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峴港山茶半島,風景充滿詩意,是全越南最高的觀音像嗎
春節到哪兒去玩呢?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越南峴港,是位於越南中部地區的港口城市,越南峴港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空氣濕潤,陽光充足。東北方向的山茶半島,大自然風景雄偉,充滿詩意。山茶山腰上的佛灘靈應寺有一尊號稱全越南最高的觀音像,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沒見過吧!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靈應寺的另一邊還有一尊睡佛,一座高大的通天塔。這一片的景區都是免費的,也沒有煙霧繚繞的燒香,不能登高,只能在底部拜祭神像。遊玩已經到下午6點多,天色已經漸暗,就開始返回下山了。如果出來的早一點的話,還可以沿著山路繼續到山茶山的另一邊,據說那一片的海岸線也非常的美。
B. 越南鎮國寺的介紹
越南鎮國寺(越南語:Chùa Trấn Quốc)位於河內市西湖郡西湖邊,創建於六世紀前李朝李南帝時,最初名開國寺(越南語:chùa Khai Quốc),也叫鎮北寺(越南語:Chùa Trấn Bắc),至後黎朝時始稱鎮國寺。
C. 越南最著名的建築物是什麼
河內文廟內的奎文閣(越:Khuê Văn Các/奎文閣*)亦稱為「文廟-國子監」(越:Văn Miếu-Quốc Tử Giám/文廟-國子監*)。始建於1070年的李朝,主要用於祭祀孔子及其四大弟子。1076年創建國子監(後改名為太學堂),成為越南第一所最高學府。1802年,阮朝遷都順化,河內國子監毀而廟存,成為只奉祀孔子的廟宇。一柱寺(越:Chùa Một Cột/ 榾*)河內的一柱寺。又名「一柱塔」(越:Nhất Trụ tháp/一柱塔*)、「延祐寺」(越:Diên Hựu tự/延祐寺*)、「蓮花台」(越:Liên Hoa Đài/蓮花台*)。明命陵香寺(越:Chùa Hương/ 香*)順化皇城建築群美山的占婆廟宇採用紅色磚石建成。裝飾性的雕刻被直接刻制於磚石上。聖子修道院中第一座木製結構的寺廟建於公元4世紀末,200年後此寺廟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重修時,使用了大量的更為持久耐用的建築材料。每一代富強的占婆王朝都修建新寺廟,或對舊寺廟予以修復。從公元4世紀到13世紀,修建的寺廟總數達70餘個,從而使得聖子修道院成為王國的聖地。
D. 越南金山寺上面四個字怎麼念
你說的越南金山寺上面四個字,,不知道具體指哪個位置。如果是門口的牌坊,正面是「福建會館」,背面是「惠我同仁」。如果是媽祖殿,寫的是「群欽大母」。
越南金山寺位於會安古城,又名福建會館,是會安古城最大的會館,集建築、藝術精華於一身,是古街最有魅力的旅遊點。
福建會館正面的雙層牌樓上雕刻甚多,上層寫著「金山寺」,下層寫著「福建會館」,後面又寫著「天後宮」及「惠我同仁」等,正殿有好幾重,連同東西廊及天井又是一個四合院。裡面供奉的是有「群欽大母」匾額的女神媽祖。這里有精美的壁畫和雕像,殿內還有古代帆船模型,長數米,木質塗紅。
滿意請採納。
E. 越南鎮國寺的簡介
該寺佔地一千二百平方公尺,過去與皇家多有淵源,李朝時代,太後曾在此參加法會、聽聞佛法,歷史上出過幾任國師,已被列為歷史文化遺產。1959年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薩德(Rajendra Prasad)訪問河內,並贈送一棵佛教聖地的菩提樹,如今已有數人合抱之大。
鎮國寺前任主持是金剛法師,擔任越南佛教總會常務副主席,精通律藏,越南通稱他「律師」。2001年金剛法師圓寂,由清雅法師(越南語:Thượng toạ Thanh Nhã)接任。由於鎮國寺傳承「草堂禪派」,辦有禪坐課程,共有二百多人參加,全寺並有十位出家眾。
F. 鎮國寺是河內最大的寺廟嗎
