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0年前國產游戲進化史:過場動畫強如虎,打開一玩慘如豬
很多人覺得 游戲 產業發家歷程,歐美國家起步最早,其次是日本,相比之下,中國的 游戲 行業確實比較晚熟。
根據知事兒搜尋的資料顯示,精訊資訊在1986年才開發出了中國第一款單機 游戲 《如意集》,可惜由於名氣不大,加上年代久遠,知事兒翻遍全網竟然連一張 游戲 截圖都沒找到,甚至連精訊旗下創辦的雜志《精訊電腦》都沒有給這款啟蒙之作來一張紀念照,堪稱中國最「低調」的本土 游戲 。
雖然無緣一睹《如意集》真容,但通過精訊在1987年發行的《星河戰士MX-151》和《漁歌麻將》畫面質量來看,大概可以想像得到,當時國產 游戲 的開發技術還停留在70年代歐美水平,反觀80年代的歐美日本,卻已經做出了《塞爾達傳說》《勇者斗惡龍》《惡魔城》《 巫術3 》《國王密令》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作。
80年代的國產 游戲 玩法單一,沒有什麼操作感,更別提 游戲 流暢性, 游戲 能正常運行起來已經不錯了!知事兒曾經玩過1989年推出的《大富翁1》,即便是出自「仙劍之父」姚壯憲之手,大賣30000套的熱銷作品,製作水準也是一言難盡,直到1990年開始,國產 游戲 才有了較大的飛躍發展。
先說說大宇出品的《軒轅劍》,初代《軒轅劍》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傳統日系RPG的模式,像大地圖、操作系統、戰斗畫面,基本都能看出《勇者斗惡龍》的影子,後來FC主機上推出了大量相同模式的中文RPG 游戲 ,質量參差不齊。
特效方面,通常都是一個畫面抖動代表命中,一個色塊特效代表魔法攻擊,這些特效往往是簡陋不堪的換皮效果,比如 游戲 中的熾火和寒風兩種魔法,用的就是同一個特效,只不過顏色稍有區別而已。盡管如此,《軒轅劍》依然在業界引起了轟動,為日後的《軒轅劍2》和《軒轅劍3》奠定了人氣基礎。
身為業界龍頭的智冠眼見競爭對手搶佔先機,自然也不甘落後,智冠老闆王俊博大手筆地簽下了多部金庸武俠小說的版權,打算在武俠 游戲 領域上干一番大事,首當其沖,就是1993年問世的《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這款 游戲 ,其實非常 搞笑 ,第一個原因,是在打開 游戲 後,竟然直接給遠流出版社簽下的《金庸作品集》實體書打了一波廣告宣傳!之前知事兒曾提及過卡普空 游戲 中的植入廣告,但那些軟植入遠遠沒有智冠來得粗暴。
第二個原因,是《笑傲江湖》過場動畫與 游戲 畫面的極大反差。不得不說,這 游戲 的過場動畫,算是當時數一數二精良的了。一連串電影大片式開場,配合經典的《滄海一聲笑》BGM,瞬間讓人入戲。
游戲 的過場動畫雖然是像素圖,但鏡頭感和表現力十足,非常具有魄力,比TVB電視劇的打鬥鏡頭精彩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知事兒玩的時候 游戲 總容量為72M,而 游戲 的過場動畫容量居然達到了42M之高!也就是說,《笑傲江湖》超過一半的容量給了過場動畫,而 游戲 本體只佔了不到一半!難怪《軟體世界》雜志(智冠旗下 游戲 雜志)在宣傳 游戲 的時候,幾乎通篇使用了動畫里的素材,卻幾乎絕口不提 游戲 真實畫面!
