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越南需要准備什麼
越南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國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出國旅遊。很多人出國不知道去哪裡,便宜又好玩。邊肖建議去越南體驗這個神秘國家的生活。
中國對越南的感情一直很復雜。第一,兩岸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面對一個邊境小國,中國一直以主權國家自居。當它服從時,它就頒發嘉獎令,當它犯罪時,它就派兵去征服。就像父母對孩子一樣,不太在乎對方的感受和面子。第二個是上個世紀發生的兩次戰爭,從親如同胞,並肩抗美到反目成仇,自相殘殺。這些對今天兩國關系的後果是什麼?事實上,兩國邊境上的關隘,從鎮南門到友誼關,現在是一個尷尬的關隘。歷史已經到了現代。國家雖然有大有小,但從國際關系和規則來看,應該是平等的關系。就像孩子已經長大了,父母還在頤指氣使一樣,雙方的關系一定是再好不過了。要真正了解我們的鄰居,深入了解今天的中越關系,你得自己去感受。
至於越南,我以為我很熟悉。從小我們就是聽著共同反對「美帝國主義」和支持印度支那人獨立的故事長大的。後來因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們多年風雨同舟。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崛起。聽到關於越南的故事,常見的是中國農村娶不起媳婦的人,幾個便士就能在越南買個媳婦,低端的紡織加工業也慢慢轉移到了越南。還有什麼?我們熟悉的胡志明、範文同、Dun和武元甲都已經去世,其他人似乎被遺忘了。想了想,我對越南的了解遠不如歐美。在我心目中,今天的越南應該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至於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一部分來自於我們的媒體,一部分來自於之前的電影,更多的純粹來自於我自己的偏見和想像。最後,趁著今年的新年假期,有機會去越南一探究竟。
當飛機即將降落在胡志明市的新山國際機場時,我用舷窗凝視著下方掠過的越南山川。瓦棚下的山脊越來越清晰,最後從田野和城市、越來越多的建築、縱橫交錯的街道都清晰可辨。飛機停穩時,當地已是中午,重啟的手機自動調整與北京時間一小時的時差。我們家真的踏入了越南的土地。
與近年來中國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新機場相比,這里的機場又小又舊,看起來破舊不堪。都說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國家的臉面,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組織效率。我驚訝地看到所有的海關人員都穿著綠色的制服和耀眼的紅色星星,他們沒有笑容。以前在網上看到越南海關人員會索賄,不聞不問就會刁難。多年前,我在菲律賓入關時,還記得索賄的工作人員。我同事的三腳架被海關人員攔下,說要寄存在海關,或者在我出海關的時候交100美元押金。當然,出了海關也沒人認,只好栽贓。雖然比不上中國海關的微笑服務,但幸運的是,我們這次在越南海關沒有遇到這么糟糕的後顧之憂。我想知道這是純粹的運氣還是關於越南海關的黑幕被誇大了。眼見為實。
從上海寒冷的冬天被空投到西貢,氣溫接近30度,有點難受。最重要的是換上夏裝。然後我拿著行李從擁擠的過道走向喧鬧的機場。我很快想起了我們的舊機場。插上淘寶上買的本地電話流量卡,我又成了一個上網的人。我記得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換錢。我查了一下當天的官方報價是一元人民幣換越南盾,知道機場會苦於找不到錢,但是中國人民銀行沒有越南盾可以換。看到機場1: 3350的牌價不算離譜,我就先換1000元人民幣的越南盾,再拿換下來的越南盾。想起我在網上預定的接機人員可能要等很久,家人急忙趕了出去。
穿過迎接飛機的人牆後,我上上下下看了看四周,卻始終沒有看到寫著我名字的接機牌。我撥了預約時留給我司機的電話號碼,打錯了!奇怪,於是給租車公司發微信,對方居然回復說司機已經接待我們了。真的很迷茫。熱浪之下,我有點著急,然後回微信說司機接錯人了。接下來,不可避免地會有漫長的等待。沒有辦法,只能保持冷靜。終於,有我名字的接機卡出現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司機是個年輕人,可能是因為他不會說這種語言。他直接帶我們去停車場找他的車。一切終於井然有序,我們也不想問烏龍的原因,車就上路了。
胡志明市的機場離市區只有七公里,但是車一出機場就被堵了。滿大街的摩托車呼嘯著穿過汽車的縫隙,讓剛來這里的我們很不習慣,甚至有點害怕。似乎成了越南的招牌印象。一家四口坐一輛摩托車是常有的事。當地人顯然已經習慣了,也沒有警察介入。應該是法律允許的。那些摩托車在我們認為極其危險的道路上靈活穿梭,後座的乘客還能悠閑地看著手機,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玩游戲,令人震驚。一路上,聽著汽車喇叭的轟鳴,看著過馬路的行人在車流中艱難前行。這樣洶涌的車輛和腸梗阻般的交通擁堵,應該比國內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嚴重。七公里的路程花了一個小時。
終於到了酒店,付了司機錢。對了,我數了那疊越南盾。我太傻了。1:3350兌換的錢,實際上只給了1:3035,差了差不多10%。多麼可怕的騙子,雖然相差不到一百人民幣,卻損害了越南人的形象,喚醒了我以後在越南的日子裡的安全感。
這個第一印象真的不好,好像越南給它嚇了一跳。
當我們被侍者領進旅館時,我們覺得自己像個春風人。細心的服務人員愉快地和我們打招呼,他們都很有禮貌,英語流利。有人幫我們拿行李,有人領我們到一邊休息,還有人端上當地的飲料。看到大堂溫馨的裝飾和其他客人悠閑的樣子,我們彷彿切換到了另一個世界。酒店應該是越南品牌,但是西方客人很多。一樓大堂吧寬敞明亮,室內室外部分。酒店的設計很洋氣,北歐的簡約風格,南方熱帶的特色,讓人感覺很舒服。尤其是門口那句「」真的很特別,簡直是天堂!
