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開加油站的油都是從哪進的啊
渠道:從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巨頭設置在各主要城市的中央油庫批發後,通過專用槽罐車運到加油站後卸入分類油池,然後由加油機抽取加入汽車油箱中。
方式:加油站地下有多個大油池,分別儲存不同號的汽油、柴油等。油池進口有圍欄或被綠地掩飾。加油機內有油泵通往油池。油罐車負責將油運到加油站,卸入油池。
開一家私營加油站是非常困難的,對手續要很常嚴厲,具備危險品運營許可證、成品油零售許可證、工商注冊登記,除此之外還要有穩定的供貨渠道才能開加油站,理論上私人加油站和中石油、中石化是沒有區別的。二者在運營上都是同樣具有合法儲存販賣等相干手續的,檢測的尺度都是國家統一制定執行的,監督檢驗油品質量都是同樣嚴厲。
(1)賣中國石油怎麼進油擴展閱讀:
私營加油站油價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入貨價錢有上風。私營加油站的貨源同樣平常來自會合在山東的處所煉油廠,今朝地煉廠國六尺度的92號汽油的油價是每噸7150到7250塊錢左右,95號的在7250塊到7350塊之間。而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國六尺度92號和95號油定價分別為每噸7650塊和7850塊。
同樣平常中石化、中石油的油,是必要放入本身油庫的,各地的加油站也要去油庫進貨。而民營加油站間接從煉油公司進貨以後就能夠販賣了,工序減少了,本錢也就少了,以是價錢也就廉價了。民營加油站同樣平常人力上的本錢也比較少。它不會像中石化、中石油如許,是個龐大的集團,除加油站的工作人員,還有各種行政人員在背後,以是人力本錢肯定高!
Ⅱ 中國石油主要進口哪些國家
中國進口石油的五大來源國是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和阿聯酋。
近年來,受國際能源格局調整影響,中國石油進口結構持續優化。以下根據2023年公開數據具體說明:
1. 主要進口國及特點:
俄羅斯自2023年起連續保持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佔比約19%,主要通過管道和鐵路運輸;沙烏地阿拉伯佔比約15%,以長期協議為主;伊拉克原油因性價比高,進口量逐年增長至12%左右;阿曼和阿聯酋合計佔比約10%,為海上運輸的重要來源。
2. 運輸與保障:
中國約70%的進口石油通過油輪運輸,例如來自巴西、安哥拉的石油;剩餘30%通過陸上管道(如中俄、中哈管道)。2023年中東國家占進口總量的50%以上,東南亞(如馬來西亞)佔比約8%。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哈薩克的能源合作持續深化,石油進口雖未進入前五,但戰略意義突出。此外,國際油價波動和地緣政治變化(如紅海航運安全)直接影響進口成本,國內正通過儲備基地建設和新能源轉型緩沖風險。
Ⅲ 中國原油供應鏈——陸上通道和海上航線
中國原油供應鏈——陸上通道和海上航線中國原油供應鏈主要由陸上通道和海上航線兩大部分構成。
海上運輸通道中國80%以上的原油運輸主要來自海上,進口原油主要來自中東、非洲、南美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原油海運航線已經基本穩定,形成了以下幾條主要海運路線:
中東航線:這是中國進口石油最主要的路線,承擔了近50%海上石油的運輸量。從波斯灣出發,穿過霍爾木茲海峽,經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再通過馬六甲海峽抵達中國南海地區,最後到達中國沿海。龍目海峽、巽他海峽可以作為馬六甲海峽失控時的備用通道。
非洲航線:包括北非、西非和南非航線。北非航線由北非出發,經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再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無法由蘇伊士運河穿行的船隻則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輸往中國。西非和南非航線則主要指的是穿印度洋送達中國沿海的航線。非洲航線的石油佔中國海運石油量的30%左右。
拉丁美洲航線:一條是指經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到達中國沿海的航線,適合超大郵輪進行航運;另一條則是經巴拿馬運河,經太平洋到達中國沿海的航線。
北美航線:北美(主要是美國)原油到中國的海運將穿行太平洋到達中國沿海。
北歐航線:主要是挪威原油到中國的海運。一般先沿歐洲西側海岸的大西洋南下,噸位輕的可以進入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直達紅海,沿著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中國南海路線而行。噸位大的船隻需要沿歐洲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航行。
俄羅斯航線:俄羅斯原油海運到中國主要始發於其遠東、黑海和波羅的海港口。遠東港口Kozmino港是向我國出口的主要始發港,也是俄羅斯原油出口日本和韓國的主要始發地。俄羅斯到中國的海運航線並不能直接由遠東地區向中國運輸,而是要從位於歐洲的港口出發經蘇伊士運河或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到達中國。
東南亞航線:主要來自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圖片展示:
三大陸上通道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 管道 | 期次 | 階段 | 累計輸油能力 | 建設時間 | 功能 || --- | --- | --- | --- | --- | --- || 中哈原油管道 | 一期 | 阿特勞-肯基亞克段阿塔蘇-阿拉山口段 | 1000萬噸/年 | 2003-2006年 | 中哈管道承載了哈薩克原油和俄羅斯的部分原油 || 二期 | 肯基亞克-庫姆科爾段、站場改造 | 2000萬噸/年 | 2013年12月,8號10號站投產 | - | - || 中俄原油管道 | 一期 | 斯科沃羅季諾-大慶 | 1500萬噸/年 | 2011年投產 | 我國第二條跨國原油管道,超過1/3以上原油由該管道運輸 || 二期 | 漠河-大慶林源 | 3000萬噸/年 | 2018年1月投入運營 | - | - || 中緬管道 | 一期 | 馬德島的皎漂首站-雲貴、重慶 | 2200萬噸/年 | 2015年試運行,2017年投產 | 主要目的是轉運中東運輸的原油,縮短距離1820海里 |
其他戰略舉措
圖片展示:
綜上所述,中國原油供應鏈的海上航線和陸上通道共同構成了中國原油進口的多元化、安全化、高效化的運輸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