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十四節氣分別有哪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將時間的流轉直接與特定的季節、物候、氣候相關聯,這突出體現在24個節氣名稱上。其中,有8個反映了季節的變化,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4個反映了物候的變化,即驚蟄、清明、小滿和芒種;有5個反映了溫度的變化,即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和大寒;有7個反映了氣候的變化,即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1)越南有哪些節氣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古代民眾在長期生產實踐中不斷求索、認知、總結的智慧結晶。它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但最晚在西漢初年,24個節氣就已經全部出現了。漢武帝時將其納入歷法,從此,節氣就成為中國傳統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認為,二十四節氣起源於四季分明、農業發達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不過,一經進入官方歷法,便隨著歷法的頒布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甚至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諸多周邊國家。
『貳』 越南有哪些風俗
越南的風俗如下:
1、照相時忌諱三個人合影,據說中間的人將遭遇不吉利。
2、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
3、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4、在越南不要以先生、師傅稱呼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更不能稱作大哥、大姐,而應該尊稱對方「二哥、二姐。」等等。
『叄』 越南主要的節日有哪些
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越南和中國農歷基本一致,所以很多的民間傳統節日的日期和風俗也幾乎相同,但是同時越南還是有很多非常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
『肆』 越南的春節時間跟中國一樣嗎
我們都知道春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日子了,但是不僅我們中國是使用農歷過春節的,越南也是少數使用農歷過春節的幾個國家之一。因為這個國家離我國非常的近,深受我國儒家文化以及宗教的影響。那麼越南人又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他們那裡會不會有春晚呢?
我們都知道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北方的小年,而這一天對於越南人來講,是他們的"灶君節"(或者是灶王節),也可以被稱為"除歲"。而且他們關於灶王的傳說與我國的神話傳說非常的相似。他們與我們國家一樣,都是在除夕前一周的時間,也會集中的將年貨置辦完畢,他們的傳統年貨必須要有方形的年粽以及圓形的糯米粽,這意味著五穀豐登,它們還是春節時候用來祭祖以及農歷三月初十的"雄王節"最為重要的貢品。
在他們哪裡過年必須要有桃花,金桔以及五果盤是象徵著欣欣向榮的三件寶物,而且它們還是越南人過年不能缺少的幾件東西。在他們的眼中,桃花是具有辟邪以及帶來幸運的神力的作用的,而五果盤則是用來供奉祖先的,它們象徵著年年有餘,而金桔則被修建剪的與金山一樣,象徵著財富。
對於我們來說過年貼春聯很重要,對於越南人來說也是一樣重要,因為越南語與漢語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書寫的時候都是從上往下。只是越南春聯和中國春聯不同,使用羅馬字母拼音春聯作為越南傳統春節中最為重要的元素,很真實的記錄了越南文字使用偏好上的轉向,但是與我們中國不一樣的是,在除夕夜的時候越南人在家中祭拜之後還是要去寺廟中祭祀神佛的,而且祭祀返回的時候還會隨手將帶綠的枝條採摘下來,在家中供奉起來。
越南人在春節的時候也會燃放炮竹,用來驅除祟,而且他們認為新年第一個到家中來拜訪的客人還會給他們帶來好運氣,所以他們在一般情況下都會在家中選擇出一個非常有福氣的人,在祭祀完畢之後,手中拿著枝條第一個進家門,或者是去拜訪親友中最有福氣的那個人,從而作為新年中的第一客,在天亮的時候拜訪。越南人也有春晚只不過名字叫做《灶君》,十分好玩的節目,但是這個節目的地位和我國的春晚的地位是一樣的。
『伍』 越南 9月份有沒有什麼風俗 和節氣
九月2日也是胡志明過世四十周年紀念日。
基本上,越南的民俗節日跟中國一樣。如新年、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等。
『陸』 越南10月節日有哪些
越南10月節日越南婦女節。
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自設立之初,國際婦女節為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開啟了一個新天地。
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的集結令。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公元968年成為獨立的封建國家。 1884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5年9月2日宣布獨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進行了艱苦的抗法戰爭。
1954年7月,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簽署,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由美國扶植的南越政權)統治。