等入住時間有點長。所有明確的預訂信息都已經確認確認,每個房間住的人都要一一確認。在其他國家還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最後每一單都簽有點急。但是看著酒店接待員臉上的笑容,時不時的說聲對不起,我們又能說什麼呢?除了回答沒關系,只能暗暗擔心他們的低效。想想政府的規定。不然酒店憑什麼為難客人?他們必須面帶微笑。
房間很大,設計和裝修都很漂亮,其優雅的風格在國內和其他地方都很少見。原木的裝飾更是讓人耳目一新,讓人感覺輕鬆了一個假期。窗外是一條街,但是窗戶隔音極好。基本上聽不到街上的高分貝。街上各種廣告牌,主要是日系和歐美品牌。只是在街道的對面,有我們熟悉的移動廣告Oppo和Vivo,終於讓我大吃一驚。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到街上找吃的,出門右轉,馬上一頭扎進嘈雜的街上。有霧,好像PM2.5不會好。我們查手機的時候接近200,簡直是帝都的噩夢。這才出了狼窩,入了虎穴。我們趕到超市買口罩,看到路上到處都是戴口罩的行人,尤其是很多摩托車手戴口罩。看來口罩在這里也是必需品。
很多人對越南法棍和米粉贊不絕口。他們檢查了貓途鷹,找到了評價最好的最近的一個。先嘗嘗法式長棍麵包。商店不大,也沒有其他客人。主人叫我們坐下,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吃。我們就點了他們的招牌法棍,等著,才發現這家餐廳的老闆是韓國人,主要是做韓餐,賣法棍。既然是走秀鷹推薦的,就應該算是上位了。看著旁邊的店家在做什麼,我轉頭看了一下:一根法棍比手機略長,橄欖形,皮脆,裡面是有嚼勁的麵包。先在烤箱里烤幾分鍾,用刀從中間切開,把各種素菜和肉夾饃放進去。很明顯是三明治和肉夾饃的混合體。另外,越南人總會在吃的東西里加一種叫香茅的植物,在法棍上加一點,然後讓我們蘸上糖醋汁。對我來說,棒子既不好吃也不討厭,但對老年人來說太難下咽了。於是,我們走進了附近的一家米粉店。在越南,Pho這個詞隨處可見,是米粉店的店堂招數。
我們去的米粉店顧客盈門,很像學習西方麥當勞後建立的當地連鎖店。酒保來點餐,但他英語不太好,我們指著菜單,指著招牌米粉。在我們的印象中,米線基本上都是配湯的,上來的時候都是拌米線的,像我們的拌面。有一種特別的湯米線,但是我們錯過了。米粉味道很好。根據提示加入檸檬和香茅,所以味道獨特。
肚子飽飽的,我們沿街走著,四處張望。街上不時出現身穿綠色制服的警察,但數量並不多。隨著春節的臨近,像中國一樣慶祝農歷新年的越南隨處可見滿滿的新年裝飾。用一個「翻譯」app就能讀懂越南語,都是「新年快樂」「財源廣進」的吉祥語,和中國一樣。漢語在越南使用了幾千年,直到法國傳教士來到法國,發明了一套混有拉丁語和義大利語的音標,幫助他們學習越南語。這和我們開始用拼音來幫助我們學習中文是一個道理。在中國早期,一些傳教士用拼音幫助我們學習中文。不同的音標源於不同的方言。幸運的是,無論發音如何不同,中國的文字字面上是一樣的。這就是秦始皇車同軌,同文留給中國統一文字的好處。一旦脫離了文字或者用拼音書寫,一種方言就演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字,越南語就是這樣和漢語漸行漸遠的。同屬漢語文化圈的日語和韓語,都是在創造了自己的書寫規則後,從漢語中分離出來的。
法國殖民越南後,為了有效統治,1917年正式廢除漢字,距今剛好一百多年。只能算是漢語方言的越南語,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完全是一門外語。不像我們來日本的時候,雖然不懂日語,但還是能從那些中文招牌上明白大概意思。幸運的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可以幫助我們在外國自由行走,而不用問l
我很驚訝今天英語在越南這么受歡迎,感覺比中國還好。中國的大酒店和涉外機構的服務員自然都會說英語,但很難找到一個走進大街小巷咖啡館而不擔心溝通困難的新外國人。按理說,法國人正式殖民越南60年。從1885年中法戰爭後中國將越南的宗主權交給法國,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越南正式獨立,已經過去了漫長的60年。時至今日,老一輩的越南人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而年輕人卻很少學習在國際上並不流行的法語,自願改學英語這種國際通用語言。這就是市場的力量,誰也不想逆勢而為,誰也沒有經營的問題。走在胡志明市的大街上,商店的招牌大部分是英文的,來往的汽車摩托車大部分是日本品牌,地鐵周圍的圍欄上是日本和越南而不是中國修建的高鐵。發生了什麼事?越南人認為中國和中國在什麼樣的單位?關於這次越南之行,這些都是我需要知道的。
晚上,告別城市的喧囂,回到酒店。當我打開電視時,我並不感到驚訝。幾十個台居然沒有一個中文頻道。我能看到酒店的電視頻道節目單,從CNN,BBC,VOA,HBO,NHK,Discovery,到法國,俄羅斯,甚至韓國,沒有中文頻道!看一眼豹子。中國和中國一定沒有外交辭令上說的那麼美好。一家做旅遊業務的酒店,現在入住的客人比例不會低。他們瘋了嗎?結論只有一個:政府在背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普通的越南本土品牌的酒店無力對抗。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安靜地看一會兒書,早點睡覺,盡快從長途旅行的疲勞中恢復過來。
2. 越南物價怎麼樣處在什麼水平
