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野生稻穀原生地有哪些

中國野生稻穀原生地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3 02:17:23

❶ 我國普通野生稻在育種上有什麼利用成就

我國已收集、整理、鑒定和編目的普通野生稻約4000份。為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野生稻種質,一方面採集種子長期保存在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中,另一方面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建立較大規模的國家野生稻種質保存圃。此外,在江西東鄉、廣東高州、雲南元江、廣西玉林、海南保亭、湖南茶陵和福建漳浦均建立了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護區(點)。

我國的學者十分重視亞洲栽培稻的祖先種——普通野生稻的研究與利用,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在常規育種上利用普通野生稻育成一些優良品種,從70年代起又成功地利用其細胞質雄性不育性育成野敗型雄性不育系及其相應的保持系,進而實現三系雜交稻配套,繼而配製出一大批三系法雜交稻投入生產,對中國乃至世界稻作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❷ 我國普通野生稻大多分布於哪些地區

據普查、考察結果,我國目前野生稻分布在8個省(區),即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江西、福建、湖南和台灣。其中海南、雲南兩個省有上述3種野生稻;廣東、廣西兩省(區)有普通、葯用兩種野生稻;台灣有普通、疣粒兩種野生稻;而江西、福建、湖南三省僅有普通野生稻。3種野生稻分布於8個省(區)的143個縣(市),其中廣東省53個,廣西壯族自治區47個,雲南省19個,海南省18個,湖南和台灣省各2個,江西和福建省各1個。

分布在上述8個省(區)的113個縣(市)中,是我國野生稻中分布最廣、資源最豐富的一種。可分為5個自然區:

(1)海南島區

普通野生稻分布密度大,由於該區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極有利於野生稻的生長與繁衍。

(2)兩廣大陸區

包括湖南省的江永及福建省的漳浦,為普通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區域,但集中分布於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東江流域,特別是北回歸線以南和兩廣沿海地區分布最多。

(3)雲南區

目前僅景洪、元江兩縣有發現,分別分布於瀾滄江流域和紅河流域,而這兩條河向南流入東南亞,注入南海,為研究雲南普通野生稻與東南亞普通野生稻的相互關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4)湘贛區

包括湖南省的茶陵及江西省的東鄉。東鄉普通野生稻分布於284′N,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普通野生稻分布的最北限。這兩地普通野生稻均處於長江中下游古老的稻作區域中,為研究亞洲栽培稻的起源、演化及傳播提供了極好的研究材料。

(5)台灣區

1975年前後在桃園、新竹兩縣分布有普通野生稻,隨著土地開發而滅絕了。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岡彥一教授從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攜回早年採集保存的野生稻系統在原生境桃園八德鄉已復育(胡兆華,2000)。

❸ 水稻的發源地是

水稻的發源地是中國,後面漸漸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

❹ 水稻的發源地在

【水稻的發源地】水稻原產中國,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14000~18000年。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粒)去殼後稱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於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

❺ 蘿卜、西瓜、水稻、玉米,哪一個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

水稻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水稻原產於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

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



(5)中國野生稻穀原生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稻為東南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品系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大類,前者多植於山地或旱地,東亞一帶的山地居民常栽植之,其形態和水稻無甚差異,不過在栽植期間無須常浸水中,但仍須有足夠的雨量方能豐收,種子做飯較有香味,且略帶粘質,中國西南各地少數民族多有栽培。

後者廣植於水田中,今亞洲各國均有大量栽培,品種甚多,主要分成粳(或作粇)、秈和糯3系,前二者質不粘,後者質粘。

❻ 最能證明「中國是水稻的故鄉」的遺址是

傳統的認識是:中國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農作物。
其實;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組織農學專家和環境考古專家多學科合作,在玉蟾岩遺址發現了4粒古稻穀。經專家鑒定:這是栽培種,尚保留野生稻、秈稻及粳稻的綜合特徵,距今1.2萬年至1.4萬年——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2004年11月,中美聯合考古隊在玉蟾岩遺址再次發現5粒古稻穀,人類稻作起源的謎底揭開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野生稻穀原生地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回族遷入中國哪裡 瀏覽:777
中國有多少船廠 瀏覽:981
越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音頻 瀏覽:836
中國為什麼發展高鐵 瀏覽:711
越南有哪些樹花 瀏覽:190
怎麼定位到伊朗 瀏覽:691
越南人夏天怎麼過熱天 瀏覽:791
印度媽媽是怎麼喂寶寶的 瀏覽:113
義大利可以提供哪些農業技術支持 瀏覽:695
越南打疫苗人數有多少 瀏覽:475
怎麼贊助伊朗軍費 瀏覽:195
為什麼推出伊朗核協議 瀏覽:504
中國客運到英國多少錢 瀏覽:343
印尼PSBB是什麼意思 瀏覽:395
越南螞蟻怎麼去除 瀏覽:462
越南芽庄出境帶多少錢 瀏覽:49
那不勒斯位於義大利哪個大區 瀏覽:634
防城港與越南哪個省交界 瀏覽:126
中國最窮三省在哪裡 瀏覽:338
美國義大利人意味著什麼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