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中國在疫情防控中所彰顯的大國擔當
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怎麼應對、應對效果如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黨為我們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正確方向,注入了強大力量。中國力量築起抗擊疫情最牢防線。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面對疫情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多個省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防疫應對上步調一致,織密織細疫情防控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為湖北撐起一片天。
鐵路、公路、郵政、電力、油氣、食品、金融等部門紛紛行動,上下協同,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切實做到了抗擊疫情,物資先行。廣大醫務工作者不畏艱險奮戰在「抗疫」一線,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擔當,積極投身防疫工作,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凝聚起強合力,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中國精神凝聚抗擊疫情最強信心。「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見證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精神。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從兄弟省市的守望相助對口支援,到人民解放軍的聞令而動,勇挑重擔。
從醫務工作者冒著犧牲性命的危險與死神爭奪生命,到各級黨員幹部靠前指揮,排查消殺,築起一道道守衛生命、維護安全的堅實屏障。在這場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戰士,每一個集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戰勝疫情做出努力和貢獻,14億中國人民團結奮進,風雨同舟「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就是我們抗擊疫情的最強信心。
中國效率釋放抗擊疫情最快速度。「日夜奮戰,為了每一個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集中領導。
醫葯研發、醫療支援、醫院建設、運送物資等各條戰線立即發動起來,中國爭分奪秒的跟疫情賽跑、與病毒作戰,經過十餘天的突擊施工,火神山、雷神山兩座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相繼建成完工。
此後國家迅速出台多項措施,延長春節假期、推遲開學時間、關閉景區等等迅速減緩了病毒的擴散與蔓延。從應對疫情爆發到找到病毒,再到測定基因序列並分享給全世界,只用了短短的兩周時間,為全世界做出了榜樣。正如譚德賽所說「中國政府採取了非凡的措施來阻止病例輸出,為此中國值得我們感激和尊重」。
(1)疫情後中國怎麼辦擴展閱讀: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要求擴大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在抗擊疫情的嚴峻斗爭中,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國防控疫情取得的顯著成效,為世界各國防控疫情爭取了寶貴時間,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揚。
Ⅱ 中國的疫情之路何去何從
疫情已經放開,但並不意味著疫情可以被完全控制。
因此這一次的「解封」,是疫情得到控制後的第一次「松綁」,更是一場與未知的博弈。
對於未來有哪些不確定性、哪些可以確定、又有哪些可以確定,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一、這次疫情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們迎來了「解封」的第一天。
但是這一天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放鬆警惕,仍然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如果現在你還沒有準備好,請認真讀完這篇文章,不要讓它成為下一個遺憾。
二、沒有一條路能讓你走完
但你可以選擇堅持。
疫情就是你的機會,只是你需要好好把握。
如果不能接受疫情的不確定性,那就只能面對疫情,在有限的時間里,把自己活成一個戰士。
而你也將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沒有一條路能讓你走完,如果不能,那就不要輕易去選擇。
三、疫情是在不斷地重復,但也在不斷變化,未來很可能沒有路可走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會相信,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看不到希望。
因為我們知道很多事情的發展,不是簡單地按照計劃運行就可以。
這就像你要去一個地方旅行,會先做好攻略?
還是先做攻略後才去一個目的地?
四、你所期待的未來並不存在
如果你還沒有做好成為自己的准備,請不要對未來有過高的期待,也不要被過去的經歷影響了自己,因為你並不知道你能做到什麼。
每個人都想成為那個「超級英雄」,可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成為了那個超級英雄,會發現和自己想像完全不一樣。
人生中最難的事情就是:認清現實並接受現在。
只有認清現實並接受現在,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生活中的快樂。
五、做好自己是關鍵,做好防護則是基礎
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擔心未來、都在憧憬未來,但實際上,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
疫情雖然讓我們經歷了磨難和痛苦,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偉大。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生命值得尊重,但我們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
雖然現在情況還不是很樂觀,甚至很多地方疫情防控仍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風險甚至是風險依然存在!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堅定信心、科學防控、精準施策,就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
。
Ⅲ 疫情之下中國的具體做法
1、指揮體系集中統一
第一時間建立了權威高效、協同聯動的戰時指揮體系。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
各地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2、全國一盤棋
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於當時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醫療衛生資源奇缺,在統一指揮下,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支援湖北,各地數萬名「白衣天使」緊急集結、馳援湖北;
建立了16個省份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模式,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3、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理念,果斷應對,堅決施策
以雷霆萬鈞之勢,多管齊下,共同發力阻斷傳播途徑、控制和消滅傳播源、隔離易感人群和感染者。各地春節期間取消各類大型活動;居民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核查登記小區來往人員和車輛;
特別是湖北13地先後宣布「封城」,進入全面戰時狀態,這在世界防疫史上絕無僅有。同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眼實驗室和十幾座方艙醫院神速建成,「基建狂魔」實力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4、強大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協調能力。
戰「疫」是一次人民戰爭,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配合。從國務院、省市各級新聞發布會,到村裡的大喇叭、社區的明白紙,防疫要求迅速傳播到家家戶戶;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戴口罩成為出門必備,一聲令下全民減少外出活動,都宅在家,足以把病毒「悶」死;
基層幹部、網格員、志願者參與社區防控,排查疑似,嚴防死守;防疫物資、應急物資企業加緊生產,蔬菜等食品供應保障超前謀劃;「健康碼」等信息平台適時啟用,大數據、高科技為抗疫賦能。
5、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
加快推廣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加強中西醫結合,療效明顯的葯物、先進管用的儀器設備都要優先用於救治重症患者。
Ⅳ 疫情過後中國會怎樣
疫情過去之後,中國迅速進入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狀態的中國很可能引領一輪新的全球化。
首先,在疫情後,將新全球化的大旗高高舉起。全球化可以被質疑,但不能把全球化當做一個筐,包括製造業空心化、中產階層返貧等問題都往裡裝。當前全球供應鏈「脫鉤」的問題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全球化不充分不完善造成的,以此鼓吹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是錯誤的,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其次,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的潛力和能量尚未完全釋放。未來,一個統一、公平、開放、透明的大市場將像吸鐵石一樣吸引更多外資的目光。一個更加註重知識產權保護,更加法治化、國際化的市場體系,將逐漸完善並最終建立起來。
移動互聯網相關產業必將迎來巨大發展,在流行期間,人們不能在家外出。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數量顯著增加,移動互聯網相關產業將快速發展。
在流行病期間,人們最關心的是生命。無論在任何時候,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健康相關產業將會有很大發展。
Ⅳ 疫情結束以後,中國將會有哪些新變化
疫情過後,我想我們國家的醫療行業會不斷發展、遠程辦公的大量普及、無人機等智能產品的研發、在線教育的推廣、餐飲業都可能是我們這次疫情之後發生的變化。
一、餐飲行業的崛起
這次疫情對於很多餐飲行業的打擊都是非常的大,往年春節各大餐飲行業都是非常的賺錢的。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大家都必須待在家裡不能出門,相信等這次疫情一過,全國各大餐飲的顧客會爆滿,因為大家在家這段時間很多好吃的都吃不了,所以是一定會出去吃很多好吃的。
四、在線教育的崛起
我們很多大學的開學時間都延遲了,但是為了能讓學生在家也能學習,不落下功課,各大學校都舉行了網上上課的模式,我們刷抖音的小夥伴應該看到過很多老師的直播講課吧。同時各大網課軟體也是將很多課程供我們免費學習,相信未來我們國家的線上教育也會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