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水果店地址在哪裡

越南水果店地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5-07-31 15:42:34

Ⅰ 越南芽庄好吃的水果

越南芽庄是一個以海鮮和各種熱帶水果而聞名的城市。無論是當地人還是遊客,都對這里豐富多彩的水果市場充滿興趣。這里有數十種新鮮水果,各種顏色、味道和形狀各異,且價格便宜。

著名的水果包括菠蘿、芒果、草莓、葡萄、龍眼等。天氣炎熱,時常食用這些水果可以滋潤身體,讓人感到滿足和愉悅。遊客們可以在芽庄的水果市場和水果店裡隨意品嘗。

此外,當地還有著名的荔枝、石榴、柿子、火龍果和芒果冰淇淋。這些甜點是許多人的最愛,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吃一杯冰涼的芒果冰淇淋會讓身體感到清爽和放鬆。

總之,來到越南芽庄,千萬不要錯過這里美味的水果和甜點。無論是當地人還是遊客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喜歡的水果,享受這里豐富多彩的熱帶水果文化。

Ⅱ 孫新生:越南遊記(三)河內老城

在毗鄰於大羅城的紅河之南擇地而居,可謂一舉兩得。既可圖強,又可以御防。然而更大的意圖是向南徐圖之。李朝是越南立國後走向鼎盛的起端,其所定國策,為後來之歷朝歷代,如陳、後黎、西山等朝所繼承,皆照辦之。與南阮對立的北鄭,也一直將其統治中心置於河內。阮朝雖定都順化,但始終賦予河內以特殊地位。

河內現已是66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了,行政區劃有9郡(區)、20縣,面積3300多平方公里。但城區面積尚不足200平方公里,2012年僅182平方公里,現正處於城市建設快速擴張的初期。

我們住在老城區里被稱為三十六坊的謝賢街上。街道逼窄,有五六米寬,兩邊密密麻麻地蓋滿了門臉窄小的兩三層的單體樓,現多辟成店鋪,以旅店、餐館、雜貨鋪、水果店、工藝品店、牙科診室及形形色色的小中介機構居多。街上擺滿了各色小攤,沿街兜售,即使大白天,依然人群川流不息,而摩托車、的士以至小麵包車竟在人縫中穿行,卻魚貫而入,挺有秩序,很少見有碰撞發生。行不多遠,就看到多處院落,內里房舍有洋樓式的,也有中國南方粵閩一帶的堂屋似的,許多門臉兩旁或上額書有漢字,如某某商行、某某貨棧,或寫有某某氏祠堂、某某寺院。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周氏祠堂,寫有「岐山堂」的堂號,顯得十分地道,一下子就把周氏的起源地點明了。街上低矮的樓房,樓齡陳舊,估計有百年以上,也有新翻建的。我所住的旅店就是近些年才建的,在街盡頭拐彎處的一高崗上,門臉僅三五米,內里卻挺寬大,每層有三四百平方米,有六層,樓呈「日」字形。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門面側下方有兩三米寬的通道,直通大樓地下,原來旅館的停車場就建在這里,有兩層,每層可停七八輛車。真可謂螺螄殼里作道場。在之後的旅程中,我越發體會到越南人在這方面的能力。

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白馬寺。與中國洛陽白馬寺以紀念西來白馬馱佛經而來的意義不同,河內這座白馬寺卻與李太祖有關。寺院建於11世紀,據說是城內最古老的寺廟。當時,李公蘊求助於白馬來幫自己選擇造城牆的地址,白馬就將他帶來此地,為了紀念這匹馬,便在這里建了寺廟。眼前廟宇規模不大,貌也普通,可香火很旺。目前大部分結構只能追溯到19世紀,如內里的孔子寺是1839年補建的。這種將祭祀當地神祇(白馬)與紀念聖人(孔子)相結合的建築形式,實際上就是越南這個儒釋道文化圈的國家在信仰上的一種變通。

翻譯小秦是越南河內國家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說,三十六坊是個 歷史 名稱,其實絕不止三十六條坊街,而是泛指老城的傳統市民區和商業區。這里充滿了異域風情,是河內古老的心臟和靈魂。我置身其中,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也未走出這熱鬧的街市。游商小販挎著籃子遊走於街頭巷尾,籃子裡面裝著便宜小吃。每個街角都能找到米粉攤和越式鮮啤酒吧、冷飲店,充滿了嘈雜和歡笑。現代的風貌和中世紀的感覺融為一體。漫步坊中,領略身邊的景、聲、味,更加深了對這個民族的理解。

河內的主城區是在老城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李公蘊在紅河掉頭向南的大拐彎處的西部地區,亦即靠近羸、龍編舊城的紅河河段對岸,擇地而築城。傳說他乘船行到城牆跟前,看見一條翼龍騰空而飛,因此將大羅城改名為升龍城。既有稱此地為龍盤虎踞之地的意味,又暗喻自己為真龍天子。升龍城區四周為不規則圍城,外延周長約25公里,就位於西湖以南、劍湖以西的偌大地區,皇城在城區中,偏東部。內城東部修有三十六坊,以安置各色手工作坊及種類繁多的商貿行當,如金銀首飾、銅鐵製作、絲綢布匹、茶葉、葯材等。華人在三十六坊中居重要地位。中葯材街的最大商號為傅家,而傅家則是明末清初由福建先遷入興安,待站跡爛穩腳跟後再入河內的。當時街道名稱往往以集中交貨的貨物名稱命名,如棉街、紙街、帆街、魚露街、銀器街、糖街等,不少街名沿用至今。據史書記載,1875年河內已有36條街,不僅交易的貨物品種豐富,數量也十分可觀。我所居住的謝賢街,過去就是網繩行街,因紀念行首而獲名。

