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支援越南的時間是什麼戰役

支援越南的時間是什麼戰役

發布時間:2022-05-18 12:31:53

Ⅰ 中國和越南是什麼時候打的仗 是什麼戰役

1979年2月17日正式開戰。 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占據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雙方都退回到實際控制線內,不存在「侵略佔領越南領土」的情形。但是該次戰爭並沒有使中越邊境恢復到和平態勢。中國軍隊在撤軍後,越南軍隊重新回到邊界線上,中越邊境的沖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期間兩國還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邊境戰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役)。戰後中國軍方總結了戰爭帶來的經驗教訓,開始了大規模的軍隊現代化建設。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麻煩採納,謝謝!

Ⅱ 越南戰爭,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出兵越南援越

來自中國大陸的資料則首次披露了中國援越部隊傷亡情況:一千一百人陣亡,四千二百餘人負傷。同時還詳細披露了中國軍隊的戰績:中國防空部隊在越南對空作戰共二千一百五十三次,擊落敵機一千七百零七架,擊傷一千六百零八架;鐵道部隊則在越南新建鐵路一百一十七公里,改建鐵路三百六十三公里;同時入越的還有通信工程大隊、後勤部隊、築路部隊、掃雷工作隊、民兵等。中國給越南的物資援助,總額達二百億美元。六十年代開始的這場越戰,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印度支那抗法戰爭;中越的結盟起於中國支持越共抗擊法軍、取得奠邊府戰役的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者曲愛國披露,抗法戰爭期間,中國是唯一向越共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越共軍隊的「全部武器彈葯和裝備都由中國按照預算和戰役的需要直接提供」;他公布的大量數據表明,越南抗法期間,中國向越南提供各種槍支共十一萬六千餘支,各種大炮四千六百三十門和大批通訊、工兵器材及糧食、被服、醫葯等軍需物資。中方先後派出防空、工程、鐵道、後勤保障等支援部隊共二十三支隊,九十五個團另八十三個營,總計三十二萬餘人,最多的一年達十七萬人。

Ⅲ 中國打越南是哪一年開始到哪一年結束

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3)支援越南的時間是什麼戰役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國際背景:

中國要東南亞國家同它聯手孤立「北極熊」;事實上,我們的鄰國要的卻是團結東南亞各國以孤立「中國龍」。

東南亞沒有所謂的「海外蘇聯人」在蘇聯政府支持下發動共產主義叛亂,有的卻是受到中共和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的「海外華人」,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較低程度上在印尼,構成威脅。

更何況中國公開宣稱它同海外華人因為有血緣關系,甚至逾越「海外華人」歸屬國家的政府,直接號召他們,喚起他們對中國的愛國意識,慫恿他們返回中國實行「四個現代化」。

Ⅳ 請問,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哪年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後,宣布越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戰爭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越軍採取地方部隊和公安、民軍在邊境一線節節抵抗,主力步兵師實施機動作戰的戰術,以空間換時間,與中國軍隊進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戰術保守,雖然給中國軍隊造成了較大傷亡,但仍抵擋不住,重要戰略城鎮紛紛陷落。
第二階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佔沙巴、封土、鋪樓,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隨即中國政府宣布從越南開始撤軍。
第三階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軍隊邊清剿邊撤退,同時炸毀越北境內的重要軍政設施並擄獲當年支援給越南的大量物資。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在撤軍過程中,有少數中國部隊遭到越南地方部隊和武裝民軍襲擊,造成了一定損失。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戰爭結束。

Ⅳ 中國下血本大力支持越南的時間和越南三番五次恩將仇報的時間…

援越抗.法,1950~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對越南人.民抗擊法國殖民.主.義侵略提.供的軍事援助。越南1884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取代法國統.治。日本投降後,越南人.民舉行「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種國。法國為恢復其殖民統.治,於1946年派遠征軍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政.府被.迫轉入山區堅持抗戰,處境困難。1950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訪問中.國,代.表印度支.那共.產黨和越南政.府向中.共中.央提出援助越南人.民抗擊法國侵略,爭取民.族解.放斗.爭勝利的請求。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表示,盡管新中.國剛剛建立,面.臨很多困難有待克服,但一定盡力向越南人.民提.供抗法戰爭需要的一切援助。隨後,派羅貴渡為中.共中.央聯絡代.表,於3月上旬抵達越南北方根據地,負責聯絡和協調對越援助事宜。

