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陸上相鄰的14個國家是哪些國家
中國陸上相鄰的14個國家是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蒙古、朝鮮、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
此外在海洋方面,中國有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六個鄰國,而越南與朝鮮則在海陸兩方面與中國互為鄰國。
(1)嗯中國和外國在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34個省級行政區中有9個是臨邊(陸地上和外國接壤)的省級行政區,按逆時針順序分別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陸地邊境線5600公里,是中國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分別與蒙古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爾)、印度(印控克什米爾)八國接壤,因此,新疆也是中國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
❷ 我們中國有幾個鄰國
中國陸地上有14個鄰國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蒙古、朝鮮、越南、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
中國在海洋方面有6個鄰國:分別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
(2)嗯中國和外國在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和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
20世紀初的幾位法國和德國學者如Jellinek, Laband,Carré de Malberg,創立了國家三要素的理論,強調了政治權力與領土、人民的統一。
國家三要素理論可以如此概括:當在一個固定的領土范圍內居住著一個人民(經常是同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認同感),而在這個人民中又行使著一個合法的政治權力時,便存在著國家。
所謂領土,是三維的:領土、領海、領空。
作為國家的基本要素,領土並不只是供人居住的一片土地,它同樣構成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記憶的一部分,是這個國家的象徵,是聯系人民、使他們自我認同及互相認同的紐帶。有時這後一個作用甚至引起不同種族、人民之間的沖突,如科索沃、耶路撒冷。
最理想的領土邊界當然是自然邊界:高山大河。但在更多情況下,現代國家的邊界是條約邊界。在19世紀—20世紀,邊界的神聖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成為了國家主權的載體。而20世紀末年,隨經濟的發展及各國間的相互依賴和交流,邊界的重要性又有變化的新趨勢。
所謂人民,在過去、特別是在西歐,首先是指一個民族。在現代,則是指所有服從於一個主權權力的人民。它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以包括若干民族;可以是本國人,即通過血緣關系得到此地位的人,也可以是歸化了的外國移民,當他們離開自己的國土時,並不失去本國人民的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鄰國
❸ 中國的哪些省都與外國相連分別與哪些國家相連
從中國地圖的東北角開始算吧,樓主,共有八個省、區與外國相連(包括隔江河相望),具體是:
1、遼寧省與朝鮮 (隔鴨綠江相望),
2、吉林省與朝鮮(隔鴨綠江、圖們江相望)、俄羅斯
3、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隔黑龍江、圖們江相望)
4、內蒙古自治區與俄羅斯、蒙古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6、西藏自治區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本來還有錫金的,中國已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並)
7、雲南省與緬甸,寮國,越南
8、廣西壯族自治區與越南(隔北侖河相望)、
❹ 外國究竟有幾國
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減去一個中國,就都是外國了。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
1. 亞洲(48個國家)
-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
-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
2.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法羅群島(丹)
-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
-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
-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
-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
3. 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
- 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
- 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
-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
- 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
-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
4.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5.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 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
-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
-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
6.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
-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
- 東部:巴西
-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
❺ 祖國哪些省與外國相鄰,有很長的邊界線
