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瘋狂放水32萬億,越南扛不住了美國是如何收割全球財富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直言,「如果通脹繼續嚴重,將會加速減碼計劃。」這意味著美聯儲的加息行動可能會比市場預期的時間要更早。
迫使鮑威爾發出這種言論的是美國近一年多來32萬億的放水行為。美國商務部在11月24日公布的PCE指標上漲了5%,這是衡量國家通脹水平的重要指數,這意味著美國的通脹預期可能要比市場預估的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美國失業人數雖然明顯下降,不過這也意味著美國經濟活動的活躍度會很高,這對於目前深陷通脹的美國可能並不是個好消息,因為經濟活動的加速同樣也會加速通脹的嚴重程度。現在短期美債收益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同樣預示著美聯儲將會在貨幣政策上有大動作。
根據美聯儲的會議記錄顯示,會將每月縮債150億美元的計劃持續到2022年中期。這個縮債計劃雖然是加息前的預兆,不過截止到12月份,美聯儲的月購債規模依然在千億以上。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也會因為美聯儲的購債規模而發生變化。
而M2和M1的表現也證明了美元存在泛濫的流動性問題。不久前美國還通過了1.3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和2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這將會讓美國29萬億美元的債務飆升到32萬億美元。
目前美國的運輸費用翻了2倍,食品、房價、能源成本都有高幅度的上漲,美國人民的生活成本更是在不斷攀升。根據鮑威爾日前透露出來的貨幣政策意向證明,美聯儲在今後的每一個日子裡都有可能選擇加息,這對美國金融市場來說無異於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美聯儲清晰地透露出的貨幣緊縮政策,將會讓市面上的美元流動性大大減小,事實上受到政策影響,美元在11月份已經在走強了,美元指數目前已經到了96.7,而美元的強勢必然會作用到金融市場,引起金融市場的大地震。
最近土耳其股市暴跌正是美元對世界金融市場作用的前兆。土耳其的通脹水平一路走高,部分食品價格在11月24日一天漲了1/10,土耳其的法定貨幣更是遭到了美元的重創,貶值了56%。這說明了土耳其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在應對美元吸籌過程中毫無抵抗力。
全球資產都急於尋找一個避風港來逃避美元的收割,因為這讓土耳其這樣的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大大增加。越南、緬甸、印尼、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因為是新興金融市場的原因,所以在應對美元沖擊的能力上必然不會太強,土耳其經濟崩潰的多米諾骨牌也會在這些國家之中越倒越快。
東南亞國家的金融市場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不過正是這樣的市場風險和收益才成正比,那些追逐風險收益的資本家呼嘯而至,當聽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發生改變時,又會在頃刻之間捲走當地金融市場的大部分財富。
越南和土耳其兩個國家的金融市場發生巨震,正是美元吹響了美元收割的號角, 歷史 更是無數次地證明了這個鐵的匯率。雖然說現在越南股市暫時止住了下跌,不過越南金融市場依然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很多機構和投資者趁這個機會趕緊從越南股市抽離。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今年越南股市凈賣出金額是去年同期的3.3倍,這個數據足以說明一切問題。另外,越南樓市也在金融危機中瘋漲,難道越南要扛不住了嗎?
根據今年7月份越南的樓市數據顯示,越南多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上漲情況,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價呈現下跌趨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越南樓市又為什麼會逆勢增長,其中崩盤的可能性有多大?
