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的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有哪些
越南的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地理位置:
海洋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
礦產資源:
水資源:
② 越南沙金首飾的材質是什麼
越南沙金首飾的材質主要是黃銅。以下是關於越南沙金首飾材質的詳細說明:
主要材質:越南沙金首飾主要由黃銅鑄造而成。黃銅是一種合金,主要由銅和鋅組成,具有質地堅硬、不易變形的特點,這使得沙金首飾耐磨且耐用。
表面處理:為了增強金色的光澤和質感,黃銅製成的沙金首飾表面通常會鍍上一層薄金屬,通常為24k純金。這種貼金工藝使得首飾看起來更加閃亮和華麗。
質量穩定性:純黃銅製作的沙金首飾因其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而更受青睞。然而,市場上也存在使用不同合金材料製造的沙金首飾,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辨別。
健康考量:對於喜歡購買越南沙金飾品的消費者而言,應注意檢查產品中是否含有鉛等有害物質,確保通過質量檢測和認證,以避免可能的身體健康風險。
在保養方面,建議使用柔軟的布料輕輕擦拭沙金首飾,避免刮傷或碰撞,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③ 越南有什麼特產
目前,越南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原油、水產品、大米、咖啡、茶、服裝和鞋類,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德國、新加坡和英國。進口商品主要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和泰國,品種包括機器設備、成品油、化肥、鋼鐵、棉花、穀物、水泥和摩托車等。
自然資源
越南礦物有煤、鐵、鉻、鈦、銅、鉛、鋅、錫、鋁、鎳、鎢、汞、磷酸鹽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煤的 儲量達數10 億噸,以廣寧省儲量最大。目前已開採的 有鴻基、錦普、汪秘、毛溪等煤礦。清化省的古定鉻鐵 礦儲量很大。高平省靜宿的錫礦,黃連山省老街的磷酸 鹽開采量日益增加。鐵主要分布在黃連山省、北太省。 中部義靜、廣南—峴港、義平、林同等省也蘊藏著鋅、 鐵、鉛、銅、煤等礦產。森林和耕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 的60 %,出產多種木材和竹子,有鐵木、紅木、柏木 等貴重木材,還產紫梗、桂皮、松香、茴香等許多特產 以及黨參、三七、何首烏、砂仁、巴戟、黃連等名貴葯 材。漁業資源豐富,沿海有許多漁場,最著名的是藩切 和湄公河河口附近的漁場,盛產紅魚、鮐魚、鰵魚等多 種魚類,此外,還產珍珠、海帶、蝦等海產。
印象:由於越南連年戰爭,許多礦產資源幾乎處於未開發狀態,近年越南政府積極促進礦產的開發。我公司對越南各省的礦產都做過調查,感覺礦質不錯,含量高,但開發條件差。
特產資源: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塵攜段特產,越南的物產特點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穀"和"金山銀海"。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它挑起的"兩筐稻穀"是指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這兩個著名的糧倉。在越南西部和北部的山區,山上有鬱郁蔥蔥的森林,盛產貴重木材和其他林產,活動著多種珍禽異獸;地下蘊藏著珍貴豐富的礦產,這是名副其實的"金山";而越南江湖河海里各種各樣的水產資源則表明"銀海"的美譽是當之無愧的。
世界第三稻米出口國
紅河平源和湄公河平原地處亞熱帶,氣候,雨量充足,土壤肥活,灌溉便利,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很適合種植水稻,大部分地區一年可種兩造,有些地方一年可收獲三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越南每年產大米650萬噸,其中1/3用於出口,佔世界大米出口總量的1/4。
從1981年到1983年,越南糧食連續隱明三年獲得豐收,平均每年增產近100萬噸。越南官方宣布,198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近1700萬噸,平均每人佔有糧食300公斤,達到了低標準的糧食自給。人們普遍認為促進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是越南在農業戰線上陸續實施一系列的措施,把農村的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所致。1981年1月13日,越共中央書記處發出第100號決議。大部分土地按人口和勞動力分配到戶的新承包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聯產承包制稍早幾年,越南是否仿效我國有點可疑)1989年越南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由原來每年進口大米40萬噸到60萬噸,到當年出口大米150萬噸。1990年繼續保持了出口大米150多萬噸的勢頭。1991年是越南糧食生產空前豐收的一年,總產量摺合稻穀達到2400萬噸,出口大米近200萬噸。此後又繼續發展,1993年糧食總產量達到近2500萬噸,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近2600萬噸。1995年又開創了2744.7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比1976年的1350萬噸翻了一番。
