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戴高樂將軍為什麼入侵越南

戴高樂將軍為什麼入侵越南

發布時間:2025-10-16 04:05:33

Ⅰ 戴高樂使法國強大,為什麼他最後被人們趕下了台

一·戴高樂當時的政治理念過於先進導致與許多上層人物不滿

我們知道戴高樂是法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人物之一,是他帶領法國人民從"二戰"的泥潭中走了出來。但是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任何偉大的人都有支持者與反對者,作為戴高樂也毫不例外。

在這種情況下,戴高樂根本沒有任何復出的機會,可是在政黨日益混亂的政治斗爭下使法國遭受了空前的危機,如1953年丟失越南;50年代中期法屬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興起等事件,致使當時的法國政府逐漸失去民心。最終落得了悲鳴不已。"

Ⅱ 二戰結束後,法國為何又再次進入越南呢

二戰後的法國作為戰敗國,為了能盡快恢復自己國家的狀態,選擇入侵越南

在二戰爆發以前,法國的殖民地數量僅次於英國。法國維持了龐大的殖民體系,也是遍及亞非拉美地區。在二戰的初期,號稱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法國被德國一頓暴打,僅僅開戰38天之後便向德國投降。

法國在越南折騰一段時間之後發現有些力不從心了,於是去游說美國支持。美國為了防止蘇聯控制東南亞地區,開始為法國輸血,可是在奠邊府戰斗中法國精銳幾乎被全殲,至此法國再也打不下去了,原想佔領越南掠奪資源,如今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法國和越南的戰爭長達9年,法國終於被趕出了越南,沒想到此時美國為了阻止蘇聯控制東南亞,美國忍不住親自動手了,從1955年起,一直到1975年,美國陷入越南戰爭長達20年。

