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為什麼西漢時候統治越南

為什麼西漢時候統治越南

發布時間:2025-08-16 20:14:32

㈠ 越南在古代是怎麼成為中國的領土的又是怎麼分裂出去的現在的那些國家是古中國分裂出去的

秦朝時,秦始皇派軍隊征服嶺南,越南北部置於象郡轄下。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趙佗(河北正定人)在嶺南建立南越國,首都南海(今廣州),此時越南北部歸南越國統治。
公元前111年西漢擊滅南越國,在其地設置交趾郡等九郡。

自此,越南置於中國直接統治下長達1182多年,「交趾」(或作交阯)開始成為越南的名稱。從此開始,有大量的中國人以駐軍和墾荒等形式遷居越南。
東漢置交州(治番禺,今廣州),越南北部屬之。226年東吳將交州分為廣州、交州2州。交州治龍編(今河內東),轄今越南北部和中國雷州半島、欽州地區。
280年西晉統一中國,交州降晉,之後依附於南朝各朝代。542年龍興(今太平省)人李賁起義,544年建國號為「萬春」,即前李朝。次年中國梁朝將其鎮壓,此後仍為中國領土。
621年唐朝在越南設置了交州總管府。651年改稱安南都督府(治今河內)。從此「交州」便正式被稱作安南。866年改設靜海節度使(治今河內)。從此,交趾成為唐末割據藩鎮之一,並走向了割據的道路。
封建時期
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交趾叛亂。938年,十國的南漢政權管轄的交州發生叛亂,靜海軍節度使劉弘操出兵討,愛州(今越南清化)牙將吳權在海門鎮設伏打敗劉弘操,次年稱王。968年越南丁朝建立,安南最終建立了國家,但一直作為中國的屬國或藩屬國。 北宋征服南漢,卻沒有乘勝南下收復交趾。二年後,丁璉(丁部領?)以屬地身份,向中國進貢,請求冊封。宋朝正受北面強敵威脅,只求表面平靜,就封其為交趾郡王,實際上王國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但直到1174年南宋封李英宗為「安南國王」,這個封建國家才得到中國政府的正式承認。越南立國後,仍與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保持「宗屬關系」。北宋不時和安南爆發戰爭,比如白藤江之戰。越南18世紀前,越南官方文字採用漢字及越南根據漢字創造的喃字。越南歷史記載一律採用漢字,越南以奉中國做宗主國為榮,歷代越南新君執政,只有得到中國中央政府的冊封才能算是正統。安南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建立封建國家。1257年,兩名蒙古汗國使者來到河內「諭降」,他們傳達雲南都元帥的話,要求陳朝准許蒙古軍「途經安南邊邑,欲出邕、桂,會大兵於鄂,以征宋。」越南陳太宗扣留使者。
蒙古(元朝)對越南陳朝的三次戰爭,分別發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戰爭前後,雙方均進行政治交往活動,此後越南繼續為中國的屬國。見蒙古越南戰爭。
1407年至1428年,明成祖出兵佔領越南,並在升龍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行省),在越南廣置府縣,進行直接統治。明朝初期,安南黎季犛殺死陳日焜,屠戮陳氏宗族百餘人,篡奪了陳氏政權。1404年,原安南陳氏陪臣裴伯耆向明廷告發了黎氏父子弒主篡位、殺害忠良的罪行,請求明政府「哀無辜之眾,興吊伐之師,隆滅絕之義」。與此同時,前安南國王之孫陳天平,由寮國軍民宣慰使刀線歹遣使護送前來中國。陳天平以親身經歷向明廷痛陳了黎氏篡權謀位的經過,請求明朝政府「伐罪弔民,興滅繼絕」,幫助恢復陳氏的統治。1406年(永樂四年)8月,明成祖命成國公朱能為總兵官,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新城侯張輔為右將軍,率軍數十萬南征越南。清朝乾隆帝派孫士毅帶軍入安南平叛,清越戰爭。主要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
19世紀後期,法國對越南進行殖民侵略,清朝派兵抵抗,馮子材和劉永福、黑旗軍等參戰。1885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被迫承認越南獨立。從此,越南徹底從中國版圖獨立,並淪為法國殖民地。

