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開光臉
開光,又稱開光點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開光的注意事項:
1、佛教開光,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大悲寺妙祥法師說:「佛教並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這些都是違背佛法的宗旨,佛教神像供奉就可以了」;
2、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
3、佛教的開光遵遁嚴格的《開光儀軌》,根據漢傳、藏傳、南傳,以及法脈傳承的不同,開光儀軌流傳版本也有所不同;
4、在開光之前,一般先舉行灑凈儀式。此儀式可與開光儀式一前一後同時舉行;亦可在開光前夕舉行。開光時誦幾部經(咒),也視開光時間長短和規模大小而定。
拓展資料:
開光,又稱開光點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侶或者道士,在台灣,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級官員或者門閥聞人為之。其儀式大略是在念誦各種咒語或者吉祥話後,以硃砂筆點神像或藝品之上。
參考資料:開光網路
B. 慈元閣的本命佛是真開了光的嗎前兩天我買了兩個我想確定是否真的
開光是有嚴格的《開光儀軌》的,可以大批量供應的開光物品是否為真不好說,自己判斷吧。
「開光」的正式啟用來自道教,開光即為道教科儀之一。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但佛教有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類似。流傳到現,就都統一叫開光了。佛教的開光儀軌最早見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
佛教開光,除佛、菩薩、金剛等本尊像外,其它的物品不叫開光,只作加持。大悲寺妙祥法師說:「佛教並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這些都是違背佛法的宗旨,佛教神像供奉就可以了」
佛教開光加持儀式的所在地是著名的佛教道場,參加儀式的法師應受具足戒,持有正規戒牒。主法者應為有較高修行成就的法師,為寺院住持。
佛教的開光遵遁嚴格的《開光儀軌》,根據漢傳、藏傳、南傳,以及法脈傳承的不同,開光儀軌流傳版本也有所不同。
在開光之前,一般先舉行灑凈儀式。此儀式可與開光儀式一前一後同時舉行;亦可在開光前夕舉行。開光時誦幾部經(咒),也視開光時間長短和規模大小而定。
開光儀軌(一)
1、爐香贊
2、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3、滾引磬,剎板
4、請聖
(1)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以下皆三請)
(2)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凈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
(3) 香花迎!香花請!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只,惟願不違本誓,光臨道場。
5、 法師說法
(1)執毛巾:今日世尊色清凈,威容顯耀絕無倫;
無盡大悲憐三界,惠以眾生真實利。
(2)執鏡: 佛面猶如凈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普渡一切諸有情
(3) 執毛筆:普願世尊開智慧光,速使眾生如實開寶藏
普願世尊開大悲光,拔其眾生三界極苦輪
普願世尊開清凈光,滅諸眾生三垢煩惱塵
普願世尊開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歡喜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光明顯耀威神力,無量有情普得度,身意柔軟普生喜,速發菩提得解脫。-------開!
6、佛寶贊
7、迴向[1]
開光儀軌(二)
1、維那呼:迎請和尚或主法法師(鍾鼓齊鳴)
儀仗隊迎請:從接引殿至觀音殿,請主法、法師至接引殿。
2、維那舉贊:戒定真香――-主法拈香、禮佛
維那坱大馨三聲:主法向佛合掌白
萬德庄嚴相 法性清凈身
湛然應一切 普利濟眾生
蓋聞:妙應本虛 唯至虛而能應
真實無相 乃假相而顯真
極大難名 圓光普照
(應時開啟頭上蓋布)
3、維那舉稱聖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4、請聖: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迦葉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消災延壽葯師如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請,居慈蓮座 ,光降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薩,護持聖教,光降道場。
5、主法向佛合掌白: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恆處此菩提座
