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稱呼是怎麼來的
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主要有以下幾種:
根據國號來稱呼:
例如:唐朝時期稱呼中國人為「唐人」,明朝時期為「明國人」,清朝時期為「清國人」。
支那:
中國秦朝時期因為國力強盛而聲名遠播,國號「秦(Qin)」也經由印度傳向西方,這個過程中「Qin」的發音幾經變遷(梵語:Thin・Chin,拉丁語:Sinae,英語:China,法語:Chine)。日本在二戰之前已經全盤西化,對中國的稱呼也沿用西方,將「Sinae」譯為「支那」。
「支那」一詞最初沒有蔑視中國的含義,是隨著中國的衰弱、日本的強大,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對內仇視教育,逐步變成了對中國的蔑稱。
中國:
二戰後,在中華民國政府的強烈要求下,日本政府禁止使用「支那」的稱呼,改為「中華民國」或「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為簡稱也是「中國」,所以這一稱呼沿用至今。
『貳』 日本人怎麼稱呼中國人
1. 在日語中,普通情況下,日本人稱呼中國人為"中國人"(Chinese person)或者"中國の人"(Person from China)。
2. 在非正式或者口語場合,日本人可能會用"中國人"(Chinese person)或者"中國の人"(Person from China)來稱呼中國人。
3. 在不太禮貌的場合,日本人可能會用"お前"(Omae)來稱呼中國人,但這種稱呼可能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4. 敬語:在日本,人們發展了一個具有完整體系的敬語,用以表示對談話對象的尊重。在稱呼中國人時,日本人可以使用不同的敬語詞彙和表達方式,以表示恰當的禮貌程度。例如,"お世話になります"(Osewaninarimasu)和"いたします"(Itashimasu)等。
『叄』 日本人怎麼稱呼中國人
1、君<きみくん>
在「君」讀第一個讀音的時候,是比較隨意的用法,可以用給平輩、好朋友或者後輩,對於前輩和陌生人不可使用,會很沒禮貌。
在「君」讀第二個讀音的時候,通常是女生叫男生,或者老師叫男同學的時候使用,也不可對長輩上司使用。
2、おまえ
這是這三個中最沒有禮貌的用法,通常帶有輕蔑、鄙視的態度,通常為男性用語。但是關系非常好的朋友之間可以用這個來開玩笑。
3、あなた
這是這三個之中最正式最禮貌性的用語,但是在生活中都是夫妻之間在互相稱呼為「あなた」,有「親愛的」意味。
(3)日本人稱中國人叫什麼擴展閱讀:
外國人稱呼日本人,最好使用「先生」「小姐」「夫人」。
在稱呼某人先生時,在他的姓氏後面加上日語的「San」字,也可在其姓氏後加一個「君」字,或在姓氏後加上職位,如經理、課長等。
不要直接稱呼還不太熟悉的日本人的名字,因為,在日本,名字只有家裡人和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才能稱呼。
在正式場合,可以稱呼日本人全名。在日本國內,「先生」一詞常常用來稱呼教師、醫生、年長者、上級或有特殊貢獻的人,對一般人稱「先生」會使他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