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有哪些主力艦艇
越南還有一款波克級導彈快艇,注意是波克而不是伯克。這是基於Project 1241RE的大幅度改進型號,修改按照越南的要求強化了多用途能力,現役一共8艘。艦載武器包括1門59倍口徑的AK-176M型76mm自動艦炮,1門6管AK-630S型30mm近防艦炮,1座Igla-1M近程艦空導彈發射置(備彈12枚),2座4聯裝Kh-35 Uran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挺12.7mm機槍,具有布設水雷的能力,綜合性能超過了閃電級導彈艇。越南還裝備了6艘基洛級潛艇,它因非常安靜而被媒體稱為大洋黑洞。可發射「俱樂部」潛射導彈,是中國海軍的主要威脅,戰力不可小覷。目前越南海軍雖然仍停留在近海護衛艦上,但是越南海軍艦隊小而精,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哪個也都不缺,並且越南海軍已經准備向俄羅斯購買性能更加優越的22350型護衛艦以來增強越南海軍的戰力,所以越南海軍一樣需要得到中國的重視。
⑵ 越南別佳級導彈護衛艦和朝鮮羅津級導彈護衛艦 哪個更強
朝鮮的羅津級更強
因為別佳級裝備的武器完全是火炮以及魚雷
而朝鮮羅津級還有2枚冥河反艦導彈
二艦都是忽略防空的設計
別佳級在面對2枚反艦導彈來襲時只有死路一條
⑶ 越南海軍實力
越南海軍創建於1955年,是一支以輕型裝備為主體的近海防禦型海上力量。目前其總兵力有4.2萬人(其中海軍陸戰隊3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海軍現役主戰裝備包括袖珍潛艇2艘,護衛艦5艘,輕型護衛艦艇6艘,巡邏艇、導彈艇和魚雷快艇等合計45艘,兩棲戰艦艇36艘,獵/掃雷艦艇13艘,軍輔船18艘,共計125艘,總噸位約5.1萬噸。主戰飛機包括2架M-28海上巡邏機、3架Be-12遠程反潛順察機等。
裝備清點
越南海軍的現役主戰裝備雖然種類齊全,但絕大多數是由蘇聯於20世紀七八十年代援助而來的,或是美國20世紀40年代生產的裝備。例如5艘「別佳」級護衛艦,是陸續在1978~1984年間引進的,3艘美製1-150級和511-11528級坦克登陸艦均為20世紀40年代前期產品,已很少在海上活動。此外,越南艦艇的噸位普遍較小,除了「別佳」級護衛艦的噸位達到千噸以外,其它艦艇(登陸艦除外)的噸位最大不超過600噸,小的只有幾十噸。雖然越南對一些艦艇進行了改造升級,但由於這些裝備服役年限長,普遍老化,零備件嚴重不足,因此明顯影響了越南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
在現役的100餘艘水面艦艇中,攜載的武器以各種口徑的艦炮為主,只有5級19艘艦艇裝備有反艦和防空導彈,如2艘BPS-500級輕型護衛艦裝備有最大射程達130千米的2座4聯裝SS-N-25反艦導彈以及SA-N-10防空導彈24枚。SS-N-25是蘇聯在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一型遠程、多用途亞音速反艦導彈,射程5-130千米,飛行速度0.9馬赫,飛行高度5N10米(末段掠海)。由於該型導彈飛行高度低,本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小,使敵艦難以發現和攔截,故而易於達成攻擊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可見,越南海軍水面艦艇具有一定的反艦,潛和防空作戰能力,其反艦作戰半徑最大可達130千米。SA-N-10是蘇聯20世紀80年代由陸用SA-16低空、超低空防空導彈系統移植而來的產品,屬第二代防空武器,飛行性能優良,具有較大的作戰空域,最大射程5000米,射高3500米,最大速度1.7馬赫,採用紅外製導,單發殺傷概率0.6。
裝備防空導彈的共4級11艘艦艇,除BPS-500級外,還有「毒蜘蛛」級輕型護衛艦、「光明」級巡邏艇、「大胡蜂」級導彈艇等,分別裝備了SA-N-5和SA-N-10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SA-N-5主要用於對付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飛行的空中目標,保護艦船自身免受空中襲擊,最大射程6000米,射高30-2300米,最大速度1.5馬赫,採用紅外被動尋的制導,單發殺傷概率0.5。