越南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相對落後,越南人的收入普遍不高。在越南,2019年,一個中薪階層的月收入大概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鑒於此,越南的物價在東南亞國家是處於偏低的水平。
越南盛產各種熱帶水果,像國內常見的荔枝、芒果、山竹、波羅蜜等這些水果,則比國內要便宜不少。
到了越南一定要吃海鮮,越南的海岸線很長,海鮮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實惠便宜。以芽庄為例,我們點了幾只拳頭般大的花蝦、蜆、一條小的魔鬼魚、一碟炒菜和果汗,胡吃海喝一通,最後算賬一共才花費了40萬越南盾,這可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可摺合人民幣也就110多元。
而交通的話,城際大巴比較便宜,4小時車程內的城際大巴,座位舒適的,價格均在10萬越南盾左右。但計程車的話就跟國內基本保持一致了,因為在越南幾乎是人手一部摩托車,外出辦事工作基本上都是靠摩托車來解決,計程車的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外來遊客。
當然也可以選擇租賃摩托車出行。越南摩托車的租金一般在人民幣30元/天左右,租車手續也比較簡單,一般只需要護照來抵押的,如果護照已經抵押給酒店了,也可以使用護照的復印件進行抵押。不過使用護照復印件抵押時,就需要交押金,價格也不貴,人民幣大約500元左右。
最後說一下越南景點門票的價格,越南大部分景點都是免費的,部分收費的景點門票也都非常低廉(相對國內來說),以我去過的景點為例,均價都在6元人民幣左右,這在國內是想都不敢想的。
3. 1979年中國對越開戰為什麼日子選在2月17號
核心提示:從戰術上來說,中國也沒厚道到把每一拳都通知對手的程度,那為什麼選在2月17號呢,無法得知其中奧秘,總之就是在那個星期六的凌晨在中越兩國綿延500公里的邊界線上,中國軍隊九個軍,分成東西兩線,分別從廣西和雲南出發了。
鳳凰衛視5月20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各位好,這里是《鳳凰大視野》,從今天開始呢我們關注一場戰爭,它發生在離我們並不遙遠的1979年,硝煙的味道還有,深重的記憶還在,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關於這場戰爭的細節和真容一直鮮為人知,中越戰爭狹義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到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之間的邊境戰爭,廣義上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之間不斷發生的中越邊境的軍事沖突,而今天我們講述的是前者,20天左右的戰斗時間里,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我們將會從42軍坦克團老兵的記憶當中進入這一段歷史。
黃慶祝:這個民族有危難之時,任何一個老百姓應該是說中國的老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黨躍安:我這個人都夠強的了,我見血不管,都不會掉(眼淚),一想起來在那個地方眼淚嘩啦嘩啦掉啊,你沒辦法控制的。
劉軍:現在我面臨快退休了,一旦需要我,我還要上前線,保家衛國。
解說:黃慶祝、劉軍、黨躍安都是1979年中越戰爭中的坦克兵,能感受得到那場戰爭給他們的人生都帶來了深重的影響,那麼它的源起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1978年1月28日,中國農歷的春節鄧小平來到了美國,並且坦率地向美國人確認中國軍隊已經在中越邊境集結。
胡雲貴:1978年12月8號,我們就接到上頭的命令,要奔赴廣西前線,我們12月8號坦克團就開始往這邊。
丁在先:開始講得不是很明顯,說有其他任務,按照我們軍人來講不管做什麼任務不管做什麼工作那就是要實際上包括訓練也好,那就是做打仗的准備了。
解說:當時的時局如烏雲壓頂,越南在不斷蠶食中越邊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國盟友柬埔寨,對中國周邊安全形成了嚴重威脅,在美國,鄧小平面對記者提問時談到,越南對柬埔寨發起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正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任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記者再問,中國軍隊可能採取什麼行動時,鄧小平說我們等著瞧,最後他強調了一句,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劉軍:動員之前很簡單,越南人欺負我們華僑,再一個,越南成為第三軍事強國,鄧小平一上台訪問美國回來以後,我們春節前到這個地方來的,春節以後要打。
解說:鄧小平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一旦下了決心很少有什麼能使之改變,毛澤東曾評價他是柔中有剛,綿里藏針,也指責過他死不改悔,實際上這場仗已經在鄧小平心裡決定了,但具體哪一天開打全世界都在猜測,哪怕是前線的將士也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在執行命令。
