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怎樣獨立的
越南本屬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即今中南半島)的殖民地,二戰期間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越南發生八月革命,9月2日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由胡志明任主席。9月23日,法國重新侵入越南,經九年抗法戰爭,1954年法國被迫在《日內瓦協議》上簽字承認以北緯17度線為分界線,北越獲得獨立。隨後法國由於國力衰落從越南撤軍,二戰後的新霸主美國為建立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至中南半島的「新月形」包圍圈(目的是遏制蘇中兩國),插手越南,扶持吳庭艷成立南越政權,越南分裂。
2. 越南是什麼時候從中國分出的
越南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從中國分出的。具體來說,這一獨立過程可以追溯到938年,當時吳權在交趾建立了吳朝,這標志著越南開始走向獨立。然而,真正完成獨立並建立穩定政權則是在968年,丁部領在越南建立了丁朝,定都華閭,並自稱皇帝。
越南與中國的歷史淵源深厚,早在秦漢時期,越南地區就被納入中國版圖,並設有郡縣進行管轄。隨著歷史的發展,越南地區雖然時而歸順、時而叛亂,但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中國的直接或間接統治之下。直到五代十國時期,隨著中原王朝的分裂和動盪,越南地區逐漸獲得了更多的自治權,並最終在丁部領的領導下建立了獨立的丁朝。
丁朝的建立是越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不僅標志著越南正式從中國獨立出來,而且為後續的越南王朝奠定了基礎。丁朝之後,越南又經歷了前黎朝、李朝、陳朝等多個朝代的更迭,但始終保持著獨立國家的地位。盡管在某些時期,如明朝永樂年間,越南曾短暫地隸屬於中國,但最終還是恢復了獨立。
總的來說,越南從中國的分出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歷史過程,涉及政治、軍事、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因素。五代十國時期吳權的割據和丁部領的建立丁朝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事件,它們共同推動了越南的獨立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