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二十四鬼分別是什麼
魑魅魍魎魃等二十四鬼是什麼?據說,吾人之祖先將鬼大類又分形為二四種小類:魑、魅、魍、魎、鬽、魁、魃、魈、鬾、鬿、魀、魆、魊、魋、魌、魎、魐、魒、魓、魕、魖、魆、魋、魖,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後人更加敬畏鬼神了。
二十四鬼簡介
1、魑
讀音:chī
魑原來寫作螭,指的是山裡的妖怪;
2、魅
讀音:mèi
魅在古文中譯做鬽,被比喻成老物精也,說的是經歷漫長歲月後所幻化成的妖怪;
3、魍
4、魎
讀作:[wǎng liǎng]
魍魎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川精怪。一說為疫神,是顓頊之子所化。出自《孔子家語·辨物》等著作。魍魎也可代指影子。
5、鬽
讀作:mèi
據傳,鬽是建寧府傳說中古舊器物所變的精怪,會在夜裏壓住人,吸人的血。
6、魁
讀音:[kuí]
中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
7、魃
讀音:[bá]
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怪,也有傳說為僵屍修成妖之後,變為魃。變魃之後的僵屍能飛,也稱飛僵,據說可以殺龍吞雲、行走如風。所到之處赤地千里,算是僵屍之王了。
8、魈
讀音:[xiāo]
傳說中深山裡總有許許多多的山鬼,然而這些山鬼,卻只有唯一的一個首領,就是魈
9、鬾
讀音:jì
傳說中的小兒鬼:「八靈為之震懾,況鬾蜮與畢方。
10、鬿
讀音:mèi
北斗七星加第六星旁的一顆星和北斗勺端的招搖星,鬼資料不詳!
11、魀
讀音:gà
鬼資料不詳!
12、魆
讀音:xū
鬼神資料不詳!
13、魊
讀音:[yù]
國鬼」指一國最有名的冤死者,如春秋晚期吳國的伍子胥,他就是吳國的國鬼。
14、魋
讀音:[tuí]
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形似小熊的野獸。
15、魌
讀音:qī
古同「䫏」,古代驅疫鬼時扮神的人所戴的面具
16、魎
讀音:liǎng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川精怪
17、魐
讀音:[gān]
鬼怪資料不詳!
18、魒
讀音:piāo
古星名
19、魓
讀音:bì
斗星名
20、魕
讀音:jī
一種鳥怪
21、魖
讀音:xū
古書上指能使財物虛耗的鬼
22、魆
讀音:xū
能使人財物虛耗的惡鬼
23、魋
讀音:tuí
一種神獸
24、魖
讀音:xū
能使財物虛耗的鬼
相關傳說
約四千多年以前,炎黃二帝爭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後,做了黃帝的一名隨從,後來找機會逃了出來,回到炎帝的身邊去,力勸炎帝重起戰事,洗雪阪泉之恥。但是,炎帝已經年邁力弱,又不忍因自己發動戰爭而讓百姓遭殃,沒有聽從蚩尤的建議。
蚩尤只好去發動他的兄弟們,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率領大軍,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發起了挑戰。黃帝聽到蚩尤發動大軍也不禁大吃一驚,他想施以仁義感化蚩尤,但蚩尤並未被感化,雙方在逐鹿展開了大戰。
蚩尤使用魔法,擺出了毒霧陣,把黃帝的軍隊圍困起來。但是,黃帝駕著謀臣風後發明的指南車,指揮軍隊沖出了毒霧陣。蚩尤又派魑魅魍魎去作戰,黃帝則叫兵士們用牛角軍號吹出了龍的聲音,嚇跑了這些鬼怪們。
由此可見魑魅魍魎不管在古時還是現在都是指一些雜牌小妖,據說魑魅魍魎專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紅身、尖耳、頭長角為主要特徵,民間傳說在荒野無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魎,都是木、石、禽、獸變的。