越南跟中國一樣是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這就註定了越南的土地是所有越南人民共有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越南發生了經濟危機,通脹情況十分嚴重,為了研究國內的經濟情況,越南只能放開了土地政策。
越南土地經過九十年代的土地改革已經和資本國家一樣變成了可以買賣的商品。進入了21世紀,越南又對土地法進行了細則要求,這讓越南土地的金融屬性越發地明確。與之伴隨的是越南經濟的走強,當時越南經濟增長超過了7%。
這個時候的越南樓市開始蓄力,出現了1000美元一平的公寓,而且在越南供不應求。不過,當時越南的窮人是買不起樓房的,這也就意味著買越南樓市的基本上是那些有錢人。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越南在其中更是深受通脹的危害,當時的通脹率達到了驚人的23%。
越南為了有效地控制國內的通脹和樓市價格,學習隔壁的中國政府政策,因為兩個國家都是 社會 主義國家,也更有借鑒的意義。越南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讓房地產泡沫蒸發3成,不過,這僅僅是表象,實際上越南地產醞釀著新一輪的瘋狂。
要知道,當時的越南經濟對銀行信貸有很強的依賴性,現在樓市崩了,受到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越南的這些銀行了。雖然越南給出的銀行壞賬率只有6.6%,不過這個數據遠遠低於外界預測的20%以上,很多資本家和金融機構都認為「越南官方做假數據」。
越南樓市對越南GDP的拉動作用佔了10%以上,而樓市的崩潰也讓越南GDP增速放緩。越南政府看到了房地產對本國經濟的重要性,想要GDP再上一個台階,就必須讓房地產市場重新活躍起來,為此越南政府又放開了對外國人投資房地產的限制。
這給越南樓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樓市短期內瘋狂拉升,不過事出反常必有妖,越南房地產出現這么大的泡沫,而且是在引入國外資本才形成的,這種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經濟很有可能會在一夜之間發生劇烈變化,這個後果是越南政府無法承受的,而越南房地產爆炸的引線又是握在國外資本手中,可以說這是非常的危險。但話又說回來,美國是如何收割世界財富的呢?
美國收割世界財富的武器就是它的法定貨幣——美元,美聯儲通過貨幣寬松政策和貨幣緊縮政策,一放一收就可以為美國帶來世界海量的財富,不過,美國想要順利的完成財富收割,與全球產業鏈也有很重要的關系,所謂的全球產業鏈就是說,一件商品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是在不同的國家完成的。
而美國給自己的定義就是消費國,也就是說,不管商品在哪裡生產怎麼生產,最後還是要賣出去才真的完成了產業鏈的閉環,美國只要站在最頂端的消費端,就可以從容的掌控一切。
除了站在消費端之外,美國手中還握著各種高精尖技術,而高精尖技術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是最高的,這就意味著美國既能保證自己在產業鏈中有話語權,還把全世界大部分的財富收攏到了自己國家。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中國工業和製造業是其他國家無法企及的高度,可以說是站在了生產國的前列,不過,中國掙的都是血汗錢,出力氣最多掙錢最少的國家,不過,因為中國吃苦耐勞,商品質量又有保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保持著生產大國的位置。
美國放水這么厲害,目的就是為了摧毀中國的工業和製造業,不過,沒有想到中國製造業韌性這么強,即便在通脹這么嚴重的情況下也挺了下來,結果就是想像中的惡性通脹沒能到來,美國自己就先不行了。
中國在世界經濟動盪的時刻,起到了穩定世界經濟的作用。讓美國害怕的是,中國製造業要進行轉型了,這意味著美國的地位可能要受到動搖,美國害怕了,所以對中國展開了瘋狂的針對。中國幫助世界其他國家減緩了美元收割的節奏,可是很多國家卻看不清這個事實。
中國有個成語叫,「四面楚歌」。
面對美元的圍剿,中國沒有所謂盟友,中國依靠著在製造業上的優勢,讓世界范圍內沒有出現惡性通脹,充當著關鍵的角色。美國收割世界財富說到底就是,用老百姓的錢來為自己國家的通脹買單,不過,相信正義必將站在中國這一方,美國的陰謀是不會得逞的。
❷ 越南除了對我們的南部海域有野心,那有沒有對他們西南邊的泰國灣海域有野心擅自闖入泰國與柬埔寨領海
首先個人認為野心肯定是有的,但綜合各方因素上看,目前越南即使有野心也不可能做出什麼重大舉動
從地理位置上
