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到底怎麼看中國的
簡單概括
1、歷史上有積怨,對於以前的母國、宗主國有芥蒂、防範心理
2、文化影響,中華文化對越南有深刻的影響,從建築、文字、詞彙、風俗、服飾、科舉文化等等方面,影響無處不在。這樣,也加劇了上層社會化中原的警惕。
3、近代恩怨,中國出於意識形態和自身安全的考慮,先後與法國、美國等國,因越南發生戰爭,大量援助越南,最終還是出於厲害關系和意識形態,越南背棄中原投靠蘇聯,發生了1979年的戰爭。
4、現實考慮,終其越南一國還不如廣西省經濟強大,實力懸殊。恩怨是恩怨,爭斗是爭斗,越南在很多方面還是要依賴中國。
斗爭無休、依賴無休這就是現狀。
⑵ 越南的歷史上是否會說中國當年是侵略越南而不是中國所謂的自衛反擊。
越南當然會說是侵略,不過中國打完就撤,並沒有對越南做出進一步的損害,還是有理由說是自衛反擊的,因為越南仗勢欺人,在老山攻擊中國軍隊,中國只是給他教訓,並解除他對東南亞地區的擴張,是有利於穩定國際局勢的,所以中國從自身看還是從國際上看,這件事並不理虧
⑶ 了解一下越南的歷史,古代史與中國的關系
越南古代史
在現今越南的國土上,曾發現古猿人的遺骸,以及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其中有著名的和平文化(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早期)。根據對考古發掘材料的研究,自遠古以來,在越南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類在生息繁衍。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亞人和美拉尼亞人,其後裔是占人和長山山脈中的昧人(摩依人)。但今天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的直接祖先,則是起源於「百越」族的一個分支—雒越。雒越人在中國秦代之前的很長時間里就居住在現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越南古籍中曾有「文郎國」、「甌雒國」的記載,反映,反映的是傳說中古代雒越人原始部落社會的一些情況。在越南北部居住的雒越人經歷了由原始部落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度階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前214年,秦始皇出兵平定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的象三郡就包括了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此後的一千多年間,今天越南北部一直在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
秦末,中國封建官吏趙佗割據嶺南,建「南越國」。前111年,漢武帝功滅「南越國」,在其地設置九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亦相當與今天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三國時期,其地又稱「安南」。
唐朝衰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安南地區的封建勢力乘機割據稱雄。公元939年,安南人吳權趕走中國官吏,自立為王。吳權死後,安南地區又出現「十二使君」(即12個封建主)的割據紛爭。公元968年,安南人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統一安南,建「大瞿越國」,隨後派遣使者攜帶方物向中國北宋王朝請封,宋太祖封丁部領為檢校太尉、交趾郡王,將越南視為「藩屬」。學術界一般將公元968年丁部領建「大瞿越國」作為建立自主的封建國家的開始。此後,越南先後經歷了前黎朝(980~1009年)、李朝(1010~1225年)、陳朝(1225~1440年)、胡朝(1400~1407年)、後黎朝(1482~1784年)、西山朝(1788~1802年)、阮朝(1802~1885年)等封建王朝。1802,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阮福映依慣向中國清朝請封。清朝於次年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是「越南」作為國名的開始。19世紀下半葉,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945年,越南人民取得「八月革命」的勝利,9月2日,越南宣告獨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改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⑷ 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淵源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
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
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
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
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
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
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
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4)越南歷史上怎麼看中國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北屬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東漢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林邑國(後稱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
隋朝時被隋煬帝派兵滅國,置三郡,唐朝時復國,與中國以橫山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臘佔領,後復國。