丁在先:當時那個情況吧,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反正誰也定不了,這個由上級決定,中央軍委決定,中央決定,這個東西也不知道,反正當時就是整個部隊往前邊機動。
解說:戰爭還沒有開始,但懸疑的氣氛已經做足了,士兵們也開始感到事態的不尋常。
劉軍:一開始動員很簡單,越南那地方沒吃了沒喝了,你抽煙他過來要個煙,我就能抓俘虜,然後咱們在這兒吃飯他過來要飯吃就能抓個俘虜,都能立功。
胡雲貴:我們的兵力對比上我們人那是20:1,大炮15:1,飛機好像9:1全部我們都是佔了優勢,鼓舞我們的士氣。
陳曉楠:1979年2月7日,法新社河內報道,越南對於鄧小平最近連續發出的威脅保持沉著,表示決不驚慌,2月10日,香港《遠東經濟評論》的文章說,中國在邊境一帶集結了16軍隊,700架飛機和大量裝甲車輛大炮,中國人是認真的,他們花了那麼大力量不僅僅是要嚇唬越南,他們會付諸行動的,與此同時中國的《人民日報》新華社也在不斷地發布越軍邊境的新聞,每一方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按既定的軌跡運行,而這一切的合力最終無可避免地走向了2月17日。
1979年的2月16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斗,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全世界戰爭開始了,中國軍隊師出有名,攻其有備,先提醒觀眾注意,然後再開打,也正是應了鄧小平所說的懲罰之意,從戰術上來說,中國也沒厚道到把每一拳都通知對手的程度,那為什麼選在2月17號呢,無法得知其中奧秘,總之就是在那個星期六的凌晨在中越兩國綿延500公里的邊界線上,中國軍隊九個軍,分成東西兩線,分別從廣西和雲南出發了。
解說:丁在先是原42軍坦克團的團長,像他這樣一個處於最前線的中層指揮官竟然是在開戰的前三天才知道真的要打仗了。
丁在先:14號的晚上下達作戰任務,當時是華國鋒好像說了這么幾句話,那既然是大家認為都需要打,那就打吧,原話就是這樣講的,那就打吧。
解說:1979年2月14日,中央軍委命令全軍進入一級戰備,箭在弦上,從將軍到士兵所有的神經都綳緊了。
黨躍安:我們打仗的時候面向北方,面向天安門宣誓的,願意上前一步死,不能退後半步生。
解說:這是黨躍安所在部隊,也就是42軍坦克團出發之前的誓師大會,雖然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但解放軍傳統的豪氣似乎並沒有衰減半分。
劉軍:我當了八九年兵以後我才打的仗,我感覺到當兵就應該打仗,當兵就應該做好准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問心無愧,我應該打。
解說:當一切准備就緒之後,決定性的時刻也就隨之而來,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們後來熟悉的一幕開始了。
黨躍安:我們真的總攻是2月17日早晨6點40分總攻開始了,整個一片天都紅了,梆梆地響,我們的坦克根本不需要開燈了,周圍的民兵跟步兵像我們趕集那樣多人,那個時候打了很(激烈),八點多鍾那時候已經天亮了,我在那兒看,出來看,我們坦克已經上不去,人太多,沒辦法開動,只能停著原地待命。
胡雲貴:對,亮光,大炮,什麼炮都往越南前線都轟,半天紅的,好厲害的,那時候我們坦克就慢慢往前移,步兵就往前沖了。
解說:用軍事術語來講這叫炮火准備,先把敵方的防禦工事進行地毯式破壞,緊接著步兵、坦克兵等各兵種就開始進入真正的戰場。
胡雲貴:那天晚上我基本上沒睡覺,全部喝咖啡,吃壓縮餅干,那咖啡每人泡了以後放到水壺裡面裝著,那天晚上上面有軍情了,叫你們喝咖啡,意思就那天晚上基本上不睡覺,睡不了覺了。
解說:其實不用咖啡,戰士們也根本不會睡著,大家都是沒有真正打過仗的新兵,如今大戰在即,腎上腺素的刺激使他們徹夜不眠。
胡雲貴:17號早上就很緊張,可是我們心裏面也有點(擔心),反正當兵的,開始好多兵員也有點害怕,還沒進國界就很多傷員抬出來,結果我們慢慢慢慢慢慢進去以後,大家戰士們的心情也不怕了,反正當兵就要聽命令,犧牲就犧牲。
黨躍安:八點多鍾那時候已經天亮了,我在那兒看,出來看,我們坦克已經上不(去),人太多,沒辦法開動,就在那兒停著,原地待命,這樣我就在那兒數一下吧,就是我們好奇心嘛,有多少傷兵抬回來,數數數,越數越多,沒辦法數了,我說不數了。
解說:腳還沒有踏出國門,戰爭的殘酷就撲面而來,屍體來自頂在最前面的步兵。
胡雲貴:步兵速度太慢,步兵頂不住他們,頂不住他們的力量,我們機械化部隊配合他,步兵進去多少打多少,早上天蒙蒙亮,步兵打得太慘以後那個兵沿著水溝裡面像泥鰍一樣慢慢前進。
解說:很艱難很慘烈,但擋不住剛剛接觸戰火的年輕人的熱情,他們都有自己的使命需要完成,42軍坦克團的任務是穿插,他們將與兄弟部隊一起從側面快速抵達第一階段戰斗的目標之地,80公里外的越北重鎮高平,目的是斷敵退路,阻敵增援,上級給他們的時間是三個小時。
丁在先:我們從我們整個路線來講,如果到高平來講,三個鍾頭那就是沒有什麼問題,三個鍾頭可以到,那是按照平常行軍那當然可以,但是你作戰就不同了。
解說:高平是越南高平省的省會,越北重要的軍事要地,它也是這次戰爭第一階段的重要戰略目標,1979年2月17日上午7點40分,丁在先帶領他的坦克團出發了,迎接他們的將是不曾預料的磨難。
陳曉楠:要到達戰略目的地高平,第一步就是要攻破離邊境最近的第一道關口東溪,從廣西布局到越南東溪直線距離只有20公里左右,但是兩地之間是數不清的崇山峻嶺和懸崖峭壁,沒有完好的公路可走,沿途還有橋梁六座,其中五座木橋坦克是不能通行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丁在先和他的坦克團將會如何解決這天大的難題呢?
