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及措施
近代美國的五次危機,包括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1973—1975年石油危機、 1987年美國股災、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面對危機,美國政府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挽救經濟、挽救國家。
(一)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美國經濟「大蕭條」起始於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突然崩盤,10月29日被拋售的股票就達1638萬股,當月美國股市市值便有260億美元化為烏有,損失比「二戰」協約國所欠美國的戰債還多5倍。3年間,美國股市暴跌85%,失業率高企,平均為18.8%。期間,美國GDP呈下降趨勢,從1929年的3147億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億美元,5年間下降了24%。消費價格指數也一直呈下降趨勢,1933年的GPI與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面對經濟大蕭條,1933年初,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後,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一是羅斯福的新政從整頓金融入手,加強金融立法。在被稱為「百日新政」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就佔了1/3。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
(二)1973—1975年石油危機
在美國,石油危機從1973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DP下降5.7%,工業生產下降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固定資本投資共縮減23.6%,企業設備投資1975年比1973年下降48%;企業和銀行倒閉均創下「二戰」後的歷史紀錄;失業率高達9.1%,失業人數達825萬;道瓊斯指數1973年1月到1974年12月下跌達41.9%。與危機相伴的則是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1974年美國消費物價上漲11.4%,1975年上漲11%。
面對石油危機,美國政府一是大幅度地修改了國內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二是國際上,美國倡議召開石油消費國會議,決定成立成立國際能源機構,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其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或稱戰略石油儲備;協調突發事件引起石油供應中斷時成員國之間的石油調配問題。
(三)1987年美國股災
1987年10月19日,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指出下跌508點,跌幅為22.6%,當日全國損失5000億美元。這一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美國股市市值在那一天損失5600億美元,是1929年「大蕭條」時跌去市值總額的兩倍。
美國政府為抵抗「泡沫」崩潰的洪流,刺激經濟增長,一是開始實施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大幅降低中央銀行的貼現率,使大量資金流入美國。
(四) 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
2000年3月中旬,以技術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遭遇重挫,指出不斷下滑,網路「泡沫」危機全面爆發。當年9月21日,納指迅速跌至1088點,創下3年來的最低紀錄,與2000年3月10日的歷史高峰相比,跌幅高達78.8%,重新回到了1998年的水平。 2000年1月以來,美國已有100多家網路公司宣告倒閉,造成近萬餘人失業。就像傾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從2001年到2002年,互聯網業的危機很快波及處於產業鏈上下游的電信製造業和運營業。許多通信企業股票下跌,盈利狀況惡化,紛紛宣布裁員,整個信息通信產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成為重災區。
為了避免網路「泡沫」危機拖累美國經濟,美財政當局和美聯儲當時採取了擴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製造業、房地產為龍頭的產業很快重新帶起經濟這匹「馬車」。所以,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並未受到太大沖擊,振盪下跌之後較快恢復了生機,2003年年初開始觸底回升,2004年年初已恢復到之前的繁榮。
(五)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標志著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開始。4月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4月24日,美國3月份成屋銷量下降8.4%。由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開始全面爆發。截至2008年年初,美國次貸市場規模大約8500億美元。
針對次貸危機,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美聯儲2008年初推出一項預防高風險抵押貸款新規定的提案,也是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所採取的最全面的補救措施。二是採取降息政策;三是採取兩項新的增加流動性措施,即定期招標工具,並決定開始一系列定期回購交;四是美聯儲聯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繼續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租金,緩解全球貨幣市場壓力;五是對銀行資本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六是加強國際合作,應對金融市場動盪。
『貳』 外貿原單與專櫃正品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專櫃正品就是按正常軌道上市和在專賣店買的是一樣的。外貿原單是國外大品牌提供面料、版型,到國內尋找廠家生產,也叫余單、尾單質量合格。
2、質量不同:專櫃正品由品牌商自行設計後按照他們提供或認可的主料(包括主體面料)和輔料加工出來的貨品,衣服選料上乘,做工精良。原單貨就是生產廠家從計劃報廢物資中偷偷加工的成衣,因為種種問題,最常見的是顏色差異,或則質量不合格。
3、面料不同:外貿原單是原版面料,搭配一批國內輔料,湊合出原來的款式。專櫃正品是只用原版面料的。
(2)越南雅各布工廠在哪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確認找的品牌產品產地為中國。如果產地不在中國,那麼可能出原單的地方也肯定不是中國。
2、看圖片,原單的衣服基本不用模特來拍照,直接砸細節圖。
3、多是心級鑽級店,開店時間久,銷量少的,2皇冠以上很少。
4、買家級別高,大都是黃鑽以上買家。
5、看服裝做工,注意看拉鏈、走線和洗標等細節處 針腳:真正的外貿服裝對於針腳要求很高,每英寸有多少針腳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所以直觀上看真正的外貿服裝的針腳均勻細密。輔料:真正的外貿服裝的輔料大多都是客供,做工精緻,帶有品牌的特徵,比如拉鏈、紐扣、衣服上的小標識等,有的還帶有品牌的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專櫃正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貿原單
『叄』 哪個城市是以人名命名的。
1. 美國華盛頓:美芹掘坦國散扮華嫌桐盛頓,這里的描述可能存在誤解,實際上美國的首都是以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名字命名的。
2. 越南胡志明市:越南的胡志明市原名西貢,是為了紀念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任主席胡志明而更名的。
3. 埃及亞歷山大:埃及的亞歷山大市是以亞歷山大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是埃及重要的海港城市。
4. 中國中山市:中國的中山市是以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
5. 智利聖地亞哥:智利的首都聖地亞哥是以基督教聖徒雅各布的名字命名的,是智利最大的城市。
6. 紐西蘭惠靈頓:紐西蘭的首都惠靈頓是以英國的一位女皇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的,是紐西蘭的政治和行政中心。
7.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委內瑞拉的玻利瓦爾市是以南美獨立戰爭英雄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的,是委內瑞拉的重要城市。
8. 南非伊麗莎白:南非的伊麗莎白港市是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的名字命名的,是南非重要的港口城市。
9. 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聖彼得堡市是以沙皇彼得大帝的名字命名的,曾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現在仍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歷史城市。
10. 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堡:葉卡捷琳娜堡原名凱薩琳堡,是以沙皇彼得大帝的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的,現在稱為葉卡捷琳娜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