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草怎麼養
養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 水草的適水性:水草也有不同的適水性,例如水芹喜歡弱鹼性的水質,水芋類及竹葉蘭類較喜歡帶有弱鹼性的水質,而且受水的硬度影響。一般供觀賞用的水草,不但要培植多種水草,還要養熱帶魚,因此,要選擇都 能夠生存在中性或半軟硬水質中的草與魚。
2.水草與光照:水草需要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但對光照度卻有不同的要求,有些水草必須在較強的光線下才能生長,有些則在弱光下生長良好,從外觀看,喜強光的水草,常成枝條狀,喜弱光的水草常成樹狀,如皇冠草。
3.陰性水草:這種水草在較低的光線下既能生長,它的光補償點低於500勒克斯,如亞菲椒草、內維椒草、發苔草等。
4.半陰性水草:如水榕草、網草、皇冠草、中抑等。
5.半陽性水草:光補償點為500-1500勒克斯,如水芹草、水蘊草、葉底紅、田字草、香蕉草等。
6.陽性水草:這類水草需要大量的光照條件,光補償點在1500勒克斯以上,如羅漢草類、柳葉草、狐尾草類、扭蘭等。
7.水草與水溫:大多數水草的適宜水溫為24-26℃,但也能忍耐20℃的低溫,僅有小部分水草喜愛更高的水溫,當水溫超過30℃時,水草就會停止生長,並發生枯葉和枯莖,所以為了使水草能夠生長正常,水溫必須經常保持在30℃以下。溫帶的野生水草,絕不能立即移植於高水溫中,應使其逐漸適應,否則會腐葉或腐根。
8.水草與砂:自然環境的差異,使各種水草對砂質的要求不相同,例如金魚草、蜈蚣草、柳葉草等適應細砂、竹葉蘭、水蓮、水芋等適應近似泥土的細砂,水蘭類愛在中粒的砂中生長。熱帶觀賞魚水族箱中應適合大多數水草,不會使魚體色變淺,不會污濁水,不影響魚類生育,這一類的砂質一般在3-5毫米的大砂質。種植於水族箱中的水草,大部分都展根於砂中,因此砂的厚度直接影響到水草的發育,如果砂質過少,會使根系無處伸展,但也不能過量,否則會佔去魚類游動的空間,間接妨礙魚類的生長。
9.水草與底砂:底砂的厚度最少要達5厘米,最好為8-10厘米,否則水草易腐爛,而且,較深處的砂中因沒有硝化細菌的分布與活動,容易出現死砂與死角,導致砂層發黑腐爛變臭。底砂要布滿整個水族箱,而且要均勻,注意砂與水草的適應性要協調一致。底砂的直徑一般在3-5毫米,直徑太大水草不易固定,直徑太小將影響透水、透氣性能,導致水草爛根。
10.水草與二氧化碳:水草所需的營養除了一些必要有元素與營養成分外,二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添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使用二氧化碳鋼瓶,通過擴展器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於水中,從而提高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現在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緩釋片,利用緩釋方法將化學合成物放入水中,使之慢慢產生二氧化碳,以維持水體硬度和酸鹼度的平衡,防止水草脫鈣,維持水草細胞平衡。但以上的兩種方法都有弊端,最新的二氧化碳發生器是利用化學反應緩慢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既不用調節氣量大小,也不會充氣,在自己家中即可操作,每包粉劑可維持使用30天左右。
11.水草消毒:使用自來水洗凈即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有殺菌能力。也可使用食鹽水及硫酸銅、甲基次藍等葯品來消毒
如果和金魚養在一起,魚缸中的混濁物粘在水草上,影響觀賞,應更換或安裝過濾系統 少餵食。不大喜歡金魚 感覺呆頭呆腦的 而且還愛臟水。只是拿草來點綴的話,草臟了就拿出來洗洗就好,只是不要太勤。一般草缸里不適合養太多魚,都以小型魚或蝦 為主。主要還是看你是喜歡養草 還是養魚了。
Ⅱ 水草如何進行養護
一般水草的種植條件,可以依照外觀來分類,得知水草大概的種植條件,依照這個原則種植大概就所差不遠了。
有莖水草這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水草,其種類相當繁多,一般有莖水草大多為陽性水草,其中亦包括部分的紅色水草,以下則另外介紹,
其有莖水草的生長條件為下:
1、照明 光照要充足,否則莖節的距離會拉大,而影響美觀與生長。
2、水質 其水中之PH值多為弱酸,以6.4~6.8為佳;水中之硬度也不可太高,勿超過4°dKH、10°dGH為宜。
3、二氧化碳 添加的量要足夠。
4、肥料 有莖水草之根部與葉片皆會吸收養份,所以底肥與液肥皆要充足。
5、溫度 溫度要適合,約21~26℃,低於18℃或高於30℃都會使水草停止生長。
6、造景 有莖水草是運用最廣泛的水草,同種水草多為成叢種植,在造景時配合設計修剪成所需的景緻,水草的葉型、色彩、大小很多,我們利用其各自不同的特徵對比的顯現出來,如羅貝力旁邊搭配雪花草,再以高低層次來表現造景。
7、常見水草 珍珠草、金錢草、巴戈草、大寶塔、中柳、虎耳草、宮廷草、羅貝力、雪花草、青葉…等。
紅色水草在此介紹的紅色水草,乃是以有莖水草為主,如紅蝴蝶、牛頓草…等。以下介紹其栽種條件:
1、照明 紅色水草都需要大量的光照,光照不足會使紅色水草不鮮紅。 2、水質 紅色水草之PH質通常為弱酸(6.4~6.;硝酸鹽之含量要低,盡量控制硝酸鹽不存在;水中的硬度要高;EC(電導度)要高。(百葉草除外) 百葉草的硬度太高,易使頂芽萎縮,新葉無法展開。可將總硬度唯持在3°d以下。
3、二氧化碳 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高。