㈡ 一些中國鬼的名字QAQ
(001)縊鬼又名弔死鬼,指自殺上吊而死的鬼。
(002)溺鬼又名落水鬼,水浸鬼、水鬼等,指掉落在水中溺死的鬼。
(003)刀勞鬼出沒在江西臨川山間的怪物,它出沒的時候常常伴有大風大雨,發出的聲音好像人在咆哮(俗稱「鬼叫」或「鬼嚎」),刀勞鬼能夠從口中噴出劇毒的氣體,這種氣體會像箭一樣射人,被毒氣射中的地方,會發腫,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後就會毒發死亡,而死亡的人不經過火燒的處理,也會變成刀勞鬼。刀勞鬼分男女,男的全身呈墨綠色,毒性急,女的全身呈紫紅色,毒性緩,但是他們的活動區域有限,喜歡在山中潮濕陰冷的地方待著,無風無雨的日子不會出來活動,而且奔跑速度並不快,遇到他們憋住氣,快速逃跑是一個好辦法,如果中毒,也不用害怕,在半天之內將發腫的地方砍掉,就有可能痊癒,當然如果射中心臟等地方,就無葯可求啦。
004)拘魂鬼 相貌與常人無異,經常是兩人一起出入,喜穿紫衣。他們身上藏有要拘將死者的名字和時間的名冊,按照時間到達將死者的身邊,出聲呼喚將死者的名字,他們的呼喚具有很大的神力,只有將死者自己能夠聽見,聽到這種呼喚後,人的「氣」(或者叫魂)就會與身體分離,人就會死去。然後拘魂鬼會拿一種所住魂的索鏈,防止魂滯留人間,將其帶往冥界。
5.食吐鬼 喜歡與飲酒的人親近,崇其酩酊大醉,伺其嘔吐而飽食惡氣。
說這些吧。。望採納!
㈢ 中國古代有許多鬼,我想知道它們的名字,產生的原因,以及攻擊人的方法,最好加上克制它們的辦法。
1. 縊鬼,亦稱弔死鬼,源自自殺或被弔死的悲慘命運。它們通常披頭散發,面色蒼白,眼睛突出,舌頭血紅,擅長誘惑有自殺念頭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遇到縊鬼時,可藏匿繩索以防止其作惡,待其離開後,及時尋求破解之道。
2. 溺鬼,又稱落水鬼,是那些溺水而亡者的靈魂。它們通常有著紅色或綠色的眼睛,能在水中迅速移動,力量巨大。溺鬼企圖拉人入水替代自己轉生。這類鬼怪懼怕火和熱,可利用這一點進行防範與驅趕。
3. 刀勞鬼,出現在江西臨川一帶的凶惡生物。它們在狂風暴雨中出現,能噴出有毒氣體攻擊人類。刀勞鬼分為男女兩種,男性呈墨綠色,女性呈紫紅色,都喜好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活動。遇到刀勞鬼,應盡量屏住呼吸,迅速逃離。
4. 拘魂鬼,看似普通人,常成雙入對,身著紫衣。他們攜帶名冊,按照時間召喚將死者。拘魂鬼的呼喚對被呼者具有極大吸引力。傳說中,可通過燒錢向拘魂鬼換取時間,但最終仍難逃生死輪回。
5. 小兒鬼,又名夜啼兒,為夭折兒童的靈魂所化。它們形似兒童,行為無常,常在夜晚擾民。小兒鬼懼怕光亮,尤其是紅色燈籠,遇到時點亮燈籠可驅散它們。
6. 雷鬼,似猿猴或豬、熊之形,頭頂長角,背生肉翅。常在雷雨天氣出現,引導雷電傷人。雷鬼喜食蛇,弱點在於臀部和翅膀,被擊中後便會失去害人能力。
7. 墓鬼,即在墓地活動的鬼魂。他們通常不會傷人,但不喜歡被打擾,會通過製造鬼火或使人迷失方向等方式驅趕打擾者。墓鬼有托夢的能力,可向後人索要祭品,並等待再次轉生的機會。
8. 蓬頭鬼,頭發直立,出沒於森林等動物密集之地,似為動物保護者。他們可以白天活動,並具有恢復身體的能力。遇到蓬頭鬼時,答應不再傷害動物,便可息事寧人。
9. 倀鬼,被虎吞噬之人,其魂附於虎身,成為助虎傷人的倀。倀鬼在外形上與人類無異,但可通過觀察手指缺失等特徵辨認。遇到倀鬼,裝醉可避免被帶至虎口。
以上各鬼,雖各有特色,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通常都有相應的破解之道,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界和超自然現象的深刻理解和應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