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最大海上油田是哪一個
次奧尼媽大油田
② 亞洲石油資州較多的國家有哪些國家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32億噸、9億噸、6.8億噸和5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③ 越南石油
越南究竟在南海占據了多少能源?
南海油氣總量500億噸,堪稱第二個波斯灣
20世紀70年代以前,南海在世界政治版圖上的地位並非這般顯著,但第一次石油危機後,擁有豐富油氣資源、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的南海開始成為世界熱點爭議地區。據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南海蘊藏的石油儲量在500億噸以上。中國南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華友介紹,在我國南海傳統疆界線內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達30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達15萬億立方米。美國1998年公布的資料認為已證實儲量值為75億桶,約為10.23億噸,其中馬來西亞最多39億桶,中國10億桶,越南6億桶。
已開采南海石油1億噸,天然氣1.5萬億立方米,獲利數百億美元
據199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南海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已在南沙海域鑽探了1000多口油氣井,找到了97個油田和含油構造,95個氣田和含氣構造,其中位於中國斷續疆域線以內的油田有28個、氣井225個;石油總產量每天達200多萬桶,主要開采國家為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汶萊和泰國。
目前,越南在南沙群島西部主要開發了三個大油田,即白虎、大熊和黃龍。這三個油田已查明的石油儲量分別為2700萬噸、5400萬~8100萬噸和2100萬噸。另一個大油田青龍,與大熊相鄰,估計儲油量達 6800萬~20400萬噸,並擁有數量巨大的天然氣。目前,越南已從南沙油田中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250多億美元。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越南年產油量3000萬噸,其中有800萬噸來自南海爭議海域。
爭奪南海是越南「海洋強國」戰略的核心
實際佔領南海島嶼只是第一步
從上世紀60年代末起,南沙群島露出水面的島礁開始變得越來越多,在這個海域的49個島礁中,越南佔有29個,中國只有9個(包括台灣佔領的太平島)。越南自9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大肆進行造勢,大興土木,移民,設置行政管轄機構,進行選舉等等。其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造成主權實際佔領的既成事實。據越南《青年報》報道,這些島嶼的所謂居民主要是漁民和一些「勞改人員」。從2005年以來,越南邊防軍和各種兵種的退役人員開始大量移居,並享受著越南政府的巨額財政補貼。
拿到油氣資源才是經濟目標也是國際籌碼
石油和天然氣是當今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越南陸地面積狹小,因此視海上為油氣開發重點,富含油氣資源的南沙群島海域成為其覬覦的首要目標。越南從70年代就開始動手,目前南海石油已成為越南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就以2004年來說,越南出口原油的總價值56.6億美元。僅石油這一項為國民經濟帶來的收入,就占當年國家預算的30%。而且越南不僅與中國在南海開發問題上有沖突,和菲律賓、馬來西亞也在爭奪。
但越南知道,憑借一己之力是無法與中國抗衡的,於是從發現石油資源之初他們就把石油開采政治化了。有關白虎油田的估計儲量原是2000萬桶,但l986年變成5000萬桶至1億桶,到1990年,其估計的開采量又上升到5億桶。當然,西方工業國也很看重越南的石油和石油的政治作用。1974年,美國駐西貢大使館武官處的經濟專家吉利弗說:「越南作為石油生產國的前景看來已有保證,……短期內有希望做到的,是利用已經證實的石油蘊藏量來謀求國際援助。……就目前來說,沒有什麼擔保品比石油更有價值了。」也許正是因為這最有價值的擔保品,使得西方國家一直沒放棄對越南石油的勘探。而越南的石油政策也從1974年的堅決反對西方國家進入轉變為80年代後期歡迎西方公司大舉進入。用石油利益使南沙群島爭端國際化,越南的這步棋仍然走得很穩。
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思想文化部部長何登曾發表文章說:「成為一個海洋強國是我國的戰略目標,它是以建設和保衛祖國事業的要求和客觀條件出發的。」我們看到了越南海洋戰略的目標:海洋強國。海洋戰略有多種內涵。狹義的以開發海洋經濟為主,越南從1976年越共四大上就是這么說的;廣義的以增強海上力量建設海洋強國為主,而事實證明越南要的是後者。越南真正完成這個戰略的構想經歷了20年。