4、肥料 對肥料的需求量高,尤其鐵質的添加更為重要。 5、溫度 水的溫度要低,約22℃~23℃最佳。紅百葉除外。 6、造景 紅色在水草缸中,常是視力的焦點,應該將紅色水草放在魚缸的重心點,而顏色越深越紅,則整個魚缸的重心越偏向紅色水草,因此要注意整體的平衡,整個魚缸也不宜用過多的紅色水草,才不致產生景緻不協調的感覺。 7、常見水草 紅蝴蝶、紅柳、小紅莓、血心蘭 、牛頓草、紅菊花…等。
球莖類水草在此乃是指變態莖之地下塊莖或球莖等,其莖具有儲存養份,甚至具有繁殖能力功能,球莖類與一般水草之不同,在於養份的吸收,僅只有根部吸收養份,葉片並不吸收養份。
1、照明 需要充足的光線,如青斑睡蓮,但有些品種在中低的光線仍可生長,如硬葉浪草、紫睡蓮。
2、水質 一般都需要新鮮水質,硬度稍高,PH約7.0左右。
網草要注意水中之硝酸鹽要低。
3、二氧化碳 大部份草種都需要添加,如網草。
4、肥料 其底肥的需求量很高,底肥足夠則生長茂盛。
5、溫度 水溫較其他水草的需求高,約22~28℃。
網草及荷根都要低溫。
6、造景 球莖類水草通常其葉片都較大,如睡蓮、荷根…等,因此所種植的魚缸大小也要與草能搭配,不宜太小不成比例,而且葉片大容易成為目光焦點,因此常種植在魚缸之視覺焦點處。
7、常見水草 皺邊浪草、網草、紅海帶、紫睡蓮、青荷根…等。
椒草類水草椒草的種類很多,其擁有獨特的草姿及美麗的外觀,但其栽培困難令人生畏,種植椒草最大的困難在於椒草本身對於水質、肥料濃度、光源強弱等之環境變化的感受相當敏感,其中一項有所變化都會造成影響。
椒草在種植時,也不喜歡太新的水質,因為椒草本身的水草凈化能力很小(從水中吸收硝酸鹽的比例)。水缸中是否有硝化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存在,也可左右椒草的培育。
1、照明 光照要充足,如小氣泡椒草;但有些椒草在低光下仍可生長,如迷你椒草。
2、水質 椒草的PH值為酸至弱酸,一般高於PH7.0以上就難於栽培甚至導致葉片溶解,水的硬度要低;水中之硝酸鹽要低,甚至不含有硝酸鹽。
小氣泡椒因原生地的關系,喜歡弱鹼性及高硬度的水質。
3、二氧化碳 添加適量的二氧化碳是必須的。 4、肥料 椒草以底肥為主,液肥添加量少。添加過多的液肥時,會使水中密度較未添加前提高,而使椒草本身失去平衡,脫水至枯萎。 5、溫度 栽植溫度約22~28℃。
6、造景 對於台灣的水草愛好者而言,椒草是普遍性不高的水草,但椒草的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其整片種植,很能表現叢林印象。且椒草本身對於水質的變化非常敏感,在造景時搭配椒草,既能表現草種的多樣化,又可以做為水質的指標。
7、常見水草 汽泡椒草、貝克椒草、地葉椒草、噴泉椒草…等。
皇冠草皇冠草為叢生型水草,種類約有40多種,在尺寸大小上,有小如針葉皇冠,大如烏拉圭皇冠,可視魚缸大小及造景需要來選擇,不過不論那個種類都很強壯。
1、照明 皇冠草的光照一般都沒有特別需要強光,但是仍需要足夠的光線。
2、水質 水質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是適合水草的水質,大多可以適應。
3、二氧化碳 添加二氧化碳對水草是好的,但是有些品種只要水質在PH7.0以下,即使不添加二氧化碳也會生長。
4、肥料 底床需要有足夠的底肥,若是栽植中的新葉顏色太白,表示肥料不足,可以添加液肥補足。
5、溫度 適合生長的溫度約22~28℃。
6、造景 皇冠草的尺寸大小差異很大,因此也要依需求而選擇,如果要營造整片草地,可以選擇迷你皇冠,若是要炫麗的金紅色草皮,則可用針葉皇冠來表現。而大型的烏拉圭皇冠草在生長穩定後,其葉片可多達上百片,很適合表現叢林的感覺。在造景搭配時,特別注意水中長大的樣子,搭配時要選擇與缸子大小能配合的草種。
7、常見水草 皇冠草、細葉皇冠、九冠、小象耳、紅蛋葉…等。
水榕水榕的種類是以喀麥隆為中心,分部在西非一帶。水榕的栽培比起其他水草,可說是非常有韌性且易於栽植。但如果任意胡亂栽培,會慢慢出現根莖腐爛、矮小化的現象,最後導致枯萎。
1、照明 雖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長,但是充足的光線能讓水草茁壯。
2、水質 水的硬度要高,因為在沒有石灰質的軟水中,會產生根部腐爛呈褐色的病症。硝酸鹽含量要低。
因為藻類的產生源自於硝酸鹽的沉積,以及魚的排泄物沉積,因此要注意魚只的數量及餵食量的多寡。
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長,但是若要葉子茂盛茁壯,還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夠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養份佔全部的70%,葉片佔30%。
5、溫度 適合生長的溫度22~30℃。
6、造景 在造景上小榕的絕佳搭檔-流木,選擇流木時,應選造型美者,將小榕插入流木的間隙,或固定在流木上(不久就會長出細長的根毛附著在流木上)兩者組合能有自然的印象。
7、常見水草 小榕、大榕、三角榕、剛榕…等。
其他水草
其它水草就以市面上常見者單獨介紹。
鐵皇冠 光照中量,但低光也能生存;喜弱酸性之舊水;適應溫度20~28℃,超過30℃的溫度太久,葉片會呈褐色半透明而至枯死,見到發病的葉子要馬上剪掉,以免傳染給其他葉子。添加液肥與少量鐵質。繁殖力強,可藉葉背之子芽來繁殖。造景時可植入底床,或攀於流木岩石上。
鹿角苔
是種浮游水中的水草,葉片以Y字型連結,沒有根,藉著互相纏連群生。PH低、養份充足的水質、適量的二氧化碳、明亮的環境下,繁殖情況良好。但當條件不均衡時,就容易成為藻類的溫床。造景時可纏在攀於流木或岩石上之墨絲上面繁殖,大面積的使用,有明亮的印象。
墨絲
栽培容易,只要低溫、低PH,水中有一定之養份就可以了。溫度太高會乾枯,呈現休眠狀態,只要溫度下降就會回復生長。可附著於流木及岩石上造景的空間很大。
Ⅲ 魚缸里水草怎麼養才能長的好
魚缸里水草想養的好,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護理。
首先是土壤,底床是很重要的一項,關繫到水草的固定和營養的補充。開始的時候可以采購專業的水草泥,剛剛植入水草的水草根系不夠發達,這個時候是不建議使用液肥的,以免草吸收不到而助長了菌類的生長。
