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離中國哪個城市最近
我國廣西的憑祥市離越南最近,出了友誼關就是越南。
憑祥市地處中國南部,與越南諒山接壤,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是中國最靠近東盟國家的國際化城市。下轄4個鎮,全市土地面積650平方公里,人口10多萬人。距廣西首府南寧和越南首都河內均為160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兩面與越南涼山省交界,邊境線長97公里,境區內有友誼關口岸(公路)和憑祥口岸(鐵路)2個國家一類口岸,1個二類口岸,5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最大和最便捷的陸路通道。1992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
『貳』 我國哪個省和越南最相近
越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2)越南的首都離中國的哪個省近擴展閱讀:
越南人口
2014年越南人口約為9000萬,排名世界第13位。男性佔50.2%,女性佔49.8%。城市人口佔33%,農村人口佔67%。越南有54個民族,京族占總人口87%;
少數民族有岱依族、泰族、芒族、高棉族、赫蒙族、儂族、華族等。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華族為823,071人(占越南總人口0.96%),根據越南各民族人口數量排名,華族是越南第八大民族。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政府認定的有54個。每一個越南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遺產。多數越南西部的少數民族族群被統稱為「山裡人」。
越南共有54個民族:哲族 · 芒族 · 越族 · 土族 · 布依族 · 熱依族 · 佬族 · 盧族· 儂族 · 山澤族 · 岱依族 · 泰族 · 仡佬族 · 拉基族 · 拉哈族 · 布標族 · 瑤族 · 赫蒙族 · 巴天族 · 巴拿族 · 布婁族 · 布魯-雲喬族 ·
遮羅族 · 戈族 · 格賀族 · 戈都族 · 葉堅族 · 赫耶族 · 抗族 · 高棉族 · 克木族 · 麻族 · 莽族 · 墨儂族 · 俄都族 · 勒曼族 · 達渥族 · 欣門族 · 色當族 · 斯丁族 · 華族 · 艾族 · 山由族 · 占族 · 朱魯族 · 埃地族 · 嘉萊族 · 拉格萊族 · 貢族 · 哈尼族 · 拉祜族 · 倮倮族 · 夫拉族 · 西拉族
『叄』 越南靠近中國哪幾個省
越南與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與海南省隔海相望。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東臨北部灣與中國海南省隔海相望。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越南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
越南在歷史上的稱呼幾經變更,最早被稱為「交趾」,唐朝時,設立安南都護府,此越南又被稱為「安南」。
968年丁朝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改國號為「大越」。「大越」是越南歷史上使用最久的國號,其間雖有15世紀時胡朝改國號為「大虞」的短暫變更,但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均以「大越」為號。
『肆』 越南離中國哪個省最近
越南離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最近。
越南: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雲南: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與四川省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自治區,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截至2016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838萬人,下轄有14個地級市。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
『伍』 越南胡志明市距我國哪省最近
胡志明市距離我國的海南省最近。胡志明市在湄公河三角洲東北、同耐河支流西貢河右岸,距海口800公里。面積2095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越南直轄市,為越南最大的城市,也是越南的五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也是前越南共和國(南越)的首都。是越南南方經濟,文化、科技、旅遊和國際貿易的中心。
『陸』 越南與我國哪個省接壤
越南與我國廣西、雲南省接壤。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越南」,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
『柒』 中國到越南多少公里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地方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的憑祥市,市區距離越南諒山省首府32公里。
1、憑祥市介於東經106°41'—106°59'和北緯21°57'—22°16'之間,市域面積650平方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5公里。距離越南首都176公里,與廣西首府南寧距離160公里。
2、憑祥市由崇左市代管,地處中國南部,與越南諒山接壤,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是中國最靠近東盟國家的國際化城市。憑祥境內有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轄區內浦寨商貿城、弄懷邊貿點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大的邊貿點。
3、憑祥市是中越邊關旅遊勝地,憑祥市名勝古跡眾多,境內有氣勢雄偉的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友誼關;有神奇秀美白玉洞;有孫中山唯一親自領導和指揮並親手拉響反清第一炮的鎮南關起義古炮台等歷史人文景觀;有世界第二大亞熱帶珍稀植物園
『捌』 越南離中國哪裡最近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是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其中離越南最近的城市是在廣西省的東興市,憑祥市,碩龍鎮。雲南省的河口縣。
『玖』 中國距離越南最近的城市是哪裡
中國距離越南最近的城市是廣西憑祥市。
憑祥市距廣西首府南寧和越南首都河內均為160公里(高速公路),西南兩面與越南涼山省交界,邊境線長97公里,
境區內有友誼關口岸(公路)和憑祥口岸(鐵路)2個國家一類口岸,1個二類口岸,5個邊民互市點,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最大和最便捷的陸路通道。1992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
(9)越南的首都離中國的哪個省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群島綿亘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床為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台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我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
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省級行政區劃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
『拾』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地方叫什麼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地方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的憑祥市。
憑祥市,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市,由崇左市代管,地處中國南部,與越南諒山接壤,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是中國最靠近東盟國家的國際化城市。
憑祥市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5公里。市區距離越南諒山省首府32公里,距離越南首都176公里,與廣西首府南寧距離160公里。
(10)越南的首都離中國的哪個省近擴展閱讀
中國同越南的邊界。西起十層大山,東至北侖河口,全長1300公里。此線是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保護國"後,於1885年至1897年,經中、法兩國簽約劃定的。中越兩國相繼獨立後,曾是友好鄰邦,是同志加兄弟的親密關系,對原定邊界線也未提出異議。
但是因為蘇聯的支持,越南對我國不斷挑釁,據不完全統計,僅從1974年到1979年2月就發生邊境事件和武裝沖突達2700多起,嚴重危害我國南部邊境安全。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對越進行自衛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