說到底,美國跟越南的戰爭實際上是法國跟越南戰爭的後續,也是因為越共越來越難纏的因素導致了美國長久陷入了越戰的漩渦

Ⅲ 求一下,法國二戰英雄戴高樂的介紹

1890年11月22日,戴高樂[1](Charles de Gaulle)誕生於里爾。1912年,畢業於聖西爾軍校,被授予少尉軍銜,赴貝當擔任團長的駐阿拉斯步兵第33團供職。1914年參加一戰,因作戰英勇受到表彰。1921年,與伊馮娜·旺德魯結婚。1940年,晉升為准將,並被保羅·雷諾總理任命為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兩度赴倫敦執行使命。雷諾內閣總辭後,拒絕簽署停戰要求,赴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8月,與丘吉爾首相簽定關於自由法國章程的議定書。在戴高樂的號召下,整個法屬赤道非洲支持自由法慶坦國。10月,在倫敦成立帝國防務委員會,任主席。1941年,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成立,任主席。1943年6月,抵達法屬北非首府阿爾及爾,與美國支持的吉羅將軍共同擔任新成立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7月,豎差亂迫使吉羅將軍專任法國部隊總司令,得以單獨主持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工作。秋天,徹底清除吉羅。1944年6月3日,在阿爾及爾成立法國臨時政府。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開辟歐洲第二戰場。8月19日,巴黎起義。戴高樂領導下的勒克萊爾師首批進入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巴黎解放。25日,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並接受德國軍隊投降書。1945年9月,法國全民公決,屏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1月,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1946年1月,辭去臨時政府總理職務。1947年4月,在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法蘭西人民聯盟」。1953年,退出政壇隱居。1958年, 阿爾及爾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戴高樂接管了議會、總統和政府的全部權力。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12月,當選共和國總統。1959年9月,宣布阿爾及利亞人享有自決權。12月,宣布解散法蘭西共同體。1960年,法國在撒哈拉大沙漠爆炸余檔第一顆原子彈,成為核國家。1964年,西方陣營中首個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1965年,發射人造衛星。1966年,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組織,只保留政治組織資格。1969年4月,宣布停止執行共和國總統職權,隱居科龍貝。1970年11月9日,在科龍貝病逝。
[編輯本段]作品列表
戴高樂除了是一名優秀的軍人與政治家之外,同樣也是一位作家,一生有六大著作:
《敵人內部的傾軋》(1924年):戴高樂第一部著作。
《劍鋒》(1932年)
《未來的軍隊》(1934年)
《法國和她的軍隊》(1938年)
《戰爭回憶錄》(1947年):與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並稱為姐妹作。
《希望回憶錄》(1970年):戴高樂的遺著,預計寫完三卷,但還未完成,戴高樂就因動脈瘤破裂去世,僅完成第一卷與第二卷的頭兩章。
[編輯本段]戴高樂年譜
1890年11月22日 夏爾·戴高樂誕生於法國里戈,里爾市公主街9號一個世代篤信天主教的小貴族家庭。
是巴黎聖母利亞學校教師亨利·戴高爾及其夫人讓娜·馬約的第三個孩子。
1907年 送往安多盎求學。
1909年 考入聖西爾軍隊。
1912年10月 聖西爾學校畢業,授於少尉軍銜,奉命赴貝當擔任團長的駐阿拉斯的步兵第33團供職。
1913年 晉升為陸軍中尉。
1914年7月28日-8月4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14年8月15日 在比利時境內迪南負傷,因作戰勇敢受到表彰。
1915年3月15日 在香巴尼前線的梅斯尼爾-雷斯伊爾呂斯第二次負傷,傷愈後晉升為陸軍上尉。
1916年3月25日 戴高爾指揮的步兵第10連在都奧蒙陣地幾乎被敵全殲。戴高樂上尉被誤傳陣亡。
追授一枚最高榮譽十字勛章,並在全軍通令表彰。
其實是傷後未死而被德軍俘虜。
1916—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傷被俘,曾經五次逃跑未果,五度被易懲罰營。
11月11日戰爭結束後獲釋回國。
1919年6月28日 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簽字。
1919—1920年 應募赴波蘭第4舊車師供職同蘇聯紅軍作戰。
戰爭結束後,戴高樂又留波蘭一年,擔任朗貝托夫軍事學院戰術教員。
1921年4月7日 同餅干製造商女兒伊馮娜·旺德魯結婚。
1921年10月 任聖西爾軍校戰爭史講師。
1922年11月 入軍事學院深造進修。
1924年6月 軍事學院畢業。被派往美因茲的萊茵區法軍司令部供職。發表處女作《敵人陣營的傾軋》。
1925年10月 調任貝當元帥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辦公室幕僚。
1927年 晉升為陸軍少校,指揮第19步輕兵營。
1929年-1931年 調往貝魯特。在駐中東法部隊中供職。
負責伊拉克、伊朗和埃及事物。
1932年 晉升中校。調最高國防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發表《劍刃》一書。
1934年 《建立職業軍》一書出版。
1937年 晉升上校。任第507坦克團團長。
1938年 《法國和它的軍隊》一書問世。因此書與貝當發生了一場沖突。
1939年9月1日 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
戴高樂受權指揮第5集團軍坦克部隊。