⑸ 越南教科書上的歷史,是如何描述中國的
越南的歷史教科書上描寫的其實是一段不斷被中國侵略的歷史。在越南的教科書中,中國就相當於一個張牙舞爪的大老虎,不斷的攻擊著他們,而越南一方則是不斷的反抗中國的侵略,最終贏得獨立的。其實從表面上來看,現如今雙方作為不同的兩個國家,這種描述或許還有點道理,畢竟在我國的歷史上,越南確實是一直被我國征服的一塊地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越南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綜合而言,在如今雙方已經成為了兩個不同的國家的情況下,越南為了自身文化的獨立,為了建立屬於自身的歷史,從而對歷史的解釋有著不同的意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⑹ 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如何 越南人怎麼看中國
官方的關系其實還好。越南政府還是比較識時務的,有時還懂得擺出一派親華的姿態。不過好也真正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民間的話,越南民眾由於受歷史和教育的影響,對中國其實內心是比較敵視的。
⑺ 歷代中國與越南的關系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19世紀法國天主教勢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19世紀初期,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
(7)越南歷史上怎麼看中國擴展閱讀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華夏地區。當時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一帶,部落極多,各自為政,沒事互毆,從未統一,史稱「百越」。經過六、七年的大戰小戰,秦橫掃百越夷人,將秦帝國版圖擴大至此。隨後控制當地並建立了郡縣政權,並將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2、漢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國,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實施直接統治。
此後,越南北部地區在長達1000多年時間內,都成為中原王朝管轄的州、郡、縣行政區,漢代稱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稱為「千年郡縣時期」。
3、元明清時期的中越關系
元朝的蒙古鐵騎是一支幾乎征服了全部亞歐大陸的草原鐵騎大軍,令歐洲人也聞風喪膽。但是,當他們來到亞洲大陸南端的一個小國家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明朝時期,黎季楚篡權,建立大虞國。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滅掉了黎氏,駐軍安南。但好景不長,趁著永樂帝屍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將明軍趕出安南,建立大越國(黎朝)。從此,中國再沒有直接管轄過安南地區了。
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法國傳教士幫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順化(今河內)。1803年,清朝嘉慶皇帝詔改安南為「越南」,命廣西按察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向清朝稱臣。越南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⑻ 越南人如何看待國家歷史的若兩廣沒丟失,結局會不一樣
在很早之前,越南曾是我國旅遊的熱門國家,不僅是因為當地的景區多,最重要的是物價非常便宜,到越南旅遊的消費不會很高,一般都遊客都能夠負擔得起。然而,我國去越南旅遊的遊客在逐年下降,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前往越南旅遊,就有機會能夠了解到他們的“歷史版圖”,那你知道越南人是怎麼樣看待國家歷史的嗎?
⑼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為什麼又近八成的內容都是中國
越南的歷史課本中,有八成都是中國的內容,這也是因為越南歷史一直受著中國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越南的北部一開始是中國的了領土。秦始皇派大軍伐百越,這百越也包括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區,當時秦始皇把百越地區分為三個郡做管理,其中越南的北部就是屬於象郡。
在明成祖朱棣時候,也曾經把越南作為郡縣,無奈路途遙遠無法控制,最後也只能由它獨立。所以,在之後一千多年越南在中國面前都是藩屬國。包括“越南”這一名詞也是清朝嘉慶帝命的,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越南。
⑽ 在古代歷史上,越南和中國是什麼關系你知道嗎
在和中國接壤的國家中,越南無疑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在越南歷史上,其第一個國家文朗國(後改名為甌雒國)是在青銅器時代建立的。關於甌雒國的建立,一種說法是春秋戰國之前古蜀國移民建立的,另一種說法是越國在戰國後期被楚國消滅後,分成了許多個小國,其中有一支向南來到了今天的越南地區並建國。
但是,陳朝在安南的統治出現了動亂,明王朝於是指派軍隊去平定了安南地區的動亂勢力。由於原本的統治者被打散了,明朝就想取消安南的藩屬國地位。經過一番激烈的斗爭後,安南人眼中的英雄黎利的帶領下起兵反抗,擊敗了明朝的軍隊。最後,等到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就給安南這個藩屬國更改了名字——也即「越南國」。19世紀後期,法國對越南進行殖民侵略,清朝派兵抵抗。1885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被迫承認越南獨立。自此之後,越南徹底從中國版圖中獨立出來,並淪為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