經濟能源上的利益他們已經拿到了,也通過石油籌碼成功獲取了西方的「支持」,同時更重要的是,越南海軍力量也跟著發展起來,已經成為該地區海上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從地緣政治上來看,越南通過對西沙、南沙的開發在一步步確立和鞏固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制海權。南中國海位於控制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戰略咽喉,扼守這一戰略水道咽喉的中國南沙群島最為突出。南沙群島扼控兩洋交匯處的國際戰略黃金水道。亞洲、美洲的多個世界性大國的海洋生命線都必須通過南沙。隨著國際經濟發展對海運事業依賴 的日益加深。誰控制了南沙群島,誰就能操控新世紀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海洋生命線。
④ 我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那裡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
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先後在82個主要的大中型沉積盆地開展了油氣勘探,發現油田500多個。主要包括: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吉林油田、華北油田、大港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四川油田等。
(4)越南國內年產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石油的分布:
石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⑤ 越南到底在南海佔了多少石油
1、南海石油總儲量,中國斷續線內300萬噸,總共500萬噸。
2、目前,越南已從南沙油田中開采了逾1億噸石油、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獲利
250多億美元。
3、南海年產油量在5000萬到6000萬噸左右,越南年產油量3000萬噸,其中有800萬噸來自南海爭議海域。也就是絕大多數是在越南自己的海域。
⑥ 現在東南亞國家陸地上有哪些大的油田它們的產量大嗎二戰時的產量如何
印尼石油探明儲量43億桶,石油輸出國組織給印尼規定的石油生產配額是日產145萬桶,印尼目前石油日產量110萬桶,日消費量120萬桶,仍需進口少量石油。印尼石油管理部門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准備引進更多的資金和設備,開發邊際油田,如印尼政府免去了石油勘探生產設備的進口稅。
馬來西亞石油探明儲量30億桶,大部分油田分布在馬來半島沿海地區。由於馬來西亞石油開采迅猛而勘探相對滯後,近年馬來西亞石油儲量呈下降趨勢。為開拓海外石油市場,馬來西亞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已在23個國家涉足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在海外29國石油業均有投資。
菲律賓石油產量不高,目前日產石油2.3萬桶,產自深海油田。菲律賓石油日消費量33.6萬桶,國產石油只能滿足7%的需求。為防止石油產品價格暴漲,菲律賓政府對國內市場油品價格實行調控;為保護國內煉油企業,菲律賓對原油和成品油徵收2%—3%的進口稅。
越南探明石油儲量6億桶,近來石油日產量40萬桶,日消耗石油33萬桶。由於煉油能力有限,越南在出口原油的同時,進口成品油。越南已投產的油田有9個,現正在勇決建一座日加工原油14萬桶的煉油廠,耗資將達25億美元;在越南北部將建一座日加工原油15萬桶的煉油廠,計劃2010年開工;越南南方也在規劃建一座新煉油廠
二戰時期
印度尼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斯蘭等島和巴布亞。幾乎全部賦存在第三紀地層中。較大的油田有中蘇門答臘的Minas, Duri, 和Bangko油田,蘇門答臘 Rama, 油田、東加里曼丹的Bunyu,Handi 和 Bakapai油田,
另外提示你,
在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時期,當局曾派出大量專家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地質調查,在尋找其他礦產資源的同時,也曾進行過油田的找礦工作。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前日本鑽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八百米。不知道是否還有更深的鑽探技術,總之是越深越困難,聽說實際上並沒有鑽探。而且,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一千米深,還差不足兩百米」。
實際上,標志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⑦ 2020年越南等國還在南海採油嗎
從未停止,也沒打算停止。