5艘「別佳」級護衛艦是其主戰裝備,不過未配備反艦和防空導彈,攜帶的武器主要是406毫米或533毫米魚雷、反潛火箭彈和76毫米艦炮。魚雷和艦炮的最大射程為15千米,反潛火箭深彈的最大作戰半徑為6000米,具有中近程反艦/潛作戰能力。
水面戰艦在防空作戰中,以各種口徑的艦炮為主,艦空導彈為輔,具有有限的近程點防禦作戰能力。如「別佳」級護衛艦裝有2座雙聯裝76毫米炮,BPS-500級輕型護衛艦有1座76毫米炮和1座30毫米AK-630炮。這些艦炮基本上都由蘇聯生產,主要承擔近程防禦作戰任務。其中以6管30毫米AK-630炮最為先進,達到了20世紀80年代水平,射程2000米,射速3000發/分,能形成密集彈幕,不僅能反低空飛機,也具有較好的反反艦導彈能力。其餘艦炮多為20世紀60年代水平。
目前,越南海軍尚無潛艇部隊,2艘微型港艇水下排水量僅為110噸,即使可能各裝2具輕型魚雷發射管的說法屬實,其作戰能力也極為有限。
海軍的空中裝備為2架M-28海上巡邏機和3架Be-12遠程反港,偵察機。M-28的速度335千米/小時,升限4200米,航程1365千米。其ARS-400雷達系統可進行360°搜索和偵察,探測160千米外的目標。Be-12的速度為608千米/小時,升限達11280米,航程7500千米。該機可攜載包括深彈、水雷或魚雷等共計5噸的攻擊武器。但由於數量有限,越南海軍的空中作戰能力明顯不足。
然而,由於近年來越南非常重視對海洋權益的爭奪,因此其海軍的後勤裝備現代化步伐明顯較快,其軍輔船的數量在南海周邊國家裡屬於較多的,主要有3級20艘在役,其中包括2座浮船塢。此外還有2艘YOG-5級駁船、1艘海洋拖船和10艘港口拖船等。這些軍輔船很大一部分是越南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根據「自立自強」、「自主造船」的思路自行建造的,國產化水平較高,減少了對外國裝備的依賴,同時也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總體來說,越南的海軍支援保障裝備建設水平較高,能夠形成有效的海上支援保障能力。
主要海軍基地
越南海岸線總長約3260千米,共有大小港口約60個。海軍主要分駐4個基地和5個軍商合用港口。
峴港基地峴港基地是越南海軍三區司令部駐地,位於越南中部峴港灣內,其水域面積約106平方千米,水深lO米以上。峴港灣三面環山,地形隱蔽,便於組織對海對空防禦。海軍基地位於峴港灣東南觀象島東南部港灣內,有4座碼頭。港區東部有越南海軍X50修船廠,可修理350噸以下的小型船艇。峴港也是商用港,有4個萬噸級深水泊位。峴港基地扼守北部灣口,可對我海南島南部海區和西沙群島構成威脅。
金蘭灣海軍基地越南海軍四區司令部駐地,水深港闊,是越南最優良的深水港,且地形隱蔽,避風條件好,便於組織對海對空防禦。金蘭灣水域總面積約98平方千米,其中內港約45平方千米,水深8~15米,軍港位於內港東北之金蘭。內外港共可容40艘4萬噸以下的大型艦船和100艘運輸船。金蘭灣基地扼馬六甲海峽至巴士海峽航道要沖,距我南沙群島較近,素有「東南亞心臟」之稱,也是越南海軍對侵佔並駐守南沙島礁部隊實施物資補給和人員輪換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
海防港海防港海軍基地為越南海軍最高指揮機關及海軍一區司令部駐地,也是越南海軍艦船在北部沿海停泊、補給的主要基地。海防港位於越南北方格禁河口下游,為河口港,是越南首都河內市的海上門戶,由軍港和商港兩部分組成,也是僅次於胡志明港的第二大商港。主航道水深5~15米,萬噸艦船可全年通航。2006年初,越南政府計劃在海防市耗資5億美元在河內以東120千米打造越南第二深水軍港,2007年初開工。新港口佔地約3萬公頃,一旦建成,將能停靠4萬噸級的戰艦和40~60艘水面艦艇及潛艇的能力,成為繼金蘭灣之後的越南第二大海軍基地,不僅緩解了越南戰艦只能停靠在南部金蘭灣基地的 困境,而且還極大地加強越南海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越南軍隊戰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同時也達到加強對南中國海海域監控力度的目的。