看越南距離我國南海海域較近,做出任何舉動比較方便。
從軍事實力上看
中美俄的特點是:軍隊規模大,人口多,士兵訓練有素,有完全成體系的武器研發製造能力。
義大利、巴西、越南、西班牙、韓國、伊朗、以色列等國,這些國家各有自身特點:有的國家雖小但非常重視軍隊建設,武器研發能力也不弱(以色列);有的人口多,綜合國力強大,持續戰爭能力強,但軍事裝備落後(巴西)。越南就屬於第三檔比較靠前的位置。
從國家對外政策上看
我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張與各國進行友好往來,兩國互不幹涉。而越南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同樣是後來興起的,沒有理由侵犯中國
從世界格局上看。對中國能夠構成威脅的,主要是以美國為首的奉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西方列強,從前美國進行過侵略戰爭,這時就要看越南是看重利益,還是以前的過節,這就要看他們國家的主導政策了。
綜上,越南瀕臨南海野心肯定有,但近百年內應該不能有什麼大動作。
(軍事實力方面,參考了網路回答中的越南軍事力量評析)
❸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攻克諒山後,西方媒體怎樣評價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不好戰,但不是不能戰,一旦對方有侵犯我們的意圖,必定要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抗日戰爭如是,抗美援朝亦如是。
隨著時間進入1970年代,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迎來第三次建交高潮,國際位置進一步上升,就在這時,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了。
在這場戰爭中,解放軍氣勢如虹,很快便攻克了越南北部的諒山,打開了前往河內的門戶, 對於這一次戰斗,西方媒體又作何反應?
要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了解越南的背景和中越兩國的關系。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邊與中國接壤,西邊是寮國和柬埔寨,東邊和南邊都面臨南海,是世界上僅有的五個 社會 主義國家之一。【1】
歷史 上,越南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到中國影響。傳說越南古代國家的雛形出自於中國蜀國末代王子。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軍南征百越,將越南北部作為象郡的一部分劃入中國領土,漢武帝時期,繼續開疆拓土,越南中部也納入了中國的版圖,此後一千多年,越南一直處於中國的控制之下。
越南脫離中國的控制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宋朝建立後,宋太祖見越南獨立已經成為事實,只好下旨將丁朝皇帝封為交趾郡王,在這之後,越南的統治者幾經更替,都保存著向中國稱臣納貢的習慣,明朝時,越南曾被中國納入版圖,不久又脫離,繼續與中國保持臣屬關系。
到了清朝嘉慶皇帝時期,統治越南的阮朝派使者請求嘉慶皇帝賜國號越南,越南之名由此而來。
二戰時期,越南共產黨領導越南民眾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土。正當越南建立新政權時,曾殖民越南的法國卷土重來,扶持傀儡皇帝,越南南北裂土而治。
越南分裂的第二年,由於美國的插手,越共政權岌岌可危。 此時中越已經建交,中國應越共領導人胡志明的請求,向越南北方提供了幾千億人民幣的資金和幾百萬噸的物資。
這些物資對於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中國人民為了支持越南的統一,無償將錢和物資送給了越南北方,1975年,北越取得全面勝利,越南統一。
此時的越南先後打贏了美國和法國,加上中國和蘇聯的援助,漸漸膨脹起來。他們自認為是「第三世界強國」,應該統治中南半島,於是借著中蘇關系惡化的機會,在蘇聯支持下,趁中國的盟友柬埔寨內亂時入侵,同時進兵寮國。
更過分的是,他們同時把手伸向了中國的領土,並侵佔了南沙群島大部分島礁。在越南國內,也發生了大規模的排華暴亂。
面對越南如此過分的行為,中國忍無可忍,出手將越南「暴揍」了一頓。