伏以:紺目金容,現四八之妙相,玉毫卍字放百億之光,儀瑞應於斯時,實祥開於季運,伏念眾等,幸蒙世尊教法,實渴仰於勝凈妙明,仰賴大慈開迷,取圖報於紫金光聚,既以和土範金、圓成寶相,用是諏吉選日,開點靈光,伏願現實相,放無量光,巍巍蓮座,作群生低頭禮敬之因,昱昱金軀,示弟子瞻仰如來諸佛菩薩,依相庄嚴,光照十方,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法不存,佛事門中萬法不備,理應如是,事世應為,取足之教,皈依則三途盡撥,秉教及九品頓超,妙理妙法應為如是,如理也。
6、唯那舉唱:佛面猶如凈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如於此會見佛座 一切塵中應如是
7、主法法師雲:今者XX寺XX佛,佛相塑裝金身,
功德圓滿,將為開點靈光,利益有情。
主法用毛巾擦佛面雲:現執此巾,拂去塵埃,真性顯現,
盪滌塵埃光燦爛,洗盡人間萬慮悲。
主法用鏡照佛面雲:提此大圓鏡子,光明遍十方。
圓光普照於十方,咸令眾生增福慧。
主法用筆點佛身雲:用此筆點開六根,互攝互融當起妙用。
點眼眼通 圓照法界 點耳耳通 妙用十方
點鼻鼻通 遍聞諸香 點舌舌通 善產妙法
點身身通 分身塵剎 點意意通 普恰群機
佛心我心 心心相應 心光佛光 光光互照
眼耳鼻舌 身意諸根 根根妙用 利濟群生
我於諸公同入如來大光明藏――(即開光一句應向何處舉揚)
巍巍端座紫金台 萬德庄嚴從妙相
慈悲喜舍皆具足 靈光顯耀不須開
諸佛菩薩妙難論 應化處處現金身
將為眾生開慧眼 十方法界渡迷津
8、維那舉開光咒(七遍)
唵 阿暮伽 缽頭摩遜娜隸 馱羅馱羅秜 漫拏隸吽
接:心經(三遍)
9、維那舉:佛寶贊偈:
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像開光念某某佛像佛號)
10、維那舉吉祥頌大眾同念: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恆處此菩提座
皈依世尊無有上 諸佛菩薩共垂慈
我今依教安聖位 唯願慈悲哀納受
迦葉如來具大悲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拘那牟尼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馱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屍棄如來離分別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屍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辨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波頭摩佛凈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燈如來大光明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上師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三寶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恆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護法常擁護
11、三皈依
12、迴向文:
開光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願以此功德,迴向准提法,現前及當來, 遍揚十方界,一切眾生聞,得無盡利益,善願皆成就,往生佛凈土,究竟成佛道。
摩訶波若波羅密
13、維那呼:開光以圓滿兩序大眾禮謝主法師和各位法師。
14、維那呼:敬送法師
C. 開過光的東西有什麼禁忌
D. 開光日沒有陽光可以藉手電筒光開光嗎
摘要 開光是一種宗教儀式。開光最早是道教的專利,後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也逐漸成為佛教的一種儀式。所以,目前通常的開光儀式分為佛教開光、道教開光,兼而有陰陽師開光、堂口開光等幾種常見的開光方式。簡言之,開光對於各個宗教來說是通過一種隆重而恭敬的儀式,利用法師們的修行力、願力、咒力,祈諸佛道菩薩庇護,以消除物品不好的磁場,開啟物品靈性,賦予物品以仙氣或法力,從而使開光之物庇佑請購之人或敬拜之人,護佑平安吉祥。
E. 開光臉的利與弊、開光臉能維持多久、利與弊
如果這是有人對你宣傳所謂的開光臉,這個人很大可能是騙子,或者是愚痴無知者。
什麼是開光?是佛像通過開光儀軌,請佛菩薩的分身入駐佛像,那麼這尊佛像與佛菩薩的真身無異,可以利益信眾。是這個意思。
如果說能開光自己的臉、手腳之類,這是大笑話,絕對不可信,謹防上當受騙。
F. 端午節的習俗O(∩_∩)O哈哈~越多越好喲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
G. 這個黃龍玉貔貅如何啊,商家說是三色的帶金沙的還是陰陽眼
這是黃龍玉,挑選貔貅首先要兇猛一點的,嘴大吃四方財,肚子大能裝萬貫錢財,屁股大穩坐江山,你這個是霸王貔貅,但是它不兇猛,顏色也不潤。就多也就兩位數
H. 這個是在寺廟買的瑪瑙是真的嗎,有證書說是開光了的,我姐姐到寺廟給我買的,我能看到上面有光暈
挺好看的,如果有證書那應該是真的,戴著會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