事實證明,智冠避重就輕的宣傳手法,確實非常明智,估計它知道如果把真實畫面放出來的話,銷量至少降一半!因為這 游戲 的完成度實在太低了!看這歪瓜裂棗的頭像,根本是直接按照電影版《笑傲江湖》的演員臉譜瞄著畫的吧……
而且不知道為何岳不群的頭像全程嘴角流血,我明明還沒動手揍他啊!很明顯是美工偷懶了。
更要命的是 游戲 內容,玩家在 游戲 中扮演的令狐沖攻擊手段少得可憐,連看家本領獨孤九劍都是閹割過的。是的你沒看錯,這 游戲 中的獨孤九劍居然只有4式,而且原因竟然是「以你目前的能力尚無法融會貫通」!
本來知事兒以為隨著劇情發展或者使用技能次數積累,令狐沖就會不斷領悟新的劍招,然而,直到 游戲 最後一刻,我依然只能用上4招,另外5招卻不翼而飛。
話又說回來,鍵盤左上方數字鍵明明有9個按鍵,剛好對應9招獨孤劍,憑什麼 游戲 平白閹割另外5招呢?唯一可能就是製作者嫌麻煩不想做了,但你這樣的態度,試問對得起風清揚老前輩辛苦耍了25秒劍招演繹出來的史詩感嗎?真是 過場動畫強如虎,打開一玩慘如豬 !
另外,過高的 游戲 難度,也讓很多玩家對《笑傲江湖》望而卻步。想我令狐沖堂堂一個武林傳奇,竟然被一群小嘍啰打得滿地找牙,由於沒有中招後的無敵時間,假如多名敵人同時出招,玩家就會結結實實照單全收,因此玩這 游戲 的時候,明明前一秒還是滿血,下一秒突然冒出來一句「你已經死了」是常有的事。
當然, 游戲 最可怕的還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尖刺。在很多同類 游戲 中,如果誤踩尖刺,無非就是掉點血而已,但在《笑傲江湖》中只要碰到尖刺,直接就是GAME OVER。
知事兒在梅庄救任我行時,心態差點被無數的尖刺搞崩了心態,這些尖刺的伸縮頻率非常高,玩家必須利用非常精準的時間差進行連續跳躍才能通過,差0.1秒也不行,為了通過尖刺地形,我基本每走過一段路都要存一次檔,免得前功盡棄。盡管如此,在一小片區域重復數十次失敗,還是會嚴重影響你繼續 游戲 的心情。
萬幸的是,作為一款ARPG,動作流暢性是很重要的,而《笑傲江湖》的流暢性還算合格,除了行走動作有點奇怪以外,角色的出招動作比較流暢,對於一款1993年的 游戲 來說,做到這點已經算是飛躍進步。至少在我看來,《笑傲江湖》流暢性遠遠強於後來的《鹿鼎記之皇城爭霸》和《射鵰英雄傳》。
說到國產單機 游戲 流暢性,當然不得不提《仙劍奇俠傳》。它雖然不像《笑傲江湖》那樣用一半容量打造炫酷的過場動畫,但通過像素小人所演繹出來的動作流暢性也同樣不遑多讓,比如酒劍仙在十里坡傳授李逍遙法術的小動畫,就算放到2020年來看,效果也是相當流暢炫酷!
