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哪九大黨派
1、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創建於1921年7月23日,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唯一執政黨。
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台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社會和法制專業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3、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是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在重慶成立。
民建是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民建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成思危。現任主席陳昌智。
5、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
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識分子為主,還有一部分工商界愛國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進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民進歷屆主席為馬敘倫、周建人、葉聖陶、雷潔瓊、許嘉璐。現任主席嚴雋琪。
截至2012年12月 31日,民進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市縣級組織 335個,基層組織6816個,會員 13.3萬餘人。
全會成員中有各級人大代表 2066人,各級政協委員11600人,其中全國人大代表 62人,全國政協委員80人;在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 920人。
6、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
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
農工黨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7、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
1925年10月,由華僑社團發起,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政黨。
中國致公黨是以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系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
8、九三學社
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織了民主科學座談會。
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1946年5月4日,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社成立大會。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9、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
在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後,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台灣省人士於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台盟是由台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