越南全國山林面積16萬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積的50%左右,其中森林面積10.4萬平方公里,覆蓋1/3的國土面積。森林裡匯聚了東南亞乃至世界上多種動、植物,包括300多種獸類和成午種鳥類,盛產名貴木材和1000多種葯材。在北京的深山密林中,有罕見的的高達60米的大樹。中部西原地區,綿延不斷的森林像遼闊無邊的大海,面積達200多萬公頃。西原森林出產的油楠,色澤經得如胭脂,烏木油黑閃光,檀木芬芳誘人。這些木材質地堅實如鐵,不怕蟲蛀,是建築和製造傢具的上等材料。在大叻一帶深邃的松林中,有二葉松、三葉松和世界上稀有的五葉松。西原還生長有幾十萬公頃的茂密竹林、白藤,出產何首烏、砂仁、玉桂、蜂宇航局、蜂蠟等名貴葯材。森林裡還有老虎、大象、犀牛、孔雀等珍中貴物。西原地區既有遼闊的森林,也有遼闊的草地,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它派譽那肥活的紅土泥層及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水和豐富的源源,又十分有利於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早在法屬時代,西原地區就出現了許多大種植園:橡膠園、金雞納樹園、咖啡園、茶園、胡椒園等等。西原地區湍急的河流,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而一個個溫泉又是人們極好的去處。西原地區還有多種礦產,由於礦層接近地表,開采就比較容易。
越南盛產黃麻、蒲草、橡膠、椰子、胡椒、咖啡等經濟作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年生產的橡膠就達一萬噸,居世界第四位。越南的甘蔗生長快,糖分多,全國到處都可以種植。咖啡、胡椒、漆等越南特產,遠銷國外,享有國際聲譽。桂皮也是越南的特產,人說價值可比黃金,作用可比人參。此外,香蕉、菠蘿、檸檬、柑桔、芒果、龍眼、荔枝、木瓜等熱帶水果,味美可口,從南到弱,到處都有,四季不斷。布夏的柑、興安的龍眼、清河的荔枝、大黃的香蕉,在越南北方歷業膾炙人口。
越南有32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流的交匯點,又有眾多的河流出海口,適宜的氣候,豐富的食物,十分有利於各種海產生長。據統計,越南沿海有1200種魚、70種蝦,許多種魚蝦都有著重要的開發價值。僅北部灣就有900種魚,中部沿海、南部東區沿海和暹邏灣等海域,每年的海魚產量都可達到數十萬噸。與此同時,海產養殖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④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有色集團)成立於1983年,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主業為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建築工程、相關貿易及服務,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走出去」的排頭兵。
中國有色集團的業務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外重有色金屬資源量3000萬噸,涉及銅、鋁、鉛、鋅、鎳、鉭、鈮、鈹、金、銀、稀土等40餘個有色金屬品種。擁有各級企業235家,其中各級境外企業77家,在深圳、香港、悉尼、倫敦擁有8家上市公司。在尚比亞、蒙古、緬甸、泰國、剛果(金)等國家和地區建成並經營著一批標志性的礦業開發項目。
除了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外,中國有色集團在對外工程承包領域也樹立了品牌,多次入選全球最大225家工程承包商,榮獲有色行業首個境外工程魯班獎,在越南、哈薩克、伊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衣索比亞、尚比亞等十幾個國家承建了一批高速公路、住房、水泥廠、銅礦山和冶煉廠,創造了這些國家的諸多「第一」。
中國有色集團的相關貿易及服務業務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依託2007年出資組建的中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集團穩步提升系統化服務和集成化供應的競爭優勢,實現了貿易資源的優化整合,在歐洲、亞洲、非洲、澳洲形成了重點突出、多元經營的產業布局,經營規模、效益和貿易實物量實現了跨越發展。
在國內,中國有色集團不斷優化結構,構築了堅實的發展基礎。與湖北、遼寧、廣西、寧夏、天津、山東、內蒙古、廣東、江西、上海等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大合作力度,打造了一批有實力、有品牌、有影響的優質骨幹企業。其中,大冶有色集團是中國五大銅基地之一;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已躋身世界鉭鈮三強,是中國最大的鉭、鈮生產基地和唯一的鈹科研生產基地;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被譽為我國建築工程領域的「鐵軍」;中色奧博特公司是山東省最大的銅加工企業;中色(天津)有色金屬公司正在建設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特種材料研發中心和深加工製造基地;桂林礦地院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沈冶機械公司是中國最重要的冶金裝備製造基地;中色泵業公司的隔膜泵產品位列世界三強;珠江稀土公司是中國唯一一次分離15種稀土元素的企業。
依託國內外業務的整體聯動、協同發展,中國有色集團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2年底與「十一五」初期相比,中國有色集團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了15倍、30倍和10倍。
中國有色集團曾榮獲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績效進步特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感動非洲的十大中國企業」、「轉型2010中國經濟十大領軍企業」等稱號。中國有色集團正在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礦業集團的目標銳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