1961年起越南開始進行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1月越美在巴黎簽訂關於結束越南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開始從南方撤走。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選出統一的國會,7月宣布全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柒』 越南過春節嗎越南春節的起源和習俗有哪些
越南是一個中國文化保留得非常好的國家。除了越南華人之外,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會慶祝春節,因為春節在越南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中國的節日,同樣也已經成為越南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問題就來了,越南春節的起源是什麼有哪些習俗與中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歷來越南春節不可少的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越南的春節從每年農歷臘月廿三灶王節開始,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整個正月,用越南的民間說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按越南民間傳說,臘月廿三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靈都要回天上去報告這一年的情況,灶王爺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匯報這家一年的情況。灶王爺一走,就沒有神在家看管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灑掃庭除,改建家裡一些不敢動的地方,准備過年了。這一天也稱之為入除。這與中國民間關於灶王爺的傳說顯然同源。為了好好送灶王爺上路,讓灶王爺匯報的時候高抬貴手,人們都要去放生鯉魚———灶王爺的坐騎。越南人過春節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國的粽子一樣,不過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中間包裹的豬肉與綠豆沙則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捌』 越南有哪些春節民俗
越南春節習俗比較有特色的:
1、過節吃粽子。用芭蕉葉包的四方形大粽子,一般是黃豆豬肉餡兒,很好吃。這個和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不一樣,但在廣西有一樣的風俗,過年也吃此類粽子。
2、過年買株桃花、金桔放家裡。這點在中國廣東也有類似的,但中國其他地區就少了,畢竟天冷,花啊桔的還沒開呢。
3、越南春節有個習俗叫「xong tet」,叫沖年、沖喜。就是在初一凌晨後,看誰是第一個到自己家拜年的,據說這個人將影響自己家庭新的一年的運勢。所以有些重視的家庭會先去問一下風水算命先生,看看什麼屬相的人今年到自己家沖年最吉利,再和其人提前約定。
4、越南也是臘月二十三送灶,不過初五沒有迎財神的風俗。有「元宵節」這個詞,但已經沒有這個風俗了。
『玖』 除中國外,還有哪些國家用陰歷
只有中國用陰歷
農歷
是中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歷法,這種歷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而且主要在廣大農村使用,因此稱為農歷。又名夏歷、舊歷、中歷,民間也有稱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歷月與陽歷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約長29.53.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是要根據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確定,而不是機械地安排。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要安插一個閏月,再過兩年又安插一個閏月,平均19年有七個閏月。如何安插閏月,根據和季節、氣候有密切關系的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歷月份的名稱按照「中氣」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節氣叫二月等。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用這種辦法設置閏月,可以使歷月與節氣相差不致過遠。
『拾』 越南清明節都有些什麼習俗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同胞們(只在本國人之間用)。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高棉族多行合十禮。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
越南人待客熱情,每逢家裡來客,總拿出最好的酒和食物來待客。客人吃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客人辭行時,主人還會拿出當地特產贈予客人。
越南人的飲食較清淡,以清水煮、煎炸、燒烤為主。他們吃飯用筷子,喜吃生冷酸辣食物,食糧以大米為主,愛吃粳米,也吃雜糧。肉類有豬、牛肉和魚,尤其喜歡用鮮魚加工成「魚露」。「魚露」是京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蔬菜以空心菜為主,也種白菜、黃瓜、南瓜等。農村的京族、傣族等民族和城鎮的部分居民有嚼檳榔果的嗜好。
由於受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影響,越南的文化習俗與我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連日准備年貨,還要清掃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團圓飯,燃放鞭炮。春節主要吃用葦葉包的糯米粽子。越南人清明節主要是祭祖掃墓;端午節是夏歷五月初五,主要內容是吃粽子;中秋節是夏歷八月十五,主要內容是吃月餅。中秋節以兒童活動為主,所以中秋節又叫兒童節。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