONESIA等的字樣,可能象PPR管,工業氧氣瓶,軸承,鋼管,玩具,傢具,紡織等會越來越多地出現東南亞,印度的品牌.現在在ALIBABA國際站上, 已經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印尼, 印度, 越南,泰國的企業購買供應商金牌會員帳號向中國推銷產品. 真的是太諷刺了!

(二)高段製造業----即便與歐美日拼高端製造,中國似乎也沒多大優勢. 以美國為例, 與中國在上述7點的較量中,除了人力成本美國依然是中國的8倍左右外, 其他的都比中國便宜很多.最後兩國在高技術產品領域的價格底線可能差不了多少. 前端時間所報道的泰國高鐵項目讓日本川崎重工以超低價格給拿下, 國內還有媒體說日本人做虧本生意搶訂單. 俗不知最喜歡做虧本生意的就是TG了.看看TG在海外的投資,哪次不是以巨虧收場的? 日本人可沒這么蠢. 人家的實際製造成本可能就有這么低. 人家只是不願意賣低價, 象中國那樣動不動就是價格戰, 那才是賤得死!

即便中國與歐美日做的產品無論外觀, 內在質量, 性能, 設計,售後服務都差不多,但別人有成熟的品牌優勢和國際影響力.人家就算比中國貴一些, 中國也不一定爭得過別人. 中國還是只能在傳統的金磚國家市場搞搞. 象華為,聯想,比亞迪, 吉利, 三一等國內巨頭, 其整體銷售收入還是靠了中國本土及其他發展中國家, 在歐美市場上雖然早已經滲透進去, 並站穩腳根但始終無法屹立於在最高端.除開歐美日民眾愛國熱情外,最根本還是在中國的產品確實沒有所謂的創新技術, 最多跟跟風, 不被落下, 靠價格,廣告,市場攻關去拼對手就不錯了. 三星之流都是如此, 更別說中國的企業了.

何況隨著3D列印機技術的逐漸進步, 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設備)快速普及, 和以碳化纖維,金屬陶瓷為代表的新材料, 以及以頁岩油氣/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在未來幾年的廣泛應用, 美國的高端製造成本會大幅降低, 甚至在中低端製造業領域, 價格會比中國還低都有可能.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 它確實能省下一筆巨量的勞動工資,加班費,社保,醫保等福利補貼, 甚至還省掉了建宿舍樓,寢室裝修,以及日常伙食供應的成本, 產量大,質量穩定,材料損耗率可以降到極低, 還沒有罷工和內部管理的麻煩. 只要產品利潤率較高, 走量大, 市場穩定, 做得好的2年左右就能收回初期機器人的固定投資成本,後面的年份全是純賺. 你說咱們中國能比嗎? 中國13億人, 總要吃口飯的, 如果在中國機器人大規模普及的話, 所有的實體外資就該全部迴流歐美了. 到時候剩下的人幹嘛? 全部失業, 然後暴動? 確實是個問題.

還比如造汽車, 等美國的T800,T1300碳化纖維大規模量產,成本下降後, 一輛汽車可以用到30%-50%的先進復合材料(歐洲台風戰機機身材質已使用了48%的復合材料), 人家做的車體更輕(油耗降低),更堅固,更耐磨損,抗腐蝕,抗老化,但費用跟傳統的鋁合金,特種鋼差不多, 你說中國的產品如何競爭? 話說中國的T800還是從美國那偷來的技術, 在江蘇建的工廠. 如果美歐日對中國集體封鎖, 那中國豈不跟世界潮流說BYE BYE ?

----------------------在上述7點中,人力成本已經不可能再往下降,即便經濟危機中,人工成本由於市場調節自動下浮, 但人的期望已經高不可攀. 沒有人希望自己未來過著一種沒車沒房沒有尊嚴低工資的生活.即便再窮的農村子弟也是如此.而其他6點,想要降低費用幾乎是不現實的. 這會影響到權貴的利益. 回想李總理要求提網速, 降費用,看看到現在全部都實現了嗎? 如果要TG減稅,降低水/電/油/氣價格, 不靠賣地過日子, 政府收入會銳減. 地方政府恐怕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TG對國家的控制會更弱, 權貴會更加反彈. 地方債務的漏洞將更加無從彌補.而要TG自我革新, 自我凈化, 老王在5月邀請日本著名政治學者福山先生時已經說了,天下沒有誰能自己給自己動手術的. 所以靠體制改革,進而帶動經濟改革,這一點還是別抱希望了.

----------------------最後補充說1點,其實大家談得最多的就是TPP. 實際上除了TPP的阻礙外, 美歐間的TTIP更將使得未來中國將會有更多的企業被擋在美歐2個最高端, 最大的國際市場之外. 如果撕破臉皮, 都不按現行WTO准則行事, 美歐會按照TTIP協議,搞出更多技術性或非技術性的貿易門檻阻擋中國企業.加上東南亞, 印度的崛起, TTP的推波助瀾, 美國不會需要中國的中低端產品, 但中國卻需要歐美日, 東南亞, 印度的市場和歐美日的高技術. 而中國又有13億人要就業, 要吃飯. 真的不敢想像未來中國會怎麼辦? 其實這已經是放在眼前的困境了.

先不說什麼放水晚死, 不放水早死. 也不說中國手裡目前抱著的股市-匯市-樓市-債市4顆炸彈誰先爆. 就目前這種趨勢來看, 10年太長, 5年內就將對中國形成嚴重沖擊! 而一帶一路計劃只會幫助這些潛在競爭國完善他們的基礎設施與交通條件, 真的是養虎為患.

所以從目前事態的發展速度來看, 中國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去完成改革了.而且這種改革也不可能以犧牲很多人的就業為代價來完成. 畢竟中國有13億人,沒了中低端製造業, 大家都去搞高端么? 都去搞第1產業和第3產業么? 似乎也不現實啊!

但無論如何, 沒有了實體經濟這個強大根基的保障, 任何虛擬經濟都支撐不起一個巨型國家的崛起, 甚至連生存都將成為一句空話! 我對中國的實體經濟及未來真的悲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會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國男人喜歡什麼樣的中國女生 瀏覽:635
華商在義大利怎麼樣 瀏覽:275
伊朗人為什麼要反美 瀏覽:986
伊朗身高多少啊 瀏覽:862
什麼顏色義大利 瀏覽:450
印尼海軍有多少人 瀏覽:181
韓國義大利伊朗各有多少人 瀏覽:685
你怎麼看英國經濟 瀏覽:340
印度新冠目前死亡多少 瀏覽:656
美國為什麼讓企業撤離中國 瀏覽:29
伊朗為什麼稱為中東地區 瀏覽:346
義大利標志性代表什麼 瀏覽:906
紅山縣靠越南的什麼地方最近 瀏覽:720
中國移動撥打電話怎麼接 瀏覽:68
印度活根素干什麼用 瀏覽:545
凡士林潤唇膏印尼版什麼意思 瀏覽:642
印尼羽毛球多少奧運金牌 瀏覽:257
中國會怎麼做 瀏覽:409
中國全部確診有多少例 瀏覽:135
義大利貝加莫醫院怎麼樣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