這就是1979年發生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為了解決南方邊境的威脅,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在北邊有蘇聯陳兵國境的情況下,命令徐向前、許世友、楊得志三位將軍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越南,開始進行反擊,同時在南海做好准備,隨時防備美國插手。
越南也從柬埔寨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邊境線上與解放軍對峙。
越南低估了解放軍的實力,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解放軍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越南北部的交通要道諒山,給了越南當頭一棒, 也使西方媒體重新認識了解放軍的實力,並給予了積極評價,特別是曾經被越南打敗過的美國和法國。
《紐約時報》在文章中說: 當諒山戰役打到白熱化的階段時,越軍投入了大量兵力和裝備也沒能扭轉戰局。在此次戰斗中,越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能再進行大規模的抵擋。這是中國軍隊對越軍的一個警告。
法國的媒體也發出了評論: 中國軍隊挺進越境縱深50公里,一舉攻佔了越南好幾個重要城市,包括河內門戶諒山。打破了越南「不可戰勝」的說法,這對於越南來說是極大的打擊。
瑞士媒體也發表了評論,他們認為, 諒山戰役使「越方在處理一些跟中方有關的問題時要注意一點了」。
從西方媒體的稱贊中可以看出,諒山戰役對雙方都有著極大的意義,這個意義與諒山的地理位置有關。
諒山位於越南北部,離中國邊境只有18公里,是越南北方的交通樞紐,周圍群山環繞,地勢十分險峻。過了諒山,往南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前進130公里就是越南首都河內。
諒山是河內的屏障,丟失了諒山,河內門戶大敞,滅國是遲早的事,可以說,拿下諒山,河內就是囊中之物了,也難怪西方媒體會有如此反應。
至於解放軍是如何攻佔諒山全境的,還是因為越南表演的一場「禍從口出」。
反擊戰開始之前,在中央軍委制定的作戰計劃中,諒山就是最終目標。
但是,從中國邊境前往諒山要經過越北山地,距離不遠,地形卻極為復雜,眾所周知山地作戰最重要的是熟悉地形,這一點對越方來說極其有利,對解放軍則是不利因素。
而且越南對諒山極為重視,根據資料顯示,越南在越北布置的武裝力量包括正規軍、地方軍團、省隊、公安屯共有10萬餘人,火力配置也很優越,其中正規軍就是有著「金星師」之稱的越南人民軍第三師,曾在越南南方對美國作戰並取得勝利。【2】
但是此時的越南依然沉浸在自己戰無不勝的神話中,戰爭伊始,第三師便口出狂言: 「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
他們絲毫沒有發現自己在戰術指揮上的錯誤,防守極其消極,兵力調動遲緩,只能被動挨打被動反抗,被解放軍運用穿插戰術逐個合圍擊破,並殲滅了第三師的12團。
2月25日,解放軍逼近諒山市區。
由於地形的關系,諒山市區的入口只有一條公路,四周都是山地,第三師將兵力布置在諒山周圍的山頭上,居高臨下,對解放軍虎視眈眈。
他們知道,解放軍的機械化部隊要進入諒山市區,只有這條路可走。不巧的是,天下起了雨,解放軍在雨中難以辨認方向,遭到越軍攻擊,損失較為慘重。
面對劣勢,解放軍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採用梳頭式進攻法,用炮火吸引越軍攻擊,為部隊指明方向。
同時以營為單位,拆分成排和班,兵分多路交替掩護進行攻擊,每拿下一個據點,則向炮兵發出信號,炮兵隨即攻擊下一個據點······如此反復操作,像梳頭一樣將越軍陣地一一拿下。
另一邊的七溪也採用同樣的方法,七溪曾讓法國軍隊覆滅,但是解放軍很快攻佔七溪,控制了飛機場,切斷越南援軍道路。到了2月29日,諒山東、北、西三方全被解放軍佔領。
第二天,解放軍向諒山發起總攻,先以炮火猛烈攻擊,接著兵分幾路相互配合,掃除諒山殘余越軍,突擊進攻通往市區的要道——奇窮河大橋。
越軍當然不甘心,准備在諒山作「最後一搏」,他們也對解放軍發起了猛烈的炮火攻擊,在兩方炮火覆蓋下,諒山市區一片火海。
在越軍的防禦下,解放軍用了一天時間都沒有拿下諒山,當晚,指揮官改變策略,次日發起攻擊時,以坦克和火炮為掩護,步兵分小隊從側翼接近越軍陣地,逐個拔除據點,另一路軍隊在奇窮河大橋上攔住了越軍退路,將越軍堵在諒山市區內。
中午,諒山北市區被拿下。
這時候,越南生動演繹了什麼叫做「死鴨子嘴硬」,他們對全世界說,解放軍沒有佔領諒山,因為諒山有兩個市區,以奇窮河為界,解放軍攻佔的是河北的老市區。
此舉無異於火上澆油,3月4日,解放軍冒著大霧搶渡奇窮河,佔領了諒山新市區,向南推進5公里,並殲滅了越軍的主力,諒山被徹底攻克。河內一片混亂,解放軍大獲全勝,次日撤軍回國,越南盡管依然嘴硬,但也不敢在解放軍面前張牙舞爪了。
