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閱讀

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閱讀

發布時間:2025-07-26 12:04:28

⑴ 為什麼部分中國人不愛讀書

高爾基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由一位印度工程師寫的一篇文章紅遍網路:「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他說,也許我們不應該過度地指責一個經濟仍然快節奏的發展中國家。但我只關心如果中國與這個靈魂疏遠,未來的中國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中國是世界上閱讀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但現在中國人似乎不耐煩地靜靜地坐下來看書。有一次和一個法國朋友在虹橋火車站等候名單。來到中國的朋友第一次突然問我:「為什麼中國人在打電話或玩手機?沒人看書?

總的來說,現在的中國缺乏獨處的空間,需要一個閱讀的時間,跟自己的靈魂獨處。生活總是疲憊不堪。我們都需要一個短暫的「關機」時間,所以我們只能與自己相處,閱讀,寫作,發呆,幻想,解放靈魂,重新安排它,並把它放回到我們的心中。

⑵ 分析當下中國人不愛讀書的原因

中國人娛樂活動濃縮,在麻將、上網和看電視。
中國人不愛讀書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民文化素質偏低;
二是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讀課外書;
四是好書越來越少。
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

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⑶ 趙迎輝: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閱讀

一是中國教育沒有培養閱讀的習慣。中國教育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教育。上小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初中;上初中的目的就是為了上高中;上高中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大學,上大學的目的就是找工作,找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發財。在這樣一個惡的循環之中,中國人從來就沒有靜靜閱讀的機會和時間。
二是中國的現實失去閱讀的基礎。中國人已經不迷信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書籍很冷淡;中國人又不太情願相信西方文化,對西方文化半信半疑,只懂皮毛;中國人對當前的泡沫文化很無奈,甚至很反感。這些讓中國人不知道自己應該閱讀什麼,不該閱讀什麼,左右為難,索性遠離閱讀。
三是中國人生存壓力太大,沒有心情閱讀。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仍處在初級階段。每一個中國人必須依靠自己的奮斗才能正常生存下來。貧窮的惴惴不安,生存壓力很大;富貴的也不安全,好像只有更多的金錢才有安全感。而閱讀是需要心情的,大家都忙著掙錢,哪裡還有什麼心情去閱讀呢。

⑷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讀書

對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有一些看法和想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我覺得這是因為中國有的閱讀環境

中國有兩種閱讀環境,第一種是動態環境,第二種是靜態環境。那麼讓我們來好好審查一下這兩個環境是否那麼鼓舞中國人在友好的環境中閱讀。

「中國現在是一個大型建築工地。」到處都是嘈雜和嘈雜。在自己家裡看書?鄉村房子大,但買書困難,城市買書容易,問題是你買大房子放嗎?有錢人買得起大房子要做一塊更好玩的娛樂,比閱讀更有趣,一些人先富起來自改革開放以來,他們的財富不是這本書帶給他們,會買一所大房子里讀了很多書。

圖書館嗎?更不用說,俄羅斯比蘇聯弱,但至少每個社區都有一個圖書館,每個人都可以免費參觀。盡管如此,裡面的人並不多。我們中有太多的人,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免費上網,那一定是擠滿了涼爽而溫暖的人。

為了創造一個可供人們閱讀的環境,每個城市都要依靠大型圖書館的一個美麗的形象工程。仍然依靠小型社區圖書館,改為零。問題是,誰願意承擔這種看不到短期收益的投資呢?中央?地方嗎?社區?開發人員嗎?公司嗎?個人嗎?公共利益集團?我們會發現,所有這些單位都不會對這種沒有價值的事情充滿熱情。

⑸ 為什麼當代中國人閱讀率很低

1、是缺乏閱讀動機,中國人在應試教育中將閱讀的樂趣消磨殆盡。很多新進公司的員工在離開學校沒有應試壓力之後,再也不看書了!因為應試是一種獎懲手段,逼著很多人讀書,獎懲措施沒有之後,看書的動機就喪失了。愛讀書的人,他們讀書的動機在於閱讀的樂趣,是可以持久的。

3、最後是閱讀環境,缺少多方面的正面影響。讀書是需要環境支持的,家庭藏書量是關鍵的因素。家裡如果有大量的書可讀,孩子自然會去讀。但很多家長是家裡沒多少書,又不願意給孩子買書,理由是「買了孩子也不看,純粹浪費」。如果在公共場合,當你想讀書時,就有人鄙視你裝,在眾人面前表演愛讀書。為了不虛偽,只能不讀書,雖然時間浪費了,但至少自己沒被周圍的人鄙視。

⑹ 為什麼中國人不愛讀書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韓國國民人均閱讀量約為每年11本,法國約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間。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
在快餐文化的熏陶下,有些人更喜歡情節熱鬧、搞怪的網路文學,或者對實用性圖書非常熱衷,更有人養成了急躁、浮躁、暴躁的「三躁讀書觀」,將讀書當做趕時髦、炫耀的工具,被出版人、薦書人或者花花綠綠的廣告牽著鼻子走。人們在浮躁獵奇、品位低下的庸俗讀書觀和實用性讀書觀中已陷得太深。如此眼花繚亂,心如沸水,怎麼會有淡定從容的讀書觀呢?
說白了,不是名著太深奧,而是讀書者太膚淺;不是名著過時了,而是看書時太功利、短視;不是名著不好讀,而是沒有用心讀,缺乏寧靜從容。
愛默生在《書籍》一文中對讀者提出三條實用准則:第一,絕不閱讀任何寫出來不到一年的書;第二,不是名著不讀;第三,只讀你喜歡的書。其實,也是勸告人們,要會讀書,要讀好書。這不正是對「死活讀不下去榜」的無聲批評嗎?
競爭時代步伐很快,卻仍然需要悠然、緩慢的讀書心態,完成讀書應有的體驗、思考、質疑、沉澱。電子讀物多了,仍要避免讀書速成化,杜絕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多靠攏名著,才能得到更多的精神收獲。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國旗越南國旗哪個早 瀏覽:544
越南南瓜有什麼用品 瀏覽:400
越南水果堆積有多少 瀏覽:674
中國到印尼簽證多少錢 瀏覽:749
印尼按摩小費給多少錢 瀏覽:14
印尼讀國際學校多少錢 瀏覽:794
越南是怎麼看待北斗的 瀏覽:528
義大利法米納怎麼樣 瀏覽:924
為什麼要殺伊朗高官 瀏覽:460
為什麼印度要統治亞洲 瀏覽:17
中國游牧民族有哪些 瀏覽:447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書 瀏覽:30
印度的煤渣路在哪裡 瀏覽:843
義大利有什麼產品出口中國 瀏覽:85
全國有多少個學校有越南語 瀏覽:778
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趕走了哪個科學 瀏覽:365
義大利有哪些江蘇的地產 瀏覽:156
印尼龜為什麼不怕冷 瀏覽:920
印度病毒怎麼注意 瀏覽:343
中國還發生過什麼疫情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