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為什麼稱為自衛反擊戰

越南為什麼稱為自衛反擊戰

發布時間:2025-09-20 06:11:41

❶ 對越自衛反擊戰簡介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20世紀70年代中葉,越南結束抗美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後,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中越關系急劇惡化,中國邊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在此情況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容:

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系錯綜復雜,中蘇關系惡化。在蘇聯支持和地方霸權野心的驅使下,越南不顧當年與中國「同志加兄弟」的友誼公然在中越邊境製造流血事件。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同志訪美。

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親自點將許世友將軍帶兵作戰。許世友挑選了自己的老戰友楊得志。戰爭打響,面對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我軍指戰員奮勇還擊,渡紅河、戰老街、過朔江、最終殲滅越軍「英雄師」。此次戰爭著實讓越軍體會到中國反擊的堅硬態度。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❷ 越南自衛反擊戰的起因是什麼最後的傷亡情況怎麼樣

起因是越南借蘇聯的力量侵略佔領寮國、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想做亞洲第一強國,跟蘇聯南北夾擊來打擊中國。另外還驅逐華人,侵佔我南沙島嶼,騷擾中越邊境軍民,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在1979年出兵進軍越南,但是由於中國多年沒有戰爭鍛煉跟10年文[革]的軍隊荒廢,在對戰擁有30年戰爭經驗武器優良的越南軍隊方面我們吃了個虧,雖然完成了戰略上的目的了,但是我軍傷亡要比越南大的多,最後被迫無奈在3月18日單方面撤軍。後來我國7大軍區實行輪番騷擾打擊越南的戰策,又經過1981.1984.1987.1989幾次大戰之後,又經蘇聯的衰落,越南終究抵抗不住了,90年代以後亞洲許多國家都進入了小康社會,越南卻仍舊窮的大米稀飯喝不起,越南領導人也認識到了問題性,所以92年以後中越重新進入了雙交正常化。

❸ 自衛反擊戰簡介

對越自衛反擊戰發生在1979年,但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雙方在邊境摩擦不斷,最終爆發大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

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越自衛反擊的影響: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國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打亂了蘇聯一越南的戰略部署,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礦業,對於保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越南經過這場戰爭後也變得疲憊不堪。通過十年的輪戰,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戰爭中,中國佔領了大部分的邊界騎線點,將清末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邊界向前推進,控制了中越邊境地區廣大的戰略制高點,並在1999年通過中越陸地邊界條約予以確認。

❹ 中越自衛反擊戰是怎麼回事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上稱為「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懲越之戰,越南稱之為在北部邊界打敗侵略戰爭。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繼續逃亡。

【起因】

在與法國開戰的第一次越南戰爭初期,中國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反對在越南的統治者法國殖民政權。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者。

中蘇交惡

進入七十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處於敵對狀態,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

柬埔寨事件與中越沖突

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為了阻止紅色高棉對越南僑民的大屠殺,入侵了中國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並推翻了毛澤東主義的紅色高棉政權。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的迫害華僑;越南方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份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中國政府方面聲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進入越南。而當時國際上大部分西方國家及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認為是中國侵略了越南,雖然這一出兵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暗中鼓勵,朝鮮與民主柬埔寨則站在中國一邊。

【戰爭】

中國的戰前准備

1978年12月8日上午,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作戰命令,稱「無論戰果如何,我軍攻克高平和諒山後不得戀戰,即行撤回」。另外一種觀點是,中國本來打算佔領河內嚴懲越共以後再撤回。同時,與蘇聯、蒙古接壤的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均進入臨戰狀態,這四大軍區的乙種步兵師補充人員裝備擴編為戰時甲種師,各野戰軍離開營區進入野戰地域(參見63軍大事記、16軍大事記)。

廣州軍區於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戰術准備:4個野戰軍、3個地面炮兵師和高射炮兵師、鐵道兵3個團、1個通信團、1個防化團、航空兵13個團另6個大隊全部進入待命地點。(另空軍高炮和地空導彈部隊也同時完成戰術部署;海軍南海艦隊在川島以西各港口集結各型艦艇一百二十餘艘和作戰飛機一百七十餘架。)

昆明軍區臨陣易帥,楊得志司令員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軍區擴大會議研究作戰部署預案。12日總參、軍區、軍、師各級領導赴邊境調研。同時參戰的11軍、第13軍、第14軍和雲南省軍區邊防部隊,以公鐵輸送緊急開進,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戰役展開,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戰准備。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越南經過南北戰爭又有經驗、武器裝備也比中國部隊強,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中國官方沒有發表傷亡人數。越南官方也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日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礎設施、廠礦等。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

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誼文出版社有中譯本),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17-3.18)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六萬餘人,還有兩萬被擊斃。

【後果】

戰爭的後果仍在持續,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陸軍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擔憂。中越雙方的關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這場戰爭還造成在越的華裔繼續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重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也有部分華裔回到中國境內定居。

❺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起因是什麼。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及30年前的那場戰爭了。對於1979年爆發於中越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這場戰爭,我們中國人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向和氣的泱泱大國對這個曾經被他無私幫助的小國家施以重拳呢?只是因為邊境的沖突嗎?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我們就從當時中國國內及國際的政治環境來分析一下。