此次反擊戰以中國獲勝告終。 可笑的是,越南方面也宣布自己取得了勝利,他們取得了什麼勝利?是奪去了中國的領土嗎?還是打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都不是,他們在自欺欺人罷了。解放軍既然有能力打下諒山,那麼河內不在話下,只是中國的本意是教訓越南,不是要它滅國,沒有下狠手罷了。
這場戰爭也讓越南記到今天,他們再也不敢對中國有什麼大動作,最多做一下腳面上的癩蛤蟆。
諒山戰役過後,西方又一次重新認識了解放軍的能力和實力。諒山戰役不僅是對越南的一個警告,也是在告訴全世界: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1】越南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0-9
【2】諒山戰役,鳳凰網,2009-12-6
❹ 革新開放的具體措施
越南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注重政治體制改革。首先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督體制和制衡體制,讓一把手始終在監督中。2006年4月召開的越共十大上總書記進行差額選舉,這在國際共運史上是破天荒的。越共十大按差額選舉產生了181人組成的第十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候選人207名,包括自我推薦的2人。中央候補委員候選人原定選舉25人,但因只有21人得票過半,大會決定不再進行第二輪選舉。
越共通過擴大黨內民主、加強黨委的監督作用,以遏制腐敗行為。比如實施「質詢制」,規定黨員的權利,其中一個權利就是對上一級黨員領導的監督,這才是黨內民主真正的含義所在。政府總理要出來接受國會質詢已經進行了幾年,回答民眾關心的問題。還有國會真正發揮民意機關的作用,國會可以對政府包括總理在內進行質詢,質詢場面還要向全國進行現場直播。另外,也要求公示需要票選的候選人名單,這也在討論中。
革新開放以來,越南不斷結合自身實際,採取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國會選舉制度。這些改革舉措頗具「越南特色」,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差額選舉
越南規定國會代表選舉為差額選舉,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在選舉中,代表候選人獲得過半數的選票才能當選。2007年5月20日,越南全國5600多萬選民前往各地投票站,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選舉第十二屆越南國會代表。5月29日,越南國會選舉委員會正式對外公布了最終的選舉結果,全國875位候選人中493人當選。
意外落選
中央推薦的165位候選人只有153位當選,「意外落選」者達到創紀錄的12人,其中不乏政府重要部門的官員。來自黨中央、中央政府、國會機關和越南祖國陣線等行政機構的官員代表數量進一步下降,分別只有11、20、75和27人,而更多德才兼備的科學家則進入了國會,專職代表比例也進一步上升,從上屆的25%提高到28%。民眾認為,這樣的結果有利於改善官員「既當球員又當裁判」、「邊踢球邊吹哨」的狀況,有利於提高國會的監督職能。
允許公民自薦參選
根據越南相關法律規定,除正在服刑、被拘留或刑事起訴、被行政管制等情況外,越南公民年滿21歲即有被選舉權,也有權自薦參選國會代表,但前提條件是必須符合國會代表的相關標准和要求。後來幾屆的國會選舉都出現自薦候選人參選並當選的情況,本屆國會選舉,自薦參選人數大幅增多,被認為是民眾參政議政意識明顯增強的體現之一。祖國陣線組織進行的第二輪協商後,全國有1322名候選人進入了第三輪協商,其中自薦候選人為238名,佔18%。經過第三輪協商,最終成為正式候選人的自薦參選者只有30人,約佔全部正式候選人的3。4%。但只有一位自薦候選人最終如願成為國會代表。
候選人須過「民意關」
所有國會代表候選人都必須經過本單位和住地群眾兩道「民意關」,如果得不到所在單位和住地居民50%以上的民意支持,他們將不能成為候選人。徵求民意支持的做法迫使國會代表或有意參選國會代表的人自覺深入到民眾當中去,了解、掌握民眾的現實情況和所思所想,更加註重民生民情,關註解決民眾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也可有效避免部分領導幹部「脫離群眾」。身為領導如果不密切聯系群眾,與單位同事及居住地民眾群眾「打成一片」,將很難獲得足夠的基層民意支持,自然也就當不上國會代表,政治生涯也大受影響。
總之,近年來越南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擴大了黨內民主,也有利於推動社會的民主氣氛。 經濟改革魄力大