㈡ 越南歷史的中國領土時期

越南歷史的中國領土時期可追溯至秦朝時期,當時中國秦始皇統一中原後,南征百越,於前214年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及象郡,推行移民實邊政策。秦末,南海郡尉趙佗割據,成立南越國,對越南北部實行統治。越南歷史中,南越國被稱為「趙朝」,部分越南史家視為正統王朝,但現代史家認為其是「外族侵略者」。
公元前111年,西漢武帝滅亡南越國,越南成為漢朝領土,設立交趾刺史,轄境橫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及越南北、中部。西漢對越南實行「與民生息」、「因其故俗治,毋賦稅」及「諸雒將主民如故」的統治政策,對越南產生深遠影響。越南史家認為,越南地區的文化、宗教及政治制度均受到中國治亂的影響。
東漢時期,交趾郡太守錫光、九真太守任延教導越南民眾禮義、耕稼,引入華風。公元40年,交趾雒將征側及其妹征貳起義,反抗漢朝,後為東漢將領馬援所平定。
兩漢時期,越南北、中部地區是漢朝對外交通樞紐,與南海、印度洋沿岸各地有貿易往來。公元2世紀,日南郡常有起事,對抗漢朝政府,象徵著林邑國(占婆國)的建立。
東漢末年,交州成為三國時代的割據政權之一,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長期受制於各割據勢力。263年,曹魏占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265年,司馬氏代魏,成立西晉,繼續管治交州三郡。316年,中國北方被五胡各族所據,晉室南渡,是為東晉,越南局勢長期不穩。
公元602年,越南交州有李佛子稱兵割據,隋廷派劉方征討,李佛子懼而請降,越南又歸於中國統治之下。唐朝重新崛起後,消滅南方的蕭銑勢力,越南便入於唐。唐朝政府對越南地區的行政建置數有變更,例如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官署。唐代越南地區受中國內地文化發展,有著名詩人杜審言、沈佺期等曾在當地任官,使其文風盛行。然而唐室治下的越南亦常常出現亂事。當地民眾曾發動數起大型叛變,如722年的梅叔鸞起事、791年的布蓋大王馮興起事等等,最終為唐室所平。在對外關繫上,唐代中晚期先後有環王國(即占婆國)、南詔國侵擾越南地區。
唐朝衰亡時,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靜海軍節度使一職,與中國嶺南的南漢政權相爭。930年南漢滅曲氏,但交州本地將領楊廷藝等仍爭奪自主權。938年,廷藝舊將吳權控制當地,南漢出兵討伐,吳權在白藤江植入大樁,待潮漲時引南漢軍船來到,此時潮水退卻,南漢軍船因碰到大樁而擱淺,吳權乘機派舟師擊敗南漢軍隊。戰後,吳權自立為王,建立吳朝。吳權的勝利及建政,在越南獨立進程中具重要意義,後世越南史家評道:「我越之正統,庶幾乎復續矣。」中國近千年的統治,對越南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歸納指出:「我交州地區自漢以迄於五代仍是內屬中國之地,因而中國的治亂也影響到我們的國家」;「當儒教、老教(指道教)、佛教在中國興盛之時,我交州之地還屬於中國,因而我們的人也皈依了這些宗教。後來我國自主之後,這些宗教更形興盛,例如佛教盛於丁朝、前黎朝和李朝,而儒教盛於陳朝以降。凡風俗和政治大抵都是由學術和宗教演化而出。而我們的人已尊奉了中國的學術和宗教,則我們的一切也都完全效法中國。」

㈢ 漢武帝開發南越採取的歷史背景

平定南越

南越國後期,漢武帝派人出使嶺南說服國王趙興「內屬」,越人丞相呂嘉反對歸附漢朝,於是發生了宮廷內亂。公元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粵人和江淮以南樓船將士十萬大軍進攻南越國。

