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的五音指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徵、羽。以下是關於五音的詳細解釋:
這些說法各有其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五音豐富而神秘的內涵。
B. 中國古代音樂的五個聲調的順序是什麼各代表西洋音樂的哪個聲調
中國古代音樂的五個聲調的順序是「宮、商、角、徵、羽」對應西洋音樂中的聲調是: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
當然,古中樂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樂的「哆、來、咪、索、拉」叫法一樣,唐代時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則用「宮、商、角(讀jué音)、徵(讀zhǐ音)、羽」了。
比如,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來、咪、索、拉」,全無「發、稀」兩音;名古曲,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2)中國五聲音階如何與君臣對應擴展閱讀:
樂律上的「五聲」就是「五音」。在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中,古人通常以宮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商、角、徵、羽也可作為第一級音。
如以宮作為第一級音,則五聲音階為:宮(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為第一級音,五聲音階則為:徵(低音5)、羽(低音6)、宮(1)、商(2)、角(3)。
音階的第一級音不同,調式就不同。以宮為音階起點的是宮調式,意思是以宮作為樂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為音階起點的是商調,商為主音,其餘類推。這樣,五聲音階就可以有五種主音不同的調式。同樣,七聲音階也可以有七種主音不同的調式。
C. 中國古代的五音指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徵、羽。以下是關於五音的詳細解釋:
這些起源說法雖然各異,但都體現了古代人們對音樂與宇宙、社會之間關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
D. 中國古代的官.商.角.徵.羽.---五音象徵著什麼
五音本身為音律,象徵應該是社會
古之樂有宮、商、角、徵、羽五音,五音都有相對應之物,「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後人的論述中更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春、夏、秋、冬、中五時,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一一對應,並作了精闢的論述。先從宮說起,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東漢大經學家王肅曰:「居中總四方;」唐司馬貞《史記索引》說:「居中總四方,宮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重而尊,故為君。」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宮屬土,居中央,總四方,君之象也。」關於商,王肅曰:「秋義斷。」司馬貞曰:「商是金,金為決斷,臣事也。弦用七十二絲,次宮,如臣次君也。」關於角,王肅曰:「春物並生,各以區別,民之象也。」司馬貞曰:「弦用六十四絲,聲居宮羽之中,比君為劣,比物為優,故雲清濁中,人之象也。」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角屬木,以其清濁中,民之象。」關於徵,王肅曰:「夏物盛,故事多。」司馬貞曰:「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配事。弦用五十四絲。」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征屬火,以其征清,事之象也。」關於羽,王肅曰:「冬物聚」,司馬貞曰:「羽為水,最清,物之象。」王肅又雲:「冬物聚,故為物,弦用四十八絲。」張守節《史記正義》雲:「君、臣、民、事、物五者各得其用,不相壞亂,則五音之響無獘敗也。」五音之中充分體現了君臣的尊卑之別。 答案補充 為音律,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所以這五個的象徵還有社會地位的高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