據說在中越開戰之前,越軍內部有這樣一句名言,說一個越南兵能對付十個中國兵,我們當然可以看作是越南人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不過在當時越南當局以及越軍的自負心理呀也卻有其物質基礎,1973年美國敗退越南之後,越南繳獲了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這時候的越南本應該利用戰後和平和良好的國際以及周邊的環境大力發展經濟,獲得休養生息,何況1978年越南還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災,少收了糧食430萬噸,但他們選擇用軍事擴張來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窮兵黷武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一面擴大侵柬戰爭,一面加劇中越戰爭的沖突,那麼按照常識兩面作戰越南應該是盡力避免的,尤其是應該避免過早的和中國沖突,但利益使然,越南不得不鋌而走險公然和中國對抗。
丁在先:這個路呢實際上也就是剛剛有一個坦克寬,那個橋啊我們那個坦克壓在橋上那個履帶兩邊履帶還架空了十公分二十公分,就是說它這個路很窄,所以像這種大機械部隊行動來講它確實受到很大的限制。
解說:按照我方指揮員的理想設計,行進中用坦克做主戰武器,以坦克上的重炮代替自行火炮,直接攻擊敵人的據守岩洞,用我之所強攻敵之所強,以硬打硬,掩護步兵攻佔陣地,為此,在進攻高平的過程中前後投入了300輛坦克,但是一個沒有料到的局面是越北地形的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了想像。
黃慶祝:雖然做過很多演練、演習、訓練、模擬,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有幾個地方來說不是說想像的那樣,因為那個地形太復雜了。
胡雲貴:剛開始很慘,最後一路慢慢地進去,因為越南那個路很小嘛,坦克都要擠一擠才能進去的。
解說:打仗不是逛街慢點就慢點,42軍坦克團的士兵們陷入了巨大的焦慮之中,腳下道路無法行進,前有越軍的火力阻擊,後有命令在身,三小時到達高平的任務不可能實現了,而實際上三個小時的時間丁在先的坦克團基本上只走了一公里多的路程,更要命的是一公里多之後隊伍完全停了下來。
黃慶祝:進去以後大概也就是一公里多,沒有多遠,入城以後就進一個口子,剛過不去的時候那石頭兩邊都是石山一個小口子,最後坦克過去以後很麻煩,基本上就是坦克把它撞,撞了以後坦克過去了,就是一個口子,過去以後由於我們前面還有一個營的59式坦克是北方的,它在我們前面開路,它在前面過個小橋的時候那個小橋是承不起坦克的。
解說:那是一個狹小的河谷,一座小橋橫跨上面,但是橋的寬度顯然還沒有坦克的車身寬,坦克想要通過必須涉水而行。
黃慶祝:那小橋是承不起坦克的,它就走河邊右邊過去的,橋的右邊過去,步兵可以走,它因為前面過去了幾台坦克,後面我們也沿著它這個路線走以後,不行,我們就2號車,應該是說2號車,第1號車是向導車,第2號車也就是排長車,接著就陷了。
解說:一輛坦克陷到了河裡,而沉陷的地方正是唯一可能通過的地方,這么一來,後面的100多輛坦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工兵在努力修復,而時間卻在無情流逝。
丁在先:平常咱們走,在公路上走,這個地方不能過我走那邊,那地方不能過我可以往這兒錯開,這個就不行了,它錯不開,只能從那一個地方過。
黃慶祝:我記得就是我們當初來說陷了車就過不去,過不去以後我們就我下車我就是到車上拿鋼絲繩,往後拖,就掛,反正頭上來說那時候就是說純粹的就是說像過年放鞭子一樣,那隻看到那時候也沒有想到這么多,什麼也沒想,反正就是什麼也沒想,反正就扛木頭啊,那麼粗的木頭,扛木材呀,背鋼絲繩啊,就是搞反正就是搞,就是為了把這個拖下來,就想把它拖下來後來發現不行,那個地方太復雜了。
解說: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丁在先實在等不起了,他只好犧牲這輛坦克,把已經沉陷的坦克車填充到河中,後續坦克壓著它前進。
丁在先:最後把我們一個坦克填到里邊去,把一個車放到河的裡面,然後其他的車輛沿著這個坦克的履帶上過去這樣,到了下午四五點鍾才過了那個河,然後才靠松山才往東溪走,在這兒就耽誤了一天。
解說:原本任務是三個小時穿插80公里,結果花了一整天只前進了幾公里,並且還損失了一輛坦克,這就是丁在先所率領的42軍坦克團在戰斗第一天的表現,當然阻止他們的不只是惡劣的自然條件,無處不在的越軍火力成為了他們前行的另一個巨大障礙。
丁在先:從越南這個戰術來講,實際上它用的還是一種游擊戰術,那一種戰法,它是派一個防坦克的部隊一個小型的也不怎麼大,就是採取這種節節阻擊破壞道路這么一種辦法,那麼這樣就跟我們要高速快速穿插到位置,那這就很顯然這東西很難實現了,為什麼呢,這個路又展不開,你只能在那個路上走,別的什麼地方你都去不了。