抗美援越戰爭是發生在19⑥4年8月5日,美國借「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

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Ⅵ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到底有幾次,分別是什麼時候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開下達了准備開始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這既不同於宣戰又不同於突然襲擊的做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的對越戰爭是自衛還擊作戰。
1979年2月14日,中央軍委關於全軍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的命令傳達到全軍士兵。
17日,中國《人民日報》(越南的黨政官方報紙也叫《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布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的范圍內「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斗」。在中越兩國延綿500公里的邊界線上,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萬炮齊發,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
在中越邊境的熱帶雨林地貌上,越軍的防線十分堅固,如果步步穩打必然陷入殘酷的攻堅戰之中。解放軍面對這樣的局勢,採用了火力壓制摧毀,步兵配屬坦克突擊的作戰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國人會在這樣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對坦克的出現估計不足。
17日,東線的解放軍在炮擊過後迅速進入越南境內,分三路進入越南。其中南、北兩路對越南北部重鎮高平鉗擊。部隊進入越南後,遭到了越軍的瘋狂阻擊。十多年沒有打仗的解放軍面對剛剛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越軍,進攻速度並不神速。北路41軍繞過越軍346師的正面防禦,向班庄、扣屯進攻。負責向南穿插的42軍以126師為主力,組成穿插部隊,向越南高平省石安縣縣城東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載步兵組成的快速穿插部隊迅速進攻,順利攻克了東溪這個西北直通高平,東南可到諒山的戰略要地。在穿插過程中,坦克搭載步兵的數量過多,1979.3.2解放軍攻佔越南諒山省府大樓高達每車20人,為了防止掉下車,用背包帶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軍步兵面對越軍的射擊無法躲避,犧牲過多。
中國政府稱: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國境警備民兵。但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慘重,僅2月17、18日兩天傷亡人數就達4,000餘人。1979年2月17日,中國突襲越南,戰爭開始,中國佔領孟關鎮。2月18日,佔領清水,越軍在高平戰線以坑道頑抗,諒山、同登一帶的導彈陣地被摧毀,老街激戰,萊洲越軍退守黑河南岸。2月19日,中國突襲並佔領河鹿縣長白山。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樂激戰,2月21日,中方佔領高平。2月22日,中方佔領包樂,越軍開始抽調駐柬埔寨與寮國的精銳正規部隊回防,防守河內的2個師試圖對高平,萊州方面中國部隊展開反擊,無功而返。
1979年2月23日,諒山附近高馬山爆發激烈攻防戰,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河江。另有兩個師在空軍掩護下,進攻芒街、祿平。2月24日,越軍反擊,與中國部隊在高平、老街發生激烈巷戰。越軍曾試圖滲透進入中國境內,但遭擊潰。中方佔領柑塘。2月25日起,戰情膠著,越軍死守邊防要地諒山。
第二階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1979年3月4日,諒山被我軍攻克。1979年3月5日,中國宣布已達到目的,開始自越撤軍。越南宣布全國總動員令,誓言抵抗到底,越軍自柬埔寨與寮國抽調回國的正規部隊正式抵達,已就戰爭態勢准備就緒。前蘇聯開始增兵中蘇邊界,中蘇大戰一觸即發。
另有資料顯示:1979年3月4日諒山攻防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量使用了重型加農炮和榴彈炮,戰後,根據諒山的實際面積和我軍發射的炮彈數量進行比對,諒山的炮彈落點數量為3枚/平米,可以說,諒山的戰術,完全是中國實踐蘇軍大炮兵主義理論的樣板(此信息來源於《中越戰爭備忘錄》)。
還有越戰老兵回憶:當時國內深恨越南反水,於是軍方從國內運去了一火車皮的炸葯,將高平、諒山的所有工廠近乎爆破完畢。此二處的工廠大量為中國援建,中方此舉即為復仇。
第三階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1979年3月13日,中國繼續撤軍,並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1979年3月15日22點20分,最後一輛軍車回到中國領土。1979年3月16日,中國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戰爭結束。
中國官方未發表傷亡人數。越南官方亦未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僅於官方《人民日報》上羅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繳獲破壞項目。包括基礎設施、廠礦等。