最後講一下繁殖,水草的繁殖多種多樣,這要根據品種的不同來進行,所以你需要在采購前認識這種水草的特點。水草的繁殖還是挺快的,當然修剪也並不是件多復雜的事,不用太過於緊張。
Ⅳ 養水草要什麼條件,最好說一些容易操作的,簡單的。
養好水草的幾個重要條件 所有水草的病原體對水草皆有感染性,但水草病害的發生並非是病原體與水草間的單純關系。環境中的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對病原體的致病力及水草的抗病力均有直接的作用。當水中的環境不利於水草的生長,如水溫過高或過低、光照不足、營養元素過多或缺乏、PH及硬度不適、施用化學葯劑、螺類或者人為傷害等情況時使水草抗病力降低,這樣便增加了病原體致病的機會。病原體利用自身的能力直接由表皮細胞侵入水草體內,或經由水草上的自然開口或傷口侵入。每一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侵入途徑,有的只能通過一種途徑侵入,有的能通過多種途徑侵入。病原體侵入水草的植物體後便與水草形成一種寄生關系。當水草的抗病力降低或條件適合於病原體生長時,病原體便大量繁殖,數目呈幾何級數增加。這些病原體依*水草體內的營養維持其生長、繁殖,水草細胞內的代謝作用被病原體所分泌的毒素、激素等干擾,水草細胞內的物質不斷被破壞、消耗,或是植物體內營養物質輸導被阻塞,導致水草不規則運用能量,並產生各種病害症狀,如葉片捲曲、植株腐爛等。大部分病原體僅能局部感染,但有少部分病原體既能局部感染又能全株感染。局部感染的病原體一般感染部位僅限於根、莖、葉等的某一部分,故即使到了病害末期,也僅是植株的局部腐爛而已,而全株感染的病原,可以在水草的任何部位感染,到了病害末期,全株腐爛而死。因此對水草疾病和敵害的預防治應遵循「以防為主、治療為輔、防中兼施、防重於治」的原則。
1.正確選擇水族箱位置
應注意切勿將水族箱置於直射陽光下,因為這對大多數水族生物而言太強烈了。水草被提供了太多的代謝能量,使之在相對少量的水體中消耗了過多營養,很快就導致了營養失衡而生長被抑制,這時藻類就占據優勢了。
2.在引入新的水草前要檢查
不要購買長著藻類的水族箱中的水草,在水草買回家後栽插進你的水族箱前還要徹底檢查一遍,檢查是否有藻類潛藏。
3.盆裝水草的處理
買來的盆裝水草多半是專業草場里栽培的。通常水草莖葉會伸出水面,而根部浸於富含氮磷的特殊營養液中。當水草被從其著極的種植池裡移出時,並未被仔細地沖洗。所以在買回種人自己的水族箱前,應小心地將水草從盆里取出,並用溫水徹底洗凈。
4.適當的水質處理和有規律的換水
給水草提供所有必需的養分。(包括微量元素),是讓水草得以健康生長並遠離藻類侵害的先決條件。例如,使用水草肥料就可以提供正確的營養劑量,這些水草肥料,綜合了所有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日常供給。通過施加這些經過仔細配伍的養分及元素組合,就可以避免部分疾病的發生。但是在添加中一定要注意量的保證,微量元素一旦過量,就會對水草造成毒害而使得藻類乘虛而入。
5.通過添加二氧化碳來調控PH值
調控水體PH值在6.8-7.2之間,不只是為了提供水草足夠的碳需求,而且可以讓整個水體化學環境處於有利於促進生長發育的狀態。為達到這個目的,配備合適的二氧化碳發生或添加裝置是值得的。
6.合適的光照
水族箱上方的光照應與水族箱高度和體積相配合。首先,光源必須足夠強以使得生長在箱底最小的水草植株都得到充分的光照。光照也要與水族養分供給相匹配,太多太強的光照會使得某些養分特別是微量元素的缺失,從而導致藻類開始生長。而太少太弱的光照則會使水草生長停滯和氧氣的缺乏。
選擇合適的照明:對於50cm高的水族箱用80-125w的水銀燈;對於高於50cm的水族箱用 70-150w的鹵素燈。
7.每日的照料
應每天檢查藻類是否出現,尤其在水族箱建立的初期更有必要在底層或水草根部一但發現藍藻層出現,或延伸至葉緣時,要立刻將之移除。
Ⅳ 怎樣培養水草
一、水草種植方法
1、種在花盆中:種在花盆中的水草,優點是移動方便,不損傷根系。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栽種大型水草,先將植物根系栽在花盆中,然後再埋在底石里即可。
2、直接栽種在底石之中:如韭菜、神仙草、金絲草之類,它們串根繁殖;栽種時用手指輕輕壓住根部,壓入底石中,栽種時扶正即可。栽種水草的原則是:盡可能栽淺些,以不漂起為主,如根系發達的水草,只要根系隱沒在底石下就可以了,水草栽得過深,容易在底石和水的分界面處又生出第二層,妨礙水草的生長。
二、水草種植培養
1、施基肥和根肥:將洗凈的底石鋪在缸內,先鋪入3-4cm,以0.5米用1千克基肥的標准將肥平均鋪灑在底石上面。然後將剩餘的底沙5-6cm平鋪於基肥之上,緩慢地注入備好的水。加水時要小心操作,不要直接沖動底石。施根肥:每一株水草栽種好後,把一粒濃縮根肥丸直接放於水草根底部。水草基肥可以持續穩定維持有效活性,長期供應水草生長的營養所需,是水草根部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肥料,含有大量的豐富水草所需的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可緩慢地釋放出讓水草吸收,促進水草根、莖、葉整體健康成長。
2、光照:光線過強或過暗水草都不能適應,從而不能順利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對水草的光照無論是日光還是燈光都必須適當地控制和調節才能使水草根深葉茂、正常生長,要養好水草就必須採取人為控制和調節採光量的方法。
3、溫度:在養有熱帶魚的水族箱內,熱帶魚能忍受的水溫,水草一般也不合有問題。如水族箱內沒有養殖魚的情況下,水溫忽高忽低,這種情況下水草是忍耐不了的,如從15℃上升到25℃,水草的顏色會變成黃色或者落葉。因此,保持比較恆定的溫度對養好一池草也是很關鍵的。
Ⅵ 水族用的黃金砂是用什麼石打的
1.假山有的是洋灰做的!
有的是 POLY 做的!
2.這種假山不放也罷! 不自然 怪難看得!
《如何養好水草》新手玩草缸的終極指導貼
給新手的一些簡單易懂的實踐建議!