胡志明海軍基地位於越南南部西貢河下游胡志明港,與胡志明市相連,是越南海軍護衛艦等主戰艦只的主要基地,駐有越南海軍司令部前線指揮部。胡志明港為河口港,水域面積1.23平方千米,水深8-16米,分軍港和商港兩部分。軍港碼頭集中在西貢河西岸銅象以北,有各型碼頭19座,最大可停泊萬噸級的艦船。軍港區西岸有巴山海軍造船廠,是越南最大船廠之一,能修理7000噸級艦船。
即將獲得的新裝備
越南政府在《越南2010年前軍事戰略》中明確提出,未來越軍武器裝備建設工作重點之一是增強海軍戰斗船艇、岸艦導彈和巡邏機的機動能力和火力系統,購進導彈艇和岸艦導彈等,並聲稱裝備的更新換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屆時海軍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接近現代化海軍的要求。
根據越俄兩國2007年初簽署的協定,俄將在2010年前向越南海軍交付2艘造價高達3.5億美元的「獵豹」3.9級護衛艦。此外,俄國防部原則上同意越南造船廠不久將自行建造2艘該級艦,屆時俄方將向越南提供必需的組裝零部件和必要的技術支持。
「獵豹」3.9級護衛艦是俄研製的11661型軍艦之一,能夠搜索、跟蹤和打擊所有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標,具有艦體堅固、造型獨特、雜訊和輻射小、航速快、續航和隱身能力強、火力強等諸多優點。該艦長102米,寬13.6米,吃水4.4米,滿載排水量達1930噸,動力裝置採用7375馬力的61D型柴油機,航速達到26節,自航能力達到20晝夜,以10節速度行駛航程可達5000海里,人員編制110名。艦上裝備有射程達130千米的2座4聯裝KH-35E反潛導彈系統,1座雙聯裝射程為15千米的SA-N-4防空導彈;1座AK-176型76毫米艦炮:2套533毫米雙管魚雷發射裝置: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備有水雷48枚等。艦艉甲板上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機。
與此同時,越南還十分重視發展國內造船工業,不斷提高裝備自製能力。如經俄羅斯同意,越南從2007年起開始在本國造船廠自行建造10艘俄制「閃電」級導彈快艇。該艇滿載排水量超過550噸,最大航速38節,裝備有「天王星」反艦導彈、12枚攜帶型「針」式防空導彈、1座76毫米AK-176艦炮等。該艇對氣候的適應性很強,具有三防能力,並將裝備專門的設備對付感應水雷。
⑷ 越南海軍獲贈艦艇浦級
越南海軍獲贈艦艇浦級。
越南人民海軍的浦項級HQ-20(前ROKS Yeosu「PCC-765」)水兵們正檢查他們的工具箱。這些人站在為12.75英寸/324毫米魚雷製造的三管Mk 32 SVTT旁邊。海軍主要使用21英寸/533毫米和16英寸/406毫米魚雷。
越南人民海軍獨特的混合動力戰艦之一,同樣也是少有的大型水面艦艇。雖然近年現代更新換代的步伐加快,想全面替換當前的裝備還是件遙不可及的事。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錢的問題。
HQ-20最初是韓海軍的PCC-765「麗水」(Yeosu)。「麗水」(Yeosu)的基本武器裝備基本將該艦艇定義成一艘炮艇(原文這個講,其實還是有歧義。),主要以火炮攻擊對手。但進入越南後,在其艦艇上安裝了兩個Kh-35四發射器後,HQ-20現在是一艘導彈艇。
HQ-20肯定是增強了水面部隊的護航與打擊能力,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韓國艦艇的加入使越南成為少數同時使用AK-176和奧托·梅萊拉(Oto Melara)火炮系統的海軍之一。不同的武器系統就是新的問題。韓國贈送的這兩艘艦艇都使用76毫米口徑奧托火炮。似乎,我們又看到精明的韓國在商業中的深謀遠慮。
越南人民海軍浦項級HQ-18上的奧托·梅萊拉(Oto Melara)(76毫米)和Sea Vulcan(20毫米)炮塔的特寫(兩艘軍艦武器略有不同,在圖中我們可以發現)。
在這里,我們看到前韓國護衛艦停泊在一艘別佳級(PETYA)護衛艦旁邊(別佳級除了前主炮外,最有標志性的武器RBU-2500反潛火箭彈)。如今,海軍服役兩艘HQ-18和HQ-20軍艦。他們應該是高興,還是擔憂?