Ⅶ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什麼時間發生的

1979年2月17日爆發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戰爭。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後,宣布越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Ⅷ 84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發生背景、作戰目的、戰斗過程以及這場戰爭的影響分別是什麼

戰爭背景:

中國和越南兩國山水相連,睦鄰友好源遠流長。中國人民對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救國戰爭曾提供了無私的巨大援助,為越南人民爭取獨立解放斗爭的勝利做出過犧牲。但是,越南政府在結束抗美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後,把維護和平、主持正義的中國看成它推解決爭端。但越南政府視克制忍讓為軟弱可欺,對中國的挑釁和入侵活動不但沒有收斂,反而不斷加劇。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作出了自衛還擊的決定。

從1979年2月17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兩個方向進行有限度的自衛還擊作戰。參戰的步兵、炮兵、坦克兵等部隊,在人民群眾支援下,奮勇作戰,擊退了入侵的越軍,並克服山高、林密、路窄、溝深、洞多等艱難險阻,突入越南邊境幾個地段淺近縱深20~40公里,迅速摧毀了越南針對中國構築的各種軍事設旋,給予越軍幾個正規師和一些地方部隊以沉重打擊。至3月5日,中國邊防部隊推進到諒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個邊境城鎮、要點。

中國政府方面聲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而當時國際上大部分西方國家認為越南應從柬撤軍,中國則應從越南撤軍(實際上中國在一個月後從越南撤軍,而越南仍通過傀儡政權維持對柬佔領,長期拒不撤軍)。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認為是中國侵略了越南,亞洲大部分國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國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國也應自越南撤軍。

戰爭過程:

第一階段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越軍採取地方部隊和公安、民軍在邊境一線節節抵抗,主力步兵師實施機動作戰的戰術,以空間換時間,與中國軍隊進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戰術保守,雖然給中國軍隊造成了較大傷亡,但仍抵擋不住,重要戰略城鎮紛紛陷落。

第二階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佔沙巴、封土、鋪樓,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隨即中國政府宣布從越南開始撤軍。

第三階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軍隊邊清剿邊撤退,同時炸毀越北境內的重要軍政設施並擄獲當年支援給越南的大量物資。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在撤軍過程中,有少數中國部隊遭到越南地方部隊和武裝民軍襲擊,造成了一定損失。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戰爭結束。

戰後影響:

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尤其是對越南方面來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使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遭到嚴重破壞。

邊界沖突持續了整個八十年代,包括1984年老山戰役、兩山輪戰等。1999年,經過多年談判,中國和越南簽署了邊界條約,但具體分界線仍然被保密。這次的條約中包含了較小的邊界調整,一些土地被歸還給中國。越南官方媒體報道新邊界事實上於2001年8月左右實施。

中越戰後越南並未收斂中越在邊境上的摩擦依舊頻繁,開啟了往後長達十年的中越邊境戰爭。中越兩國海軍於1988年還在南沙群島海域爆發了軍事沖突,中國海軍由此收復了南沙六個島礁。

因為中越交惡的影響,在越的華裔持續受到越南當局的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之中很多人被迫成為船民逃難,而最終移居到澳洲、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也有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境內定居。

戰爭的影響仍在持續著,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較為龐大的陸軍規模,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擔憂。時至今日,越南依然視中國為其最大威脅。1979年的戰爭雙方並沒有因為此戰解決實際的邊界問題,反而使沖突進一步擴大化。其後,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政權也正式開始退出歷史舞台,寮國則長期與越南關系親密。

此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最後一次較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通過此戰,中國軍方領導層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實力已經與當年拉開距離。此後,中國軍方開始了逐步的現代化建設,從建國初期的建軍路線中逐漸擺脫。