我是半舊不新的過來人,大部分水草現在都能應付了,為了讓新手少走彎路,特把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最簡單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不對之處,望指出: 1、泥和砂的選擇:
泥和砂都可以養草,泥有肥力,可以降ph,但有使用期,翻缸起來不是很方便,新泥藻類、肥力控制比砂難,泥可以養大部分高檔的水草,砂在這方面有所局限,但是對於大部分新手來說,你也不會一下子就上升到難度高的水草;砂子的優缺點就剛剛相反,價格便宜,不過砂子要注意顆粒大小和水熔性,可以用潔廁精進行測試,冒泡的不能放入草缸,不冒泡的可以,顆粒選擇5-8mm大小勻稱的基本上適合大部分水草種植,份量以鋪滿缸底5-7cm為准,水深最好不要超過40cm(水面到砂面的高度)。2、照明:
要保證不少於0.45w/L的照明強度,這樣大部分水草就算出問題也不是出在照明問題上了,陰性草的可以少一些,有個0.3w也差不多了。不要崇拜那些高檔的進口牌子照明,說實話很多國產的牌子效果跟那些貴婦差不多,何況水草的狀態不單單和照明有關系,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從性價比考慮,可以選擇一般五金店或者燈飾店都買的到6500k三基色熒光燈管,T5、T8或者PL都可以,有超光的更加好,不要忽略反光罩的作用,因為熒光燈是散光的,良好的反光效果可以大大提高照明的功率,個人推薦三雄、歐司朗的。照明一般7-10小時最好,一年後可以更換新的。3、過濾 買國產的濾桶就ok了,計算一下你魚缸的水體體積,買一個標稱流量是魚缸水體體積的3-5倍的,宜大不宜小,因為國產的經常虛標。濾桶可以購買帶油膜處理器的,這個很好用,省得以後還要另外購買油膜器,推薦森森303-b,這個還帶uv殺菌燈,噪音很低,本人正在使用,效果和價格都不錯。個人推薦在濾桶前面添加一個阿諾的前置,大概一百快不到的價格,雖然多花了一點錢,但是好處多多,值得投資。用白棉塞滿前置,水流經過前置後再進入濾桶,作用是過濾水中的雜質,保證進入濾桶的水質物理干凈,濾桶就只要進行生化過濾就ok了,這樣濾桶基本可以兩三年不用打開清洗,需要清洗的只是前置,清洗的時候把前置的進水、出水口一關,就可以輕松拆出前置桶,然後你愛這么洗就怎麼洗,不必擔心破壞到硝化系統,因為濾桶才是他們主要的地盤。4、濾材 這個很關鍵,但是往往被草友忽略。個人強烈推崇用白棉+生化棉代替陶瓷環,國產陶瓷環質量十分參差,基本上買不到好的,不但不能大量培養和穩定硝化系統,還可能造成硬水,況且價格也不低。去買一些密度高的白棉,剪成符合濾桶大小的形狀,按照白棉-生化棉-白棉的順序擺放,可以稍微壓緊一點,白棉和生化棉可以1:1或者2:1,我試驗過的,過濾效果和生化效果可以說是一流的,而且經濟實惠。
5、co2:
大部分水草沒有co2都可以正常生長的,包括陽性草,只是有co2的話會長得快一點,綠一點,狀態好一點,當然還會有豐富的泡泡,co2的最大作用是降低ph的和穩定水質,有co2肯定比無co2好很多的,有條件的話建議上co2系統。個人推薦co2缸瓶,安全方面絕對放心,co2是滅火的材料非易燃氣體,只要缸瓶質量好,就不必擔心太多,diy的雖然方便容易,但是出氣不穩定,雜質多,缺點明顯。co2融解和細化器的選擇有著十分大的關系,我試過用細化器的,效果還可以,但是產生滿缸的co2小氣泡,影響觀賞,個人推薦採用co2缸外強制融解系統,購買一個co2擴散桶,大概三十塊左右,和濾桶出水口連接,co2在水流的沖擊下強制融解在水裡面,從魚缸出水口那裡觀察基本看不到co2的氣泡,證明融解效率十分好,我做過測試,之前用搏宇的細化器,水草的泡泡不是很多,後來用了擴散桶後,水草的泡泡就多得驚人,ph也下降了0.5,效果十分明顯。co2可以24小時開著,也可以跟照明同時開,隨你喜歡了。有人擔心晚上co2還開著會導致魚缺氧死亡,我想大家不必悸人憂天(不會打第一個字,麻煩老師更正),因為co2有融解也會溢出的,當co2達到一定的融解率時就會達到一個平衡,這個平衡點絕對是一個平安區域,不會對生物造成任何影響的。
6、肥料
肥料有根肥、基肥、液肥和有機肥等等,新開缸不建議添加基肥,就算是砂子沒有肥力的也不要添加,因為處理不好會導致肥水,導致爆藻、綠水等等現象,新手遇到這些問題不懂得處理會打擊自信心。新泥開缸3個月內不要添加任何肥料,砂子開缸可以在開缸一個月後添加一些根肥和液肥,份量參照說明書減半或者八折,有經驗後就看看水草狀態,正常就不必添加,發現葉子小了、捲起來了或者狀態不好就可以添加一點,不必崇拜高檔的液肥,國產的diy肥料都很不錯,北戴河、博隆的性價比高,建議使用,有紅色水草的注意添加一些鐵肥。
7、藻類控制
不要購買任何除藻化學葯品,要營造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化學添加劑應該盡量避免,何況那些東西也不便宜,而且治表不治本。藻類控制推崇大自然的生物控制方式,蝦、鼠、黑線飛狐、小精靈、螺等都是不錯的除藻工具魚,個人強烈推薦小精靈+熊貓鼠,小精靈樣子好看,工作勤勞,而且對水質適應性強,還對水草破壞力低,是最好的除藻工具魚,我的魚缸基本不見黑毛、絲、褐藻等藻類,就是他的功勞,100L水配2條就足夠了;熊貓鼠主要是用來控制餵食的殘餌的,而且樣子也好看。青苔鼠、金苔鼠不是不好,就是長大了和黑線飛狐一樣很懶惰,基本不幹活,而且對水草破壞力大,新栽種的水草很容易被他掀起,螺會產卵很難看,蝦怕熱水溫超過30度就會死光光,綜合考慮還是小精靈好,廣州花地灣5元一條。
8、水質維護
按照上述配備半個月後水質基本穩定了,以後就會進入維護期。維護其實很簡單的,就是定期換水,我是個懶人,換水是直接水龍頭入缸的,這個大家不要全學我的,個別情況還要個別分析。換水周期一般是一個星期更換1/5-1/6,有個原則是放水快,入水慢,越慢越好,目的是為了保證新舊水之間的溫差盡量縮小,也讓生物有個緩慢的適應過程,我曾經試過由於入水太快導致一缸生物全部感冒患病,大家要引以為戒;新手還是一步一步來,先用桶爆氣,冬天的話還要用加熱棒升溫至魚缸舊水溫度,然後再入缸,慢慢有經驗後才當懶人吧。
9、水質參數
很多人的文章都說測試這個、那個的,我認為只要你選擇的砂子或者造景石頭經過潔廁精測試之後確定無問題的,那些什麼硬度、kh、gh等參數大概不必管他,這些參數對於大部分水草和生物來說,只要不是太離譜都不會有任何嚴重負面影響,何況經過測試後入缸的也不會離譜到什麼程度,除非你要養對水質特別敏感的水草,否則不必購買這些試劑,倒不如把省下的米米用於其他裝備上。
10、溫度 有些水草確實怕熱的,栽種的時候要注意你的魚缸溫度,例如雪花草,一種很漂亮的中景草,水溫超過28度就會停止生長,超過29度就會融葉死亡,丁香超過30就會融葉,矮珍珠30度以上長得比蝸牛還慢,但是不會死,我接觸過的都好像沒什麼大事,反正現在我的水溫是32度,生物一切正常。可以用風扇降溫,冷水機就不必了吧,除非你養了比人參還貴的水草。
2.
