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可以說是自從二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了,從1955年開始,直到1975年結束,在這二十年的時間里,越南軍民死亡人數超過160萬,而且還導致1000多萬人無家可歸。
而美軍這邊也很不順,也在這二十年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總計有5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器裝備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里,美國以絕對優勢,重創了北越軍隊,但是美軍始終都不能完成他們的最終目標——消滅北越。
而且美軍還屬於不長記性的那種,忘了在朝鮮被我國志願軍打敗的事實,試圖通過越南作為跳板,進而侵略我國。
對於美國人的陰謀,我國不可能看不透,於是我國開始源源不斷的派兵和物資援助北越,而且蘇聯也為北越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隨著越南戰爭的延長,美國士兵的補給越來越困難,而且美軍的傷亡率也直線上升,甚至在他們國內還出現了“動亂”,比如不斷有民眾遊行反對美國政府的對越戰爭,被逼無奈的美國最後只好宣布從越南撤兵。
而在失去了美軍幫助下的南越,實力遠遠不如北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北越就徹底打敗了南越,實現了越南的統一。
⑵ 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多次對越南出兵,卻總以失敗而歸
越南古代叫安南,曾多次成為中原朝廷的藩屬國,由於該小國地處偏遠,山林茂密,所以朝廷很跟其有過多交集。不過,中國歷史上曾對越南多次出兵,但都失敗了,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話說秦始皇當年修築萬里長城駐兵30萬以防北方的匈奴外族入侵,除此之外還專門派遣大將軍趙佗率領50萬秦軍前往邊遠的南蠻之地(今廣西、越南),設營鎮守。到了公元前209年,時值秦二世執權,由於沉積多年的民怨,導致大澤鄉的農民揭竿起義,反抗秦朝統治的聲浪迅速響遍天下。
縱觀中華歷史,自秦朝到明朝,這些朝代都出兵打過越南,但大部分都是失敗而歸,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的呢?總結有三點:
第一是地形環境問題,從地圖上看越南北部本是熱帶叢林,山多樹茂,野獸頻出,沒有道路可言,這對熟悉地形的越南人來講是優勢,可以夜襲敵軍,又能快速竄入叢林消失無蹤,令中原士兵無法追殺。比如冷戰時期的美越戰爭,美軍裝備先進,具有超多優勢,但是一入越南北部叢林,依舊拿越軍沒有辦法,最終被拖陷進去,無法自拔。
第二:氣候原因,越南全國都屬於熱帶氣候地域,特別是山林里瘴氣極濃,中原軍隊深入過去後,日夜吃喝睡覺都在那裡,導致士兵因氣候問題頻繁發生水土不服病情,而當時醫生術落後,使得小病養成大病,最終士兵作戰能力被大幅度減弱。
第三:來自北方的威脅,細數歷代王朝,其威脅主要都在北方地區,那裡有匈奴、突厥、蒙古部落等,因此中原朝廷需要時刻注意他們的入侵。越南地處南方,有遙遠荒涼,很多時候不易久戰,通常是派一支大軍過去,能贏就贏,打不了就率師回朝,以免耽擱久了,會被北方外族借機入侵中原。
⑶ 哪一個國家被美國打得幾乎亡國,但卻是5000年來最大的白眼狼
越南抗美戰爭,是發生在1955年到1975年的。冷戰期間的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局部戰爭,對亞洲的國際政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同時這次戰爭也是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直接參與的大規模而且曠日持久的熱戰。
越南抗美戰爭期間,越南損失了大概200多萬人,當時美國在戰場上投放橘洞了大量的生化武器,造成了越南人民各種疾病纏身,苦不堪言。越南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等都受到了巨大的災難,慘狀可以說不亞於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
像越南這樣的小國就如同小人一般,為了能夠在大國之間的夾縫中求得生存,一般是不會講節操和底線的,即使昌爛之前被打得頭破血流,現在也都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痛。
⑷ 前往雲南河口口岸,看中越邊境對比,沒想到差距這么大
雲南是我國 旅遊 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憑借出眾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一直都是我國最熱門的 旅遊 省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 旅遊 大省。可是你知道嗎?有很多遊客到雲南 旅遊 並不僅僅只看山水風光和人文 歷史 ,而是將目光放在了邊境小城上面,他們喜歡沿著邊境線行走,感受豐富多彩的異域情調和多元的民族風情。
而 雲南是一個邊境線擁有4000多公里,與寮國、緬甸、越南多國接壤 ,自然成為邊境 旅遊 的不二之選。在雲南目前擁有 25 個邊境縣(市)城,其中比較出名的有 瑞麗、騰沖、河口、打洛鎮、南傘鎮 等,而今天我們要前往的便是河口口岸。
雲南河口口岸是 中越邊境雲南段最大的口岸 ,與越南老街市,谷柳市只有一河之隔。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縣城南端,是滇越鐵路昆河段終點站,而且還是 國家一類口岸 。
自改革開放以來,河口口岸大力發展了港口經濟貿易,與越南老傑省建立了良好的經濟合作關系,帶動了巨大的口岸貿易額。除此之外,河口口岸也成為雲南省知名的 旅遊 景點,每天都有外地遊客不遠萬里前來觀光, 體驗異域風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
河口北站有直達河口口岸的公交車,終點站海關或口岸花園下車便能到達河口口岸。附近有 中越鐵路大橋、河口站、異國風情街、河口起義紀念館 等景點,我們先到河口口岸看一看。
走到河口口岸就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 國門 」,上面寫著「 中國河口 」,在國徽的照耀下十分的耀眼。
更有許多遊客在中越邊境「 中國102號 」界碑前拍照留念,站在元江(紅河)的岸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越南的風光,此刻距離越南只有一架橋的距離,感覺會游泳的人都可以游過去。
我們在河口沿著紅河岸與越南隔江相望,最近的地區便是越南老街市與谷柳市。雖然隔著江河,但是對岸城區的建築清晰可見。還可以看到對面的人在建築中進進出出,也能看到商販推著小車,行人和 汽車 駛過。
不過越南那邊的建築與中國相比明顯要少了許多,也矮了許多,兩邊的差距非常明顯。越南的整體建築更像是我國較發達地區的鄉鎮面貌,零零散散的有幾棟樓房。而中國河口則是一片繁華,高樓大廈密布。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覺得高樓大廈並不代表什麼,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看房高與多。其實小景覺得雖然高樓大廈並不能完全說明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但是它卻可以最直觀地體現出來國家的人丁興旺與經濟發達程度。
而且目前河口口岸雖然我國這邊的遊客雖然比疫情前少了許多,但還是有許多遊客在拍照留念,店鋪也開業了很多家。反觀對面的越南卻幾乎看不見遊客,就連河口口岸最熱鬧的人力車也不見了,我想這也是大國的能力體現吧!
最後小景送給大家一句很喜歡的話:「很多的旅行,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一座城市的風情,領略當地豐富多樣的民族特色。」』這一次的雲南河口之旅又讓我對「 中國心 」和多元民族風情有了更真實的認知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