1940年5月10日 德國入侵荷蘭、比利時。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法國。
11日,戴高樂奉命指揮第14裝甲師。
25日,戴高樂晉升為臨時性准將。
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被德軍圍困於加來地區英法軍隊,被迫從敦克爾克港經海上撤退。
5日,戴高樂在改組後的雷諾政府中任國防副國秘書。
6日至17日,又被任命為保羅·雷諾內閣的國防和陸軍部次長。
14日,巴黎陷落。
16日,雷諾辭職。深夜,貝當組閣。
1940年6月17日 貝當向德乞降。戴高樂隻身飛往倫敦。
1940年6月18日 在倫敦電台發表「6·18」講話,號召法國人堅持抗戰。
1940年6月22日 法國戰敗,法代表在貢比涅停戰協定上簽字。貝當政府向希特勒投降。
1940年8月2日 被維希政府軍事法庭缺席判處死刑。
1940年8月 在倫敦簽訂丘吉爾-戴高樂關於自由法國章程的協議書。
在戴高樂的號召下,整個法屬赤道非洲支持自由法國。
1940年10月27日 戴高樂在倫敦成立「法蘭西帝國防務委員會。」
1941年9月24日 在倫敦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戴高樂任主席。
1943年6月3日 戴高樂到達阿爾及爾之後,又將其改名為法國國家解放委員會
CFLN, 與吉羅將軍(Giraud)共同主持。
1944年6月3日 戴高樂將軍被推選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
1944年6月14日 戴高樂抵達諾曼底,受到在古爾塞勒 和貝葉 的法國人的熱烈歡呼。
1944年8月24日 勒克萊爾將軍率領裝甲師解放了法國
1944年9月9日 由他主持的國民政府成立
1944年10月23日 臨時政府才終於被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大強國承認。
1945年10月 選舉出制憲議會。
1946年1月20日 戴高樂因為軍事貸款問題向國民議會主席費力克斯·古安 提出辭職。
1946年6月16日 在貝葉發表講話。他陳述了一個真正的憲法草案,即加強行政權力,權
責明確分開,其實這正是第五共和國憲法的雛形。
1947年4月17日 他發起了法蘭西人民聯盟
1953年 兩度去非洲
1956年 去法屬安的列斯群島和太平洋法屬領地
1957年 到達撒哈拉。
1958年5月13日 以薩朗將軍(Salan)為首的救國委員會成立。
1958年5月29日 第四共和國總統勒內·科蒂向這位「最優秀的法國人」發出了呼籲。
1958年6月1日 議會的553票中以329票贊成通過授權戴高樂組建新政府。
1958年9月28日 舉行的公民投票中,新憲法在法國本土以79.2%的壓倒多數被通過
1959年1月8日 戴高樂宣布就職。
1959年 戴高樂宣布阿爾及利亞人民享有自決權。
1961年1月8日 在有關公民自決原則的全民投票中戴高樂獲得廣泛支持
1961年4月22日 將軍暴動(但很快失敗)
1962年3月22日 法阿雙方簽署埃維昂協議。
1963年1月22日 簽署的愛麗舍條約標志著獨立於歐洲體制的法德軸心的建立
1964年 戴高樂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他還到拉丁美洲國家進行訪問。
1965年 戴高樂以54.8%的選票擊敗密特朗,再度當選共和國總統。
1966年 在柬埔寨金邊發表講話時,抨擊了美國在越南的政策。
1966年 前往蘇聯訪問,開始了他的「緩和緊張局勢,進而達成諒解,最後
進行合作」的外交政策。
1967年7月 他發出「自由的魁北克萬歲」的口號,得罪了加拿大政府
1967年 到波蘭訪問
1968年3月 工會和左派政黨利用學生運動掀起工人總罷工。總罷工使政權在五月份
期間陷入癱瘓,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動搖了政府的統治。
1968年 在羅馬尼亞進行訪問,此時國內正發生嚴重危機
1968年5月27日 政府、工會和資方代表三方簽署格勒納勒(Grenelle)協議,制定出的
是一系列傳統措施。
1968年5月29日 戴高樂突然神秘失蹤,乘直升飛機不知去向,引起一片恐慌,導致各方
揣測
1968年5月30日,大批市民上街遊行支持戴高樂。戴高樂解散國民議會。各政黨忙於立法選
舉,工人逐漸開始復工。
1969年4月27日,他就有關區域改革和參議院體制改革的提議以52.4%的反對票被否決。
戴高樂將軍忠實自己的承諾,也尊重法國人民的意願,宣布辭職。
1970年11月9日 戴高樂將軍在撰寫回憶錄時因動脈瘤破裂而去世,享年80歲。
戴高樂將軍被安葬在他的女兒安娜的墓地旁邊,墓碑上只刻有「夏爾·
戴高樂1890-1970」字樣。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不僅是法蘭西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值得稱贊的父親。
戴高樂夫人將要分娩,不幸遇到了車禍,當場昏死過去,經醫生的搶救才轉危為安。不久,女兒小安娜便誕生了,遺憾的是,由於夫人的治療過程中服用大量的的葯物,致使小安娜生下來就是一個遲鈍弱智的孩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戴高樂夫人沒有一點厭煩的表示,她對丈夫說,寧可放棄自己所有的地位和金錢,也要讓安娜享受一個正常孩子的歡樂。戴高樂十分同意妻子的解釋,他激動地說:「不是安娜自己要求到人間的,我們兩個人的責任,就是讓孩子獲得真正的幸福。」 為了使安娜生活在一個更祥和、無人打擾的環境里,戴高樂夫婦購買了一處環境優美的住宅,使安娜既可以避開眾人的目光,又可以安靜地與父母在一起。
戴高樂身材魁梧,智力超群,身居高職,外表看上去十分威嚴,似乎令人難以接近,但對這個女兒卻十分慈祥。他對安娜的每一個要求盡量滿足,從不拒絕。隨著小安娜的逐漸長大,每天飯後,戴高樂總領著女兒的手圍著花園散步,還不時地為她講故事、唱歌兒和表演啞劇。小安娜雖然不能說話,但在高興的時候,也會像別的小孩子一樣,歡快地笑出聲來,而爸爸是惟一能使她發笑的人。當安娜玩得疲倦時,她便伏在爸爸的懷里睡著了。戴高樂陪伴女兒的時候,從來沒有急躁和厭煩過,即使在二戰流亡期間,也把安娜帶在自己身邊。他總是以神聖的父愛,撫平小安娜心靈的創傷。戴高樂一生節儉,卻為安娜設立了專用的委託金,並以自己撰寫回憶錄的版權費人了低押。
安娜在即將歡度20周歲生日的時候,不幸被肝炎奪去了生命。安葬儀式結束後,戴高樂夫婦含著熱淚,站在女兒的墓前久久不願離,好像還不許多話要和孩子傾訴。天已經黑了,戴高樂才對妻子說:「走吧,現在她已經和別人一樣了。」安娜去世後,戴高樂總統在痛苦中決定:將安娜生前住過的房子改建為「安娜· 戴高樂基金會」辦公處,決定斷續幫助和女兒一樣弱智的孩子。