鎮國寺位於河內市區北面西湖畔的小半島上,隔青年路與竹帛湖相對,是河內最古老的寺廟。關於其始建年代存在不同的說法,但其距今也有500年的歷史。鎮國寺原來位於紅河岸邊,大約400年前遷移到現在的位置。其位於西湖中的一個小島上,由一條長堤與湖邊相連,可謂占盡西湖風光。
在歷代皇朝中,這里都是皇家寺廟,並先後有過「開國寺」、「安國寺」、「鎮國寺」諸名,可見其重要性。如今鎮國寺仍然是河內最大的寺廟,也是香火最旺的寺廟。越南人有在上元節到寺廟進香祈福的傳統。鎮國寺內時常人頭攢動,繚繞的香煙,即便在湖邊也能看見。
G. 越南哪裡有伽藍殿
摘要 伽藍殿【qié lán diàn】中的伽藍一詞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梵音為「samghrma」。「僧伽」指僧團,「阿藍摩」的意思是「園」,原意是指僧眾共住的園林。伽藍殿指的是寺院道場的通稱,佛教伽藍神的代表形象。越南河內和胡志明市都有
H. 越南佛教的祖師介紹
【元紹】
(?~1721)清代僧。越南佛教元紹禪派始祖。廣東潮州人,俗姓謝。十九歲於報恩寺剃度出家。越南黎朝(後)黎玄宗景治三年(1665)於越南平定省歸寧區創辦佛學院,建十塔彌陀寺,又於順化建國恩寺及普同塔。曾返廣東搜集佛像、經卷及禪師傳,率領僧眾抵越,住順化河忠寺,開創元紹禪派,傳中國禪宗臨濟宗,提倡教禪一致。示寂後,其弟子為其修建和門舍利塔,越南皇帝黎顯宗贈謚「行端」。p1228
FROM:【《佛光大辭典》(第三版)】
【了觀】
(?~1743)越南佛教了觀禪派創始人。又稱實妙了觀。越南中部扶安省人,俗名黎實妙。曾於靈姥寺從中國禪僧石廉修習禪觀,住龍山慈曇寺。後於承天省天台山禪宗寺綜合中國臨濟宗與元紹禪派之教義,創建了觀禪派,特重領悟真心及以般若為心印等。此派廣泛流傳於越南南方。示寂後,朝廷追謚「正覺圓悟和尚」。p166
FROM:【《佛光大辭典》(第三版)】
【無言通(?~826)】
Wuyantong
唐代禪宗僧人。越南無言通禪派創始人。以沉默寡言取法號。俗姓鄭,廣州人,從學百丈懷海禪師。出家於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華)雙林寺,後住廣州安和寺。唐元和十五年(820)至越南北寧仙游縣扶董鄉建初寺傳授禪學,創立無言通禪派。他承受中國南宗禪學惠能、懷讓、道一和懷海的法統,宣傳佛性無所不在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等思想,並保持中國禪宗的面壁禪觀、現成公案和體驗方法,在越南又稱其派別為觀壁派。無言通所創禪派為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深受越南丁朝和前黎朝重視。13世紀末期陳朝國王創立的竹林禪派直接承受其法統。(梁志明)
FROM:【《中國大網路全書(摘錄)》】 與世界上數百萬名佛教信徒一樣,越南佛教信徒古往今來一心虔誠於佛。正因如此,來到越南,你將目睹這美麗國度的人民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佛教的印跡和色彩。越南各地鄉村建有威嚴而又簡朴、親切的寺廟。鄉村寺廟隨時敞開大門迎來拜佛信徒。拜佛的供品一般都是人們親手種植或加工的產品,如香蕉、檳榔、糯米飯、沙糕、甜餅和檳榔花甜羹等。
在越南的無數宗教儀式中,常被人們提起的佛教信徒的美俗之一是放生習俗(一般放生鳥和魚)。放生原為佛教的習俗,對越南人而言,在春節、佛誕等重大節日進行放生儀式意味著愛惜生命、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也是越南人自古至今固有的美德。
除了放生儀式,越南佛教信徒還於每年陰歷盂蘭報孝節(七月十五)進行「舍罪亡人」又稱「祭祀眾生」儀式。這天,人們為報孝父母、先祖而祈禱超渡,同時不忘另擺供桌為尚未超脫、無人祭祀、無依無靠的亡魂祈禱,體現博愛之心。
與世界上佛教發達的國家一樣,越南一直以來都是多數人民信佛的國家。人們信佛就如自身本能的需要,緣於崇尚佛教愛惜生命、寬宏大量、慈悲喜舍的教義。在拜佛日,一位老信徒以虔誠的目光望向遠處,手持冒煙的炷香的景象多少說明了今天越南信徒對佛教的崇敬之心。
