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為什麼越南漁民喜歡去別國打魚

為什麼越南漁民喜歡去別國打魚

發布時間:2025-09-29 03:34:19

① 越南有沒有對他們西南邊的泰國灣海域有野心擅自闖入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領海

所有國家對周邊國家都有野心,這幾個國家的領海本來就經常有小沖突,大多都是漁民越界發生沖突,但到低是不是只有自己知道了,越南目前好像抱美國大腿,軍事上提高了一些,但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沖突還不敢有的,都是小動作而以。

② 國人為何很少去富國島

在開發階段,大多數人不去,因為廣告較少。富國島是越南最大的島嶼,是越南人,許多歐洲人和美國人的度假勝地,但在中國鮮為人知。

Kaisei Saya是富國島的一個謎,以其頻繁出現的海星而聞名。薄荷藍色的水,綠色的棕櫚葉,柔軟的白色沙灘和漫長的海岸線在陽光下是如此美麗。精緻的沙灘,平靜的海灘,遠離大海的海灘,以及水流在胸前的感覺。此外,在年輕的白色沙灘上有很多海星與您嬉戲,非常適合與水嬉戲。

越南現在除了頭兩年已實施的富國島外,還需要簽證,但進入該國之前在線申請也很不方便。加上有消息稱,旅行者過去離開越南後找不到布里斯橋,許多人在越南觀光旅遊。

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愚蠢中國遊客,越南將直接採取重大舉措,為中國開辦富格島簽證,節省簽證費,更重要的是該過程很簡單,而不是5個塊。

同時,富國島的遊客很少,水質好,能見度高,水下生物很多,您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珊瑚和聰明的魚。海岸上有兩個浮潛點,如果您選擇跳至該島,則潛水點將增加大約2、

富國島有經驗,水環境會好很多,乘船潛水一天只需要300人民幣。富國島的大多數潛水公司主要是講英語的,有些則提供中文服務。

③ 中國和越南的爭論是什麼

我告訴你:

中越劃定北部灣邊界 海域爭議只剩南海(資料)

2004年6月25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此前,越南第十一屆國會第五次會議於6月15日通過決議,批准了該協定。至此,《北部灣劃界協定》在中越兩國均完成法律程序,具有了法律效力。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中越北部灣海上界線圖

北部灣有了法定邊界

北部灣(越南稱東京灣),位於南海西北部,是一個半封閉海灣,為中越兩國陸地與中國海南島所環抱,面積約12.8萬平方公里。北部灣是我國大西南的海上通道,油氣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也是著名漁場。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北部灣沒有劃界,兩國漁民不分彼此在北部灣共同勞動。但70年代後期,中越關系惡化,由於中國漁民的捕撈裝備較好,越南明顯處於下風,於是越方開始採取控制措施,有時甚至開槍射擊、武裝沒收中國漁船。90年代以後,中越關系好轉,但雙方漁民糾紛仍然不斷,越南屢次沒收中國漁船。

1974年,中越兩國開始就北部灣劃界舉行談判,特別是兩國關系正常化、1999年兩國簽署陸地邊界條約後,這項談判進程加快。2000年12月25日,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該協定除序言和約尾外,共有11條,其中第一條確認了雙方劃分北部灣的法律根據,並明確了本協定的劃界范圍;第二條至第五條確定了以21個界點劃定兩國在北部灣的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分界線;協議還明確了對跨界油氣資源和其他礦藏進行開發,以及對生物資源養護利用等事項的合作原則。現在,兩國立法機構先後批准了這一協定,標志著中越在北部灣的海上邊界已然劃定。

劃界與漁業問題關系密切

漁業糾紛是中越兩國在北部灣的重要爭端,因而除劃界外,漁業安排也是北部灣邊界談判的重要內容。兩國對劃界和漁業問題採取捆綁解決的方式,以尋求雙方利益的妥協點,因而《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與《北部灣劃界協定》同時簽署。《北部灣劃界協定》生效後,《漁業合作協定》生效的條件已趨成熟。

這些協定的簽訂,有利於中越兩國邊界的穩定和北部灣地區的長治久安,有利於進一步推動中越兩國關系的健康發展,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但大量漁船要從傳統作業漁場撤出,仍將對我國瓊桂粵三省區漁業生產帶來影響。過去廣東有6000多艘漁船在北部灣西面海域作業,現在則要退回北部灣東部海域作業;海南省59%的漁船在北部灣海域作業,根據《漁業合作協定》,海南省計劃從2003年起每年淘汰570艘漁船,轉業漁民1.2萬人,2002年至2006年將淘汰報廢2471艘漁船。為應對這種變化,國家已制定漁民轉產計劃,撥專款資助部分漁民上岸轉業。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中越共同漁業區圖