水草種植法與日常管理
(一)水草的繁殖 1、營養繁殖 水草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尤其是它們的營養繁殖非常發達。如牛舌草、苦草、椒草類等水草的根部不斷地萌發出新嫩芽,而這些新芽離開母親體後又長出新的植株。再如,金魚藻,赤藻等水草,當它們的分枝折斷之後,每個分枝又可成為新的個體。此外,還有一種瓜子草,將它的葉子撕下來之後,葉片基部又長出新根,新根就可以長出新的植株,因此,水草的繁殖能力是以多、快、好而著稱的,這也成為它們繁育後代的有效措施。 2、有性繁殖 水草的有性繁殖是通過開花、傳粉、授精和結實(形成種子)的過程來完成的。有些水草有兩性花,而中一些水草則是單性花。大多數水草都由異花授粉,所以它們的生活史要有傳粉的媒介。由於水草的種類不同,的昌也有區別,像苦草、赤藻、金魚藻等水草是以水為傳粉媒介,故叫做水媒花,比如,苦草屬雌雄異株,它的雌花成熟時,花序柄強烈伸長,起到將花挺出水面,這時花正好在水面上開放;而雄花成熟後沖破雄性佛焰苞,脫離花序,浮到水面,隨著水的游動,使它有機會靠近雌花,促使花粉有可能到達雌花的柱頭上,使之授粉。受粉後的雌花,因花序的柄呈螺旋狀捲曲,慢慢地將紀果拉入水中成熟。 黑藻也是雌雄異株的水草,與苦草不同的是雌花只是在臨近水面開放,雄花成熟後也沖破佛焰苞脫出,同時將花粉撒入水中,憑借花粉爛含有澱粉的重量,使花粉容易下沉而落在柱頭上來進行授粉,授粉後這發育成果實。 還有一種狐尾藻,它的花被極度退化,使花伸出花外,成熟後的芬粉散布於空氣中,隨著風和氣流在空氣中漂動,柱頭上的面積漸漸擴張,後發展成羽毛狀,使得空氣中河運的花粉有更多的機會碰上柱頭,而達到授粉的目的,所以叫風媒花,授粉後的子房發育成果實,而胚腺發育成種子,種子再萌發為新的植株,這就是有性繁殖的全過程。 (二)水草種植方法 1、水草的選擇 當你去水族店購買水草時,首先腦子里就要考慮飛翔什麼水草以及它們的特性。一般來說,大多數水草的葉子都比較柔軟,如艾克草、大竹葉、睡蓮類等,因它們的葉組織柔嫩很容易受到傷害,包裝,攜帶要小心。椒草類的水草對溫度特別第三,一般不喜溫度差別太大,若過高過低都有損於細胞組織。起初,外表上雖看不出來,但過幾天後,就會堅枯萎,因而,像艾克草一類組織較柔嫩的水草,最好的辦法是在購買時的熱帶魚一起裝進膠袋,這樣,不會在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傷害植物體。若是有莖或叢生的水草,考慮到它們的莖(或葉片、較長,可用硬紙包起來,防止彎曲或折斷,種植起來也方便。) O 4( Z%YBe
2、種植方法 在種植水草之前,水草箱在要盛好粗沙粒(或建築用的石子),鋪成7-101cm厚即可,然後,將的水草水草箱內。植種水草時,要按水草種類的大小或長、中短的順序,先種長的,再種短的,這樣植起來就不會凌亂。如果是有莖的水草,將水草根以下的部分前年,接著摘掉根部附近的葉子,以免坦在床底腐爛,尤其是莖節較長的大柳、血心蘭、紅玫瑰等水草,你要將它的莖節插在底床沙的表層,讓其長出新根,但不要挺得太深,若插得太深容易引起枯萎或腐爛。假期是叢生型的水草,植入水草箱之前,要剪除枯黃葉或爛葉,而有些水草的根又多又長,需要適當地前年太長的部分,但注意的是不要前年毛根,因毛根有助於植株的生長發育。 3、各類水草種植的特點 (1)有莖水草有莖水草的種類很多。在種植方面,種類之間的較大,很難找到共同的特點。有的種植難度大,如綠柳 ,日本珍珠草、喜寶、紅燈丁香等;有的則很容易,如竹節草、斯必蘭、蜈蚣草、蘋果草等;還有艾克草、百葉草、牛頓草等水草的種植技術也比較難。它們適應的水濁一般在20-30攝氏度之間,PH值在5.5-7.5。右炎持不能移去是感到痛苦(KH)為2-15度DH。不同種類的水草對水濁,PH值和碳酸直硬度等具體條件的要求又各不相同。 (2)叢生水草,大多數叢生型水草都容易種植,只有極少數種類如線葉葵扇,巴蕉草,水劍等種植較難,叢生水草對水濁的要求較為適中,在水濁20-30攝氏度之間均能生長。 (3)皇冠草 皇冠草的品種很多,但大多數都是改良品種,有的是品種與品種之間雜交育成;有的是控制跗基因,表現出某些顯要的牲;有的品種則是產生突變成為一種雜交優勢,使品種的色彩更中艷麗,如紅蛋葉和玫瑰皇冠等,總之,皇冠草除了個別品種如皺邊皇冠、新尖皇冠等種植較難這外,其它品種都較容易種植,在水溫20-28攝氏度生長良好。 (4)椒類水草 椒類水草的種植可根據它們的葉型多少來判斷出其栽培的難易程度。如大氣泡椒草、噴泉椒草、溫蒂椒草等較容易種植;而柯達椒草、紅椒草、浪琴椒草等則較難種植。因而,它們的生長頭部與水質、水濁等條件都有很大的關系。 (5)榕類水草 榕類水草還是比較容易種植的,但真正容易種植的卻是小水榕和圓葉型水榕,而其它品種特殊的榕類水草則要調節水箱的環境條件,比如水質的碳酸鹽硬度,水濁、營養等。不然就會發生枯萎或根莖腐爛現象。
