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傳統節日介紹
1. 春節:越南的春節,亦稱「Tết Nguyên Đán」,與中國農歷正月初一日期相同。越南人同樣會進行送灶王、備年貨、祭祖先等活動,放煙花、貼春聯是節日中的傳統習俗。雖然與中國春節有諸多相似之處,但越南人不吃餃子和湯圓,而是吃一種類似年糕的圓餅和方形的粽子。春節期間,越南家庭會擺放鮮花、金橘和盛有五樣水果的果盤,以期新年吉祥。此外,春節期間也有諸多禁忌,如不吵架、不說粗話、不幹農活、不弄壞物品等。
2. 盤古節:在農歷臘月下旬,大約公歷2月,是京族的傳統節日。京族人會殺雞宰鴨,祭祀開天闢地的盤古,祈求始祖的保佑。
3. 天後誕辰紀念日:農歷2月23日,約公歷4月,越南華人社區會舉行祭祀活動,慶祝天後(媽祖)的誕辰。天後被視為當地的保護神,因此這個節日非常重要。
4. 端午節:與中國的端午節同天,農歷五月初五,約公歷5、6月。越南人會吃粽子,采草葯驅蟲,並准備酸味食品和水果給孩子們。
5. 哈節:在不同地區,時間或為農歷六月初十(約公歷7、8月),或為農歷八月初十(約公歷9、10月)。哈節是京族人的傳統節日,「哈」在越語中意為「唱歌」,節日期間會有唱歌、跳舞、演戲等活動。
6. 七月節:農歷七月初一,約公歷7、8月,是拉孜族的節日。七月節為期13天,期間會有迎祖和送祖儀式,以及祭獻供品給祖先。
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約公歷9、10月,越南的中秋節類似於兒童節。孩子們會提著各種創意紙燈在月光下玩耍。
㈡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2)越南節日吃什麼食物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