海上磋商機制繼續運行

中越間的劃界問題包括陸地、北部灣和南海三部分。中越陸地邊界談判歷時22年,於1999年12月30日正式簽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至2003年底,勘界立碑進程已過半,雙方力爭今年確定另一半碑位。

迄今為止,中越間的領土、海域爭議只剩下南海問題。中越已於1995年成立海上問題專家小組,就南沙群島爭議問題進行談判。海上問題磋商機制現在繼續運行。該機制堅持先易後難的原則,力求通過和平談判,找到正確和長久的解決方法。

北部灣劃好界後的坐標1-9為領海分界線第1界點北緯21度28分12.5秒,東經108度06分04.3秒;第2界點北緯21度28分01.7秒,東經108度06分01.6秒;第3界點北緯21度27分50.1秒,東經108度05分57.7秒;第4界點北緯21度27分39.5秒,東經108度05分51.5秒;第5界點北緯21度27分28.2秒,東經108度05分39.9秒;第6界點北緯21度27分23.1秒,東經108度05分38.8秒;第7界點北緯21度27分08.2秒,東經108度05分43.7秒;第8界點北緯21度16分32秒,東經108度08分05秒;第9界點北緯21度12分35秒,東經108度12分31秒;

以下為經濟區分界線:

第10界點北緯20度24分05秒,東經108度22分45秒;第11界點北緯19度39分33秒,東經107度55分47秒;第12界點北緯19度39分33秒,東經107度31分40秒;第13界點北緯19度25分26秒,東經107度21分00秒;第14界點北緯19度25分26秒,東經107度12分43秒;第15界點北緯19度16分04秒,東經107度11分23秒;第16界點北緯19度12分55秒,東經107度09分34秒;第17界點北緯18度42分52秒,東經107度09分34秒;第18界點北緯18度13分49秒,東經107度34分00秒;第19界點北緯18度07分08秒,東經107度37分34秒;第20界點北緯18度04分13秒,東經107度39分09秒;第21界點北緯17度47分00秒,東經107度58分00秒;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年6月25日通過)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批准外交部部長唐家璇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00年12月25日在北京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締約雙方」),為鞏固和發展中越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睦鄰友好關系,維護和促進北部灣的穩定和發展,在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本著互諒互讓、友好協商和公平合理地解決劃分北部灣問題的精神,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一、締約雙方根據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認的國際法各項原則和國際實踐,在充分考慮北部灣所有有關情況的基礎上,按照公平原則,通過友好協商,確定了兩國在北部灣的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分界線。

二、在本協定中,「北部灣」系指北面為中國和越南兩國陸地領土海岸、東面為中國雷州半島和海南島海岸、西面為越南大陸海岸所環抱的半封閉海灣,其南部界限是自地理坐標為北緯18度30分19秒、東經108度41分17秒的中國海南島鶯歌嘴最外緣突出點經越南昏果島至越南海岸上地理坐標為北緯16度57分40秒、東經107度08分42秒的一點之間的直線連線。

締約雙方確定,上述區域構成本協定的劃界范圍。

第二條

締約雙方同意,兩國在北部灣的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分界線由以下21個界點以直線順次連接確定,其地理坐標如下:

第1界點北緯21度28分12.5秒,東經108度06分04.3秒;

第2界點北緯21度28分01.7秒,東經108度06分01.6秒;

第3界點北緯21度27分50.1秒,東經108度05分57.7秒;

第4界點北緯21度27分39.5秒,東經108度05分51.5秒;

第5界點北緯21度27分28.2秒,東經108度05分39.9秒;

第6界點北緯21度27分23.1秒,東經108度05分38.8秒;

第7界點北緯21度27分08.2秒,東經108度05分43.7秒;

第8界點北緯21度16分32秒,東經108度08分05秒;

第9界點北緯21度12分35秒,東經108度12分31秒;

第10界點北緯20度24分05秒,東經108度22分45秒;

第11界點北緯19度57分33秒,東經107度55分47秒;

第12界點北緯19度39分33秒,東經107度31分40秒;

第13界點北緯19度25分26秒,東經107度21分00秒;

第14界點北緯19度25分26秒,東經107度12分43秒;

第15界點北緯19度16分04秒,東經107度11分23秒;

第16界點北緯19度12分55秒,東經107度09分34秒;

第17界點北緯18度42分52秒,東經107度09分34秒;

第18界點北緯18度13分49秒,東經107度34分00秒;