還有很多玩家可能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小時候玩過的《仙劍奇俠傳》其實是閹割過劇情動畫的版本,如果在正式版擊敗拜月教主後,其實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過場動畫,只見拜月教主和水魔獸合為一體,以洪水淹沒苗疆,阿奴被撞飛落水,李逍遙則施展靈敏身法踏石而行,重創拜月教主。
時隔多年,當我重溫《仙劍奇俠傳》並看到這一幕畫面時,真是百感交集。
當然,在戰斗流暢度方面,《仙劍奇俠傳》也做出了國產 游戲 標桿級的水準,從攻擊動作到施法動作,都是一氣呵成,除了打擊感稍弱以外,幾乎沒有缺點,這也是《仙劍奇俠傳》多年來依然是玩家心目中經典之作的原因。
《仙劍奇俠傳》的戰斗界面,後來被很多國產RPG 游戲 所模仿,其中學得最不像樣的非《劍俠情緣》莫屬,都1997年了,人物動作掉幀竟然如此嚴重,未免說不過去。
稍微學得比較好的作品有《新蜀山劍俠:紫青雙劍錄》和《神鵰俠侶》,這兩款都是智冠出品的 游戲 ,流暢度尚可,但或多或少還是有那麼點動畫掉幀的情況,這絕對並非知事兒電腦配置太差所致,完全是美工偷懶,動畫少做了幾幀的緣故。
除了智冠、精訊、大宇幾家大廠以外,號稱「 游戲 整體質量不錯,但每款作品BUG一籮筐」的漢堂也推出過幾款流暢度一流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炎龍騎士團》系列。
知事兒第一次接觸的是《炎龍騎士團:黃金城之謎》,雖然 游戲 的戰場立繪只是一個個Q版小人,但每當發生戰斗,就會切換成極具魄力的45度角單挑畫面,這也是我之前從未見過的震撼戰斗場面。無論是亞雷斯的轉斧砍劈、鐵諾的平刺、蓋亞的重拳、尤妮的炎龍術,與《火焰之紋章》相提並論也絲毫不虛。
《炎龍騎士團》的優良模式,後來也被自家的《天地劫:神魔至尊傳》所繼承,一堆看起來粗糙的像素圖,卻通過流暢的動作和華麗的特效,打出了極為華麗的絕招,加上鏗鏘有力的打擊力度,爽快感一點完爆同行( 題外話:殷劍平這招飛星神劍,是不是也是酒劍仙傳授給他的? )
隨著競爭對手的研發實力日益壯大,後起之秀不斷涌現,昔日老大哥精訊資訊的經營情況卻在不斷萎靡,為了改變頹勢,精訊在時隔六年後,推出了《俠客英雄傳》系列續作《俠客英雄傳3》,直接從1代跳到了3代,至於原因嘛,說來挺荒謬的,據說是公司在開發《俠客英雄傳2》的時候,資料不小心搞壞了,於是把心一橫,乾脆取消2代計劃,直接開發3代。
雖然開發過程經歷了一些顛簸,但《俠客英雄傳3》問世後,確實引起了一番轟動。平心而論,這 游戲 本質上還是一款傳統的武俠RPG 游戲 ,劇情比較奔放,劇情沒有太多生死宿命,愛恨情仇,主人公張知秋給人的感覺有點像《笑傲江湖》令狐沖,放盪不羈,敢作敢為,而《俠客英雄傳3》就是圍繞著張知秋的冒險際遇展開。
游戲 的戰斗演出效果是其最大亮點,同樣採用了45度斜線視角,這種角度在多款佳作中已經被證實極具代入感而被大量沿用,而《俠客英雄傳3》極高的戰斗流暢性和動畫,堪稱已經到了當時數一數二的超高水準。
最大的亮點,是《俠客英雄傳3》甚至在技能方面也做出了同等高的質量,一套行雲流水的招式動作打出大堆HIT數,與此同時頭頂的血條也在刷刷刷不停變化,先別說這些招式到底是否誇張,是否花里胡哨,當年的玩家如果看到這樣的畫面,加上還有武器升級、鑄劍煉劍、配毒等創新玩法,試問你會不心動嗎?
其實在2000年之前,還有不少流暢性和畫面都特別出色的國產單機 游戲 ,尤其是1997年到1999年期間,更是國產精品的爆發期,如果不是當年盜版猖獗,恐怕國產單機市場也不至於被無情扼殺。
萬幸的是,時至今日玩家的版權已在不斷提升,曾被認為不可能東山再起的單機市場也有了復甦的跡象,很多懷揣著夢想的製作人已經重新踏上創作之路。也許有一天,當年被埋沒的經典作品,會以全新的形態重新我們眼前。
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經典 游戲 從來不過時,奇葩 游戲 也能一生銘記,我是 游戲 知事兒,我們下次再見!
Ⅱ 微信小程序好玩的游戲
1、騰訊撞球
《動物餐廳》是一款經營模擬掛機游戲,通過招待動物王國里的客人來了解他們背後的新奇故事,游戲畫風以貓咪為主,通過開餐廳,可以幫助貓咪收集小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