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我國應採取怎樣的策略以應對世界能源形勢
我國能源安全應採取的對策
1.加快發展我國石油安全所需要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建立,增強能源安全保障。發展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一是可以穩定石油市場價格;二是對石油禁運和投機起威懾作用;三是在必要時可以成為政府的財政資金來源;四是在戰爭期間可以保證軍隊所需石油的持續穩定供給。建國後,我國一直沒有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但自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之後,隨著進口量的不斷增大、進口依存度的持續上升、國際石油市場的日益動盪,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已成為一項愈益迫切的工作。作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由於尚沒有戰略性儲備,中國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1.6天,國際能源機構要求建立起至少維持消費90天的戰略儲備量,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石油儲備分別達158天、161天和127天,相對而言中國在這一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
2.積極扶持和壯大中國的大型跨國公司,為中國的全球資源戰略服務。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國外資源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來實現的,通過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控制、壟斷或參股於其他國家的資源開發,為本國的資源戰略服務。面對全球資源開發中的跨國公司熱潮,為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拓寬中國利用國外資源的渠道,中國也要建立和發展大型跨國公司,目前中國最需要的是大型的石油、天然氣跨國公司,參與國際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因此,積極扶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集團等油氣企業,從事跨國油氣開發與經營是當務之急;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扶持跨國公司的發展;可以採用由國家出面,締結有利於跨國公司發展的協議,為跨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創造必要的條件;也可以由國家運用經濟杠桿,促進跨國公司的對外擴張。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措施,發展和壯大中國的跨國公司,使得它們有能力參與國際資源勘探、開發、加工、銷售、貿易等領域的國際競爭,為中國在國際資源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3.建立多渠道的資源供應保障體系,減少資源來源單一化帶來的風險。資源供應來源的多樣化,是減少風險、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從我國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應加強與中亞、俄羅斯、北非、西非、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產油國的合作,增加從上述國家和地區進口原油的能力,逐步減少中東地區在我國石油進口中所佔的比重,使我國原油進口的來源更加多元化,減少石油供應中的風險性。
4.全面推進能源節約,緩解能源供應帶來的壓力。我國既是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又是能源利用率低下、浪費十分嚴重的國家。2003年,我國的GDP增長9.1%,佔世界GDP增長總量的4%;我國增長1萬美金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倍,法國的7倍,日本的14倍;由此可見,我國的能源利用率之低、浪費之嚴重。因此要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強制淘汰高耗低效的落後生產能力,廣泛開展全民節能活動,必須改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建立節約型經濟體系,加快產品升級,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擴大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逐步降低能源密集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5.努力增加國內能源供應,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要把優化能源結構作為保障能源供應的中心任務。要高效清潔地開發利用煤炭資源,調整和優化電力結構,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氣供給能力,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強石油儲備建設,加大能源資源勘探力度。
6.不斷提高能源技術水平。解決能源勘探開發、生產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問題,保障能源供給安全,關鍵靠科技進步。要加強前沿能源技術的研究開發,推進先進適用能源技術的開發應用,提高重大能源技術裝備開發能力。
7.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國際能源合作。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需要充分利用我國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積極參與世界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的開發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能源雙邊及多邊合作,加強與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對話與合作,搞好我國能源戰略和政策的對外宣傳,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我國能源安全。
8.加快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依靠市場機制和政府推動,加快組建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優化煤炭企業組織結構;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改革方案;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深化油氣行業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合理的能源比價關系;強化能源管理,健全能源開發監管體系。當前,需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做好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市場秩序的各項工作,推進能源領域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維護能源生產、流通、建設的正常秩序。通過制定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技術標准,運用價格、財稅、金融、投資等經濟杠桿,加強信息發布和引導,鼓勵能源結構調整優化,鼓勵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鼓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替代能源開發利用,促進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9.大力加強能源法制建設。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強能源立法工作,促進能源開發利用和管理工作規范化、法制化,切實加強能源安全生產。要堅持標本兼治,從健全法律法規、改革體制機制、完善經濟政策、增加安全投入、嚴格責任管理著眼,建立源頭治本、政策治本的長效機制,確保煤礦、電站和油氣田安全生產,確保電網和油氣管網安全運行,防範各種安全事故。
Ⅱ 為什麼說藍碳國際合作已迫在眉睫中國參與全球藍碳治理的切入點在哪裡
藍碳國際合作所以現在越來越緊急的原因是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全球升溫,這種情況下的話,導致於歐洲很多國家的話出現了40度的高溫,所以說比較緊急。藍碳行動的切入點肯定是在於對於能源方面的利用啊,這是很重要的關鍵點,可以有效的開展可持續發展觀念。
總的來說的話,藍碳行動是非常關鍵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的事情,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導致於全球氣溫升高,這種情況的話是非常嚴重的,有可能會導致人類的糧食出現危機,同時水源也會出現一些危機,這種情況下的的話是每個人都需要去積極正面的去應對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大家要低碳的生活,而且要保持低碳的出行,整這種情況盡量把垃圾干濕分類,不要讓垃圾污染影響到藍碳行動的好處,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了吧,為低碳生活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