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人往往懷有「上古情結」,為何人們對古代文學倍加推崇呢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雖然文字還沒有產生,但在人民中間已經流傳著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等口頭文學。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獻資料表明,《誇父逐日》、《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神話故事,閃耀著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輝。
兩漢文學中最有價值的是樂府詩中的民歌。漢樂府民歌和《詩經》是一脈相承的,《詩經》是"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漢樂府以"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深刻反映了兩漢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和要求。標志著古代敘事詩的完全成熟。《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第一敘事長詩。
漢代文人詩歌一直無所成就。東漢末年產生的《古詩十九首》,才成為文人五言詩成熟的標志。主要藝術特色是長於抒情。兩漢散文創作的成就很高。兩漢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馬遷的紀傳體《史記》。可以和《史記》相提並論的是班固的《漢書》,成就稍遜於《史記》。
② 中學生為什麼要閱讀中國現當代文學
提高文化水平。因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能夠有利於文化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夠提高自己的知識涵養,也能夠讓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中學生才會去閱讀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閱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時候要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書籍,比如說《阿Q正傳》《隨想錄》《四世同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