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79年內賈德人質事件
伊朗否認當選總統內賈德曾參與扣押美國人質事件。
認為內賈德參與了當年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將52名美國人扣為人質長達444天,導致美國與伊朗斷交和凍結伊朗在美國的數十億美元資產。扣押美國人質事件已經過去20多年。上面提到的事件的三個參與者如今已成為改革派人士,譬如米爾達馬迪,如今他主張同美國改善關系,甚至曾表示願向人質道歉。對於那場事件,參與者如今有的認為是正確行動,有的則不然,更多的則認為應當歷史地看待它。
美國試圖干預伊朗政權唄!但這個事件是假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論壇,貓眼看人,都是年輕人討論政治問題的,很有深度!
B.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軍事裝備怎樣
當時我軍的陸軍戰鬥力基本上相當於二戰時期蘇聯、德國的水平,機械化能力不高。師一級重火力是152榴彈炮、130加農炮,伴隨步兵的輕型火炮是60mm迫擊炮、40mm火箭筒,壓制火力是67式7.62mm輕重兩用機槍、56式班用輕機槍。步兵火力是56式半自動步槍,每班兩只56式沖鋒槍。
坦克仍然是59式坦克,越南的部分地區還無法通過,只能使用63式輕型坦克。
以現在的美軍為例,師一級步兵壓制火炮也就是155mm榴彈炮,主要是看誰的火炮能先敵發現目標,先敵進行火力覆蓋,火力覆蓋後能迅速撤離發射區,後方指揮部對前方戰場的動態能及時掌握,這才顯示出強大的打擊能力。
嚴格說,我軍當時的裝備在火力打擊能力上並不弱,主要是指揮協調能力、戰場動態感知能力、前後方通訊能力弱,而軍事打擊能力的強弱正是這些能力所決定的。尤其是通信能力極弱,當時普遍使用80電台,在山區內的傳輸效果一般,穿插部隊經常與後方失去聯系。後方指揮部下達穿插命令後,基本上穿插部隊就完全靠運氣和軍事素質來完成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