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中國的別稱
古代中國的別稱有:神州、九州、華夏、中原、中華、海內等。
1、神州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釋義:
從哪裡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說不清呀。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想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帶領了千軍萬馬。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過頭。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曹操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2、九州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兒》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釋義:
原本知道死去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只是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統一。
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3、華夏
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
《送征衣·過韶陽》宋代:柳永
過韶陽,璇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千載會昌。罄寰宇、薦殊祥。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並景貺、三靈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節清和,頒率土稱觴。
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大樂,禹會群方。鵷行。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竟就日、瞻雲獻壽,指南山、等無疆。願巍巍、寶歷鴻基,齊天地遙長。
釋義:
極其美好的時光。電光環繞北斗,星如虹流於華渚,國運千載會當興盛隆昌。進獻全天下不同尋常的祥瑞。懷胎十月產期滿,我皇誕生,皇圖有繼,普天同慶。金枝玉葉芬芳,五色雲氣升騰。並賜予祥瑞的天、地、人之靈眷顧保佑,秀挺英哲,足以掩蓋前王。
年年遇逢四月清和嘉節,賞賜全國舉杯祝酒。不論屬國中原,都不遠萬里梯山航海而來。朝廷內奏起象徵教平音和、君聖臣賢的舜之「韶」樂,像大禹一樣全聚各路諸侯。
朝班如鵷鷺井然有序。附屬國仰望宗主國,山也呼喚,鰲也鼓舞,遙燃香爐。我皇猶如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仰望祝壽:祝我皇壽比南山,萬壽無疆。願崇高的皇位和帝王基業,與天地同長久!
4、中原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
《相見歡·金陵城上西樓》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釋義: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獨自登上西樓,倚樓觀看清秋時節的景色,看著萬里的大江在夕陽下流去。中原大亂,達官貴族們紛紛逃散,什麼時候收復國土?請與我一同悲傷的風把我的淚吹到揚州吧。
5、中華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後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清代:錢謙益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釋義:
海角崖山斜成一線,現在也不屬於中華之地了。如今我們卻沒有投水自盡的機會,何況波浪之間還有船隻來往。一眼望去,明朝的城關山河已經沒有漢人的旗幟,凄厲的音樂響徹日月,卻已經不是漢族的樂器。嫦娥想要回來也無處可回了,只能孤零零地在月輪上伴著桂花哭泣。
6、海內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節選)唐代:李白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釋義:
回憶昔日洛陽酒商呈糟丘,為我在天津橋南頭造酒樓。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一次酣醉使我數月輕蔑王侯將相。天下多少賢士豪傑與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與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這種友情在山回海轉前也不會為難或改變,為此獻出全部心血傾瀉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