胡雲貴:1966年我們在抗美前線幫助它一起打美國,十三年的變化,它跟美國打了十三年,它對內地的攻防設施全民皆兵它是很有一套的,很有機制的,所以我們這一點呢還是要重視一點比較好。
祝安:好像看過電影,正規部隊跟正規部隊打一樣,你一打它它沒了,不知道跑哪去了,老百姓全部在山洞裡面,山洞裡面就有十來個正規部隊(士兵),越南的在那守著,你不能出來,出來就打死你。
解說:越南人全民皆兵,從一開始就被丁在先和他的坦克團製造了巨大的麻煩。
祝安:民團,好像以前我們中國保安隊一樣的,好像有一個13歲的(小孩),打掉我們團三輛坦克,有蘇聯給他那個冰雹式火箭筒,它可以接起來的,一個人可以背三十發子彈,它打到坦克後呢產生高溫高壓,引爆坦克裡面的炮彈。
黃慶祝:游擊戰原本是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看家本領,後來在同志加兄弟的年代呢中國軍隊就把這個戰術向越南人傾囊相授了,而到現在當年參加越戰的士兵們也都不得不承認當時的越南兵的的確確是學到了游擊戰的全部精髓,而復雜的越北山地也的的確確是開展游擊戰術的天然的絕佳之地,42軍坦克團的團長丁在先是從解放戰爭當中成長過來的老兵,不過即使是經過戰火洗禮的他後來也承認第一天確實是有點被打蒙了,後來的他,他和他的部隊不得不調整心態,來重新面對這場戰爭,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將會繼續關注坦克團的坎坷命運。
4. 越南語難學嗎應該怎麼學好
一、不是很難學,越南語的實質其實就象我們的漢語拼音再加上聲調,但它們沒有漢字。現代越南語的發音以河內腔(北方方言)為標准。但是不少的海外越僑說的是西貢(南方方言)腔的越南語。海外的越南語媒體多數都用西貢腔廣播。河內腔跟西貢腔主要差別是在聲調和捲舌音上。
二、如何學好越南語:先寫口語問題,再寫文字結構和翻譯問題。對學越南語的人來說,口語比文字難學。
困難的原因 學越南語在語音上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音素多,且大多陌生,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一道難關。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26個字母,48個音素,而越南語呢?越南語有29個字母,149個音
素,是英語的三倍。對於任何一種語言來說都一樣,音素越多,讀音就會分得越細。在越南語的149個音素中,有些是和英語、漢語相同或相類似的,這些音素對
中國人來說還是容易掌握的。而越南語的音素中大部分是英語、漢語所沒有的,有些盡管書寫形式相同或相類似,讀音也不相同。所以,對中國人來說要想學好,掌
握好而且能運用自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以下是越南語的音素表,在音素下面畫橫杠的是英語,漢語里所沒有的。
單母音:a ă â e ê i o ô ơ u ư y
單母音後加輔音: ac ăc âc ach am ăm âm an ăn ân ang ăng âng anh ap ăp âp at ăt
ât ec em en eng ep et êch êm ên ênh êp êt ich im in inh ip it ơc om on
ong op ot ôc ôm ôn ông ôp ôt ơm ơn ơp ơt uc um un ung up ut ưc ưng ưt
二合母音:ai ao au ay âu ây eo êu ia iu oa oe oi ôi ơi ua uê ui uy ưa ưi ưu
三合母音:iêu (yêu) oai oao oay oeo uây uôi uya uyu ươi ươu
復合母音後加輔音: iêc iêm (yêm) iên (yên) iêng iêp iêt (yêt) oan oac oach oang
oanh oat oăc oăm oăn oăt uân uât uôc uôn uông uôt uynh uyên uyêt
ươc ươn ương
ươp ươt
輔音: b c ch d đ g (gh) gi h k kh l m n nh ng (ngh) p ph qu r s t th tr v x
對於中國人來說,剛開始接觸和學習越南語時,這些音素所造成的困難還是不少的。有些人一時不知道如何去適應,有些人因方法掌握得不好,導致有些音發不了或發不好,最終影響到學習的興趣和開口的信心。
2、語言組合頻率過高,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二道難關。和漢語一樣,越南語幾乎都是以單音節詞的形式出現,且有6個聲調(漢語是4個聲調)反復出現和變化於逐