第19界點北緯18度07分08秒,東經107度37分34秒;

第20界點北緯18度04分13秒,東經107度39分09秒;

第21界點北緯17度47分00秒,東經107度58分00秒。

第三條

一、本協定第二條所規定的第1界點至第9界點的分界線是兩國在北部灣的領海分界線。

二、本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兩國領海分界線沿垂直方向劃分兩國領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

三、除非締約雙方另有協議,任何地形變化不改變本條第一款所規定的第1界點至第7界點的兩國領海分界線。

第四條

本協定第二條所規定的第9界點至第21界點的分界線是兩國在北部灣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分界線。

第五條

本協定第二條所規定的第1界點至第7界點的兩國領海分界線用黑線標繪在締約雙方於二○○○年共同測制的比例尺為一萬分之一的北侖河口專題地圖上,第7界點至第21界點的兩國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分界線用黑線標繪在由締約雙方於二○○○年共同測制的比例尺為五十萬分之一的北部灣全圖上。上述分界線均為大地線。

上述北侖河口專題地圖和北部灣全圖為本協定的附圖。上述地圖採用ITRF-96坐標系。本協定第二條所規定各界點的地理坐標均系從上述地圖上量取。本協定所規定的分界線標繪在本協定附圖上,僅用於說明的目的。

第六條

締約雙方應相互尊重按照本協定所確定的兩國各自在北部灣的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第七條

如果任何石油、天然氣單一地質構造或其他礦藏跨越本協定第二條所規定的分界線,締約雙方應通過友好協商就該構造或礦藏的最有效開發以及公平分享開發收益達成協議。

第八條

締約雙方同意就北部灣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兩國在北部灣專屬經濟區的生物資源養護、管理和利用的有關合作事項進行協商。

第九條

兩國根據本協定對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分界線的劃定對締約各方有關海洋法方面國際法規則的立場不造成任何影響或妨害。

第十條

締約雙方對本協定的解釋或適用所產生的任何爭議,應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予以解決。

第十一條

本協定須經締約雙方批准,並自互換批准書之日起生效。批准書在河內互換。

本協定於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簽訂,一式兩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越文寫成,兩種文本同等作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全權代表 全權代表

唐家璇 阮怡年

(簽字) (簽字)相關文件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另外:老山屬中國
法塔山屬越南

④ 為什麼中國周邊國家漁民越界

為了搶奪海洋資源。他們這些國家地理占優勢,你看這些小國家,只要有點實力或者背後有撐腰國,就敢叫板。這是因為,它們覺得中國政府比較軟弱,愛好和平。再加上,中國如果把韓國、越南、菲律賓等這些小國家都把他們的漁民抓起來說越界了。那麼後果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將領海矛盾激化,給自己樹立敵對國。你想一下,中國一旦對付這么多國家怎麼應付?我覺得只有一個一個國家來解決!至於,國家領導人怎麼想的,那就很難講了!每個國家的領導人的方式都不一樣吧,很難講!

⑤ 越南最有名的三大島是什麼 越南盛產什麼東西

越南最有名的三大島是富貴島、姑蘇島和富國島

越南盛產的東西主要包括越南香水、白虎活絡膏和越南咖啡

⑥ 中國唯一的海上民族:京族,為何從越南遷移到廣西生活

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總人口超過1億。一些民族不僅生活在中國,還是中國鄰國的主體民族。如蒙古族、朝鮮族、哈薩克族等。

越南作為中國的重要鄰國,歷史上與中國聯系緊密。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占越南總人口86%,總規模約8500萬(2022年)。

而在中國,京族也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雖然其在越南的人口基數龐大,中國的京族不足4萬人。

中國京族的先民大都是渡海而來的漁民,中國京族居住在廣西南部沿海島嶼上,是中國唯一的「海上民族」。

歷史上,中國境內的京族人口是如何形成的?

先秦時期,從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到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生活著多支以「越」為名的民族,這片區域被稱為百越之地。百越族群是如今中國南方以及中南半島上諸多民族的祖先,例如位於今廣西一帶的西甌越是今日壯族的祖先,而生活在今紅河平原的駱越,就是今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前身。

公元前219年,統一中原僅兩年的秦帝國發動了對百越的征服戰爭。50萬秦軍一路南下,將百越之地化為中國郡縣,秦帝國勢力范圍觸及紅河平原。漢文化隨之進入這片原始落後的地區,漢化過程催動百越民族融入華夏,也促進了新民族的誕生。

一部分漢化的駱越人發展成今日的京族(越南稱為越族),紅河平原河道寬闊、土地肥沃,京族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穩定的農業社會。

