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從何時推行不結盟政策的
一、不結盟運動和政策,可以追溯到1953年周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二、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1955年舉行的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1961年9月,在前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汗五國發起的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終於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共有25個國家的首腦參與了會議並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反對任何形式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要求簽訂國際性的裁軍條約,消除經濟不平衡,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同時宣言還明確表態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西亞、古巴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四、1992年9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錢其琛應邀率團出席了在雅加達舉行的第10次首腦會議。會上,中國正式成為觀察員國,同不結盟運動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