漢軍從水上分五路進軍。平南越的主力為伏波將軍路博德,率軍從貴陽出發,下湟水,直達四會縣,再順流過石門直搗番禺;另一主力樓船將軍楊仆從豫章郡下橫浦關,入涢水,再順北江而下到番禺;第三、四路領軍鄭嚴、田甲,原來都是越將,後投降漢朝,分別被封為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他們率軍從湖南零陵出發,一路走灕江,另一路走賀水,然後取道西江,直迫番禺城下;第五路為馳義侯何遺,也是一個越國降將,他率領巴屬罪人及夜朗兵馬,沿牂柯江向番禺進發。這條水路是番陽縣令唐萌到嶺南「風指曉南越」時發現的,可以說是一支輕騎兵,不料後來西南地區的「且蘭」君長不願率軍遠征,發動了叛亂,使馳義侯這一路貽誤軍機,沒能趕到番禺參加五路水軍的會戰。

水軍在水上遭遇南越國的頑強抵抗。激戰持續了一年多,到公元前111年秋,樓船將軍楊仆才率軍攻陷尋峽,分別擊潰洭口關、萬人城、石門的南越精銳軍隊,並與其它三路水軍合圍,猛攻番禺。《史記》中對這場五路水軍攻南越的戰斗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會暮,樓船攻越人,縱火燒城。」看來,南越國都城在被漢水軍攻陷後,又被一把大火化為焦土。當南越國被攻陷的消息,飛馬報到正在河東郡(今山西境內)巡遊的漢武帝,漢武帝一高興,便把河東郡改名「聞喜縣」。當他巡遊到中鄉(今河南境內),得到奏報已斬南越丞相呂嘉,又將中鄉改名「獲嘉縣」。歷史如水。如今,聞喜縣和獲嘉縣縣名猶存,而漢武帝與南越王一樣早已化為泥土。

南越國在熊熊的烈火中灰飛煙滅。在御苑遺址的井中,可以看到被大火燒過的磚瓦、焦木,近井底處有一個被火燒焦的轆轤,宮苑西面也挖掘出大片被燒焦的造船木料。這些都彷彿在訴說著南越國的興衰沉浮。

對於南越國的興亡,司馬遷感嘆道:「成敗之轉,譬若糾墨」(《史記》列傳第五十《南越尉佗》)。他是通過南越國的沉浮,來說明成與敗、禍與福就像繩索一樣交織在一起的道理。南越國自立為王,雖然有有悖於統一、離經叛道之嫌疑,但在客觀上,卻使廣大的嶺南老百姓避免捲入秦末戰亂和楚漢相爭的烽煙之中,偏安一方,得到了八、九十年的和平與發展。

南越國二代王趙胡本名叫趙(目末),""是個古字,至為尊貴。可這位南越二代王雖然在割據小國中至高無上,對漢帝國卻只能俯首稱臣,所以他在與漢朝廷的交往中改用"胡"字以避諱。由此也可看出南越君臣對漢廷既不服又畏懼的復雜心態。

南越國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仿漢制,在實行郡縣制的同時,趙氏還儼然以中央王朝的姿態,分封了幾個王侯。其中最有勢力的是蒼梧王趙光,他是趙胡的兄弟,即趙佗之孫。當年趙佗平定桂林郡的叛亂後,為了強化對西甌人的統治,將今廣西梧州及其附近地區從桂林郡劃出來,封給自己的孫子,根據兩廣地區的出土文物分析,南越國先後至少分封了五位王侯。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南越國安定社會、發展經濟起了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西漢時候統治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們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如何 瀏覽:147
義大利上課聽不懂怎麼辦 瀏覽:149
伊朗扣英國油輪的理由是什麼 瀏覽:9
越南語你加我微信怎麼寫 瀏覽:411
怎麼查詢中國移動流量 瀏覽:137
印尼巴士手機版怎麼拉乘客 瀏覽:210
亞美尼亞去伊朗怎麼走 瀏覽:342
中國陸軍裝備在哪裡 瀏覽:985
印尼為什麼進屋就脫鞋 瀏覽:598
2021英國留學存款證明多少錢 瀏覽:894
印尼為什麼關閉科莫多島 瀏覽:258
義大利回國航班什麼時候正常 瀏覽:891
如何看中國的巍山 瀏覽:512
游釣中國桿子哪裡生產的 瀏覽:703
伊朗衛生部長怎麼得的 瀏覽:28
現在英國冷不冷多少度 瀏覽:467
英國警察證是什麼樣的 瀏覽:204
越南酒吧中文舞曲歌名有哪些 瀏覽:285
美國快遞到中國要交多少錢 瀏覽:223
在英國生活什麼感覺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