商業行街與居民區連成一片,商業區的范圍急速擴大,已形成河內市的鬧市區。居住在城區的居民住房大多是自建房,形式與色彩各異,有歇山屋頂的古建築,也有一些仿照西歐或南洋樣式的小樓,但主體部分是形狀細長的單體姿神漏樓,樓樓相連,無間隙,臨街而建,幾乎未留人行道的間距,面窄,從兩三米到七八米的都有,長度一般超過十米,通常建三層,少數也有七八層以至十幾層的。首層毫無瞎此例外地都改作商業用途,二層以上住宿及他用。臨街面光線較好,內里則幽深灰暗,空氣不流通。街上電線桿林立,各種電線密如織網地散搭在空中,雖然城市開始有些整理,如捆紮,但仍有礙觀瞻,潛伏著火災危險。

午飯後,我們向西北走去。行不多遠便進入殖民時期所建的新區,道路寬了許多,四車道,樹木高大,盛密,兩旁多為法式建築,如廣州的沙面、漢口江漢路般,但似乎覺得這種「洋化區」的面積大了許多。這可能是法蘭西帝國殖民越南近百年,將統治印度支那聯邦三國的總督府設於河內的副產物吧。約行2公里,到達升龍皇城。

河內皇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 歷史 文化遺產名錄。但走到跟前,五味雜陳。

購票入園,道路右邊為皇城展覽館,主要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介紹皇城的沿革史,僅有越、英、法語說明,無中文,有些遺憾。作為使用漢語為官方語言、書面語言達兩千年之久的國度,漢語詞彙占越南語詞彙達70%以上的文字元號系統,卻無漢語說明,真是不可思議。

路的左邊為皇城區。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綠草茵茵的開闊廣場,面積有兩三個足球場大小。沿著場中甬道前進,皇城城關矗立眼前。城牆磚石結構,塗以黃色,高約六七米。不似中國皇城門大多有瓮城結構,繁復重疊。升龍皇城城門卻較為簡單,顯得有些單薄。城門樓為一個僅有三開間的塔式牌樓。後來在旅程中發現,越南的城牆、廟宇等重大建築物的門樓基本都沿用這種方式。城門仿漢式,中間並列三門,中門平時緊閉,供皇室人員出入,左、右隔二三十米又各開一門,供官員的進出,與城牆相連,門樓外左右各有一輔門,供日常人員進出。

由城門正門入。迎面竟是一法式建築,二層樓,底面積很大,矩形,用石頭壘起,紅屋頂,牆面塗米黃色。東西還有兩棟小樓,一棟好像別墅,一棟似乎是宿舍樓。有兩撥大學生正在院子里照畢業照,穿著學士服,都很激動,歡呼著把帽子丟向天上。再向前走,顯得空曠,唯有幾棵大樹,四周砌牆圈住。在城門的西北方,有一大片的考古用地,層層開掘,露出不同時期皇家建築物的礎基。

偌大皇城,歷經滄桑,兵燹天災無數,早已成廢墟一片,怎能不令人驚愕、惋惜。法國殖民印度支那三國時期內,這里成為總督府的炮兵司令部,幾棟法式建築,全是19世紀末期所建,仍可見一些廢棄兵營和殘缺的炮兵陣地,幾門古老西洋大炮銹跡斑斑,散落其間。抗美戰爭期間,越南軍隊在這里構築了地下工事,著名將領武元甲就在這里指揮作戰,重新定義了這塊皇城的價值與意義。

向東南方向約一公里開外就是越南軍事博物館。展館對面有一高台,台上聳立著塔式角樓。樓體東、南、西方向分別寫有旭暉、鎮南、迎西字樣,唯獨北方用石灰遮蓋,經辨認原為「鎮北」兩字。我們由塔門越上十餘米,登臨角樓。遠望之,可見皇城城門,附近還有斷續的城牆,此塔原為皇城塔樓,起拱衛作用。塔樓至城門之間大片皇家用地,在殖民時期被辟為河內新城,越式建築已無蹤跡,皆為西洋式樓宇,政府機關、達官貴人官邸、富豪公寓和新式商業街市連成一片,再與東、南兩個方向的舊城區相比鄰,構成河內主城區19世紀之後的基本框架。

Ⅲ 榴槤進貨渠道在什麼地方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各路與景亮路。根據查詢網路地圖顯示:曼閣東南亞熱帶水果交易中心是一個水果批發市場,主要經營榴槤、芒果、甜角、牛油果等批發,需要批發榴槤的用戶可以到曼閣東南亞熱帶水果交易中心進行批發,地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各路與景亮路。

閱讀全文

與越南水果店地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商鋪價格多少 瀏覽:19
中國卡怎麼在印尼沒信號了 瀏覽:387
中國有多少微商 瀏覽:674
德國電器和義大利電器哪個好 瀏覽:100
印度穆什林有多少人 瀏覽:423
萍鄉到越南每天多少人 瀏覽:879
義大利面揚州哪裡有賣 瀏覽:131
英國兩周旅遊去哪裡好 瀏覽:162
印度人如何評價伊朗 瀏覽:70
印尼蝙蝠什麼品種 瀏覽:263
為什麼不報復印尼知乎 瀏覽:580
印度汽車加水多少錢 瀏覽:708
義大利國汽車品牌有哪些 瀏覽:864
中方如何反制英國駐華大使 瀏覽:52
有護照去印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75
伊朗肺炎死亡率怎麼這么高 瀏覽:51
巴基斯坦對印度做了什麼 瀏覽:764
5000印尼幣相當於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88
印尼的菜市場都有什麼魚 瀏覽:846
印尼粘粉是什麼樹皮磨的粉 瀏覽:625