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種植物是古代的牙刷
楊柳是古代的牙刷。
楊柳枝被一些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牙刷」,晚唐時期,人們喜歡把楊柳枝泡在水中,這個水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特質的水,泡水後的楊柳枝會變得柔軟一些,方便使用。等到需要刷牙的時候,古人就將楊柳枝拿出來,用牙齒咬開楊柳枝,利用露出來的楊柳纖維刷牙。
牙刷的產生與發展:
牙刷的原型最早是出現在印度,印度人用楊柳枝刷牙,又叫木齒。後來隨佛教傳入我國,被古人所用,相傳用楊柳枝把一頭用嘴咬軟之後露出纖維,蘸上葯物或者是鹽擦牙,能使牙齒香而亮白,用它刷干凈牙齒後, 把樹枝劈開颳去「舌上膩存」,還可以把另一頭削細用來剔牙。
從古書記載來看,中國到了南宋,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數行,上植馬尾。和現代的牙刷已經很接近了。
到了唐代,牙刷已經採用象牙材質,形狀和功能跟現代牙刷沒有區別。更特別的是,這些唐代牙刷,柄端削尖,可以做牙簽用。五代十國時期,牙刷材質多為象牙、驢骨。宋代牙刷材質為虎骨、象牙、驢骨。明代牙刷,甚至還加入了特色化手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