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節假日有哪些

中國的節假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2 09:47:38

『壹』 中國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中國法定節假日有:

  1.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 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 清明節,放假1天(陽歷清明當日)。

  4.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 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6. 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7. 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註: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貳』 中國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具體說來,我國的三類法定節假日具體時間如下:
1、屬於全體人民的節假日有:元旦(1月1日),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三天;國際勞動節(5月1日、2日、3日)放假三天;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三天。因此屬於全體人民的節假日共計有10天。這些節日適逢公休假日,順延補假。
2、屬於部分人民的節假日有:婦女節(3月8日),青年節(5月4日)建軍節(8月1日)等等,為了便於開展紀念活動,有關的公民可以放假半天。具體說來,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3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3、屬於少數民族的節日,由少數民族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根據各民族習慣,自行決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在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依法支付加班工資,不得以補假代替加班工資,以切實保護勞動者的休息權。

『叄』 中國所有的節日列表

農歷正月

1.正月初一, 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孫天醫(孫思邈)誕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6,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8,正月初八,穀日,道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堯的誕辰

14,正月十八,落燈日

15,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

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神話與節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節這一民俗節日傳統。天穿節的主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亂飯扎針。

16,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

農歷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3,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4,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8,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農歷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9,清明,24節氣之一,農歷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農歷三月

1,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2,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明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農歷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4,四月初八 ,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7,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8,四月二十八,葯王(神農)誕辰

農歷五月

1,五月初五, 端午節

2,五月十三,雨節

農歷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2.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4,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農歷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農歷八月

1,八月初一,天醫節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4.八月十五 ,中秋節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農歷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陽節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農歷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節,又稱祭祖節,也是儒家鬼節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節 ,水官禹的誕辰

農歷十一月

1,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

因節氣和公歷都是陽歷屬性,所以節氣公歷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歷(陽歷)12月22日前後。

農歷臘月

1,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3,十二月二十四 掃塵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范圍,他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每年的農歷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歷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3)中國的節假日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的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4月5日前後)、端午節(五月初五)、七夕節(七月初七)、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等。

此外,我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肆』 中國有哪些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八個,按照日期順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農歷和公歷日期、風俗習慣、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歷1月2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1月2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2月6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歷三月十四(公歷4月4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23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23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9月30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10月23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明:公歷日期都是按照2012年度的。因為中國傳統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歷計算,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有一些差異。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節假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1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8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5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6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7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79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3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8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3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0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0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5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5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5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