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口「似乎在擠壓」出口,越南外貿順差和產業升級,低於市場預期
越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統計報告顯示:2022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被確認為5.05%,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初步統計為7.72%,不僅超過市場預期,而且還創好猛者下了自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正是這種強勁的增長勢頭,讓越南計劃與投資部對2022年全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進而給出了7%左右的新目標。與今年年初時設定的「6%到6.5%的目標」相比,上調了0.5到1個百分點。
從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越南經濟的確充滿了活力,包括農業、製造業、采礦業、服務業、對外貿易在內的各行各業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2022年實現7%左右的增長目標,難度不大。
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越南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統計報告中的細節部分,會發現:越南經濟發展也出現了較大問題,特別是「外貿順差和產業升級,均低於市場預期」,或預示著後勁不足。
在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越南對外貿易順差在百億美元左右。到了2020年,在全球各國均受到新冠疫情沖擊時,越南對外貿易卻是「風景這邊獨好」——不僅進出口商品總額創新高。
對外商品貿易順差更是提升至「接近200億美元」的高位,幾乎在2019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翻。有觀點認為,在RCEP自貿協定生效後,在越南與歐盟、英國的自貿協定生效後,越南對外貿易順差會更高。
但今年上半年公開的信息卻出乎我們的意料,外貿順差只有區區的7.1億美元,不及2020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零頭。預計整個2022年的對外貿易順差,也將大幅低於2019和2020年。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一個國家、地區的對外貿易處於均衡狀態是一個相對理想的友薯水平。但這不適用於那些實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因為他們主要是依賴自己擁有的資源或勞動力價格優勢。
引入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推動本國製造業的發展,抬升本國工業水平。按國際慣例,採用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國家,通常都具備較大的貿易順差。只有當本國工業發展到較高水平,勞動力價格不再具有價格優勢後,外貿順差才趨於緩和。
但當前的越南,製造業依然處在底層,仍以加工貿易為主,產業升級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外貿易順差卻只有區區的7.1億美元,進口「在擠壓」出口,形勢似乎不妙。
印證越南產業升級低於預期的另外一組數據是:越南加工製造業的增長率只有9.66%。這個水平如果與同期的其他國家、地區相比,仍具備較大的領知陵先優勢。但如果與越南往年的水平相比呢?
往年,在越南經濟達到或接近7%左右的增長率時候,製造業基本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但越南當前的整體經濟形勢大好時,製造業增長率卻跌破兩位數。似乎越南製造業,並沒有在各種自貿協定加成下,突飛猛進。
南生認為,上述數據表明:越南產業升級低於市場預期。在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成本上漲壓力下,越南產業升級又相對滯後,製造業競爭力未能同步提升,無法通過加價的方式轉移出去。
只能依賴企業自身來消耗進口成本的壓力,這就導致:越南進出口商品總額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同時,對外商品貿易順差卻只是2020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零頭。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或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