Ⅳ 越法戰爭,越南人是怎樣英勇頑強的打敗了法國人

越法戰爭1858—1862年,法國為使越南淪為殖民地而發動的侵略戰爭。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戰爭,是法國侵略越南的開端。拿破崙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進一步向亞洲,首先是向中國滲透的戰略陣地。西班牙同法國結成同盟參加了作戰。1858年9月1日,法國海軍上將里戈·德熱努亞率領遠征軍(約3千人),在14艘戰艦的支援下侵佔了土倫(峴港)要塞和港口。隨後,主力調去奪取主要產糧區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備部隊駐守峴港。經3天激戰,法軍於1859年2月18日攻佔西貢。

越南抗法戰爭,發生在20世紀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恢復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紀以後形成國家,1802年改為越南。1858年,法帝國主義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國簽訂條約,把越南南部割讓給法國。1882年,法國軍隊進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於1884年與法國簽訂投降新約,淪為法國的「保護國」。從此,越南人民不斷進行抗法斗爭。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改為越南勞動黨)。1940年,日本軍隊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反對日、法帝國主義的斗爭。�

1943年,法國臨時政府領導人戴高樂與貝當時期駐印度支那總督德古秘密聯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為駐越總代表的莫爾當的領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日本為了保住印度支那這一重要戰略基地,於1945年3月9日突然發動了反法政變,拘留了包括總代表莫爾當和總督德古在內的絕大部分法國高級軍官,迫使法軍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國全部殖民機構。接著,日本又於3月11日,在順化扶植保大皇帝組織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為「大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表示決心同日本「合作」。�

法國臨時政府於1945年3月24日發表聲明:印度支那聯邦將和法國組成一個「法蘭西聯邦」,印度支那聯邦將設政府、總督。「聯邦」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都由法國控制。法國決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發動政變後,印度支那共產黨於1945年3月12日發出緊急指示,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權。�

印度支那共產黨在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於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實際上是越南臨時政府),並決定在盟軍進入越南解除日軍武裝以前發動總起義,從日本侵略軍和傀儡政府手中奪取政權。8月19日胡志明的軍隊解放河內,23日解放順化,25日解放西貢,奪取了政權。27日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胡志明任臨時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舊約,取消法國在越南的一切特權。�

