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的華人有多少_越南華人比例
1. 在越南,華僑華人總數超過一百萬人,其中華僑人數約為數千,他們主要分布在胡志明市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
2. 胡志明市目前擁有超過五十萬華人居民,而其餘的華人則分散在胡志明市周邊省份以及九龍江平原,特別是河靜省,華人人口約有十萬。
3. 越南的華僑華人大多源自中國廣東和福建,尤其是廣肇和潮州籍人士在華僑華人中占較大比例。
4. 隨著越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華僑華人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他們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餐飲、食品加工業、旅遊、製鞋、紡織、金飾加工業、建築以及金融和銀行業等領域。
5. 越南華人的人口比例已從過去0.96%的水平上升至約1.1%。
6. 河內華僑自19世紀初嘉隆年間起,便開始按廣東和福建幫派進行管理,並建立了粵東、福建兩會館。
7. 在東南亞各國中,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包括:
1. 印度尼西亞,華人人口超過一千萬。
2. 泰國,華人人口接近一千萬。
3. 馬來西亞,華人人口超過七百萬。
4. 新加坡,華人人口約有四百萬。
5. 緬甸,華人人口有一百六十多萬。
6. 菲律賓,華人人口接近一百四十萬。
此外,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如越南和柬埔寨,華人人口也各有百餘萬。寮國等國家和地區也有相當數量的華人。
8. 根據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數據,華族人口為823,071人,占越南總人口的0.96%。在越南各民族中,華族位列第八。華族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胡志明市華人人口超過五十萬,其他分布在胡志明市周邊省份和九龍江平原,尤其是河靜省,華人人口約有十萬。華族的祖籍多位於中國廣東和福建,使用的方言也多為閩南粵語,其中客家人約有三十餘萬。
❷ 華人在越南的處境怎樣
1. 越南現有華僑華人約100多萬,其中華僑人數僅數千人,主要聚居在胡志明市及其周邊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胡志明市內的華人人口超過50萬,其餘則分散在臨近省份以及九龍江平原,尤其是蓄臻省,華人人口約10萬。
2. 在越南的華人社群中,以廣東、福建兩省籍貫的人佔多數,尤以廣肇和潮州人為主。
3. 得益於越南的革新開放政策,華人社群的經濟活動發展迅速。他們的商業活動主要集中在餐飲、食品加工業、旅遊業、製鞋、紡織、金飾加工業、建築以及金融和銀行業等服務業和輕工業領域。
4. 越南的華人人口約100萬,以廣東、潮州和福建籍貫為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胡志明市有華人50萬,其中第五郡和第十一郡是華人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第五郡華人人口估計有二三十萬,而第十一郡華人比例超過50%,約有十萬多人。
5. 在越南,過去華人社群的社會地位較低,長期未能獲得平等對待。越南政府不承認他們為越南公民,同時他們也不持有中國國籍。許多華人雖長期居住在越南,但未加入越南國籍。近年來,越南政府開始允許這部分華人申請加入越南國籍。
6. 在越南的華人因政策限制,不能進入政府機構、新聞媒體和文化領域,也不能參軍。在教育上,他們面臨許多不平等的條件,如軍人子弟、公務員子弟和烈士家屬可以加分,而華人則無法享受此類優惠。
7. 盡管面臨種種限制,越南華人社群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傳統文化,並且在經濟開放後,他們的商業才能得到了發揮,經濟地位有所提升,社會地位也逐漸得到認可。今年春節,越南中央電視台播出了由華人舉辦的文藝晚會,並且有華人開始參與競選基層國會代表。