在越南,佛教信徒的典型宗教活動之一是逢初一、十五上寺念經祈求國泰民安,家庭和睦,眾生安樂。每於其日全國各地寺廟都迎來眾多男女老少信徒以虔誠之心誦經禮佛。館使寺是首都河內規模最大的寺廟,也是越南中央佛教會的辦事處,每逢初一、十五各地信徒聚集在佛台前庄嚴地敬奉。
在世心中有佛,去世後希望陪在佛身邊。按照越南人歷史悠久的祭祀先祖的慣例,子孫後代要照料先祖、祖父母和父母的墳墓,並在忌日進香供飯。然而,有些人因為考慮死後無人祭祀或者出於喜好而吩咐家屬將其遺照和骨灰寄託在寺廟里,以便靈魂靠近佛,又有人看管進香,免得孤寂難熬。由此可見,越南人的佛教生活多麼的豐富多彩。
農村人拜佛的獻禮是簡單而渾厚的鄉村產品,城市人則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佛的虔誠之心。例如在這張照片里,信徒為了趕在正殿落成典禮之前獻上禮品,要親自來到傳統工藝村定做一尊朱漆鍍金的佛像。 桑寺坐落在北寧省順成縣清姜鄉,距河內約30公里。這里是公元二世紀累樓古城中心,桑寺是越南最古寺,也是越南佛教發祥地。經過近兩千年的歷史變遷,今日的桑寺已有了巨大的變化。以前,遊客經過寬宏的三觀門和寬闊的場地,即可看到兩排長形水池中倒影的九節屋橋(像會安至今仍可見到的屋橋式),香客由此進寺燒香拜佛。桑寺建於公元二世紀,是越南最早的佛寺。
與越南許多寺廟一樣,桑寺內部採取亞東傳統建築風格。四排屋連通,呈長方形並包圍著三座正屋:前堂、善香和上殿。如今後堂不在了,但香客仍能看到左右兩邊的40間廂房。在大院中間建有和豐塔。此塔以當時的大號磚建成,顏色像瓦缸的深棕色。隨著時間流逝,上6層已倒塌,只剩下三層,但依舊威嚴堅固。該寺現存的最古老印跡被考古學家確定為十三世紀陳朝,1313年,陳英宗對其進行了大修。
根據民間典故,蠻娘從12歲開始在靈光寺(今屬仙游縣)修行。一天蠻娘正在睡覺,西竺(印度)和尚丘陀羅不經意跨過她的身體後,蠻娘懷了孕,14個月後生下一個女兒。返回西竺之前丘陀羅交給蠻娘一根錫杖並吩咐,乾旱時把它插在地里,可以救活人民,他念咒後把女兒放在天德河畔的桑樹根洞里。
和尚回去後,乾旱延續三年。蠻娘用和尚留下的錫杖插在地里造雨。桑樹倒入河中漂至累樓城,聽到蠻娘的聲音便靠岸。蠻娘叫人把桑樹雕成四尊佛像,稱為「四法」,佛名為法雲、法雨、法雷和法電,象徵著雲雨雷電。雕至中段,工匠看到一塊石頭便扔下河裡。夜間河裡卻明亮起來。原來那就是丘陀羅和尚女兒的化石。這塊石頭跳進蠻娘的船,蠻娘把它供於神台,稱為石光(發光石)聖。後來蠻娘被尊為佛母,修行於祖寺(滿舍),而四法則分別供奉在同一地區的四座寺。該寺廟於2011年重修,越南政府出資300萬越南盾修設。
I. 河內是個什麼樣的佛教聖地
河內是越南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地處紅河三角洲西北部,位於紅河與墩河匯流處,四周分別與河北省、北太省、永富省、河西省接壤。紅河從市區旁邊緩緩流過。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市區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整個河內據說有200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河內的寺廟、道觀、家祠數量之多,超過了國內的大部分城市。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獨柱寺與鎮國寺。
佛教史上有名的《牟子理惑論》出現於公元2世紀末,作者牟子。牟子從蒼梧奉母到交趾居住,並篤志奉佛,著《理惑論》37篇,宣揚佛教。由此可知,此時越南已有佛教的傳播。此後,佛教經多種途徑傳入越南。首先,由於中國中原戰亂,大批士民流入交州,將佛教帶入;其次,南亞、西亞的移民及僧侶從海路進入交州,傳入佛教;第三,也可能經由緬甸、雲南進入紅河谷地。據義凈說,當時占婆的佛教徒大部分屬於正量部,也有少部分是一切有部。這可以說是越南佛教的初傳期。