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都有在南海鑽井採油,年開采總量可達5000萬噸有餘。值得一提的是,南海石油開采,竟能占越南國內生產總值的30%令人唏噓。
而馬來西亞更是在南海鑽井百口,南海豐富的石油產出,讓馬國內95號汽油價格至今都不超過4元。據了解,南海油氣藏主要都集中在南沙海域,但中國卻沒有在那裡鑽下一口井。
媒體稱:當前,在南海鑽井採油的有200多家公司,海上鑽井平台超1000座,幾十年來這些鑽井平台,盜取中國南海大量的油氣資源。
⑧ 越南在南海石油開采多少
這個不好說,反正越南占我29個島礁,吸引了美國的石油巨鱷,開采量肯定很大
⑨ 近兩年各國原油產量排名
大部分數據基於2008年6月的世界概況[1]。注意石油產量指鑽井作業每天生產的原油產量。這不應和石油供應量混淆,石油供應量通常是指市場供應的多種類型的石油產品和非石油產品(像天然氣和生物乙醇)。
盡管中國已超越伊朗成為全球第四大原油生產國,但中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原油需求國,國內產量仍不足。中國海外尋油的路途依然艱辛。
國土資源部網站昨日引述相關數據稱,2009年中國僅次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四大原油生產國,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5.4%。據國家發改委的數字,2009年中國原油產量約為1.894億噸。
2009年世界主要國家石油產量排名為:俄羅斯以4.96億噸位居第一,隨後為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中石化(600028,股吧)集團一位內部管理層表示,俄羅斯石油產量霸主地位在十年內將很難改變,因為它基數太大,但今後俄羅斯石油產量增幅會很小,「俄羅斯與中國一樣,不少油田已老化。」
對沙特來說,能有這么高產量主要歸功於海外市場開拓,該國大部分原油對外出口,去年1到11月沙特向中國就出口了3700萬噸,同比上升12%,2010年對華出口量還將進一步增加。而中國能在去年超過伊朗擠入前四的主要原因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伊朗產量下降了4.3%,盡管中國相比2008年產量也遞減了0.4%,但降幅要小於伊朗。伊朗去年原油產量為1.86億噸,比中國少了300萬噸,排第五。第六至第十分別是墨西哥、加拿大、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
不過,中國1.89億噸的產量相比巨大的需求還差了一半以上。
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一位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計算中國石油(601857,股吧)需求量的簡單方式是把產量和進口原油量相加。」按上述方法本報記者測算發現,去年中國石油需求量達3.93億噸(全國原油產量1.8949億噸,進口原油量2.0379億噸),也就是說中國本土只生產了48%左右的原油,其他都要來自海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內去年實際原油產量增幅也低於需求增幅。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上述專家告訴記者,「這三四年間原油產量增量都徘徊在1.8億噸到1.9億噸之間,年增幅是1%到2%。現在還很難說2015年是否可能達到2億噸。」而自2000年以來,中國石油需求增幅每年約5%以上。對此,中石化集團內部一位管理層說,中國去年有1360萬輛的汽車銷量,除去少量報廢車,等於每年新增2000多萬噸原油需求,「這相當於原油需求增加5%。」
中石化上述管理層強調,5年內中國原油產量想要超過美國(2.67億噸)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原油產量屬於穩產,而不是大幅增產,能保證在1.8億噸以上已很不容易,「2009年估計中石油會在原有1億噸產量基礎上略微下降,中石化2008年產量為4100萬噸,去年約小幅增加3%到5%;中海油增幅更大些,可能是10%,但它基數太小。」中海油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華2月3日曾預計,公司2009年可實現凈產量為2.26億~2.28億桶油(約合3100萬噸)。
即便是經濟周期上升階段,中國國內原油生產增量也極為有限,中石油就是一個例子:2006到2008年,中石油只是以100萬噸/年的增幅實現著「小步慢走」。
中石化上述管理層表示,國內每年新增原油需求基本都通過海外進口解決。去年中石化獲得了瑞士油企Addax的全部股權,可一次性增加700萬噸石油資源,預計2009年中石化總海外權益產量達1200萬噸;中石油現有海外石油權益產量為3050萬噸。
⑩ 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是那個國家
石油作為工業血液,是現代化國家必不可少的戰略性物資。石油出口國有沙特、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中東國家居多,其他的有美國、俄羅斯等,這些都是比較大的石油出口國。我們的鄰國越南,近幾年油井數量也不斷增加,不但已經做到了石油自給自足,還成為了石油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