一音節之中。這對學習者來說,要想說好越南語所要遇到的困難是不言而喻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例,英語是
「people』s+Republic+of+china」共8個音節,需要4次組合,而越南語則是
「Nước+Cộng+Hoà+Nhân+Dân+Trung+Hoa」共7個音節,需要7次組合,加之7次聲調變化,
共出現的組合頻率達14次之多。以英語的4次組合頻率與越南語的14次組合頻率相比,大家既可知道學越南難在何處矣。
3、聲調的問題。這是學越南語的第三道難關。我們都知道,英語只有語調而沒有聲調,語調是可以由說話人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來自行掌握的。例如:英語的
「Be carefull」(小心),正確的發音是「Be'carefull」,而說話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說成「'Be carefull」或「Be
care'full」時,雖然不夠准確或錯誤,可是,聽說人也能明白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對於有聲調的語言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以漢語為例,「小
心」只能讀成「xiăo xin」,對沒有聲調的語言國家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會在聲調的問題上犯錯誤。例如,他們時常會把「xiăo
xin」讀成「xiao xin」(肖心)或「xiào xin」(笑星),意思就完全錯了。以越南語的為例,「cẩn
thận」(小心),有的人也會因一時把握不好而讀成「cân thận」或「cân thân」等,意思也就完全錯了。
聲調易混的問題在這里也值得一提。越南語共有6個聲調,它們分別是:平聲、銳聲、玄聲、問聲、跌聲、重聲,越南語的讀法依次是:dâu ngang,
dấu sắc(/), dấu hugền(\), dấu hỏi(?) ,dấu ngã(~), dấu nặng(.)
。在這6個聲調中,有兩組聲調對中國學生來說時常出現易混的情況。例如:銳聲和跌聲,即「/」和「~」,玄聲和重聲,即「\」和「.」。它們的區別在於:
銳聲「/」調輕銳,而跌聲「~」的調是在銳聲的基礎上「跌浪起伏」。這里以「đá」(石頭)、「đã」(已經、曾經)為例。如果「đã」沒有「跌浪起伏」
則會讀成「đá」,意思就不同了。比如「đã đi」是「已經去」,「đá
đi」則是「踢出去」。玄聲(\)和重聲(.)兩個聲調的關系也是一樣的。例如:「Lợi nói 」(阿利說),「Lời nói」(說的話),如果聲調未能按要求去把握好,那麼,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不同了。
4、方言
越南語主要有北部方言、北中部方言、南部及南中部方言,以北部河內方言為標准語。其餘兩種方言有部分語音的變異,但語法結構相同,詞彙差異不大,可以互通。
語音
越南語語音包括單母音11個,輔音25個, 構成162韻;輔音韻尾有-m、-n、-嬜、-p、-t、-k等音。各音節之間界限分明。聲調起區別詞義的作用。標准語有平聲、銳聲、玄聲、問聲、跌聲、重聲 6個聲調。但在北中部和南部及南中部兩種方言中各有 5個聲調。六聲又可分為平、仄兩類,平、玄兩聲為平,其餘四聲為仄,用於詩律。
文法
越南語是一種孤立語,以不變的根詞的詞序和虛詞來表示語法關系。句子的主語在謂語之前,賓語和補語在動詞之後,名詞修飾語一般在名詞之後,但數詞、量詞修飾語在名詞之前。詞序或虛詞改變後,語義也隨之而變。
詞彙
越南語構詞的主要特點是每一個音節常常是一個有意義的單位,可以獨立使用;這些單位又可作為構成多音節詞的基礎。絕大部分多音節詞是雙音節。在殖民主義統治時期進入越南語的法語詞語(主要是科技詞語)繼續保持其原有的音節。在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越南語從古漢語和現代漢語不斷地直接借用或改造使用大量詞語。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占相當大的比重。
5.可藉助網上的視頻以及報班學習。
5. r高地背後的真實事件解密
《R高地》背後的真實事件解密:多名士兵離奇失蹤!倖存者雙目失明。
在越南胡志明市西南部8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小島,清朝時期,這里有一個湖,當時有大量被屠殺的越南人的屍體被埋葬在這個湖裡,屍體數量之多,把整個湖都給填平了。後來人們給這個充滿血腥的凄慘之地取名為「R高地」,又名羅密歐點。
