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沖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本面。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此次疫情對經濟運行和發展會產生較大影響。當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總體上都處於下行期,經濟增長更多需要靠服務業和消費拉動,而消費當中服務業比重又逐步提高,
在此次疫情當中,恰恰是交通運輸、旅遊、線下零售、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業遭受到了最大的沖擊。要警惕接下來可能發生的部分債務違約、部分企業倒閉、員工失業等情況。
抗擊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總的發展趨勢與機會是
一、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高度重視,各界對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與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使得大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二、是隨著國民健康意識與健康素養的持續提升,健康需求將進一步激發和持續高漲,健康需求將牽引大健康產業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期;
三、是防疫健康產業火爆,新興生物經濟產業與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備受青睞,並成為大健康產業新的引擎;
四、是疫情下健康消費不斷擴大和升級,宅家健康消費與互聯網健康消費成為大健康產業新業態和新經濟;
五、是數字健康加速發展和迎來發展機遇;
六、是隨著智能醫護機器人、智能醫學影像和智慧遠程醫療在防控疫情中發揮的作用,智能智慧健康產業前景看好。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健康網——新冠疫情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機遇
以上內容參考手機人民網——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多大?專家這樣
『貳』 中國將幫助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 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外貿帶來了顯著的沖擊。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中國政府決定增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將使總數達到105個,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任鴻斌表示,新設立的這些試驗區將促進陸海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在稅收政策方面,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將獲得增值稅、消費稅免稅的優惠,並按照4%的最低應稅所得稅率徵收所得稅。此外,具備條件的城市將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可開展保稅備貨業務,進口商品將按個人自用物品監管,交易限額內適用優惠稅率。
加工貿易是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加工貿易受到了更快更直接的影響。為此,中國政府將採取多種措施支持加工貿易的發展。一是提升加工貿易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由加工組裝向技術、品牌營銷轉變,推動生產製造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二是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三是支持加工貿易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加強產供銷對接,促進內外貿協同發展。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也在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國超過76%的重點外貿企業產能恢復率已經超過70%。任鴻斌強調,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狠抓政策落實,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幫扶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任鴻斌表示,中國擁有改革開放40年來建立的雄厚產業基礎和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些綜合優勢為外貿發展提供了強大後盾。外貿本身發展韌性強、潛力足、競爭力強,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外貿企業具備強大的創新意識、開拓新市場的能力以及應對危機的能力。因此,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通過更大的努力使外貿取得良好的成績。
『叄』 疫情之下中國的具體做法
1、指揮體系集中統一
第一時間建立了權威高效、協同聯動的戰時指揮體系。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
各地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2、全國一盤棋
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於當時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醫療衛生資源奇缺,在統一指揮下,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支援湖北,各地數萬名「白衣天使」緊急集結、馳援湖北;
建立了16個省份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模式,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3、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理念,果斷應對,堅決施策
以雷霆萬鈞之勢,多管齊下,共同發力阻斷傳播途徑、控制和消滅傳播源、隔離易感人群和感染者。各地春節期間取消各類大型活動;居民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核查登記小區來往人員和車輛;
特別是湖北13地先後宣布「封城」,進入全面戰時狀態,這在世界防疫史上絕無僅有。同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眼實驗室和十幾座方艙醫院神速建成,「基建狂魔」實力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4、強大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協調能力。
戰「疫」是一次人民戰爭,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配合。從國務院、省市各級新聞發布會,到村裡的大喇叭、社區的明白紙,防疫要求迅速傳播到家家戶戶;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戴口罩成為出門必備,一聲令下全民減少外出活動,都宅在家,足以把病毒「悶」死;
基層幹部、網格員、志願者參與社區防控,排查疑似,嚴防死守;防疫物資、應急物資企業加緊生產,蔬菜等食品供應保障超前謀劃;「健康碼」等信息平台適時啟用,大數據、高科技為抗疫賦能。
5、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
加快推廣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加強中西醫結合,療效明顯的葯物、先進管用的儀器設備都要優先用於救治重症患者。
『肆』 結合疫情背景,闡述中國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加強科研攻關合作,並盡力為各方提供援助,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2、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第一時間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積極主動分享防控和治療經驗。力所能及向各方提供支持和援助。
3、始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支持。
(4)新冠肺炎下中國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全面加強國際合作4點倡議:
一、是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
二、是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
三、是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
四、是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這些重要主張、倡議和舉措,為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提振市場信心注入了強大動力,對於全球協調行動、抗擊疫情具有重要引領意義。
『伍』 在這次全球疫情中,中國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1、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
作為這場人民戰爭的指揮中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擔當,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極大地穩定了黨心和民心,增強了全黨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凝聚起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2、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抗擊疫情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戰勝重大風險挑戰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可靠制度保障。
3、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的綜合實力
在這樣一場大災大難面前,能夠做到醫療救助跟得上和各方面物資充足供應,是因為有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化建設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是因為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的強大的資源動員和調配能力。
4、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英勇奮戰
正是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團結奮戰,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形成了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最深厚的群眾基礎。
(5)新冠肺炎下中國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中國人民在這場大考中展現出的中國力量,贏得了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的高度贊譽。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採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的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
在大災大難面前,從疫情中心的武漢到湖北全省再到全國各地,全國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持穩定,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就是中國力量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