6世紀後,越南的僧團逐漸形成,有了宗派的分別。574年,印度僧人比尼多流支(滅喜)到達長安,後來師事禪宗三祖僧璨,580年至交州住法雲寺,弘傳禪宗。這一派系稱為「滅喜禪派」,又稱「南方派」,共傳十九代法主,活動於公元580~1216年之間。著名禪僧有法順、萬行、惠生等。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代僧人無言通游化至北寧建初寺,創立新的禪派,稱「無言通禪派」。無言通師從百丈懷海,宣傳中國惠南一系的南宗禪。由於這一派實行面壁禪觀,所以也稱為「觀壁派」。這一派是越南佛教的主要宗派,歷經十五代,活躍於公元820~1221年間。
越南禪宗的另一個宗派是雪竇明覺派,也稱草堂禪派,是北宋雲門宗僧人草堂所創。草堂是雪竇重顯的弟子,到越南後受到李聖宗重視,被封為國師,住開國寺。這一派主要傳「雪竇百則」,提倡禪凈一致,把修禪與念佛結合起來。草堂派傳五代,活動於1009~1205年間。
竹林禪派,承襲無言通派法統。公元13世紀間,越南陳太宗受教於由中國去越的天封禪師,又從宋朝德誠禪師參學。後傳至陳仁宗,更篤志禪學,出家為僧,稱為竹林調御,被奉為竹林禪派初祖。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宣揚佛法不離世間法,主張坐禪,採用「臨濟宗,四賓主」的師徒問答方式傳道,並企圖調和儒釋道三教。此派是陳朝時期越南佛教的主要派別,對越南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17世紀,越南佛教復興。竹林禪派名僧白梅麟角將竹林教義與凈土宗融合為一體,在河內創立了新教派蓮宗。主張禪教雙運,以教為眼,禪是佛心,以阿彌陀佛為禪的公案,實修上專念彌陀名號,藉此開悟。此外,越南北方有中國僧人拙公創立的拙公派。這一派以臨濟宗為主,但受到凈土宗影響,也稱為竹林新派。在阮氏王府統治下的南方,中國僧人原紹創建了臨濟正宗的原紹禪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揚禪凈並修的教義,在越南中部和南部有相當影響。後來,了觀加以總結、改革,創建了了觀禪派。
1848年,越南南部西安寺主持段明嬡、寶山奇香組織寶山奇香派,提倡無寺、無僧、念佛和「四思」(思祖先、思國家、思佛教三寶、思人間)的教義,在湄公河三角洲農民中廣為傳播。
J. 越南的著名景點有什麼
美森谷地 (My Son Valley)
概述
這座位於會安西邊四十多公里的山谷是全越南規模最大的古占婆國宗教遺址,被稱為「越南的吳哥窟」。早在四世紀占族人就在此建立了印度教寺廟。隨後的各個世紀,占族人不斷地擴建,從而使這里成為占婆國的宗教聖地。這里是東南亞所有聖地中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直到十七世紀末隨著占婆國的衰落,才被越南的阮氏王朝所滅,美森聖地也才逐漸荒廢。直到二十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家來研究占族歷史,才把它加以保護起來,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址建立在群山環繞的茂密山谷中,整個谷地共建起了約70座印度教寺廟,占婆的塔是用紅磚建成,雖不高大卻式樣復雜,體現了印度教風格。也因為比起用巨石建成的巨城——柬埔寨的吳哥寺,更耐不住風雨的考驗,腐蝕破損得比較厲害,有些地方野草叢生。越往裡走廢墟越多,地上的斷石殘柱也越多,其中有些石雕和石上的雕刻保存得比較好。
雖然整個聖地略顯破敗,但還是能看出雕刻藝術的精美,牆上雕刻的小門洞里站立的女神像是最常見的一種雕像,還有些大象和占婆教信奉的生殖器的雕塑。其中有個沒有塔尖的大型塔里德遺物比較豐富:表現歌舞場面的石雕連環畫、多臂神、祭壇、神獸和各種動物等形形色色的石雕。
參加會安當地旅行社組織的半日游(8:00-14:00)費用是4美元,不含門票。
門票60000越南盾。
開放時間:6:30-16:30。
交通
美森位於會安以西40多公里處,如果不參團可自己包摩托車來回,費用需6-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