(四)水草肥料 水草在生長過程中,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不僅需要光、適宜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等,同時,也需要施肥。我們知道,植物所需要的肥料是由氮、磷、鉀三要素組成。陸地上的植物可從空氣中,水中和土壤里獲取營養。如氫和氧可從水中取得;碳則從空氣中取得;氮、磷和外及鐵等元素都存在於土壤中,只有當土壤中缺乏某種營養時,才進行施肥加以補充,水草獲取營養的方式卻不一樣。由於環境的局限,它只有從水中吸收,即使底床上不中肥料,只在水中添中液肥,水草也照樣能生長。 1、肥料三要素 (1)氮肥 氮可以製造植物的細胞,是葉綠素的組成部分,它能活躍植物體中多種生理活動的進程,使植物較長暑期地保質旺盛的生命活動。因此,適當地增施氮肥,可促進植物 的光合作用,延長葉的壽命。 一般在氮素不足的情況下,植物體中含氮量降低,生長也衰弱,影響了葉片的發育,葉片則呈現淡綠色;當大量缺氮時,葉幾乎呈黃色或葉脈呈淡約色,新葉也明顯縮小,但氮素過多時,植株會發生徒長,容易倒狀。 生長在水箱中的水草,氮 以亞硝酸鹽(NO2)、硝酸鹽(NO3)和氨或銨 (NH3或 NH4+)的開幕式存在於水中。水草吸收氮肥的方式依其種類不同而有所區別。如椒草一類的水草可以直接吸收熱帶魚糞便中的氨(NH3);;而紅蝴蝶、小柳等水草吸收氨時,則需要硝化細菌將氨分解成硝酸直才被吸收。水中硝酸鹽過多,水草則無法吸收,而硝酸鹽的濃度是隨著魚的糞便的腐爛葉的增多而增加。在此,要及時換水,來降低硝酸鹽的濃度,以求其它營養成分的平衡。 (2)磷肥 磷參與了植物細胞內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促進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尤其是根的早期發育。在此,施用適量的磷肥,可促使水草早期根系發育。 當缺磷時,水草的根部乃至整個植株,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葉片表現為暗綠色或暗灰色,水中磷肥過多,可促使藻類大量繁殖,對水草的生長發育不利,所以施用磷肥時,要適時適量為宜。 (3)鉀肥 鉀能促進植物體內的碳酸同化作用。有鉀時,水草加強了對氮的吸收,促進含氮化合物的形成,使植株生長強壯,當缺鉀時,水草下部的葉片出現紅紫色或紅褐色的斑點,葉尖或葉緣開始變黃,此後漸變成褐色,植株莖枝的節間也短,除此之外,缺鉀還會使新長出的嫩芽變淡發白,抑制葉綠素的形成。因而,要適當施用與氮和磷相混合的肥料,才能使水草正常地生長發育。 2、微量元素 水草在生長過程中,不僅需要氮、磷、鉀三要素,同時也需要鎂、鐵、硫、錳等多種微量元素。如果水草缺乏這些微量元素,也會導致水草生長不良。 鎂 是植物細胞內形成葉綠素的重要金屬有機化合物成分。若沒有鎂,細胞不能形成葉綠素,葉片也就沒有綠色。當鎂不足時,常使葉片的葉脈變深,而葉片發黃,一般水草所需要的鎂,其含量非常小。水中都含有不草吸收利用,但金剛砂不,不然,水中的鎂也會被消耗盡。
4.
鐵是細胞中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因含鐵的酶和鐵原卟啉在葉綠素的生物合成中起著催化作用。水草吸收鐵素的量要比鎂多。當鐵素含量不足時,葉片呈淡黃色,嚴重時變成白色,症狀先從幼嫩葉上發生,後漸危及老葉,鐵肥一般為硫酸亞鐵,水草對鐵的吸收是很快的,但鐵要以FE2+離子的開幕式溶解於水中時,才被水草吸收。而水的PH值偏高的話,氧氣或磷酸的含量過我,這樣會導致FE2+酸化成FE3+,而FE3+卻無法被水草吸收,因此,施用鐵肥時,最好是使用有螯合劑保護FE2+離子的EDTAC乙二胺四乙酸 ,鐵較好,但是,不宜施用過多,如果過量的話,則容易產生一種磷酸鐵的物質沉澱於葉面上,而影響水草的正常生長。 猛可以促進水草的初期生長。缺錳時,使水草葉面呈現枯萎黃化現象,但葉脈 仍為綠色。只有在嚴重缺錳的情況下,葉片上才會出現褐斑。看來錳的缺乏與鐵的含量過多相關。 除以上元素之外,還有硫、鈣、鋅、銅、硼、氯等多種微量元素。它們對水草的生長發育也都是必需的。如果水草缺乏其中某種元素,也會導致植株的發育不良。一般來說,在缺乏某種元素的情況下,水草很難或無法 吸收其它的元素;反之,某些元素過量時,同樣也無法吸收其它的元素。 3、底床添加肥 由於底床的沙礫都不含營養物質,特別是氮、磷,鉀等必需肥料,因此,在種植水草之前,底床中的沙礫必須補充肥料,以供水草生長之需。 底床添加肥料可分為3種。一種是在種水草之前,將肥與底床上的沙礫相混合,作基肥使用,這適合於根系發達的椒 草類水草。過去有人將雞糞混入沙礫中作基肥,不過,這樣容易影響水的質量,不宜採用。其次是將肥料埋在水草根部附近,但施肥時,肥料要離根部2-3cm遠為宜。不然,會導致根系腐爛。第三種是將肥料中少量的水,使其呈粘土狀,任其乾燥,再把它做成1-4cm2不等的塊狀肥。施肥時,要按水草的大小,施入不同大小的塊狀肥,一般大型水草施2-3cm2的塊狀肥,小型水草施1cm2左右的塊狀肥即可。但要離根部3-4cm遠,不然,易使根系腐爛。不過,施入底床的肥料要經過硝化細菌進行分解,才能被水草吸收。 4、液肥 液肥是將多種營養元素混合一起研製而成的高效肥料,對水草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施肥時,水箱內要換掉1/3的水,再放入肥料(此肥裝入塑料瓶內,瓶上有吸船夫 水箱壁上即可)
Ⅶ 怎樣才能把水草養好