在越南當地,「R高地」是一個充滿詭異陰森的恐怖之地,當地人沒人敢進入那裡。而在二戰時期,這里更成為士兵們談之色變的地方。
從1963年到1972年九年間,抱美國大腿的韓國先後投入了32萬兵力參戰,他們有「猛虎」和「白馬」兩支精銳部隊。在圍繞「R高低」作戰時,經常發生士兵失蹤的詭異事件,一開始由最初失蹤幾個人,隨後失蹤整個排,最後乾脆是一個連一個連的失蹤。而這里的失蹤,是徹徹底底的失蹤,絲毫找不到任何蹤跡。
這其中唯一的線索就總部是在六個月時間內,接收到的失蹤人員發來斷斷續續的求救信號。而在軍方派出精銳部隊「猛虎」前去救援後,竟然也離奇的失去消息,過了一段時間,總部再次接到信號,而這個求救信號,正是先前派去救援的部隊發回來的。
整個事件透露著詭異的恐怖氣氛,令士兵們人心浮動情緒不安,這一系列事件更是引起了當時的韓國朴正熙的恐慌,於是,下令派出特種部隊前去調查,而這件事的調查結果,更是被韓國軍方例為「最高軍事機密」進行了封存。
隨著時間的流逝,「R高地」事件被解封,在那批前去調查的特種兵隊伍中,只有一人生還,回來後已雙目失明的他講述了他們一行人在「R高地」的恐怖經歷。
九年間失蹤上千人,詭異的越南「R高地」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在韓國軍方派出的最後一批特種部隊調查後,「R高地」事件走進了大眾視野,據唯一一位生還的士兵說,他在那裡見到了比敵人更可怕的東西。
九個士兵來到「R高地」入口,這里亂石堆砌雜草叢生,和一般的野地並沒有什麼區別。但在茂密的草叢中,一個士兵發現一塊石碑,上面赫然寫著「手染血者不歸」六個漢字。
石碑上為何會是漢字呢?因為在歷史上,越南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在唐朝被稱為交州,直到唐朝末年,一個叫吳權的發動,一場大名鼎鼎的「白藤講之戰」過後,越南成國史稱「吳朝」。所以越南使用漢字的歷史非常久。
而漢不漢字的不重要,反正這幾個韓國士兵也不認識,於是,幾個人走進了「R高地」,剛一進去,他們瞬間被一團濃濃的迷霧包圍。
但緊接著,前方傳來了槍聲,子彈朝他們飛了過來,順著子彈的方向他們開始反擊,火光四射,炮火異常激烈,大家以為遇上了越軍,判斷對方至少有十多個人。由於遭遇埋伏,探查小隊絲毫不佔優勢,這時,隊長接過炮筒朝對方開了一炮,才得以平息。他們朝著對面走過去,發現僅有兩個屍體躺在地上,而這兩具屍體根本不像是剛剛死去的。
帶著一頭霧水,他們繼續向樹林深處走去,越走迷霧越濃,伸手不見五指。走著走著,迷霧散去,前方空地上出現一棟樓。這座樓破舊不堪,像是被火燒過一樣,更彷彿是霧氣帶來的。這時天色已晚,士兵們來到樓里休息。
但是在半夜時分,突然又一波美國大兵走了進來,他們說著韓國士兵聽不懂的語言,開始檢查電路,臨走時向他們示意,不要動二樓的房間,因為房間里有他們放在那的裝備。
在這波美國大兵走後,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探查小隊攜帶的電台里傳來了清晰的求救聲,據倖存士兵回憶,求救人說自己就在「R高地」,但是他們四下尋找,這里除了他們幾個就是無盡的黑暗,連只野貓都沒有。幾分鍾後,電台掛斷了。第二天早晨點敏的時候,隊伍里消失了一個家以為他只是外出方便去了,但四下尋找後發現他已經以離奇的方式死了。他掛在窗戶上,死相非常恐怖。
當其中有人想要通過電台聯系總部時,他發現電台竟然故障了,根本用不了。為了不坐以待斃,他們想要盡快離開這里,但是他們好像被無形的牆擋住了路,無論怎麼走,都走不出「R高地」,只能回到原地等待救援。
而到了這天晚上,他們經歷了一生中最恐怖的一幕。
在犧牲了一名隊友之後,探查小隊怎麼也走不出「R高地」的范圍,他們只能保存體力,原地等待救援,而隨著天漸漸地黑了,等待他們的又會是什麼呢?
夜幕降臨,「R高地」的氣氛更加陰森恐怖,那天夜裡,他們從窗子看向外面的空地,一位白衣女子詭異的站在那裡,惡狠狠地頂著這棟樓,彷彿帶著深深的怨念,再抬眼看去,那名女子便消失了。
隨後,隊伍中發生了暴亂,原本相處和諧的士兵們開始互相殘殺,他們像發了瘋一般,端著槍肆意掃射,掏出炸彈將這里炸的一片狼藉。
劇情介紹
1972年,越南時期,在一場中從200名軍人當中倖存下來的崔泰宇(甘宇成飾)中尉常常被惡夢折磨。但是他的歸隊要求卻被撤消,並接到了一個秘密搜索的命令。
1972年2月2日晚,這天和往常一樣,在通訊部隊的無線機上傳來尖叫聲音。6個月前在「R-高地」的作戰中已確認死亡的18名隊員那裡持續發來了救援要求。
這次作戰的目的就是去調查那些悄然無息的隊員們的生死問題。但當崔泰宇帶領士兵抵達此地時,一連串的恐怖事情發生了:許多韓國軍人的身影在「R-高地」出沒,而對於崔泰宇一行人來說,他們無法辨別這些時隱時現的身影,是真人還是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