8. 過去,越南華人社群往往與越南社會保持距離,不與越南人通婚,甚至瞧不起越南人。然而,越南女性中美女的比例較高,而越南男性中則較少見到帥哥。這一現象可能與越南華人社群的婚姻觀念和通婚歷史有關。
9. 大多數越南華人的母語是廣東話、潮州話或閩南話,越南語對他們而言只是第二語言。由於近年來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增加,懂華語的越南華人開始受到重視,他們也因此開始學習華語。
10. 越南華人對於就業機會並不特別珍惜,由於台資和中資企業的快速發展,他們容易找到工作,也常常隨意跳槽。在與中國人的交往中,越南華人往往表現得實際和功利,如果幫助了他人而未獲得即時回報,他們可能不會再次提供幫助。
❸ 華人在越南的處境怎樣
越南現有華僑華人100多萬(其中華僑僅數千人),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及湄公河三角洲一帶。胡志明市現有華人50多萬,其餘分布在胡市鄰近各省和九龍江平原一帶,其中,較集中的蓄臻省約有10萬。
越南華僑華人以祖籍廣東、福建者居多,廣東籍中又以廣肇、潮州籍人居多。
在越南的革新開放政策下,華人經濟發展較快。但基本局限在餐飲業、食品加工業、旅遊業、製鞋業、紡織業、金飾加工業、建築業以及金融、銀行等服務、輕工類行業。
越南有華人100萬,以廣東人、潮州人和福建人為主,主要分布在南方,胡志明市有50萬,而在胡志明市則主要分布在第五郡和十一郡,第五郡人數最多,應該有二三十萬,十一郡比例最高,超過50%,有十萬多人,以前華人生活的很可憐的,越南不承認他們是越南人,而他們又不是中國人,確實有很多華人長期生活在越南但沒有加入越南籍(因為我看到最近越南政府有允許未加入越南籍的華人申請加入越南籍,可能這部分人是越南解放區跑去中國或國外,現在又回到越南的),華人不能進入政府機構,不能進入新聞媒體文化等領域,不能參軍,上大學也被許多不平等條件排擠在外,比如軍人子弟可以加分,公務人員子弟可以加分,烈士家屬可以加分...也就是說只要不是華人就可以加分,華人怎麼可以競爭過他們。華人只是生活在他們自己的圈子裡,中國傳統文化在越南華人中保持的比中國還好,華人圈中有很多宗祠和會館,如穗城會館有上百年歷史,這些民間組織等很有錢,也經常做一些慈善。越南的經濟開放給了華人用武之地,華人經商頭腦比越南人好,以前越南人不會做生意的,都是跟華人學的,所以華人又變得有錢了,經濟地位的提高使得華人的社會地位也在逐漸提高,今年春節有一台全部由華人搞的文藝晚會在越南的中央電視台上播出,今年華人也有開始競選基層國會代表了(就是我們的人大代表),說明越南政府在對待華人的政策上慢慢在松動。
以前華人雖然社會地位低,但他們都瞧不起越南人,並不和越南人通婚,誰和越南人結婚將被整個家族所拋棄,如果華人和越南人盟生了愛情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一件事情我始終想不通,看過無數越南華人,就沒見過一個美女,越南女人中美女的比例很高的,我看比中國的美女比例高,越南男人中就很少帥哥,只要你看見美女就可以肯定此人不是華人。不過華人中帥哥還是有一些。俗話說青春無丑,可為什麼在20歲左右的華人女孩中都找不出美女,我真的沒見一個,有沒有哪位仁兄見過。我想原因可能和他們不和外族通婚有關,因為血緣比較近,優化人種就必須和外族通婚。我看越南人和越南的少數民族結婚的,生出來的小孩很多非常漂亮的。
大多數越南華人的母語不是越語,而是廣東話、潮州話、閩南話,以廣東話為主,越南語只是成長中的環境語言,絕大多數人不會普通話,因為開放,來了很多台資企業及越南和跟中國重新建立友好關系,懂華語可以拿到高薪,他們才開始去學校補習,我看到很多華人的華語難得很,還不懂裝懂,不管你說什麼,他們不懂絕不會問,只是根據他們從語氣和手勢猜測的意思胡亂翻譯,經常和說者要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很多都是會幾句華語混進進入台資中資企業之後邊干邊學的。他們對就業機會不是很珍惜,因為台資和中資企業發展迅猛,使得他們很容易找到工作,而隨意跳槽。而且他們對待中國人絕對不會有我們是「自己人」的感覺,很多剛到越南人生地不熟,見到華人好像找到組織的感覺,但華人不會真心幫你,而有時越南人還會真心幫你,華人很實在,有利就干,無利莫談,而且要立馬兌現,如果他幫了你的忙,而沒有馬上得到回報,下次你就免開尊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