紅河平原西北,是一大片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左右的山地。這片山地是雲貴高原向南的自然延伸,此地大部分是南北走向,呈弓形分布的高聳山體,構成了如今中越邊境的雲南段。

紅河東北方山脈的高度和密度都比西北方要低,但仍有十萬大山等諸多山體,阻隔著紅河向北的通道。十萬大山流出的北侖河向東注入北部灣,二者構成今中越邊境東段。

西漢時期,天下被劃分為十三刺史部,越南北部與兩廣地區一同被劃入交州。再到三國時期,統治華南的吳國設立廣州管轄今兩廣大部地區,餘下的今越南北部和廣西沿海成為獨立政區——交州。

公元3至6世紀,中國先後經歷三國、五胡十六國與南北朝的動亂。這期間五胡入華,在激盪的歷史歲月中與漢族不斷融合。

紅河平原土壤肥沃,且向北有山脈阻隔,進入農耕社會的京族沒有像游牧民族那樣,跑到遙遠的中原劫掠以獲取生產資料。

從漢代至唐代,越南北方一直被中國封建王朝統治。盛唐時期,隨著漢人移民和漢文化的不斷輸入,生活在越南北部的京族的生產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安史之亂後,唐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各地藩鎮相繼建立割據政權,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中原紛亂讓京族看到了成立獨立國家的機會,特別是公元939年,越南地方勢力擊敗了割據兩廣的南漢政權,取得了實質獨立地位。至公元968年,京族豪族丁部領稱帝。

宋朝正在試圖統一中國,但宋朝整體軍力弱於先前的秦漢隋唐,宋朝無力吞並這片非漢人聚居的邊遠地區,遂承認越南(北部)非中華之地,而將其看做藩屬國。越南被中國封王,在國內則以皇帝自居(外王內帝)。

經過上千年的漢化,京族已成為越南北方最強大的民族,越南正式獨立後,京族成為這個國家的主宰。

宋越之間也發生過多次戰爭,京族三島最早被越南占據,據說就發生在1052年儂智高(壯族)叛亂時期。

10~14世紀,京族先後建立越南歷史上的李、陳等王朝,在獨立的發展環境下,漢文化與越人傳統相融合的京族民族文化逐步成熟。

受中國封建王朝的思想影響,京族也將周邊的少數民族視為「蠻夷」,如越南西北的衰牢、牛吼蠻;東北的僚人(壯族及與其同源的儂、布依等族)。

統治越南的京族視自己為本地區的「中心」,通過戰爭、羈縻、文化滲透等方式,加強對周邊「蠻夷地區」的控制。

越南向北是強大的中國,且滇桂兩地有著以壯族為代表的地方民族勢力,而東為大海西為高山,只有向南才是相對平坦的地形,由此拉開了越南長達7個世紀的「南進」。

11至14世紀,越南通過戰爭、結親等方式,從占婆國手中獲得了大片領土,相當於今越南中部。大量京族人進入新領土,同化融合當地佔人及其他民族。

與此同時,中國先後經歷了宋元兩朝。越南不時與中國爭奪滇桂邊地少數民族的控制權。奈何中國實力強大,外加滇桂地區地形崎嶇,越南在北方的收獲微乎其微。

中越建立宗藩關系後,越南君主的繼位需得到中國帝王的正式任命,且越南應定期對華朝貢。

1400年,越南權臣胡季犛篡奪了最高權力,胡朝取代了統治越南174年的陳朝。此時統治中國的,是立國不到半個世紀的明朝。

1405年,陳朝王族殘存後裔來到南京,向明成祖朱棣哭訴遭遇。朱棣派明軍護送其回國繼位。深感不安的胡朝君主派軍伏擊了明軍,由此引來了明帝國的征伐。

1407年,明軍控制越南全境(今越南中北部)。胡朝皇族及大量京族貴族被俘虜到中國,越南再度成為中國郡縣。

這批越南貴族俘虜規模不足萬人,卻是中國較早的一批成規模京族「移民」,他們有的留朝為官,其餘被遣散到中國各地,其中不乏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印記之人。

明朝佔領越南後,彼此之間人員往來更為密切。參照內地標准,越南府州縣三級定期選派歲貢生到北京國子監學習。另有大量京族工匠來到中國,例如永樂五年(1407年)農歷九月,交趾總兵官張輔遣送當地「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入明。

