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的本科畢業生居然是叫「舉人」,越南是在延續我們的歷史嗎
我覺得是在延續我國的儒學。因為長久以來越南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
『貳』 兩漢時期對越南的關系
大致是西漢時期的」南越「國。
南越國又稱為南越或南粵,在越南又稱為趙朝或前趙朝。
南越國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於嶺南地區的漢朝境內的割據政權,國都位於番禺(今中國廣州市內),疆域包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分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小部分地區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國是秦朝滅亡後,由南海郡尉趙佗於前203年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後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國曾先後兩次臣屬於西漢,成為西漢的「外臣」。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被漢武帝於前111年所滅。南越國共存在93年,歷經五代君主。
南越國是嶺南地區的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它的建立保證了秦末亂世嶺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來源於秦朝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生產技術,使嶺南地區落來的政治、經濟現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國君主推行的「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和南越國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並使漢文化和漢字得以傳入嶺南地區,改變了嶺南落後的文化狀況。
南越國自前196年第一次向漢朝稱臣後,共經歷了兩段臣屬和兩段抗衡的時期,一直到前111年被漢武帝所滅。
南越國首次臣屬於漢朝是從前196年漢高祖派陸賈出使南越國,趙佗接受漢高祖的印綬開始,一直到前183年為止。在這個臣屬期里一方面雙方的政治、經濟來往不斷,兩國都有收益,通過貿易,中原獲得了南越國的特產,南越國獲得了中原的鐵器、馬牛等。另一方面,兩國又在互相提防,在兩國交界的關口互相都有重兵布防。
南越國首次和漢朝抗衡是從前183年呂後對南越國實行禁絕關市的經濟封鎖,趙佗和漢朝絕裂開始,一直到前179年為止。在這段時間里,趙佗脫離漢朝,公開稱帝,並出兵攻打漢朝的諸侯長沙國,呂後亦派大將和軍隊前去和南越國交戰。在這場戰爭中,因為南越國的軍隊成功阻止了漢朝軍隊的南下,使南越國的聲望大增,連閩越、西甌和駱越都紛紛歸屬南越國。
南越國第二次臣屬於漢朝是從前179年漢文帝派陸賈第二次出使南越國,趙佗再次去帝號歸復漢朝開始,一直到前112年為止。這段臣屬期維持時間非常長,共經歷了四代南越王,總共60多年。在這段時間里,除了開國君主趙佗外,其餘君主都比較平庸,沒什麼建樹,對漢朝的依附也越來越深。第二代南越王趙眜在閩越侵犯南越時,甚至把漢武帝搬了出來,讓漢武帝出兵來對付閩越。此舉使趙佗時期就已經役屬南越國的閩越,和南越國脫離了役屬關系,而直接受制於漢朝中央,使南越國實際上被孤立起來。
南越國第二次和漢朝抗衡是從前112年丞相呂嘉反叛,殺第四代南越王趙興、樛太後和漢朝使者開始,一直到前111年南越國滅國為止。此時的漢朝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強大,曾在北方數次大敗匈奴,迫使匈奴遠走漠北。而此時的南越國內部分裂,樛太後和呂嘉之間的矛盾非常深,並最終導致了他們之間的互相殘殺。所以這次南越國的反叛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被漢武帝大敗,最終滅掉了南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