1 國內環境
1979年的中國國內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天翻地動,百業待興。此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鄧小平剛剛復出,黨內極左思想比較嚴重,很多人對鄧小平的改革思想處於懷疑甚至是抵制的狀態。而此時的鄧小平,也學要進一步確立自己在黨政軍內的地位,將改革深入下去。縱觀歷史,緩解本國內部矛盾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一場對外的戰爭。鄧小平這位久經戰場又深諳政治的老人清楚的知道此時的中國需要這樣一場戰爭,這樣國內的注意力就會從對中國未來走向的茫然對改革的懷疑對階級斗爭的失望中轉移到一至對外反對侵略上面來。同時鄧小平也清楚地看到,十年浩劫對部隊的影響,而黨內好多人依然沉醉於單純的人民戰爭理論中不可自拔,戰爭是讓人們清醒起來決心改革的最好辦法。作為這場戰爭的領導者或是發起人,鄧小平無疑會被推倒風口浪尖上,從而進一步確立他在黨政軍中的位置。事實證明,他不愧為一代偉人。

2 復雜的國際環境
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是可以用復雜來形容的,甚至可以說是極其險惡。蘇聯一直對中國這個不肯對他俯首貼耳的社會主義弟兄忽視眈眈,1962年的珍寶島之戰更是證明了中國是一個極其獨立自主的國家。加上中國當時又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建交,在戰略上越來越背離當時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此時的中國,已經成了蘇聯的眼中釘肉中刺。從我們中國的角度看,當時北有蘇聯的巨大威脅,在南邊越南由於其領導人的短淺無知,一味的倒向蘇聯,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對周邊國家進行無恥的侵略,妄圖吞並周圍弱小的國家組成其所謂的印支聯邦。一旦越南的圖謀實現,在中國的南疆,將會出現一個具有一定縱深,一定軍事實力而且又在政治上完全親蘇的強大政權。而這個政權下一步將會繼續向北分裂中國領土。中國的生存空間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擠壓,這對中國來說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當時越南人喊出:打倒南寧去過年,也充分的顯示出他們的狼子野心。此時中國雖然已經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建交,但中國畢竟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不會為了中國公然和蘇聯對抗,而且社會主義內部的火拚對其職能是有益無害。所以當時的西方世界也是處於 觀望態度,並不會在實際上幫助中國。
另一方面,鄧小平的改革思想與當時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格格不入,鄧小平以一個偉大政治家的眼光認識到,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要讓人民富裕國家富強必須改革,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想實現中國特色就必須脫離蘇聯特色,也就是要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劃清界線。
綜上所述,軍事上打擊越南,不僅可以避免印支聯邦的形成,粉碎蘇聯打壓中國生存環境的陰謀為中國爭取生存空間,還可以讓中國脫離蘇式社會主義陣營進行改革。同時鄧小平看清了蘇聯正在走向衰落,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武這一事實。

3 越南邊境挑釁是導火索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果中國以越南侵略柬埔寨為由打擊越南,未免有大國沙文主義之嫌,於是中國適時的警告了越南。此時經歷了抗法抗美的越南,加上蘇聯的支持,越南已經被軍事強國的假象沖昏了頭腦,完全不把中國這個剛剛經歷浩劫的大國放在眼裡。此時的越南就像一條瘋狗,除了它的主子蘇聯,它會對任何指責它的人齜牙。而越南殘忍而又無恥的邊境挑釁行為,讓中國政府有了出師之名。

4 戰爭結果
戰爭不可能沒有流血,當時中國剛剛經歷了文革,可以說是建國以後軍隊戰鬥力最弱的時候。所以中國的犧牲並不小,具體數字至今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有人說越南的損失應該在我們之上,保守估計在10萬以上。而且,越軍幾個王牌部隊在這次戰爭中被我英勇的解放軍全殲,損失了大部分其引以為傲的美蘇裝備。我軍在戰斗後期又實行了焦土政策,越北的大部分城市均遭到了嚴重破壞,撇開物質損失不說,這些城市的難民向越南南方流動,讓本來就千瘡百孔的越南經濟雪上加霜,從此越南再也無力對周圍的國家發動大規模的侵略,其部隊的戰鬥力也大打折扣,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成了天大的笑話。此後兩國長達十年的對峙,使中國輪流鍛煉了部隊積累了戰斗經驗,而對於越南卻是一段艱苦而又漫長的歲月。到了80年代後期,越南已經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作戰。最終越南於1990年從柬埔寨撤軍,此時的越南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只能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我國對越南的作戰是一場必打的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這次戰爭粉碎了霸權蘇聯及其走狗越南妄圖打壓我生存空間分裂我國領土的陰謀,使我爭取到了良好的環境來進行經濟建設也贏得了當時西方國家的尊重,同時我們也在作戰中看到了不足從此走上了科技強軍的道路。向那些血灑南疆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上述文章選自鐵血網論壇

閱讀全文

與越南為什麼稱為自衛反擊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科威在哪個城市 瀏覽:669
一英鎊等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618
義大利修道院是干什麼的 瀏覽:928
伊朗免簽需要帶什麼照片嗎 瀏覽:556
越南語跟韓語哪個好學 瀏覽:479
伊朗什麼時候發現疫情 瀏覽:343
怎麼做印度頭飾 瀏覽:580
義大利衣服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809
印度一個地區多少人 瀏覽:143
荷蘭和義大利哪裡好玩 瀏覽:813
伊朗空襲美軍基地多少人死亡 瀏覽:413
美國對中國疫情輿論怎麼看 瀏覽:94
義大利人怎麼評價中國人的 瀏覽:188
越南為什麼稱為自衛反擊戰 瀏覽:227
義大利黑水鬼什麼檔次 瀏覽:281
7月中國哪裡還在下雪 瀏覽:724
印度海岸線到底多少公里 瀏覽:763
義大利出名的建築設計師有哪些 瀏覽:685
如何購買越南戶口 瀏覽:428
英國海軍怎麼發家的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