Ⅸ 越戰是什麼時候

越南戰爭簡稱越戰,時間為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

越戰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南越(南越共和國)對抗由中國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約(南越民主共和國)和「南越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

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很多人也認為它是冷戰的一部分,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並統一了越南全國。

Ⅹ 我國和越南打過幾次都是哪一年,持續了多久

我國和越南有過3次戰爭,分別是西沙海戰1974年1月19-20日,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兩山輪戰1984年-1989年。

1、西沙海戰(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是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

海戰第一階段:1974年1月19日,在永樂環礁巡邏的4艘中國小型艦艇與南越4艘美式大型艦船對抗周旋多時,最後越軍開炮、海戰爆發,激戰關頭中國2艘支援艦趕來參戰。海戰擊沉南越護衛艦1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其後越艦逃跑。

海戰第二階段:鄧小平提議乘勝收復三島,電令許世友20日開展奪島之戰,一舉解決了1956年起南越對西沙島嶼的侵佔。

西沙海戰兩天的戰斗,總共斃傷南越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

重大意義: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區域驅逐了南越勢力,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群島核心區,為後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及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2、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3、兩山輪戰是從1984年開始,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中國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的集中拔點作戰,1984年4月28日打響了收復老山的戰斗,4月30日收復者陰山。因為中國在1984到1989年期間抽調各軍區部隊共10個集團軍輪番上陣作戰,由此得名。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自衛反擊戰,也就是1979年的戰斗,形成了威逼河內的態勢。後期是越南反撲,中國軍隊和越南軍隊在老山、者陰山和法卡山等地區進行的對峙。

後期的時間比較長,基本上一直到1989年都沒有間斷過,而從1984年開始的,中國軍隊對越南軍隊控制的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集中拔點作戰,並且在1984年到1989年間抽調各軍區部隊輪番上陣,這就是「兩山輪戰」。

(10)支援越南的時間是什麼戰役擴展閱讀:

1、西沙之戰歷史影響:

西沙海戰的重大意義,是中國在西沙群島海域驅逐了南越勢力,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群島核心區永樂環礁,為後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及控制中沙群島、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海軍史上首次對外戰爭的完勝。經此一役,西沙四十年再無戰端。

2、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起因:

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

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

3、兩山輪戰戰果及意義:

84年至89年,七大軍區輪番派部隊參戰,蘭州軍區47軍,沈陽軍區16軍23軍,北京軍區27軍,38軍(偵察部隊),南京軍區12軍,1軍,廣州軍區42軍,41軍,濟南軍區67軍,26軍,20軍,成都軍區13軍均分別參戰。其中27軍,38軍,67軍偵察部隊表現出色。

67軍199師擔任老山防禦作戰,取得重大戰果,是輪戰部隊中表現十分出色的部隊,14軍是參戰最久的部隊,戰斗中先後涌現了「李海欣高地」,孤膽英雄陳洪遠,史光柱,英勇無畏九戰士等光榮集體和個人,對我軍建設影響深遠,眾多新星從中涌現,大批部隊得到鍛煉。

閱讀全文

與支援越南的時間是什麼戰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五元可以兌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598
印尼為什麼有商機 瀏覽:326
印尼哪裡的藤最多 瀏覽:481
英國怎麼成為公民 瀏覽:323
印尼鎳礦多少錢一噸 瀏覽:153
中國電信怎麼查套餐 瀏覽:617
印度甘蔗怎麼除草 瀏覽:33
中國特級醫院有哪些 瀏覽:691
嗯中國哪個省 瀏覽:113
親愛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8
英國土特產是什麼香腸 瀏覽:77
印度人洗澡沒有水怎麼辦 瀏覽:789
入境印尼最多可帶多少外幣 瀏覽:760
越南妻子為什麼會出軌 瀏覽:759
中國的股市有哪些股 瀏覽:795
印度武功水平怎麼樣 瀏覽:500
圓明園的寶物英國人怎麼運走的 瀏覽:55
印度型肝炎要怎麼治療最快 瀏覽:611
和平精英國際服游園會有什麼內容 瀏覽:285
伊朗跟美國有什麼沖突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