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晶產地主要有哪些
水晶產地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水晶,比如:巴西、烏拉圭、美國、南非、尚比亞、俄羅斯、 中國、越南、巴基斯坦等等,其中巴西水晶最有名。中國各地常有發現水晶的報道,江蘇、海南、四川、雲南、廣東、廣西、貴州、新疆、遼寧、湖北等地 較多。其中江蘇東海縣水晶質量最好。
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已在阿斯旺附近開采水晶礦藏了。
我國古人知道水晶產於地下,也藏於山中,宋代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說: 「政和間,伊陽太和山崩出水晶,以木匣貯進數百匣,據此自是石中所產」。 我國更有水晶「南白北黑」的說法,《格古要論》載:「南方水晶白,北方水晶黑,信州水晶濁。」 當然,真正搞清水晶的成因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還屬於現代人的功勞。 我國已探明中低檔水晶礦床分布在28個省、市、自治區的109處。除了上海、天津、寧夏未見報道外,幾乎各省區都有出產。但作為寶石原料開採的並不太多,主要分布於江蘇、山東、廣西、廣東、青海、福建、海南、雲南、新疆等地。 民間有「阿爾泰山七十二條溝,溝溝有寶」的說法。我國的茶晶產於新疆花崗偉晶岩中,最大的晶體達數十公斤。該地區的奇台縣出產透明煙晶,聞名遐邇。 海南《瓊州志》載:「水晶石有五色,清澈如冰梢月出。五指山盛產水晶,如拳、如杯、晶瑩圓徹。」海南水晶的形成時期屬於中生代的白堊紀,距今約有7000萬年。著名的羊角嶺水晶礦,水晶質優量多,主要產於同花崗閃長岩有關的矽崐長岩帶內。 前不久,在河南平頂山境內發現儲量豐富的水晶礦,這里的水晶礦藏屬低溫熱液石英脈型,水晶品種除無色透明外,尚有紫晶、茶晶和少量的黃晶。 除此之外,福建政和縣出產無色透明水晶、茶晶;廣東雲浮縣出產無色透明水晶、煙晶;廣西凌雲縣出產無色透明水晶、茶晶;雲南富寧縣出產無色透明水晶、茶晶、煙晶。 我國最出名的水晶采坑在哪裡? 江蘇北部和山東東南部,面積數千平方公里范圍內,以東海縣為中心,盛產水晶,原生水晶礦脈主要產於元古界膠東東部各種片麻岩、變粒岩、少量片岩、透鏡狀的大理岩混合組成的岩層中。有偉晶岩脈型、含長石石英脈型、石英脈型礦床,崐附近還有水晶砂礦。該區水晶一般無色,少許呈茶色、煙色、紫色等。原生礦呈短柱狀、長柱狀,砂礦為半稜角狀及半滾圓狀晶礫。晶體較大,一般粗5~10厘米,重100~400克;大水晶粗幾十厘米,長1米多,重幾百公斤乃至二三噸。缺陷主要為節瘤影響大,綿和氣泡多;但水晶儲量大,分布廣,埋藏淺,民間易開采。 水晶采坑遍布神州,廣布世界。
巴西、美國、法國、日本、印度、越南、緬甸、義大利、土耳其、加拿大、前蘇聯、瓜地馬拉、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盛產水晶。巴西是個水晶王國,其水晶儲量以及幾十年產量、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90%。水晶資源集中分布在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地區。北部的馬巴拉採到大量紫晶。尚比亞的喬馬附近及納米比亞北海岸的紫晶儲量頗大;60年代,贊比西河沿岸發現大量紫晶礦藏。 中國古籍《事物紺珠》載:「紫水晶出林邑國」。林邑國即越南古稱。蒙古以茶晶為貴,故俗稱「蒙古茶(晶)」。 阿爾卑斯山的水晶多得驚人,當地人可從岩壁上垂直採下,或從河底採取。小亞細亞的吉普羅斯,水晶遍地皆是,農民耕作時,可以輕而易舉揀到很多水晶。由於水晶在地下多呈簇狀、塊狀、粒狀分布,與岩石為伍,深藏不露,要把它「請」上來十分艱難。原始的採掘,打洞放炮,致使晶塊震碎破裂,粒度變小,內部產生大量裂紋,既派不上大用場,又降低了精美價值。
目前,國內外一般都採用崐露天和巷道兩種方法挖掘。最普遍的是露天開采,礦工們採用鐵杴、鎬、鐵鍬挖掉表層泥石,然後自上而下修整出一塊塊平地,再用手工工具和汽錘修成台階,最後再自下而上,一級級地刨土,讓上層的土石落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發現礦脈,便可採掘。
❷ 越南人也過春節嗎
我是「非本色」,這個問題算是問對了。
位於亞洲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的越南,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北邊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邊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南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的領土。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派軍隊征服百越(中國古代南方越人的總稱),設置象郡,其中下轄就包括越南。到了秦末農民戰爭時期,秦朝的龍川縣尉河北人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定都南海(廣州),即越南人認為的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國家。因此,有人開玩笑說,廣州曾是越南的首都,而越南的開國皇帝則為河北石家莊人。其實,越南真正獨立始於公元十世紀左右,此後改朝換代並不斷向南擴張,但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直到1976年才改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中國文化的熏陶
自十世紀中期起,越南由丁部領氏建立了其歷史上首個封建自主國家後,歷經十幾個朝代,一直通行漢字,此外還採用中國的政治體制與政權組織模型。
拜年。禮節幾乎什麼與中國一樣,只是除正月初一第一個拜年的人。在越南,正月初一,最忌諱的是第一個到家裡拜年的人,這個人必須是經過挑選的,最主要的是這個人的生肖不能與男主人的生肖相剋。而且這個人在去年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績,預示著把一年的好運帶給別人。
采綠。除夕之夜越南人在家祭拜之後,要去寺廟祭祀神佛。「綠」音擬似「祿」,因此人們從寺廟祭祀返回時,會隨手採摘帶綠的枝條回家供奉於神龕直至枯萎,稱為「采綠」。
另外,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越南早期的春聯都用漢字書寫,即使實行拼音化後也有春聯,但是在書寫時仍按照方塊字的格式,從上往下書寫。春聯作為越南傳統春節中的重要元素,也忠實地記錄了越南受到漢文化的影響。
寫了這么多,飄過的也給個苦力贊唄。
❸ 北方的常見蜘蛛種類有那些
1、捕鳥蛛:白天潛伏於洞中、夜間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強,產毒量也多,每隻雌蛛年產卵300~500個,每200隻捕鳥蛛一次可提毒1克,產於我國廣西、雲南及越南、緬甸等國。
2、中華狼蛛: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區的棉花、小麥、大豆等作物田間挖穴築巢。產於陝西、山東、河南等省。
3、棒絡新婦蛛:尤其以林區分布最多,常在植株或樹技上結復雜的三重金色大網,系結網型蜘蛛,善捕食各種飛行的昆蟲。每隻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隻。每400~5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產於我國南方各區。
4、白額巨蟹蛛:該蛛身體寬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橫行,體型較大,為室內常見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產卵,每隻雌蛛可繁殖500~600隻幼蛛。
5、溝紋硬皮地蛛:該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狀,在洞口周圍有放射狀蛛絲。每隻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隻,每800~10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主要分布在陝西、山東、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