還有一些越南少年被閹割融入紫禁城,其中最著名的,是負責北京內城九門修建以及重修故宮三大殿的阮安。

明朝的統治促進了越南文化發展,但官員盤剝和繁重的徭役讓越南人苦不堪言,各地叛亂蜂起。1418至1427年,黎利領導的起義軍沉重打擊了明軍,明朝被迫在1428年撤出越南並承認黎利對越南的統治權,越南後黎朝建立。

中越之間恢復了宗藩關系,但後黎朝建立初期仍不斷襲擾明朝邊疆,越南北方領土有所擴張。

西北方,越南在1431年控制了原屬中國雲南的寧遠州(今越南萊州省)。明朝對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羈縻統治,當地土司被任命為世襲官員。實際上與明朝中央的聯系並不緊密。

特別是中越邊境的土司,經常因為極致誘惑或軍事威脅而在中越之間橫跳。只要越南動作不夠大,基本上不會影響中越關系基本面。

越南將寧遠州改為復禮州,當地仍由土官負責管理。這片山地素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山脈縱橫缺乏耕地,固然無法吸引京族移民,苗、傣等族是這里的主人。

東北方,越南突破原有的北侖河邊境線,沿著海岸線向前推進了約80公里,今廣西防城港的港口區全域,東興市、防城區沿海地帶均被越南佔領。

防城港(當時屬廣東)沿海氣候與紅河平原相似,當地小型島嶼眾多,有大量漁業資源豐富的漁場。對於有漁業傳統的京族人來說,這片地區還是頗具誘惑力的。

京族漁民選擇通過海路向東北遷徙,中越邊界的廣西段出現了一定數量的京族移民。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廣西始終是中國京族最集中的省區,漁民祖先也塑造了中國京族「海上民族」的特性。

目前有據可循最早的中國京族定居記錄,是廣西防城港京族三島的一份鄉約「承先祖父洪順叄年貫在塗山,漂流出到……立居鄉邑,壹社貳村,各有亭祠」。

即這支京族祖籍越南塗山,在洪順三年從海上來到三島,建立起村社和宗祠並在此定居。此處的洪順三年為越南黎襄翼帝年號,即公元1511年。

相較於北方可憐的「收獲」,越南在南方可謂收獲頗豐,占城在越南打擊下不斷衰落,大片領土被越南吞並,京族移民的足跡也向南擴展並同化占族。

胡氏篡權僅僅一個多世紀後,越南再度發生政治動盪。16世紀初,莫氏家族又篡奪了後黎朝政權。

莫氏沒有得到所有勢力的支持,如宣光總兵(轄區位於中越邊境一帶)武文淵及其後裔則趁機割據自立。後黎朝也在地方勢力支持下死灰復燃,與莫氏武氏爭奪紅河平原。

1540年,莫氏為緩解軍事壓力,試圖與明朝修復關系。莫朝太上皇莫登庸親入鎮南關叩首乞降,歸還廣西金勒、古森等壯族鄉寨(今屬東興市)。

此地以東一片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居住著數千京族漁民,因此該地並未歸還中國,而是成為飛地,越南稱永安州。巫頭、山心、ğunu組成的京族三島就位於這片區域。

中興的後黎朝只是個傀儡政權,真正的權力被豪族阮氏掌握。1545年,阮氏家族領袖阮淦去世,其女婿鄭檢奪取權柄並大肆捕殺阮氏族人。

阮淦之子阮潢逃往南方,鄭阮兩家都宣布效忠後黎朝,但二者實際攻伐不斷,即越南歷史上著名的「鄭阮紛爭」。越南在原先「三朝並存」(後黎、莫、武)的情況下,進入「四足鼎立」(鄭阮莫武)的新態勢。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越南漁民喜歡去別國打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mol是伊朗哪個城市 瀏覽:85
伊朗位於中國什麼地方有多少人口 瀏覽:690
伊朗1988屬什麼生肖 瀏覽:457
伊朗飛毛腿多少錢一個 瀏覽:907
伊朗054a什麼意思 瀏覽:874
寄快遞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140
越南幣能兌換多少錢 瀏覽:823
去英國大概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85
英國米多少錢一斤 瀏覽:939
義大利語pa發什麼音 瀏覽:643
印度窮人現在怎麼樣 瀏覽:736
重慶直飛義大利哪些城市 瀏覽:179
中國哪個城市發現印度病毒 瀏覽:235
美國和伊朗最怕什麼 瀏覽:414
去印尼帶著什麼葯品 瀏覽:661
什麼是義大利電影 瀏覽:59
義大利面上的透明像米一樣是什麼 瀏覽:519
為什麼越南漁民喜歡去別國打魚 瀏覽:937
中國到休斯頓需要多久 瀏覽:960
為什麼有中國女孩嫁到伊朗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