1945年9月,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軍隊分別進入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南北地區,接受日本軍隊投降。而法軍乘英國軍艦9月21日在西貢登陸,23日佔領西貢,1946年3月18日開入河內,接著進駐越南北部其它地區,進攻寮國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軍對越南進行大規模的進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號召全國抗戰。抗法戰爭全面爆發。共分三個階段。�

防禦階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軍以10萬人,採取速戰速決的方針,從河內、海防等城市向周圍進攻,逐步控制紅河三角洲地區;同時在峴港登陸,向北進攻順化、廣治,切斷越南南北方的聯系。越軍8萬人,以部分兵力進行陣地防禦戰,牽製法軍,主力撤往農村,建立游擊根據地。1947年9月,法軍進攻越南西北地區,占和平、山西、義路後,沿鐵路進攻老街,切斷了越南北部山區與平原的聯系。10月7日,法軍發動冬季攻勢,企圖殲來越軍主力於北部山區。越軍採取誘敵深入,分割圍殲的戰術,於12月23日粉碎法軍進攻,取得越北戰役的勝利。�

相持階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軍在冬季攻勢失敗後,改取「以越制越,以戰養戰」的方針,對其佔領區施行「綏靖」政策,對越南解放軍加緊「掃盪」和「蠶食」。1949年6月15日,法國再次扶植保大當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國」,組織新的偽政府,組建偽軍同越軍作戰。越軍以營、連為單位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發展正規軍、地方軍和民兵游擊隊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並組建機動部隊實施運動戰。1950年下半年,在中國的大力援助下,越軍在中越邊界地區首次發動進攻戰役,殲滅大量法軍,解放高平、諒山等城市,使解放區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聯成一片,扭轉了戰局。�

反攻階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軍在進攻戰役勝利後,為掌握更大的主動權,大力進行運動戰,先後發起中游、和平、西北等進攻戰役,並協同寮國解放軍取得上寮戰役的勝利。1953年秋,法國侵略軍為了扭轉敗局,集中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各戰場的機動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圖在18個月內消滅越軍主力,奪取戰場主動權。11月20日,法軍以6個傘兵營空降越南西北部戰略要地奠邊府,修築堅固陣地,企圖以此作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區的要地。從12月起,越南人民軍在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和中國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區發起戰略反攻,並結合寮國和柬埔寨解放軍解放中、下寮地區和柬埔寨東北地區,打通縱貫印度支那南北戰場的戰略交通線。1954年3月13日,對困守奠邊府的法軍發起進攻,經過55天的戰斗,於5月7日解放奠邊府,殲法軍1.6萬人,俘法軍司令。奠邊府戰役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法國殖民主義,迫使法國在日內瓦協議上簽了字。

越南抗法戰爭歷經7年又8個月,殲滅法國軍隊14萬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閱讀全文

與戴高樂將軍為什麼入侵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鹿 瀏覽:671
疫情期間越南農產品怎麼樣 瀏覽:723
給您端碗義大利面是什麼梗 瀏覽:420
中國馬都門票多少錢 瀏覽:806
伊朗核計劃推遲是什麼 瀏覽:739
英國航空客服怎麼樣 瀏覽:972
越南有哪些好的男裝品牌 瀏覽:868
在越南芽庄辦理什麼的駕照 瀏覽:101
英國長壽老人有多少歲 瀏覽:563
印度旅遊安全怎麼樣 瀏覽:182
如何看待伊朗是什麼梗 瀏覽:437
印尼現在的新冠病毒怎麼樣 瀏覽:555
1979年中國怎麼打的越南 瀏覽:619
印度青椒怎麼打開 瀏覽:938
美國伊朗軍費多少錢 瀏覽:65
中國最大的貨輪多少噸 瀏覽:223
印度越線佔領了哪些地方 瀏覽:302
伊朗的秘密是怎麼來的 瀏覽:441
印度有多少文明 瀏覽:237
印尼卡為什麼用不了流量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