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戰期間,有哪些外國人來中國支援我們,來4個人
1、白求恩,1938年來到中國參與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毛澤東稱其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2、柯棣華,1938年隨同印度援華醫療隊到中國協助抗日,先後在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服務,任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
3、巴蘇華,1937年抗戰爆發後,朱德同志呼籲世界人民支援中國的抗戰。26歲的印度共產黨員巴蘇,當時在通過高級住院醫生學位考試後不久,毅然報名,參加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
4、馬海德,於1933年來到上海。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范圍內的成果。
馬海德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2009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5、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於1928年底來華,在中國一呆就是12年。抗戰初、中期,她親眼目睹日本對中國侵略,向世界發出了正義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