建立一個水草水族箱,要注意配置和日常維護的合理性。水族箱造景完成後,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否則可能會前功盡棄。 注意問題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底砂:底砂必須是不含石灰石的砂為宜,如石英砂,顆粒的大小以 3~5毫米為宜,砂層厚度以下~8厘米為適當。用了帶石灰質的砂石會招致 pH值偏高而影響到觀賞魚和水草的生命安全。砂粒過小會影響到氧氣的砂層中的流通,這樣會導致嗜氧細菌無法存活,也會導致水草根部腐爛,最終招致生態缸建立的失敗。 2 光照:要給予適當的光照,水草才能長好,不同種類的水草要求的照度不同,栽植一般水草以每隻缸用三根燈管才能滿足生長需要。如一米二長的水草缸應該用三根 30瓦植物燈管。光照時間以每日連續光照10小時左右。應該使用定時器將每天光照時間固定下來,切不可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因為魚只和水草也都有生活節律,打破了它們的生活節律會引起不適甚至生病。 3 過濾器:過濾器不要清洗太勤,以2~3周清洗一次為宜;也不能追求過分洗凈,故清洗時不能用自來水,以免將已建立好的硝化細菌床破壞,應用水族箱中抽出的水輕輕漂洗即可。 4、栽植水草:剛建缸時要選擇那些生長很快的有莖水草,以攝取水中的銨和硝酸根離子。從而減少水的污染。水草要選健壯植株,爛葉、爛根一定要剪除,並用高錳酸鉀作消毒處理,切忌將帶病、帶藻水草栽進缸內。還要注意不能有蝸牛的蹤跡。 5 水質檢測:日常應做些水質檢側,確保水質穩定性、pH、KH、NO2-等,如超出合理范圍,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調整。新手尤其需要做。 6 二氧化碳:有CO2 可使水草長得好些,CO2可採用24小時供給或和光照同步,也可採取比燈遲開半小時,比燈早關半小時的方法來供給CO2 ,定量供給CO2能使水體pH值保持在6.5-7.5之間。 7 換水:堅持每周至十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在1/3-1/4為宜。水溫應同老水接近,換水時可用虹吸法利用吸水管將底砂表層翻動一下,既吸去污物又改善砂床透氣性。 換水也不可太勤,太勤會使魚和水草受到的干擾太多,有益細菌也會因此而無法繁殖發展。換水進行得太少,又會由此引起魚病和藻類蔓延。 8 肥料:水草營養液使用最佳方法是每日添加一次。缸內富營養化也是滋生藻類因素,加入量要根據實際情況、水草品種及多少、生長快慢等參照說明參數來確定自己的用量,一般寧少勿多,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即可確定出適合自己水族箱最佳用量。如果覺得每天一次太麻煩,一周一次也可以,但中間要注意水草的生長狀態。最好種些對肥料敏感的水草來幫助確定肥分的適合與否(筆者用作指示的兩種水草分別是大塔松和中柳)。 9 魚的數量:水草缸中養魚一定要兼顧到魚只的密度,以保持水—-草—-魚的平衡。以1~1.5升水容納1厘米體長的魚比較合適,過多數量的魚會導致廢物增加,不能被充分分解和水草吸收水,水質會逐日變壞。 10 餵食:水草缸里不可以喂飼如自製漢堡等高脂質動物性餌料,否則會給水草造成災難性的打擊。 食物投喂量的多少以一日 2~3次,每次2~3分鍾內吃完為合適。 11 關於充氧:成功的水草缸中不會缺氧,即使在夜間也能維持氧的消耗,充氧會趕走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導致水草不能進行正常光合作用,所以水草缸不應該充氧。 12、葯劑:按正常維護的水草缸,魚極少生病,水族箱使用化學葯劑,越少越好,以保證水質的良好狀態,否則化學污染水草很難生長好,如新魚檢疫或缸內魚只有病,最好另用一隻小缸將病魚撈出治療,以防葯劑對水草傷害。
採納哦
Ⅷ 水草怎麼種植
水草底床可以使用泥,然後施加一些基肥,同時放一些陶粒砂和河沙。使用的都是HO的燈管,每天的燈照明時間保持在8-10小時左右。除了施加基肥,還要在水中加入一些液肥。一般是5-7天換1/3的水。可以通過根莖葉來進行繁殖。
一、養護環境
1、土壤
水草的底床很重要,因為植株不能只從水中吸取養料,還要從水中的泥土吸收一些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長。一般新手可以使用泥,然後可以施加一些基肥,同時放一些陶粒砂和河沙。
2、光照
水草一般都是魚缸里養護的,由於其中有許多活物,不能直接在陽光下養護,所以都會在水缸內使用燈管。養水草一般使用的都是HO的燈管,然後根據魚缸的不同尺寸來選擇不同瓦數的燈具,新手可以在買缸的時候咨詢一下店家。每天的燈照明時間保持在8-10小時左右,初期可以控制在4小時左右。
3、肥料
除了施加基肥,還要在水中加入一些沃葉氨基酸水溶肥,初期先不用急著加肥,等15-20天以後開始施肥,如果想每天施肥,那麼每天添加的量就等於肥料產品的推薦用量/加肥的周期。
4、水分
可以在養殖水草缸里加一些過濾裝置,但還是要經常換水,否則水中的水藻就會變多,同時水中的魚蝦等活物也會缺少氧氣。換水的頻次一般是5-7天,注意每次換水的時候不要全部更換,每次將全缸1/3的水更換掉就可以了。
二、繁殖方法
水草的繁殖方法比較多樣,有根部、莖部以及葉子繁殖。根部繁殖就是長大的側芽直接種植形成小苗;莖部繁殖是地下莖植物從莖部生出根系進行繁殖。葉子繁殖就是將葉子種植到沙床中。
三、常用品種
水草的種類較多,一般是根據個人的愛好來選擇的,常見的有矮珍珠、艾克草、矮柳、澳洲大細葉太陽、百葉等等。
Ⅸ 怎樣養殖水草
水草種植的十大金科玉律:
1、底砂與水中的熱帶溫度
此句重點在強調底砂與水中之間的與字上。在水族箱底部鋪設加溫線,有一項特別的優點:就是可以迫使加熱後的水上升,而使底砂成為整個水族箱的化學和物理系統之一部份。不僅溫度會均勻分散到整個水族箱之中,而且底砂中所產生的營養鹽也會隨著水流回到水中,並流到水草的葉部。反之亦然,當水流進底砂時,氧氣會隨著水流進入底砂之中,底砂因此可保持較長的作用時間,且不會贊成死角並可避免底質變黑。有了此套加溫系統,就可模仿熱帶地區地下水的水平與垂直之自然流動。除此之外,此加溫系統僅采24伏特的低電壓,對於人類及動物是絕對無害的。
2、合適的光照