越南對土地「三權」進行大膽改革,私人除了沒有土地所有權外,使用權、轉讓權和繼承權全都擁有,這可謂改革的大動作。又例如開發區的稅收政策,越南實行「四免九減半」的政策。此外越南企業所得稅比周圍國家的稅率都低。除投資於服務業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8%外,製造業都可以得到20%、15%和10%等不同的優惠稅率,以及稅收減免若干年的優惠。又大膽開放了賭場。
新聞監督力度大
他們認為,要建立民主、文明的社會,民主和文明首先體現在媒體。媒體對於國家的發展意義重大。要建立民主社會,首先就體現在媒體的透明上。它在促進國家整體進步時所起的作用是積極的,既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對*也起到了威懾、警示作用,同時也增加了社會民主的氣氛。在反腐方面,越南媒體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腐敗案件,沒有及時地被黨組織發現,卻被媒體送上審判台。
反腐力度加大
越南出台了《反腐敗法》《反浪費法》,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成立一個專門的反腐委員會,由總理直接牽頭。這不僅對外有影響,對內也對老百姓有交代。
由於越南採取了發展與均衡並重的策略,多年來越南每年持續維持6%~7%的經濟成長,不快也不慢。人民的幸福指數較高,藏富於民。2005年9月公布的聯合國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盛贊越南是「一個同時達成發展與均衡的國家」、是「人類成功發展的範例」。報告還特別提到,雖然巴西的人均所得是越南的四倍,但巴西10%最窮階層的所得,比越南10%最窮階層的所得還低。 越共認為,腐敗是「一切危機之危機」,「一切災難之源頭」。越共中央在1989年作出《清除腐敗分子,純潔黨的隊伍》的決議,將反腐提到黨建的議程,1994年1月越共中期全國代表會議首次將腐敗看作是黨面臨的四大危機之一,2001年11月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在越共九屆四中全會上指出,「腐敗和官僚主義不僅威脅到改革的進程,而且已成為國家的一大災難」。
從法律層面上講,1996年底越南國會頒布了《反腐敗法草案》,對各種腐敗行為作了具體界定,並提出相應的懲處規定。同年首次處決大貪污犯。1997年越南國會通過的修改後的《刑法》規定,騙取公款或社會主義財富5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1.25萬元)以上者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受賄一億盾(合6.25萬人民幣)以上者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1998年越南國會通過的《反貪污法》規定,貪污或利用職權騙取社會主義財富500萬盾(3125元人民幣)以上者,受賄50萬盾(312.5人民幣)以上者,行賄50萬盾以上者,均追究刑事責任。 與中國模式相似,同屬漸進式改革。
(一)在意識形態上,堅持以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為指導,反對搞多元化;
(二)繼續堅持共產黨領導,不搞多黨制,在共產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
(三)逐步推進各項改革:首先是進行農村改革,農村改革取得成效後再推進到城市,再推進到其他各個方面。其次,越南改革也是一種以市場化為導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
主要體現在:
1、在所有制方面打破了過去的一大二公,企業權力下放,實行自主經營,合作社也下放了,把土地分給農民實行承包經營,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集體所有制、私人所有制並存。
2、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
3、在分配方面,過去搞大鍋飯,搞平均主義,改革後實行按勞分配,允許多種形式的分配方式存在,成效良好。
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越南革新,就是:全形度、有深度、大力度。中國與越南同處亞洲,山水相連,地理相近,歷史相似,有很多共同之處。中國與越南在政治體制上有眾多的相同,改革(革新)的總思路相似,越南革新經驗對我們有重大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