面對問題,有人半開玩笑的說這個就如同,「想去酒吧喝點伏特加,同時,也可以去喝點燒酒。」當然,這一切都是多餘的擔心,該艦艇已經在越服役多年,之前遇到的問題,已經在這么多年內得到完善與解決。在韓國浦項級護衛艦(HQ-18)與(HQ-13)後面是佳級(PETYA)同級別艦艇(HQ-15)
目前,海軍(HQ-18和HQ-20)。這些船隻在韓海軍中廣泛地使用,屬於非常成熟的艦艇,它們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越南人民海軍人員在一艘前韓國浦項級護衛艦上為Kh-35「Uran」反艦導彈安裝KT-184四單元導彈發射器。在過去,韓海軍為它們都配備了KT-184,但最終都拆除了發射器。
越南人民海軍一艘前韓國浦項級護衛艦的尾部特寫。越南為艦艇裝載導彈並不是我通常認為,使用單獨裝載反艦導彈的方式。越南直接使用發射架整體吊裝的方式進行重新裝填(主要原因是結構問題)。
在尾部,可以看到兩座炮塔:一座OTO Melara(76毫米x 1)和一座Nobong(40毫米x 2)。此外,水手們還為浦項提供了蘇俄軍艦的標志性紅色甲板。
這是一隊來自Vitranschart(越南海運和租船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民兵。他們身後看到越南人民海軍的前韓國浦項級HQ-18。
註:2015年12月,韓國將「浦項」級的5號艦「金泉」號移交給越南,改舷號HQ-18。2018年,「浦項」級「麗水」號移交越南海軍,改舷號HQ-20。
「浦項」級是韓國海軍上世紀80年代開始裝備的一型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200噸,採用燃氣輪機推進,最大航速32節,配備了76毫米艦炮、反潛魚雷和反艦導彈等武器。從2015年起,韓國將一部分退役的「浦項」級護衛艦贈送給越南和菲律賓,贈送之前拆除了反艦導彈,但艦炮和魚雷等武器得到了保留。
⑸ 越南海軍的主力艦艇都有哪些
越南是我國的重要鄰國之一,因其與我國存在南海爭端很多朋友都十分關注它的海軍實力如何。其實不說也知道,越南作為一個小國家,其經濟實力肯定是不怎樣,其海軍實力當然也只是一般般了。現在他們用的多數還是上個世紀的艦只。
越南海軍的艦只主要由中小型護衛艦、導彈艦以及魚雷艇等,這是由其較短的海岸線和近岸防禦策略導致的。主力艦有性能尚算優秀的獵豹級護衛艦、別佳級護衛艦和毒蜘蛛級導彈艇。其中獵豹級護衛艦和毒蜘蛛級導彈艇是從俄羅斯購買的屬於較為新型的艦只,別佳級護衛艦則是屬於前蘇聯時代的產物了。由此可以看出越南海軍的艦只多數以蘇聯和俄羅斯出口的艦只為主,屬於比較老的艦只了,但是配合上較為先進的反艦導彈和魚雷等戰力依然不可忽視。除此以外,越南還有一些美製的登陸艦和護衛艦,不過數量不多。
越南海軍的主力艦艇就是上面這些了,裡面多數是俄制和美製的上世紀艦只。當然,除了這些主力艦外還有不少從別國購買或越南自己生產的巡邏艇等,而且現在越南也正在研製自己的新一代主力艦只,戰力不容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