依據水族箱的大小及形狀,水族箱的光照可以使用螢光燈管、水銀燈(HGL)或金屬鹵素燈(HQI)。只要使用其中任何一種光源,均能保持魚兒的自然色彩和水草的良好生長,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確保水族箱在白天時段,有最適量的氧供應。當水中的飽和溶氧量只達到100%時,這對於養有魚類的水族箱而言是不夠的,因為不只魚類需要氧氣,就連細菌也需要氧氣來進行廢物分解(此廢物來自餌料,水草等)。此外,水草也需要一定含量的氧氣,尤其是在傍晚,為了避免晚上氧氣不足,白天一定要補足氧氣,而此只能以合適的光照來達成。
3、穩定的水質
熱帶水域,不論其年代有多久遠,其水位高低及光照狀況,特別是游動快速的水,其水質都很穩定,一些水質因子如:PH值,二氧化碳含量,硬度等都很少變化。
此需求對於完全不懂化學的門外漢而言,是很難理解的,在水族箱中需要調整到中性的PH值和維持穩定的酸度,即碳酸鹽硬度更少要在3-4度DH。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混養於水族箱中的魚類,系從酸性水質(如:霓虹燈魚)到鹼性水質(如:慈鯛科魚)都有,如要將這兩類的魚類都培育的很成功且順利,中性的PH值是最為理想的。
中性的PH值系由二氧化碳的添加來控制,然而此種控制至少必需維持碳酸鹽硬度在3-4度DH之范圍下,(因其它的酸性物質也可能產生錯誤的二氧化碳讀數),這樣才能確保必要的穩定性與一致的邊續性。而且,由於二氧化碳的添加,水中型的水草才可以確定獲得最適量的二氧化碳。
4、合乎自然的水草營養
我們知道大多數水草生長的熱帶水域的化學及營養組成,大多缺少某種營養鹽,尤其是一些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然而由於河水的結構不同,例如:密接地下水的自然湧泉可以不斷地補充營養鹽,換句話說,所有天然水域的主要化學組成都不相同。 水族箱中固定補充營養鹽是不能夠忽略的。
自來水中所沒有的營養鹽,需在定時換水時添加進去,而動物的排泄廢物及水草新陳代謝的產物,也可在換水時被移走,而屬於化學性不穩定的微量元素(如:鐵、錳及其它等),則均應每日少量添加,以免因大量使用而導致毒性之產生。
5、生物過濾系統
一般以水族箱的水容積而言,所飼養的魚兒經常過多,新陳代謝的產物不僅只由魚類產生,蝸牛及水草等也會不製造累積,並污染水質,水族飼養者為控制此過程,必須定期換水及作適當的過濾,而目前的「生物過濾作用」正後來居上,大有取代使用過濾棉,、活性碳、陶磁過濾珠等純機械式過濾作用的趨勢,所謂「生物性」意指過濾作用經由長著細菌的介質,而能將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以保持其清潔的方式。一些特殊的細菌甚至可以螯合劑的殘留及處理過多肥料的螯合物。在工業廢棄物處理技術上,也可大規模地動用此方法,將受污染的水質處理、再生成飲用水的品質。
6、強勁的水流
良好的水流可確保水族箱中溫度的均衡,並將水草葉面的有機廢物沖洗掉,及供應葉片新的營養功能。而整個葉片也是需要強勁的水流來移走容易附著於葉片表面的水質薄膜。
再者,魚類原本就習慣於流動的水中(溪流或河川),享受強勁水流以鍛煉他們的身體(魚類體操學)。
7、密植的水草
最完美水草水族箱有賴於密植與生長良好的水草。水草密生的水族箱其優點如下:
1)行體造形的美感。
2)水草的根可以在底床作用。
3)氧氣可藉著根部散布到底床的所有區域。
4)可防止底質變黑。
5)生長良好的水草可提供水族箱充分的氧氣。
6)生長良好的水草可防止所有藻類的滋生。
7)生長良好的水草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長。
8)生長良好的水草可除去水中的雜技及有毒元素。
9)某些水草能釋放出類似抗生素的物質。
10)植的水草提供了魚兒隱藏與產卵的絕佳場所。
8、平衡的魚群
一個魚與水草所共同生存的理想環境,有賴於慎選的平衡魚群。在最完美水草水族,魚與水草的結合必須要非常的和諧。以下是一些原則:
1)不要放養無法和平共存的魚種。
2)不要放養會吃水草的魚種。
3)剛設缸便要放食苔魚,以防制藻類。
4)確定所放養的魚種,其所適應的水溫相同,通常為25-26攝氏度。
5)為了防止蝸牛的過度繁生,可放入食螺魚。
6)選擇生長於水族各水層的魚種:底層魚、中層魚與上層魚。
7)不要養挑嘴的魚種,除非確定能供養其所需的食物。
9、符合熱帶魚的魚只飼養
這是有關飲料及水質處理。只有良好品質,富含維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魚食,才能飼養出健康且活潑的魚兒。請記住,熱帶魚通常來自完全無鹽類的水域,所以喂的餌食其含鹽量必須特別的低,否則魚很容易患腸道疾病而感到不適,水質的處理與魚的餵食是同等重要,當換水時要對水質做有效的處理,以減少水質所贊成的傷害性。
10、所有變因的監測
藉著定期的監測來控制溫度,PH值及亞硝酸鹽等之含量,尤其是要檢查鐵質含量,碳酸直硬度及其它等等,這樣水族愛好者就可確保其水族箱沒問題。與自然界的水域比較好來,水族箱的水量可說是微乎其微,各種因子很容易就由此一極端變成另一極端,然而水族箱所要的是高度的穩定性與持續性。
在對水族箱的各種功能作診斷與治療,就是要能盡早期發現危機之所在並適當的給予處理。
如果你真的想學種植水草,我建議你到翠湖水草網站看看,這是台灣的網站,是柯清水老師的10多年養草經驗。有水草網路、圖鑒等。
http://www.tbs-aqu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