與外國接壤的省份有遼寧省(朝鮮)、吉林省(朝鮮、俄羅斯)、黑龍江(俄羅斯)、內蒙古(俄羅斯、蒙古)、甘肅(蒙古)、新疆(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西藏(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雲南(緬甸、寮國、越南)、廣西(越南)。其中新疆與8個國界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 約佔全國邊境線的1/4,我國陸地邊境線長22000多公里。內蒙古、黑龍江、西藏、雲南的邊境線也很長,找一張地圖看一下就知道了。
❻ 世界有多少個國家
世界上有197個國家,其中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內的國家分別是48個、44個、54個、16個、23個、12個。國家是指擁有共同語言、種族、文化、政府、領土、歷史的群體,中國是我們的祖國,它歷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亞洲:46個國家。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日本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19)
歐洲:44個國家。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5)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北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阿爾巴尼亞、希臘、義大利、馬爾他、梵蒂岡、聖馬利諾、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7)
非洲:其中55個國家。
北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5)
東非:蘇丹、南蘇丹、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2)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扎伊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8)
西非: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 、西撒哈拉(17)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13)
北美洲:23個國家。
北美大陸:加拿大、美國、墨西哥(3)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3)
南美洲:其中12個國家。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4)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
東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
大洋洲:16個國家。
澳大利亞、紐西蘭(2)
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諾魯(5)
美拉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斐濟(4)
波利尼西亞:吐瓦魯、薩摩亞、湯加、庫克群島、紐埃(5)
亞洲:1個殖民地。
東亞:琉球群島(日本)(1)
歐洲:2個殖民地。
北歐:法羅群島(丹麥)(1)
南歐:直布羅陀(英國)(1)
非洲:6個殖民地。
北非:亞速爾群島(葡萄牙)、馬德拉群島(葡萄牙)、加那利群島(西班牙)(3)
西非:西撒哈拉(摩洛哥)(1)
南非:留尼汪島(法國)、聖赫勒拿島(英國)、馬約特(法國)(3)
北美洲:17個殖民地。
北美:格陵蘭(丹麥)、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法國)、百慕大(英國)(3)
加勒比海地區:波多黎各(美國)、維爾京群島東北部(英國)、維爾京群島(西南部)、安圭拉(英國)、蒙特塞拉特(英國)、瓜德羅普(法國)、馬提尼克(法國)、阿魯巴(荷蘭)、聖馬丁南部(荷蘭)、聖馬丁北部(法國)、聖巴泰勒米島(法國)、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國)、開曼群島(英國)、庫拉索(荷蘭)(14)
南美洲:2個殖民地。
北部:蓋亞那東部(法國)(1)
南部: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1)
大洋洲:9個殖民地。
密克羅尼西亞:北馬里亞納(美國)、關島(美國) (2)
美拉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法國)(1)
波利尼西亞:托克勞(紐西蘭)、塔希提(法國)、瓦利斯和富圖納(法國)、皮特凱恩群島(英國)、東薩摩亞(美國)(6)
亞洲:4個匪區
東亞:韓國(美國)(1)
東南亞:台灣(美國)(1)
西亞:以色列(美國)、北塞普勒斯(2)
歐洲:1個匪區
南歐:科索沃(北約)(1)
基本權利
獨立權
獨立權指國家依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外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
平等權
平等權指國家在參與國際法律關系時,不論大小強弱,發展水平,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和資格,平等地享有國際法上的權利和承擔國際法上的義務。主要表現在:國家在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中平等地享有代表權和投票權;國家平等地享有締約權;國家平等地享有榮譽權;國家之間沒有管轄權等等。
自保權
自保權指國家採取防禦及自衛措施保衛自己生存和獨立不受侵犯的權利。它包括國防權和自衛權兩方面的內容:
(1)國防權是國家制定國防政策,進行國防建設,防備外來侵犯的權利。
(2)自衛權是國家遭受外國武力進攻時,單獨或與其他有關國家一起進行武力反擊的權利。國家可以單獨自衛,也可以實行集體自衛。
管轄權
國家的管轄權主要體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屬地管轄權。又稱屬地優越權,是指國家對其領域內一切不享有特權與豁免權的人、事、物進行管轄的權利(屬地管轄權不適用於領域內依法享有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或外國財產)。
(2)屬人管轄權。或稱國籍管轄權,是指國家對無論位於何地的具有本國國籍的自然人、法人或特定物進行管轄的權利。
(3)保護性管轄權。特指國家對在該國域外犯有危害該國安全、領土完整、政治獨立及其他重大政治、經濟利益等罪行的外國人進行管轄的權利。這種管轄權的行使一般基於兩個條件:
一、外國人在領土外的行為所侵害的是該國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構成該國刑法規定之罪行或規定應處一定刑罰以上的罪行;
二、該行為根據行為地的法律同樣構成應處刑罰的罪行(雙重歸罪)。保護性管轄權的行使有兩種方式:上述行為人進入該受害國境內被依法拘捕和管轄;通過國家間對行為人的引渡實現受害國的管轄權。
(4)普遍性管轄權。國家對任何人在任何地域所犯的嚴重危害國際社會普遍利益的國際罪行進行管轄的權利。海盜罪、戰爭罪、破壞和平罪、違反人道罪等已被公認為國家普遍管轄權的對象。國家的普遍管轄權只能在本國管轄范圍內或不屬於任何國家管轄權的區域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